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2637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docx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全国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冯特B.弗洛伊德C.马斯洛D.华生

  2.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

  A.成熟B.遗传C.发育D.发展

  3.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所构成的研究设计称为(   )

  A.聚合交叉设计B.单因素实验设计C.多因素实验设计D.跨文化研究设计

  4.华生认为,人格是人的什么系统的产物(   )

  A.动机B.内驱力C.习惯D.情绪

  5.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中受快乐原则支配最原始、最难以接近的部分是(   )

  A.超我B.原我C.自我D.良心

  6.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心理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是(   )

  A.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B.勤奋对自卑的矛盾

  C.主动对内疚的矛盾D.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矛盾

  7.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成熟B.练习和习得经验C.社会经验D.平衡

  8.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

该阶段为(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9.皮亚杰研究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A.实验法B.测验法C.临床法D.问卷法

  10.常见的由染色体异常导致的疾病为(   )

  A.唐氏综合症B.苯丙酮尿症C.杭亭顿舞蹈症D.红绿色盲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遗传B.成熟C.社会环境D.个体心理特征

  12.婴儿期的思维主要是(   )

  A.具体形象思维B.抽象逻辑思维C.直觉行动思维D.辩证思维

  13.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

  A.生活活动B.游戏活动C.学习活动D.劳动活动

  14.婴儿有选择的社会性笑一般出现在(   )

  A.初生时B.5周时C.3个月时D.5、6个月时

  15.言语发展的单词句阶段是在(   )

  A.9~12个月B.1~岁C.~2岁D.2~3岁

  16.托马斯、切斯在对婴幼儿进行大量追踪研究的基础上,将婴幼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

  (   )

  A.三类B.四类 C.五类D.六类

  17.幼儿理解性别不会因一个人的服饰、形象或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年龄阶段是(   )

  A.2~3岁B.4~5岁C.5~6岁D.6~7岁

  18.根据Selman的角色采择理论,到一定年龄时儿童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仍可能会有冲突。

这个年龄阶段在(   )

  A.6~8岁B.8~10岁C.10~12岁D.12~15岁

  19.从身高增长的速度来看,人的一生中会有两个快速发展期。

第一次出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次出现在(   )

  A.幼儿期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20.当一个人的思维以“这对于我来说是正确的”为特点时,其思维处于(   )

  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

  21.研究表明,道德最容易变化的阶段、也是中学生道德发展的关键期或转折期的中学时期是在(   )

  A.初一年级B.初二年级C.初三年级D.高一年级

  22.初中二年级学生中,多血质和胆汁质气质类型的学生占总人数的(   )

  A.15%B.25% C.30%D.40%

  23.对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视觉记忆开始超过听觉记忆的年龄是在(   )

  A.9岁B.11岁C.13岁D.15岁

  24.根据场理论将人格类型划分为场独立型人格和场依存型人格的心理学家是(   )

  A.斯普兰格B.阿德勒 C.威特金D.荣格

  25.一个人处理日常生活及其在环境中求生存的能力称作(   )

  A.适应性能力B.社会能力C.人际能力D.一般能力

  26.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提出学习的尝试错误学说的心理学家是(   )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斯金纳D.布鲁纳

  27.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联结D.观察学习

  28.研究表明,可以自发使用复述策略,并不断纠正自己的复述行为的年龄一般是(   )

  A.5~6岁B.6~8岁 C.8~10岁D.11岁以上

  29.根据动作技能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可将学生在练习曲线上的个别差异概括为(   )

  A.二类B.三类C.四类D.五类

  30.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A.迁移B.反馈C.强化D.联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31.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朱智贤提出,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决定的。

  33.刚入学的小学生的脑重量已经发展到成人脑重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为他们接受正规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34.测量进步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叫做常模参照评价;第二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的差异和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两个方面。

  36.班杜拉认为,动机过程主要受到直接强化、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37.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学习策略可以分为复述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8.顺应

39.替代性强化

40.自我效能感

41.归因

42.学习的测量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3.简述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的具体表现。

4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45.简述同伴关系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4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习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47.(本题10分)联系实际说明影响学习的条件。

48.(本题15分)试述认知结构-发现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谈谈它对实际教学的指导意义。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466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有客观性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性原则等。

2.皮亚杰认为,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方式主要有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平衡。

3.元记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元记忆体验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4.超常儿童的智商一般应在____________以上,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商是在____________以下。

5.生成学习模式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6.动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认知阶段,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影响学习结果的认知结构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_、可辨别性和____________。

8.斯陶布认为,亲社会行为主要发生的关键因素有两个:

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9.班图拉将强化分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自我强化。

10.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划分,可以把学生的教学监控能力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班级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出品德差学习也不好,缺乏合作等,教师的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A.强硬专断型B.仁慈专断型C.放任自流型D.民主型

2.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对学习失败最不利的归因是()。

A.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B.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C.外部的、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D.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3.一般来说,对比较难的学习任务比较有利的学习动机应该维持在()。

A.适中水平B.适中偏低水平C.适中偏高水平D.较高水平

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11~12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

5.先行组织者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主要因为它往往具有()。

A.高可利用性B.高可辨别性C.高稳定性和B

6.学生已经有“反击侵略是爱国行为”,“升国旗是爱国行为”,现在要学习“保持环境卫生也是爱国行为”。

这是一种()。

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7.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对学习进行分类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B.布卢姆C.潘菽D.奥苏伯尔

8.符号学习最先提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托尔曼

9.“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比较协调的高中生,其自我意识的类型应该是()。

A.自我肯定型B.自我否定型C.自我矛盾型D.自我萎缩型

10.学生对学习内容和独立思考的作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心境

11.在大脑皮层的发育过程中,成熟最早的部分是()。

A.枕叶B.顶叶C.颞叶D.额叶

12.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3~6岁的儿童其心理发展阶段是()。

A.主动与内疚阶段B.勤奋与自卑阶段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D.亲密与孤独阶段

13.弗洛依德认为,担心违背超我所产生的焦虑是()。

A.神经性焦虑B.客观性焦虑C.道德上的焦虑D.器质性焦虑

14.为了了解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我们应当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问卷法C.自然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

15.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关键期B.形式运算思维C.表征D.表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心理发展年龄特征

2.个别差异

3.并列结合学习

4.练习的高原现象

5.双向细目表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维果斯基关于心理发展的原因。

2.心理发展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3.简述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4.简述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5.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观的主要观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

2.如何看待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   )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

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A.彪勒B.普莱尔C.斯特恩D.冯特

2.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着作的人是(   )

A.廖世承B.陈鹤琴C.潘菽D.朱智贤

3.皮亚杰认为,(   )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开始形成守恒性。

A.前运算B.形式运算C.具体运算D.感知运动

4.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   )

A.维果斯基B.霍尔C.科尔伯格D.皮亚杰

5.(   )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A.华生B.霍尔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

6.知识的(   )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B.灌输C.传授D.接受

7.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

A.高尔顿法B.基因突变法C.消除法D.孟德尔法

8.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

A.唐氏综合症B.苯丙酮尿症C.特纳氏综合症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9.儿童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期间。

—4岁—5岁—6岁—7岁

10.培养幼儿发音能力的关键期是在(   )左右。

岁岁岁岁

11.幼儿思维以(   )思维为主。

A.具体形象B.抽象逻辑C.直觉行为D.辩证

12.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对(   )的辨别发展最迟,一般要到9—11岁时才能发展完善。

A.里外方位B.前后方位C.上下方位D.左右方位

13.利用脑电图研究发现,脑发育的第一个加速期是在(   )之间。

—4岁—5岁—6岁—7岁

14.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是(   )

A.同伴关系B.教师的教育方式C.家庭教育方式D.儿童的自我意识

15.根据Selman的角色采择理论,(   )的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这种差异的原因。

—8岁—10岁—12岁—15岁以上

16.在(   )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

A.幼儿B.小学C.初中D.高中

17.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一般认为是小学(   )

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

18.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发展任务这个概念。

A.徘瑞B.霍尔C.埃里克森D.哈维斯特

19.在现实生活中,忽视初中生的自尊心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抗。

反抗表现最突出的年龄是在(   )之间。

A.11.5岁————岁

20.当一个人凡事总要问一个“什么是正确”的答案时,其思维处于(   )阶段。

A.二元论B.多元论C.相对论D.约定论

21.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开始过渡的年龄是(   )

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

22.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性格有两次快速的发展,第一次是在小学六年级前后,第二次是在(   )前后。

A.初二年级B.初三年级C.高一年级D.高二年级

23.在高中阶段,(   )迅速开始发展起来。

A.辩证逻辑思维B.形式逻辑思维C.抽象思维D.演绎推理

24.人的脑重量和容积一般在(   )之间达到最大值。

—15岁—20岁—25岁—30岁

25.将有意义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三种形式的是(   )

A.奥苏伯尔B.加涅C.克劳德D.威特罗克

26.抓住“发现法”的实质,为之提供理论基础,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学习与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B.奥苏伯尔C.布鲁纳D.加涅

27.学习的联结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和(   )

A.托尔曼B.班杜拉C.布鲁纳D.斯金纳

28.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   )

A.强化B.同化C.负迁移D.正迁移

29.韦纳从(   )个维度来划分归因。

A.二B.三C.四D.五

30.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赞许而努力学习,这种动机被奥苏伯尔称为(   )内驱力。

A.附属B.自我提高C.认知D.近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31.皮亚杰认为,个体通过练习可以获得两类经验:

第一类是___________,第二类是__________。

32.智力的个别差异,就智力因素而言,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个别差异和___________的个别差异。

33.研究发现,高中生创造性思维的三个维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___________发展最快,___________发展最慢。

34.根据学习策略适用的范围,可以把学习策略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

35.加涅认为,有效的学习是信息加工系统、_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系统三者协同活动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图式

37.社会学习理论

38.自尊感

39.直觉行动思维

40.同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1.简述初中生的生理发展对其心理发展影响的主要表现。

42.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43.简述影响学习策略学习的内部条件。

44.简述影响教学监控能力的主要因素。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45.(10分)举例说明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46.(15分)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同化的过程。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4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种观点认为,(   )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A.桑代克B.普莱尔C.何林沃斯D.霍尔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此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称作(   )

A.观察法B.测验法C.教育心理实验法D.实验室实验法

3.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具有(   )

A.演绎推理能力B.守恒法C.直观形象性D.自我中心

4.(   )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每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社会任务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解决,使得个体发展出不同的人格特征或能力。

A.弗洛伊德B.阿德勒C.哈维斯特D.埃里克森

5.瑞士着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   )

A.比纳B.皮亚杰C.柯尔伯格D.斯金纳

6.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

A.积累B.迁移C.学习D.领会

7.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

A.发展B.发育C.遗传D.成熟

8.内部言语是从(   )开始产生的。

A.婴儿期B.幼儿期C.小学阶段D.初中阶段

9.一般在2岁~2岁半的儿童中常进行的是(   )

A.创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集体游戏D.单人游戏

10.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侧化在(   )时就表现出来了。

A.初生B.一岁C.一岁半D.两岁

11.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

A.直觉行动性B.辩证性C.具体形象性D.抽象逻辑性

12.刚出生的新生儿的脑重量约为成人脑重量的(   )

%%%%

13.发展幼儿身体技能的游戏称为(   )

A.创造性游戏B.教学性游戏C.活动性游戏D.技能性游戏

14.(   )是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相联系的,它的发展最晚。

A.颞叶B.顶叶C.枕叶D.额叶

15.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是(   )

A.家庭教育方式B.遗传禀赋C.师生关系D.同伴关系

16.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

A.三年级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

17.儿童能比较概括地、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的年龄是(   )

~7岁~9岁~11岁~13岁

18.刘世熠的研究表明,在4~20岁之间,大脑有两个显着加速成熟的时期。

第一次发生在5~6岁之间;第二次发生在(   )之间。

~11岁~12岁~13岁~14岁

19.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开始过渡的年级是(   )

A.高二B.高一C.初三D.初二

20.当一个人凡事总要问一个“什么是正确”的答案时,其思维处于(   )

A.二元论阶段B.多元论阶段C.相对论阶段D.约定论阶段

21.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B.托尔曼C.加涅D.奥苏伯尔

22.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   )

A.联结B.整合C.监控D.迁移

23.柯尔伯格认为,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   )直接相联系,具有阶段性。

A.自尊水平B.思维发展水平C.自我意识发展水平D.社会认知水平

24.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B.观察法C.测验法D.实验法

25.将个体的价值取向、移情能力、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等因素结合起来,解释个体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陶布B.皮亚杰C.柯尔伯格D.班杜拉

26.动机是引起个体行为,维持这种行为,并使这种行为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心理(   )

A.状态B.特征C.变化D.水平

27.根据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如果学生是为了赢得地位与自尊心而学习,则该学生具有(   )

A.认同内驱力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

2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属于可控的内在因素是(   )

A.能力高低B.身心状态C.努力程度D.任务难易

29.教师按学校规定对学生施行奖惩、组织、领导和控制学生,使学生自觉地服从纪律。

这时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   )

A.教书的角色B.育人的角色C.管理的角色D.代理的角色

30.重测信度表示的是测验在(   )的稳定性或一致性。

A.内容上B.时间上C.理论上D.结构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的进化论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

32.培养幼儿正确发音的关键期是____________岁左右。

33.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超常儿童与常态儿童除了在____________方面有很大差异外,主要还表现为____________方面的差异。

34.观察学习中的注意过程主要受到观察者的特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35.元认知训练的主要方法有:

言语化训练法、____________训练法和____________训练法。

36.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总体发展趋势表现在:

从他控到____________、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敏感性逐渐增强、____________性逐渐提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7.横断研究设计

38.守恒

39.代际差异

40.超常儿童

41.学习策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2.简述发展与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