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39888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72.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docx

学生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

一、选择题

1、(湖南衡阳,12题,2分)在奥运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

“镁粉”的有效成分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5(OH)2(CO3)4

5MgO+X+4CO2↑,则X的化学式为

A.O2B.COC.Mg(OH)2D.H2O

2、(湖南年衡阳,19题,2分)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Cl3+3H2O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Mg+O2

MgO2

C.验证铁比铜活泼:

Fe+CuSO4====Cu+FeSO4

D.用熟石灰处理工业生产中含硫酸的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O

3、(湖南衡阳,20题,2分)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CO2

O2

H2O

W

反应前质量(g)

6

58

5

23

反应后质量(g)

X

10

32

0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X的值为44

4、(山西,8题2分)氯碱工业的反应原理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物质不可能是氯碱工业产品的是()

A.H2B.Cl2C.Na2CO3D.NaOH

5、(陕西省,14题,2分)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7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待测

45

36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B.X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表中“待测”值为5D.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

36

6、(浙江湖州,27题,3分)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图甲是水分子的电解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  .

A.

B.

C.

D.

(2)图乙是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CH4)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

7、(河北,7题,2分)图2反映了某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t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8、(江苏苏州,15题,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复分解反应中,没有单质参与B.化合反应一定要加热

C.置换反应一定有新的单质生成D.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9、(甘肃兰州,14,2分)工业上利用下列反应制取金属Hg:

4HgS+4CaO=4Hg+3X+CaSO4。

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ACaSBSO2CSO3DCaSO3

10、(甘肃兰州,25题,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28

2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待测数值一定为2g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

7D该反应可能是铜与氧气的反应

11、(江苏宿迁,12题,2分)煤气中加人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

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X+9O2点燃4CO2十2SO2十6H2O,则X是()

A.C4H12S2B.C2H6SC.C2H6O2D.C2H6

12.(广东肇庆,5题,2分)化学反应6CO2+6H2O

X+6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X的化学式()

A.C6H12B.C6H12OC.C6H12O6D.C3H6O3

13、(江苏扬州,9题,2分)制备多晶硅时有如下反应:

Si+3HCl=X+H2则x的化学式为

ASiCl4BSiH2Cl2CSiHClDSiH3

14(江苏扬州,17题,2分)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为: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涉及到五种物质B原子的种类不变C属于复分解反应D分子的种类不变

15、(广东广州,19题,2分)AgN0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0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02B.N02C.NH3D.N2

16.(江苏无锡,15题,1分)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X

Y

Z

Q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32

51

漏测

6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60

17

11

1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该反应中X和Q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

1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Y→X+Z+Q

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该反应可能是置换反应

17、(湖北武汉,6题,3分)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

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2Cr2O3)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r2O3+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SB.H2SO3C.H2SO4D.SO2

17.(四川绵阳,9题3分).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发生,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P

Q

R

W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40

4

3.6

4.8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待测

13

12.6

10.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PQ+R+W

B.该反应R与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

3

C.两次测定之间生成W的质量为10.8g

D.第二次测得P的质量为16g

18、(浙江温州,14题,4分)

如图是表示物质间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模型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元素的原子,该反应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9.(山东潍坊,18题,2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

1

16

16

反应后的质量(g)

17

m

6

11

A.该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3X+Y=2Z+W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C.m=1

D.反应后容器中Z与Y的质量比为1:

6

20.(四川宜宾,5题,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B.CO+Fe2O3

2Fe+CO2

C.2NaOH+CuSO4=Na2SO4+Cu(OH)2D.NaHCO3+HCl=NaCl+CO2↑+H2O

21.(四川宜宾,10题,2分)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

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

22、(江苏泰州,12题,2分)软玉也称中国玉,以新疆“和田玉”为代表。

生成和田玉矿床的反应方程式为

5CaMg(CO3)2+8SiO2+X=Ca2Mg5(Si4O11)2(OH)2+7CO2↑+3CaCO3,则X的化学式为

A.CaOB.Ca(OH)2C.H2OD.O2

23.(重庆,14题,2分)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2B.Cl2C.O2D.N2

24(湖南怀化,20题,2分)2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表:

通过分析正确的是()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是12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25、(四川乐山,30题,2.5分)30.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5.4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6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26、(湖南怀化,16题,2分)16.下图是四位同学对某一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描述,他们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2H2O2

2H2O+O2↑

B.Na2CO3+Ca(OH)2==CaCO3↓+2NaOH

C.C2H5OH+3O2

2CO2+3H2O

D.2NaOH+H2SO4==Na2SO4+2H2O

27、(山东滨州,11题,3分)11.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常温下,1g镁和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点燃时,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1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硝酸钾溶液

28、(四川南充,11题,2分)小明同学从S+O2

SO2中获得以下信息:

①该反应中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该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保持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和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

1。

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

29.(江苏连云港,35题,2分)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事实

结论

A

某气体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该气体一定不含氧气

B

某物质可以导电

该物质一定是金属单质

C

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6

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也一定为6

D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物只有CO2和H2O

该物质一定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30.(四川成都,6题,3分)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A+B=A2B

31.(四川泸州,15题,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2HCl=CuCl2+H2↑B.BaCl2+2KOH=Ba(OH)2↓+2KCl2

C.Fe+2KNO3=2K+Fe(NO3)2D.NaOH+HNO3=NaNO3+H2O

32.(浙江丽水,14题,3分)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如下,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物质的组成属于混合物B.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该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3.(山东烟台,12题,2分)下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分别表示X、Y、R、Z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右图分析,下了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表示的是化合物

C.R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一定是加快反应速率

D.该反应可表示为Y2+2Z2X

X2+2Z2

34.(山东济宁,14题,1分)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CuO

Cu+H2O

B.2Mg+CO2=====C+2MgO

C.CO+CuO

Cu+CO2

D.Fe+CuSO4=Cu+FeSO4

二、填空、简答题

1、(陕西省,18题,4分)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面是某同学对所

学物质的分类归纳,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组物质所属的类别。

(2)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3)选择分类物质

中的一种,写出一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条件所需物质不受所列物质限制);。

单质:

Al、He、H2O2

纯AMgO、CO2、H2O2

净BHCl、H2SO4、NH4HCO3

物化合物:

CNaOH、Cu(OH)2、Fe(OH)3

DNa2CO3、NaHCO3K2MnO4

2.(湖北黄冈,35题,2分)

(1)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盐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物质,在实验室中用盐酸与其它物质反应可以制得多种气体,其中一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盐酸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其中一种用途是_____。

四氯化硅(SiCl4)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硅的中间原料,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蒸气生成H4SiO4和H20而产生白色烟雾,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己的理解与建构,并能结合具体示例进行说明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请仿照示例在“判断与解释”栏中回答有关问题。

理解与建构

判断与解释

例1: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正确

例2:

所有地原子核内都有质子、中子。

不正确,如:

H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练1:

合成材料的应用于发展,既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也带来了“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

练2:

一种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一种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练3:

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有机物,其组成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

3、(四川德阳,27题,6分)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

它在化学工一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如制化肥、制纯碱等。

近年来,人们还利用氨来治理环境污染。

(1)氨分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2)在细菌的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

使其变为CO2和N2等物质,从而清除它对环境的污染。

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6NH3+5CH3OH+12O2=3N2+5CO2+19X其中X物质的化学式是。

(3)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生长的一种营养元素。

工业上常用氨气和酸等物质生产铵态氮肥。

请写出氨气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的化学方程式。

4.(江苏苏州,32题,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碳在过量氧气中充分燃烧: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锌和稀硫酸反应: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盐酸与碳酸氢铵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显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熟石灰和硫酸铜溶液制备波尔多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苏苏州,33题,4分)请阅读以下摘自今年的《苏州日报》,与化学关系密切的信息,并填空。

【资讯1】据市环境监测站专家分析:

5月4日至7日.由于阳光灿烂.臭氧(O3)也出来“作怪”.连续四天的日平均浓度也均超标。

臭氧在常温常压下是淡蓝色气体,稳定性极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

臭氧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可刺激呼吸道。

大气中臭氧浓度超标的原因是:

在静风条件下强烈的阳光就成为氮氧化物的催化剂.从而推高了臭氧浓度.形成污染。

(1)臭氧“自行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氮氧化物假定为二氧化氮.强光条件下促使其分解产生了O3和N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资讯2】吴江某公司研发的一层看似普通的白色薄膜.却有超高防水透气、阻燃、抗菌和耐腐蚀的神奇功能……这种膜的专业术语叫聚四氟乙烯纳米微孔薄膜.由聚四氟乙烯树脂经特殊设备和工艺制作而成.该树脂是一种超高分子量材料。

(2)制作这种薄膜的聚四氟乙烯树脂[(CF2CF2)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8,其n值

等于__________.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6.(广东肇庆,20题,8分)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双氧水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江苏无锡,17题,5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水的电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生石灰投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四川绵阳,22题,20分).

(1)某简单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当X=8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X=10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____;当X=13时,写出该粒子的硫酸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

(2)T℃时,将5.2gKNO3固体溶于2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T℃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

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以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右下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B为黑色固体,F、G为金属单质。

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①H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碳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D+F→G+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Cu2(OH)2CO3加入足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浙江台州,24题,9分)4月,一位小伙子在家清洗抽水马桶时,同时倒入了“84消毒液”和洁厕剂,结果被两者反应产生的有毒气体熏倒在地。

(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其中Cl的化合价为_____

(2)目前市场上的洁厕剂大多为酸性,含有一定量的稀酸(如稀盐酸、稀磷酸等),具有腐蚀性,下列物体的表面可用这类洁厕剂清洗的是____

A.抽水马桶B.釉面砖(釉面主要成分是SiO2)

C.不锈钢管D.大理石台面(主要成分是CaCO3)

(3)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NaClO)与盐酸混合后,会生成氯化钠、水及有毒的氯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广东湛江,16题,4分)右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和“

”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反应前方框内应填入1个微粒(填字母)。

A.

B.

C.

D.

(2)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3)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5、(四川南充,15题,6分)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

①硬水可用____________来区分,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②硬水在加热或久置时,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生活中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上的水垢,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四川南充,题,5分)材料发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材料技术和应用与化学发展密不可分。

铁、铜、棉花、聚乙烯塑料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材料。

①上述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___________。

②铁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金属,工业上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的矿石中还原出来。

请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炉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探究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完成该实验有多种方案,写出其中一种方案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四川泸州,44题,3分)已知,某有机物A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将A和氧气置于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

A

O2

CO2

H2O

反应前质量/g

16

a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44

36

(1)表中a值为;有机物A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

(2)有机物A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8.(浙江嘉兴,26题,6分)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装置,微型滴管内装稀硫酸。

(1)实验时应先挤压微型滴管,还是先点燃微型酒精灯?

(2)写出CuO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19、(浙江衢州,28题,4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把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一),几分钟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

实验二:

将图二所示的装置罩在蜡烛上方,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如图三),与实验一燃烧相同的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大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容器内进行。

(2)请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选择其中的一个实验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