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27721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强化作业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Word版含答案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店肆(sì)  肄业(sì)  长斯校(zhǎnɡ)

B.干禄(ɡàn)正轨(ɡuǐ)力矫颓俗(jiǎo)

C.造诣(yì)既乖(ɡuāi)潦草塞责(liáo)

D.切磋(cuō)会晤(wǔ)道义相勖(xù)

【答案】 C(A.肄:

yì,B.干:

ɡān,D.晤:

w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指摘提协刮目相看

B.砥砺聘请束之高阁

C.兼职致富钟南捷径

D.遗误轻侮能裨实用

【答案】 B(A.协—携,C.钟—终,D.遗—贻。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弭谤(消除) 冶游(四处游玩) 风俗日偷(偷窃)

B.当轴(比喻居于政要地位) 殷勤(热情周到) 精旨奥义(精深难懂)

C.刻拟(计划,准备) 视事(指新任官员到职办公) 无虞缺乏(忧虑)

D.毁誉(诽谤) 兴替(衰落) 责无旁贷(推卸给旁人)

【答案】 A(偷:

苟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青年人应怀有悲天悯人的胸襟,并以正义为处理事情的前提。

B.他一方面既可以仍然是中国最高学府的名教授,门墙桃李,此中大可物色党羽,而另一方面则可以遥控商务印书馆编译所。

C.招聘又不是选美,为什么一定要女的长得人面桃花,男的身高要达到一米七五。

D.我呻吟着伸手去按那只涎皮赖脸的大脸猫闹钟。

【答案】 C(A悲天悯人: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

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褒义词。

B门墙桃李:

门墙:

指师长之门;桃李:

比喻后进者或学生。

称他人的学生。

C人面桃花:

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不指女子美貌。

D涎xián皮赖脸:

厚着脸皮纠缠,惹人厌烦。

贬义词。

5.下列各句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中国海监船与闯入南海中国黄岩岛海域的菲律宾军舰对峙,诸如此类的挑衅行动此起彼伏,对此,中国政府已多次提出交涉、抗议,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实质性的维护主权和利益的行动。

B.如果奥朗德上台,可能就人权问题对中国施加压力。

不过由于法国国内的经济不太好,所以无论谁上台,都会希望和中国保持稳定的关系。

C.在近期各地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悄然松动之际,呼和浩特、南昌等国内二三线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也在悄然提高,上调幅度平均15%左右。

D.对于尼克斯的球迷们来说,林书豪的这条微博比球队赢球还要令他们开心,因为林书豪如果能在季后赛中及时回归,那球队晋级次轮的希望将大大增加,甚至可以展望下东区决赛是必定无疑的了。

【答案】 B(A应为“菲律宾军舰闯入南海中国黄岩岛海域与中国海监船对峙”;先“抗议”后“交涉”;C“平均”“左右”去掉一个;D句式杂糅。

“因为”、“是必定无疑的了”;“如果”应放在“林书豪”前。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地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①④D.⑤⑥②③④①

【答案】 B(⑤为中心句,③“欺骗自我”对应①“这种自我欺骗”,呼应④“由此”,“有些人自信”连接②“真正的自信者”,“怀疑及不满”对应⑥“为弱点苦恼”。

7.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A.当时的社会道德沦丧,纲纪废弛,校园也深受影响。

B.“风俗日偷”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生动描述,指当时的社会风气越来越败坏了。

偷盗盛行,人们没有安全感。

C.这句话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而言的。

当时的北京社会,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和军阀的混战,旧的道德已经失范,新的道德又没有树立起来,整个社会陷入道德沦丧的状态,很少有不为所染者。

D.这也是作者寄望于青年学子,希望他们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而且能担当起为社会匡正流俗的职责的主要原因。

【答案】 B(“偷”的意思是苟且,不是偷盗。

8.填空。

蔡元培,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锐意改革,整顿学校,使北大面貌焕然一新。

1932年底,与宋庆龄、杨杏佛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毛泽东曾赞誉他为“______________”(重庆《新华日报》1940年3月8日)。

【答案】 鹤卿 孑民 1917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二、语段精读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9~11题。

二曰砥砺德行。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

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

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

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为矫颓俗。

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

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营营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

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

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

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三曰敬爱师友。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

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

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

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

一曰改良讲义。

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

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

二曰添购书籍。

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

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

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9.作者是怎样来谈砥砺德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尖锐地指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学校往往是被污染的最后一块净土,倘若学校已然道德沦丧,那么社会该到何等地步!

百行德为首,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立国之本。

大学培育人才,当以培养品德为重,学生修身,当以修德为要务。

10.作者是怎样来谈敬爱师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古人讲“天地君亲师”“尊师如父”,这是对长者的礼敬,是对学问的尊敬,也是对自己的尊敬。

一个对师长都不尊敬的人,何以坦诚对待别人。

同学更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是患难与共的良伴,是切磋技艺的益友,因此与同学“尤应互相亲爱”。

蔡元培校长的一席话对学子们产生警戒作用,更能引人深思。

11.文章结束语讲了哪两件小事?

为什么通过小事简单勾勒眼下所做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做两件事:

一是改良讲义。

老师重在启发引路,由学生自行探索,增广见闻,这是培养研究性人才的必由之路,道理虽浅,可惜有很多人不明白。

二是添购书籍。

尤其要采购新书。

书是知识之源,是研究之本,是一所大学办学力量的显示,学生必须占有大量书本知识,方能旁征博引,开启研究之门。

事虽小,但若无人经办,也必不能产生良好效果。

两件事虽小,但却表现出蔡元培作为一校之长求真务实的作风,表现出一代大师敢为人先的勇气,惟其如此,北京大学的面貌才由此改观,才真正奠定了在中国大学中的领先地位,对中国高等教育的革新,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延伸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14题。

大悲悯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

莫言

近几年来,“悲悯情怀”已成时髦话语,就像前几年“终极关怀”成为时髦话语一样。

我自然也知道悲悯是好东西,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刚吃完红烧乳鸽,又赶紧给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包扎的悲悯;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片中那种模式化的,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熊猫献爱心但置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

悲悯不仅仅是“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让你打”,悲悯也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心和优雅姿态,悲悯不是见到血就晕过去或者是高喊着“我要晕过去了”,悲悯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

《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

佛教是大悲悯之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

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

《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

这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

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

你不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

你不能说它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他们残忍。

只有羊羔乖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

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

即便是好人,也有恶念头。

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

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恶人。

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种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

描写政治、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

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

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

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节选自《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1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先,从反面提出论题,指出“什么是悲悯”。

然后,阐述“什么是大悲悯”。

最后,指出作家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大悲悯。

13.请分析第二段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例证、喻证和对比论证。

(1)例证法,以《圣经》、《金瓶梅》为例,阐述大悲悯不应掩盖邪恶与丑陋;

(2)喻证法,以“羊羔、小鸟”和“狮子、鳄鱼”来比喻善、恶,从而形象地阐述“大悲悯”的深刻内涵。

(3)对比论证法,将《金瓶梅》与《圣经》、佛教进行对比,指出东西方对“悲悯”理解的异同。

14.“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如何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悲悯情怀”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要有种在苦难中煎熬过的命运感。

②要有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

③要正视人类之恶,认识到自我之丑。

④要善于描写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

四、高考热点

15.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胡锦涛总书记在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发出的贺电中对全体参研参试人员提出了进一步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努力夺取交会对接任务的全面胜利,为开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的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胡锦涛总书记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发出贺电。

贺电中对全体参研参试人员提出了希望。

希望他们进一步发扬载人航天精神。

希望他们努力夺取交会对接任务的全面胜利。

希望他们为开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符合要求即可)

16.请以“现代人”为开头,重新表述下面这句话的意思。

生存空间的狭窄,心灵的空间日渐拥挤,商业性流行文化的气浪,早已将现代人胸中的浪漫诗神卷走,心不复空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现代人胸中的浪漫诗神因生存空间的狭窄,心灵的空间日渐拥挤,早已被商业性流行文化的气浪卷走,心不复空灵。

17.依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

要求所写句子的句式和修辞与画线句相同,语意连贯。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是一片缀满奇珍的天空,能展现我们创造的激情;又是一泓漫溢的春水,能滋养我们瑰丽的生命。

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它既是一把裹挟风沙的尖刀,会刮蚀我们美丽的心田;又是一道污浊的水流,会浸垮我们思想的堤岸。

五、写作创新

18.以“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写作指向】 只要细心地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处于新的形态,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日有新貌的自然景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创新发展的社会潮流……这些新的事物,无一不给人新的启示,无一不给人新的感悟,描述其“新”,感悟其“新”,定能参透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借景抒情,借事抒怀,借物言志。

当然也可以从历史上,去关注那些体现着“新”、蕴含着“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其为突破口,挖掘有关“新”的哲理,借这些历史文化素材,表现自己的人生感悟。

总之,只要关注自己的生活视野和书本视野中的“新”现象、“新”景象、“新”事物,体悟其中蕴藏的道理,探求其中饱含的真善美,融入自己的情感,新鲜华美、意蕴丰富的文字自会流淌于笔端,书就景“新”、意“新”、事“新”、情“新”的新鲜文章。

【佳作赏读】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世界上本无所谓新,敢于开辟另一片天地、新的领域,那就是新。

——题记

人生一路走来,不宜从俗随众;人生一路走去,理应活出新意。

借彩练让自己的心跳舞,收获自己新鲜精彩的人生。

遥想那漫漫的历史长河,一个个走出世俗,走出新天地的身影映入我的脑海。

司马迁虽受宫刑之奇耻大辱,但并未从俗饮恨而辞世。

他恨私心有所不尽,思垂空文以自见,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以自己的彩练舞自己的新舞,以自己的热血书就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以自己的心开辟新的人生。

陶渊明虽是怀着“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壮志而来,但“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官场的现实并不是他心灵的归宿,但其并未折节屈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能认清自己性本爱丘山,终于挂印而去,隐身于山林之中,醉心于自己的一方天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田园中寻得自己的一方新的心灵净土。

李白虽梦想做官,但并未卑躬屈膝而从俗,他一任自己的本性,让力士脱靴、贵妃捧砚,傲岸不屈,不隐本性,他怎能摧眉折腰以事权贵,最终他把自己交给了酒与明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他以他那傲岸的灵魂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境界。

苏轼才华横溢、志向远大。

似乎天妒贤才,他在政治上连遭打击,家中又频遭厄运。

但其并未沉沦,亦未退缩,却以一种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积极入世。

他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心系百姓,关注民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出了其宦海沉浮后新的人生感悟。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是其感于生命易逝,对人生态度的新的解读——随缘自适。

一个个令人敬慕的伟人从我的心中渐渐淡去,但他们在我的心中都留下了一个印记——坚守自我,不宜随俗从众,开辟新的人生。

【名师点评】 这篇文章在审题立意方面能够做到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赋予“新”以具体的内涵——新的人生境界。

可谓独辟蹊径。

在选材上,材料虽是老的素材,但作者能变换新的角度来运用,选取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几个历史文化名人,以他们在人生关键时刻不随世俗、开辟新的人生为切入点,恰当地运用材料表现题目,彰显主旨。

在语言上,作者能化用诗人的诗句,增添文采,也丰富了语句意蕴,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总之,本文作为考场作文,审题立意独特新颖,素材运用角度较新,语言优美,富于文采。

孽海花

长篇小说。

清末曾朴作。

共三十回。

前六回为金天翮所作,经曾朴修改。

1905年出版的只有二十回,通行的三十回本,是作者于1928年修补的。

后曾朴又续写了五回。

作品以状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的故事为线索,穿插了大量官僚、文人的琐闻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治初年到甲午战争失败近三十年间的社会政治、外交、文化、思想状况。

对清末黑暗政治的揭露较为有力。

开篇第一回,历列古今中外暴君,以指斥清朝帝王的昏暴和腐败,后写一字不识的库丁余敏,靠走慈禧太后的后门被授任东边道;鱼阳伯也花十八万两银子打通贵妃关节,买到上海道的官职。

至于上流文人名士、王公官僚的各种恶浊卑劣的行为,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其中以主人公金雯青的形象,最有典型意义。

表面上,道貌岸然,满口忠孝仁义,但其母刚死,热孝未尽,却纳妓女傅彩云为妾;出洋时,携妾随往,但在船上见了外国女子,又险些被勾去了灵魂;研究西北地理多年,却以重金购置帝国主义分子绘制的中俄交界图,划错了疆界,白白断送了国家八百里土地。

在讽刺时政的同时,作品同情和赞扬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但对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及其他改良主义者抱有很大的幻想。

致使作品批判力量大为削弱。

小说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文采斐然,唯对秘闻艳事描写过多,表现出低级庸俗的趣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