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03767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x

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2019-2020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B.当人体较长时间对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乙液会变少

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D.甲液和乙液在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无机盐含量的多少

2.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3.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分别是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刺激a点引起A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

B.图中D代表的结构为传入神经

C.若刺激E,A不发生反应,说明E被破坏

D.刺激b点后,甲、乙电位计读数都有变化

4.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5.某同学将某种激素注射到金鱼的鳃部,金鱼很快失去平衡,浮在水中。

此时某同学将葡萄糖加入到水中,不久金鱼便恢复正常,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A.注射的是肾上腺素,使血糖浓度过分降低

B.注射的是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过分升高

C.注射的是胰岛素,使血糖浓度过分降低

D.注射的是醛固酮,使血钠过分降低

6.下面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a激素只到达甲状腺,c激素可到达全身细胞,但c只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过程

C.d表示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7.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8.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B.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C.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D.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9.如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B细胞,②病原体,A淋巴因子

B.①传入神经,②肌细胞,A甲状腺激素

C.①下丘脑,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小肠黏膜,②胰腺,A促胰液素

10.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11.如下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d图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12.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激素调节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

B.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并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C.植物激素可以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其合成也受基因组控制

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共同起作用

13.中国科学院的植物生理学家研究的某种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激素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在果实的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时期生长素浓度较高

B.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生长素起主导作用

C.在果实成熟时,果实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乙烯和脱落酸

D.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起作用

14.生长素及其类似物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棉花栽培过程中去除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B.给果树适宜喷施适量的NAA有利于保果,提高果实产量

C.用适宜浓度的IAA处理未受粉番茄雌蕊,可得到大量正常的番茄种子

D.带有芽和幼叶的柳条扦插时容易生根,是因为芽和幼叶均能产生IAA

15.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

C.高山植物群落因海拔高度而呈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D.水生群落因光的穿透、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而分层

1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C.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

17.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

D.在t0~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18.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19.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改变害虫的性别比例可直接影响害虫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D.果园中适当增加昆虫种类能提高果园的物种丰富度

20.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21.下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22.某人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鸡、鸭、猪,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若能量在流动中的传递效率为10%,那么此人要增重1kg体重,最多消耗绿色植物(  )

A.150kgB.280kgC.500kgD.1000kg

23.如图表示反馈调节的模式图,下列所述与图示模型不符的是(  )

A.甲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甲表示种群数量增多,乙表示种内斗争加剧

C.甲表示水体污染加剧,乙表示鱼虾死亡增多

D.甲表示被捕食者数量增多,乙表示捕食者数量增多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25.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到成都、北京等地属于就地保护

B.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内容

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6.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为()

A.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B.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D.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

27.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必须在细胞内进行

C.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基因D.启动子位于目的基因的首端

28.基因工程技术也称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4个必要条件是(  )

A.工具酶、目的基因、运载体、受体细胞

B.重组DNA、RNA聚合酶、内切酶、连接酶

C.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运载体、体细胞

29.现有一长度为1000碱基对(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000bp,用KpnⅠ单独酶切得到400bp和600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bp和600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

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A.

B.

C.

D.

30.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的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所有的植物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共8分)图Ⅰ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图Ⅱ是图Ⅰ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Ⅲ表示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请据图回答:

(1)图Ⅰ中①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图Ⅱ是图Ⅰ中________(填数字)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Ⅱ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膜或________膜。

(2)如图Ⅰ,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_______(快、慢)得多。

(3)图Ⅲa、b中,未兴奋部位是_______,静息时,细胞膜对_______的通透性增加,该离子_______,从而产生静息电位。

32.(共7分)将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以后,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结果如图中的图Ⅰ所示。

图Ⅱ是生长素浓度对该植株不同器官的作用图解,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生长素的本质是_______。

(2)现已测得图Ⅰ中a、b、c、d四点生长素浓度(见图Ⅱ中的4个点),其中b、c两点生长素浓度应分别对应于图Ⅱ中的______、_____点(填数字标号)。

(3)生长素的极性运输_____________(填“受”或“不受”)光照影响,极性运输是细胞的_________。

(4)图Ⅱ所示生长素表现出__________性,茎的背地性生长_________(“能”或“不能”)体现这个特点。

33.(共7分)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

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法,调查某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法进行调查。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

(3)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鹿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增长。

(4)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

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___________________(填“未发生改变”、“变慢”或“变快”),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____(填“发生改变”或“未发生改变”)

34.(共8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兔和狐,狐也捕食羔羊。

第五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兔瘟热病毒与兔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

(2)画出由人、羊、狐、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2分)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兔种内斗争强度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5)羔羊和狐相互制约,维持其数量相对稳定,其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

兔可根据狐的气味躲避敌害,狐可根据兔的气味捕获食物,说明信息传递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共10分)下图所示过程为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

据图回答:

(1)获得目的基因后,如果想快速提高其数量,可以采用______技术对相应的DNA片段进行扩增,该技术需要的酶是________,此酶的特点是__________。

(2)图中过程

(2)是基因工程的第二步,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段,是_______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图中重组质粒_______(“能”或“不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存,_______(“能”或“不能”)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存。

(3)图中过程(3)是用人工方法,使体外重组的DNA分子转移到受体细胞内,一般将受体大肠杆菌B用_________处理,使细胞处于能吸收外源DNA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_________细胞,再与溶于缓冲液的表达载体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转化。

(4)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可检测工程菌是否表达出人的生长激素。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D

C

D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C

C

A

B

D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B

D

A

B

A

D

D

二、非选择题(除标记外每空一分)

31.

(1)感受器⑥树突、胞体(可互换顺序)

(2)慢(3)aK+外流

32.

(1)吲哚乙酸

(2)23

(3)不受主动运输

(4)两重性不能

33.

(1)标志重捕法随机取样取样器取样法

(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丁”

(4)变快未发生改变

34.

(1)捕食、竞争寄生

(2)(2分)

(3)增加

(4)减弱

(5)负反馈调节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5.

(1)PCRTaqDNA聚合酶耐高温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RnA聚合酶不能能

(3)Ca2+感受态

(4)抗原-抗体杂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