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疾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34979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道疾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胆道疾病.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胆道疾病.docx

《胆道疾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道疾病.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胆道疾病.docx

胆道疾病

胆道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怎样?

(1)胆道:

由各级胆管和胆囊组成,具有输送贮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胆管起始于肝脏汇管区的胆小管,它们相互汇合,逐渐形成小叶间胆管和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胆囊通过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成胆总管(图8-1)。

(1)胆囊:

通常位于右锁骨中线和第九肋软骨交叉处,借结缔组织连接,附着于肝脏的胆囊窝内,长7-9CM,宽2.5-3.5cm,容量约35-40ml,可分为底、体和颈三部。

底部突出在肝脏下缘,通常指向前下方,贴近十二指肠和横结肠,与前腹壁相连接。

体部呈漏斗状,紧贴在肝脏的胆囊窝内。

颈部在胆囊窝的最深处,常呈s状弯曲,与胆囊管相接处有一囊状凸出,称为哈德门氏袋,通常胆囊结石多藏在于此。

胆囊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均有较大的变异,并且与胆囊内胆汁充盈情况和体位的改变有关。

(2)胆管:

肝内胆管由胆小管、小叶间胆管和左、右肝管组成。

左肝管平均长1.6cm,右肝管平均长0.8cm。

左、右肝管直径为2毫米,肝内胆管在肝脏内呈树枝状分布,与相应门静脉伴行。

肝外胆管分为以下几部分:

∙肝总管在门静脉右支起始部之前上方由左、右肝管汇合而成。

长3-4cm,直径0.4-0.6cm。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其左为肝动脉,左后方为门静脉。

∙胆囊管由胆囊颈向左后下延续而成,长2.5-4cm直径0.2-0.3cm.胆囊管内的粘膜有螺旋式粘膜皱壁有节制胆汁的出入功能。

∙胆总管由肝总管和胆囊管汇合而成,长7-9cm,直径o.6-0.8cm,管壁内含大量的弹力纤维,有一定的舒缩能力,胆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下行,位于门静脉之前,肝动脉之右侧,下段位于十二指肠第一段和胰腺头部之后,约2/3的人贯穿胰腺头部,其余1/3在胰腺头部后面的沟内,末端到达十二指肠第二段的后内侧,在肠壁内扩大形成胆道口进入肠腔。

约70%胆总管壶腹部和胰管互相汇合,构成同一出口,出口处有括约肌围绕,谓之胆道口括约肌,出口的口径约0.9cm.

166.B超胆道检查的适应证有哪些?

(1)胆道感染如急、慢性胆囊炎(胆囊萎缩、胆囊积液)。

(2)胆道结石、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3)胆道肿瘤:

胆囊良性肿瘤、胆囊癌、胆管癌(高位胆管癌、胆总管下段胆道口壶腹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

(4)黄疸原因不明,对梗阻性与非梗阻性黄疸的鉴别。

(5)胆道寄生虫病,如胆道蛔虫症。

(6)先天性胆道疾病的胆囊畸形,胆总管囊肿、胆管闭锁和胆囊憩室。

(7)其它需排除胆道疾患者。

167.胆道检查前需作哪些准备?

(1)禁食8-12小时以上,可减少胆道周围肠腔气体的干扰,使胆囊达到生理性充盈,以致充分显示胆道,一般上午空腹检查。

(2)检查前3天停服利胆药,不吃或少吃易产气食物,24小时内严禁高脂餐。

(3)检查前1周不作X线钡餐透视或钡灌肠检查。

(4)肠道胀气严重者可于检查前一天服用消胀片或缓泻剂,也可两种药配合使用。

168.B超检查胆道系统观察哪些内容?

(1)胆囊大小、形态,囊壁厚度及其光滑程度、胆汁的透声情况,有无异常回声以及胆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2)肝内胆管有无扩张,如有扩张,应注意有无梗阻和有无异常回声等,并测量胆管管径。

(3)肝外胆管内及其周围有无异常回声(必要时沿扩张的胆总管向远端追踪检查,直到胰腺),测量肝外胆管管径。

169.B超检查胆道系统采取哪些体位?

(1)一般采用仰卧位,患者平卧,腹部放松,充分暴露上腹。

将右上肢上抬,手放在头下,使肋间隙增宽便于检查。

(2)左侧卧位,使肝脏、胆囊向左移动,有助于胆道的显示。

(3)胸膝卧位,饮水后取胸膝卧位,便于显示十二指肠和十二指肠乳头。

(4)半卧位是当胆道积气时采用的体位,嘱患者饮水500-1000ml,观察胆道内气体声象图的变化,有利于胆道内瘘的诊断。

(5)边检查边侧动体位,一般先采用平卧位检查,然后向左侧移动,有利于观察胆囊结石向重力方向移动的情况。

170.正常胆囊声象图有何特点?

(1)胆囊纵切面呈梨形,但个体差异大,亦可呈圆形或椭圆形。

(2)胆囊轮廓清晰,壁厚薄一致,曲线自然光整。

(3)胆囊内为无回声暗区,后壁回声增强。

(4)正常胆囊长径一般不超过9cm,前后径多数不超过3cm,胆囊壁厚度不超过1-2mm。

171.什么是急性胆囊炎?

其声象图有何特征?

(1)急性胆囊炎是由于细菌的侵袭或胆囊管阻塞(结石)而引起的胆囊炎症。

其主要病因是胆汁滞留和细菌感染。

发病开始时。

胆囊粘膜呈轻度小肿和充血,继而波及胆囊壁各层而使胆囊壁增厚。

同时胆囊因受胆囊管阻塞而膨胀,胆囊体积增大,女性尤为多见,女与男之比约为1-2:

1。

发病年龄20-50见岁之间,主要临床症状为右上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有时疼痛牵涉到右肩部或右肩胛骨下角,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腹肌紧张,墨菲氏征阳性,波阿斯征阳性,有时可触到肿大的胆囊。

(2)急性胆囊炎的声象图表现:

1.胆囊体积增大,其上下径,前后径均明显大于正常。

2.胆囊壁弥漫性增厚,中间为弱回声带,粘膜面和浆膜面回声较强而构成“双边”征。

3.胆囊透声差,后方增强效应相对减弱,胆汁无回声暗区内出现“云雾状”回声。

4.大部分病例可在颈部找到嵌顿之结石。

5.超声莫菲非氏征阳性。

6.胆囊坏疸病例的胆囊壁在弥漫性增厚的基础上出现局灶性隆起,内部为弱回声。

172.什么是慢性胆囊炎?

其声象图有何特征?

(1)慢性胆囊炎常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

按病因病理解部可分为下列三类:

o感染性胆囊炎。

这是常见的一种,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

胆囊病变程度不一,轻者胆囊壁增厚和纤维组织增生,重者胆囊萎缩,囊壁显著增厚,囊腔缩小,机能丧失。

o代谢性胆囊炎。

是由于胆固醇代谢紊乱,以致胆固醇在胆囊粘膜上沉积而引起的慢性胆囊炎。

由于充血的粘膜散在着黄色的胆固醇,形如草莓,故称草莓样胆囊。

o梗阻性胆囊炎。

是由于胆囊管阻塞,胆汁滞留在胆囊内,使胆囊扩大。

这种情形多为慢性病变的急性发作,临床上谓之“胆囊积水”。

(2)慢性胆囊炎声象图表现:

o胆囊体积的改变,部分病例胆囊萎缩,胆囊体积明显缩小,囊腔变窄,胆汁充盈差。

另一部分病例出现胆囊积液。

胆囊体积增大,但也有部分病例胆囊体积变化并不很大。

o胆囊壁增厚,边缘稍粗糙,胆囊萎缩病例,胆囊壁明显增厚、粗糙、回声增强。

但也有部分病例的胆囊壁增厚不明显。

o大部分病例胆囊内有结石存在。

o高脂餐后,胆囊收缩功能差或无收缩功能。

173.萎缩性胆囊炎的声象图有哪些特征?

(1)胆囊萎缩,无胆囊透声暗区,在胆囊区仅见新月形增强回声伴声影,胆囊腔和后壁均显示不清。

(2)胆囊缩小,在胆囊区可见胆囊形态和轮廓,壁增厚毛糙,后壁回声明显减弱。

(3)胆囊不显示,胆囊萎缩纤维化,内无胆汁充盈,与周围粘连,贴近肝门区,肠腔气体遮盖,使胆囊不能显象。

   诊断萎缩必胆囊炎时,应与胆囊癌、胆道内兼和胆囊缺如相鉴别。

174.什么是胆囊结石?

可分哪几种类型?

胆囊结石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疾病。

胆石形成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的致病因素为胆道感染、代谢障碍、以及神经机能紊乱和胆汁滞留等。

胆道结石的化学万分主要为胆色素、胆固醇、钙和碳酸根以及少量的无机盐等。

常见的胆结石可分为以下三类。

(1)混合结石。

最为常见,约占结石的65%,由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盐等组成,为多面开颗粒,表面光滑,边缘钝圆,X线平片往往显影。

(2)胆固醇结石。

约占结石的25%,主要由胆固醇组成,呈椭圆形或圆形,表面平滑或稍呈结节状,大小不一,可单颗或多颗,X线平片不显影。

(3)胆色素结石。

约占结石的5.6%,主要由胆色素和少量的钙盐和有机物组成,体积较小,外形不一,如泥沙样,或呈圆形或不规则形,X线平片不显影。

   胆囊结石的临床症状取决于胆石的大小、部位、有无阻塞和炎症等。

结石在胆囊内通常无特殊症状,偶尔感觉右上腹部剧烈疼痛,可发生胆囊积脓,甚至坏死和穿孔,有时还可引起胆囊积水。

   胆囊结石声象图特点:

胆囊结石的声象图可因胆石的大小、多少、位置、胆汁充盈善不同而异大致可归纳为典型和非典型两大类:

(1)典型胆囊结石声象图。

∙在胆囊液性暗区内出现恒定的团块状强回声,结石散在是,回声体的多少反映胆石的数目,小绳索石可呈玉点状或团块状回声,较大结石仅显示其前缘回声,呈新月形或弧形。

∙在强回声体后方出现声影,散在结石的后方声影为长条状。

其宽度般与胆石强回声宽度一致。

∙强回声体可沿重力方向移动,胆石因受得力作用而位于胆囊最供销位置,常随体位的改变而发生移动。

175.不典型的胆囊结石声象图有何特点?

(1)胆囊萎缩充满结石,胆囊床部位无典型的胆囊回声和胆汁无回声区,萎缩之胆囊轮廓模糊,其前缘出现弧形强回声,强回声后即出现较宽的声影,变换体位时,此类强烈石无重力运动。

(2)胆囊颈部嵌顿结石仅有部分与胆汁接触,帮结石强回声不明显,表现为胆囊肿大和颈部偶见声影,此类结石在变更体位时无竽力运动。

(3)胆囊泥沙样结石,此类结石因其体积较小而怕影不明显。

仰臣位是可均匀地散布在胆囊后壁而不易辨认。

表现为胆囊后壁增厚、粗糙和回声增强。

当患者取坐位或站立时,可见结石沉于胆囊底部,形成单一的强回声团,其后方出现声影。

176.胆囊结石需与哪些声象图进行鉴别?

(1)胆囊眦邻的胃肠道气体回声。

(2)胆囊壁内的皱折(正常)

(3)胆囊内脓性沉种物或胆汗淤积沉淀物。

(4)肝门部的结石和钙化点。

(5)超声波多次反射或声束旁瓣造成的伪象。

(6)胆道口括约肌关闭不全或胆道内瘘引起的胆囊和肝仙、外胆管积气。

(7)胆囊息肉。

177.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

其声象图有何特点?

所谓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左、右肝胆管及其分支部分的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可分为原发必和继发性两种,而以后者较为常见。

左外叶和右后叶的胆管内多见。

可能与肝内胆管的解剖特点有关。

多为胆色素结石,常为多发。

其大小、形态不一,肝胆管常有局限性狭窄和局部囊状扩张。

肝内胆管结石象图特点:

(1)肝内出现回声增强团块状回声,其形态、大小差异较大,可表现为斑点状、条索状、圆形或边界不规则的回声,常位于门静脉分支周围,甚至门静脉分支受挤压,协和块状回声轮廓模糊,沿肝内胆管走向分布。

(2)团块状回声后方一般出现声影。

(3)团块状回声所在部位,胆管及其属枝扩张。

178.肝内胆管结石需与哪些情况和哪些病变的的声象图进行鉴别?

(1)正常的肝圆韧带。

(2)小的海绵状血管瘤。

(3)肝内胆管积气。

(4)结核的钙化灶及肝内组织的避产坏死纤维化。

179.什么是肝外胆管结石?

其声象图有何特点?

所谓肝外胆管结石,是指总肝管、胆囊管和胆总管部分的结石。

肝外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原发性结石为多,系胆色素胆色素结石。

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原发性结石为多,系胆色素结石。

由胆囊排入胆总管的结石,则以混合性结石多见。

通常胆管都有扩张,结石可单发或多发,呈球形或铸形柱状结石,胆管壁有不同程度的增厚。

如结石发生胆管阴寒伴有感染时,临床上可出现夏柯(Charcot)综合征,(即疼痛、黄疸、寒战或发热,三都同时存在)。

肝外胆管结石声象图特点:

                                             [返回]

(1)胆管腔内出现恒定的增强团块状回声。

当结石前方有胆汁存在时,团块状轮廓清晰,回声较强,反之则团块状轮廓模糊,回声稍弱。

(2)团块状回声所在部位以上的胆管扩张,阻塞较完全时,肝内胆管也出现扩张。

(3)增强回声后方出现声影。

(4)结石在胆总管时,胆囊体积增大或出现胆囊积液。

180.提高胆总管下端显示率有哪些方法?

肝外胆管下段,因胃肠道气体回声的干扰,常不易显示。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可提高胆管下段的显示率。

(1)脂餐后探测,禁食12小时后,先检查肝外胆管上下段,然后进脂餐,45分钟至1小时内复查。

(2)胸膝位探测,当疑为肝外胆管结石者,脂餐后取膝位,探头反复挤压胆总管部位,有时可显示结石,并可见结石移动。

(3)饮水后探测,胃肠气体干扰较重者,饮水500ml,取右侧卧位,边探测边侧动探头,挤压气体,有时胆总管下段及胰头得到较好的显示。

181.肝外胆管结石需与哪些病变声象图进行鉴别?

(1)位于胆总管下段前方的十二指肠上部的气体。

(2)胆囊颈部嵌顿的结石。

(3)胆管肿瘤。

(4)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

182.胆道肿瘤分哪两种?

胆道肿瘤可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

良性肿瘤如:

乳头状瘤、腺瘤、和纤维瘤等。

恶性肿瘤以癌为主。

约2/3发生于胆囊,1/3左右发生于胆管。

183.胆囊良性肿瘤的声象图有何特点?

胆囊良性肿瘤如:

胆囊乳头状瘤和腺瘤,多以息肉的形式存大,其直径一般小于1cm,可单发或多发。

胆囊腺瘤一般较大,基底宽呈半圆形。

其声象图特点如下:

(1)胆囊大小正常,轮廓清晰,胆汁透声好。

(2)胆囊壁出现向胆囊腔内突出的实质性团块状回声,边界清晰、光滑,其真径常在1cm以内,无声影。

(3)该团块状回声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4)胆囊壁光整,厚度无明显变化。

184.胆囊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其声象图有何特点?

(1)实块型。

胆囊床部位无胆囊壁回志和胆汁无回声暗区,显示为一个弱回声或回声不均的实性肿块。

其内有时可出现结石强回声伴声影。

(2)厚壁型。

胆囊壁呈现不均匀性增厚,胆囊内腔线不规则。

(3)蕈伞型。

肿块呈蕈伞状弱回声或中等回声,突入胆中腔内,常为多发,基底宽而不整齐,无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4)混合型。

系厚壁型和蕈伞型特征的混合。

(5)阻塞型。

肿块呈弱回声或中等强度回声,堵塞胆囊颈部,使胆囊肿大积水。

图8-2胆囊癌各种类型的超声图表现(图8-2)。

185.胆囊癌需与哪些声象图进行鉴别?

(1)肝门部肿瘤或结肠曲肿瘤。

(2)胆囊壁炎性肥厚。

(3)胆囊结石。

(4)胆囊内炎性沉积物。

(5)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积水。

(6)胆囊内瘘。

(7)胆囊腺肌病。

(8)创伤性胆道出血所致的胆囊内血块。

186.什么是胆管癌?

其声象图有何特点?

胆管癌可发生于肝外胆管的任何部位,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处以及胆总管下段胆道口壶腹部为最常见,一般较小,多为单发,肿瘤可浸泣管壁,使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导致秘腔部分或完全阻塞,也可呈乳头状或结节状和生长,胆总管最易受累,约80%为腺癌,未分化癌和鳞癌较罕见。

肝外胆管癌声象图表现:

(1)胆管壁呈不均匀增厚。

(2)胆管扩张,因病灶的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类型的扩张。

病灶位于总肝管平面以上时,仅肝内胆管扩张。

病灶位于胆总管时,则表现为肝内胆管,肝外胆管上段扩张,胆囊体积增大。

内有胆汁淤积物沉淀。

(3)管腔内出现弱回声或中等强度回声的实质性肿块。

常位于扩张胆管的起始部,其外形不规则,该段胆管正常声象图消失,而呈现管壁增厚,管腔变窄或闭塞,外径增大。

(4)胆总管胆道口壶腹部癌,除上述变化外,还可出现胰管扩张。

(5)部分病例可出现肝门淋巴结肿大或肝内出现转移。

187.胆管癌需与哪些声象图进行鉴别?

(1)肝外胆管结石。

(2)肝门部转移必肿瘤。

(3)胰头癌。

(4)胆总管炎性肿瘤。

(5)胆总管腺肌增生症(腺肌病)。

188.什么是壶腹癌?

其声象图有何特点?

生长在十二指肠乳头或胆道口壶腹部的恶性肿瘤为壶腹癌,由于受肠道报导体干扰,该段的超声显示率很低。

声象图特点:

分两种形式的征象。

(1)直接征象:

a.胰头外下方,下腔静脉右侧可见肿块影。

形态不规则,能呈分叶状;b.内部多为低回声。

突入十二指肠腔的肿块可呈强回声或混合回声;c.胰头正常。

  

(2)  间接征象:

a.胆总管扩张明显,b.胰管扩张,程度不等。

189.先天性胆囊异常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一般地说,因胆囊异常引起临床症状者较少,胆囊的先天性异常种类较多,在声象图上可出现相应的表现。

先天性胆囊异常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胆囊数目的变异可分为无胆囊、双胆囊、三胆囊及胆囊闭锁。

(2)胆囊体积的变异,有巨大胆囊和小胆囊之分。

(3)胆囊形态的变异,有肿囊分隔,分叶、帽状支袋、哈特曼氏袋、葫芦形胆囊及胆囊憩室,在超声显象中以胆囊分隔为多见。

(4)胆囊位置的变异,胆囊可位于肝内,左上腹、悬垂、横位及腹膜后。

190.什么是胆总管囊肿?

其声象图有何特点?

胆总管囊肿,近年来文献报导日益增多,女与男之比约为3:

1。

多数病人在2岁以前出现症状,30岁以前获得诊断,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先天性病变,可能是部分胆总管的管壁有先天性薄弱,帮当胆管末端受阻以致管内压力增高时,管壁薄弱的胆管即扩大成囊状。

亦有学者认为本病是胆管内的上皮组织在胚胎发育时期增生不平衡的结果。

其声象图特点如下:

(1)胆总管行走部位出现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其内为无回声暗区,有时可见结石回声;

(2)囊肿上端与高位胆总管相通,下端与胰头相连,位置较固定,横断面上胆囊怀之想邻;

(3)当囊肿累及肝内胆管时,可见囊壁向肝内延伸。

191.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1)囊肿型(86.7%),胆总管成囊状或梭状扩张,临床上最为多见。

(2)憩室型(3.1%),位于胆囊管的下方,胆总管侧壁“长出”憩室样物,胆总管本身正常或轻度扩张。

(3)十二指肠内膨出型(5.6%),在胆总管末端在十二指肠内呈囊状膨出,胰管和胆总管汇入膨出部。

(4)多憩室型(2.6%),在胆总管旁长出多个憩室。

其余2%患者合并有胆道闭锁(图8-3)

192.什么是CAROLI氏病?

其声象图有哪些特点?

CAROLI氏病为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是一种罕见的胆道疾病,1985年首先由CAROLI所描写而得名。

本病女性销多,约80%在30岁以前发病,左、右肝内各级胆管均可受累,形态上有单个囊状扩张和多处囊状扩张之分,其直径为2-10cm不等,55%的病例合工胆总管囊肿,60-80%病例合并肾脏囊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寒战,发热和右上腹部疼痛等胆管炎的症状。

目前认为它的病因与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的病因相似。

caroli氏病声象图有以下特点:

(1)肝切面图象可见囊状、葡萄状或串珠状无回声暗区,境界清晰,后壁回声增强。

(2)囊肿沿肝内胆管走向分布,并与之相通。

(3)囊肿之间可见正常胆管声象图。

(4)常合并胆总管囊状扩张和肾脏囊性疾病。

193.什么是先天性胆道闭锁?

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先天性胆管闭锁,是引起新生儿阻塞性黄疸的最常见原因。

每2-3万名新生儿中可发生一名胆道闭锁的患儿。

其发病原因一般认为原始胆管索状物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发生停顿。

如其中的部分不形成空泡或形成的若干空泡不能融合成管状,即可造成胆管的完全不发育或部分闭锁状态。

肝外胆道闭锁的解剖情况大致可为下列几种类型。

第一型:

肝管、胆囊、胆管和胆总管完全闭锁;

第二型:

胆囊有空隙,其它肝外胆管均闭锁;

第三型:

胆囊、胆囊管及胆总管有空隙,肝管闭锁。

以上三种类占胆道闭锁病例的80-90%.

第四型:

肝管上段完整,下段闭锁,胆囊管和胆总管亦闭锁:

第五型:

肝管、胆囊及胆囊管完整,胆总管闭锁;

第六型:

肝管、胆管、胆囊管及胆总管上段均完整,仅胆决管下段闭锁(图8-4)

194.胆道梗阻的声图有哪些表现?

(1)肝内胆管扩张,左、右肝管直径大于3mm,甚至可达1cm以上。

左、右肝管以上各级胆管扩张,其壁薄而不规则,与相应门静脉分支并列,而且多分叉,呈摯閿状,向肝门部集中。

(2)肝外胆管扩张,肝外胆管内径大于7mm,等于或天于门静脉内径。

肝外胆管上段与并行的门静脉呈两条直径相似的平行管,谓之撍睬箶征。

(3)胆总管梗阻时,胆囊体积增大。

长期梗阴的病例,胆囊内出现胆汁淤积物(在胆囊后壁可出现弱回声。

195.超声显象如何诊断胆道梗阻的部位?

(1)通常先探测扩张的胆管,梗阻的部位一般在扩张胆管的下端。

(2)通过间接征象进行判别,如肝外胆管上段扩张,胆囊肿大常提示胆总管有梗阻。

如合并有胰管扩张,则提示胆道口壶腹部梗阻。

如有圾内胆管扩张,胆囊不肿大,常提示肝总管梗阻。

如一叶肝内胆管扩张,另一叶肝内胆管不扩张,常提示前者肝管梗阻。

196.什么是胆道蛔虫病?

其声象图有哪些特点?

胆道蛔虫病是我国常见的疾病。

蛔虫习居一小肠下段,胆道蛔虫病是由于蛔虫自肠道上窜钻入胆道而引起。

蛔虫窜入胆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蛔虫喜碱恶酸,有钻孔癖性。

(2)胆道病变时,胆道口括约肌丧失机能而收缩力较差,便于蛔虫窜入。

(3)肠道功能紊乱时,蛔虫受到周围环境的改变而盲动,向上窜入胆道,约80%的患者蛔虫居于胆总管内,有的可深入肝内胆管。

由于胆囊总管的角度大和胆囊管内有哈特氏门瓣,蛔虫很少窜入胆囊。

胆道蛔虫声象图特点:

(1)胆管扩张。

(2)在扩张之胆管内出现长条状平行的回声带,其前端圆钝,边缘光滑,有时可在中间见到由蛔虫体腔形成的长条状低回声带。

(3)虫体存活时可见蠕动。

(4)蛔虫死后,萎缩之虫体容易与胆管结石混淆。

当胆总管纵切面显示不满意或难以诊断时,行胆总管的横断面探测,在门静脉圆形或椭圆形的切面前方,可显示胆总管的横断面图,如有蛔虫,则在圆形的无回声暗区内有点状增强回声。

胆囊蛔虫声象图特点:

(1)胆囊肿大。

(2)胆囊腔内出现蛔虫之虫体回声,其形状大多呈弧形或蜷曲状。

(3)虫体存活时,可见其蠕动。

197.什么是胆道内瘘?

其声象图有哪些特点?

胆道内瘘是胆道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并发症。

虽有关于胆囊与肾盂、膀胱、卵巢囊肿、子宫、支气管等形成兼的记载,但比较常见的有胆囊与十二指肠瘘或胆囊与结肠瘘。

胆囊胃瘘、胆囊胆总管瘘较少见。

当结石梗阻于胆囊颈部时,炎症肿大的胆囊,可能溃破至十二指肠及横结肠内,形成胆囊肠道瘘。

一旦内瘘形成,胆囊得到暂时的引流,急性炎症可能有所消退,症状有所缓解,胆囊内的结石亦可通过瘘口排出至肠道内。

但内瘘口并不能起充分引流通量汁的作用,可因肉芽组织增生而被阴塞,结果反而加重了胆道感染,由于胆道与肠道有内瘘口相通,肠道气体可逆行至胆道,在X线腹部平片上可见到胆道积气。

胆道内瘘声象图特点:

(1)胆囊缩小,壁增厚、胆囊透声差。

(2)胆囊内胆汁充盈度差或胆囊显示不清。

(3)胆囊和肝内胆管内见形态不规则的强回声,沿肝内胆管走向分布,病人饮水后随胃肠的蠕动发生形态和位置的变化。

(胆道内瘘临床难以明确诊断。

个别病例,在手术探查中也难以确诊,作者在超声检查中观察23例胆道积气的病例,全经X线钡餐检查,其中2例又进行X线钡剂灌肠检查,23例中除两例诊断道口括约肌关闭不全外,其余21例均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胆道内瘘。

198.什么是胆囊腺肌病?

其声象图有哪些特点?

胆囊腺肌病是一种以腺体和肌层增生为主的良性胆囊疾病,为胆囊增生性疾病的一种,以慢性增生为主,兼有退行性改变,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学说颇多。

1960年jutras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概念,认为是胆中壁上一种组织成分发生过度增生的结果,它既不同于因炎症引起的疤痕组织增生的病变,它也不具有肿瘤那种破坏性和恶烃的趋势。

正常胆囊粘膜下,由于上皮组织下陷而形成罗阿氏窦,它一般不到达肌层,在有腺肌增生病时可见粘膜肥厚增生,罗阿氏窦数目增多,扩大成囊状,深入肌层,甚至可深达近浆层,形成粘膜内憩室(图8-5)。

囊内易瘀胆,继发感染可产生囊内微结石,又称壁内结石。

囊的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