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4331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7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北京大学赵家祥版本

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观

第一节哲学与哲学观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是什么?

(1)从词源考证的角度,可以把哲学理解为“智慧学”或“爱智之学”。

(2)从与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哲学可以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或称之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3)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看,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

结。

(4)从哲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哲学是以最普遍的范畴及其构成的逻辑体系反

映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形态。

(5)概括起来,可以说,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以世界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实践及其

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其“活水源头”,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概括世界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既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本考点真题链接:

哲学(1998名解),哲学与反思(2008名解),解释哲学(2009简答)

2.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具体展开,显示的是其本体论内涵与认识论内涵。

(1)思维和存在或者精神与物质何者是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世界是思维或精神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思维或精神还是物质,对这个问题做出的哲学回答,是关于世界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即本体论。

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另一方面: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

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一方面涉及的是世界是否可知、人的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现实的问题,属于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方面与认识论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其一,认识论必须以本体

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其二,认识论是本体论的进一步延伸和归宿。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作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历史观的基本

问题。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志。

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本考点真题链接: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意义(1998简答);哲学基本问题(2004名解);恩格斯所说的“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什么样的本体论意义与认识论意义,

1

二、哲学思维方式的特点

1.反思性。

哲学的认识方式只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

哲学要

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就不能不研究人们在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中的思想过程。

而对这种思想过程的认识,就是一种反思,是对思考着对象的思维的思考。

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说,哲学的反思还包括对既定秩序、传统观念、流行见解等大胆的质疑,对现实状况的重新审视和批判。

反思是人类理性思维所具有的基本形式和方式。

2.总体性。

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最高形式,在人类认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中肩负着自己

特殊的使命,这就是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结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其中包括这种关系建构的前提、基础和实现形式,从而既立足于各门具体科学又保持着对于各门具体科学的超越性。

3.本质性。

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表面现象极其复杂。

现象是多样的,但在本

质上却是有规律可循的,哲学的任务或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本质。

4.抽象性。

哲学思维作为人们自觉从事的高度思辨和抽象的理性认识活动,其重要的根据

和手段,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普适性的哲学范畴体系。

本考点真题链接:

简述哲学思维的特点(2006简述),哲学与反思(2008名解)

三、哲学的社会功能

关于哲学的社会功能,有两种极端的观点,即“哲学万能论”和“哲学无用论”公正的说,盲目夸大和贬低哲学的功能都是不正确的,无论作为理论体系还是思维方式,哲学都内在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1.哲学与人的社会生活

哲学与人生密切相关,哲学应洞察人生真谛,关注人的生活世界。

哲学是一种文化,它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类生活意义的需要。

2.哲学与民族精神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哲学的哲学的作用还在于塑造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或培养一种优良的国民性格。

为什么哲学能够塑造一种民族精神呢,首先,哲学可以为一个民族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哲学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

第三,哲学是民族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3.哲学与社会发展

哲学功能的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在它与现实、与时代的关系中。

从总体看来,哲学与现实、时代的关系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诠释现实。

二是审视现实。

三是超越现实。

四、哲学理论形态的更迭

1.朴素的唯物主义

2.自发的辩证法

3.原始的唯心主义

4.经院哲学

5.人文主义

6.经验论

7.唯理论

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9.唯心主义辩证法

10.科学主义

11.人本主义

2

12.后现代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实践基础

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也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

工业革命既是一场生产力的革命,也是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从而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阶段。

工业革命也深刻冲击着人们灵魂深层的哲学信念,引起一场观念上的变革,它明显的改变了人们观察、解释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哲学思维方式,改变了人们对待和人自身的态度。

19世纪30-40年代,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工人阶级的觉醒,法国、德国和英国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壮举,向人们说明,世界没有什么救世主,人是自己的上帝。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适应这一时代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

直接思想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演变轨迹

1.战友和学生的宣传与发挥

2.列宁的捍卫和推进

3.前苏联、东欧的阐发和系统化

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嫁接”

5.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和研究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与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及其相关争论

1.“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实践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对象

以世界的整体性及其普遍规律和一般特征为研究对象,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来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马哲把哲学基本问题的形式推进到当代,完成了对传统哲学的超越。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世界的方式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现实

一、世纪之交的境遇

1.20世纪最后20年社会主义运动的变化

3

2.马克思主义在世纪之交的境遇,一方面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迄今为止仍然是我们观察和处理现实问题、把握人同世界的整体性关系、确立未来社会发展趋向最为有效的思想武器。

另一方面也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与时俱进,悉心探讨当今时代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征、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及把握全球化问题的本质等重大问题上,求得新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命运

1.传统社会主义的反思

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了社会主义的现实发展,提出判断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在于它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式:

内在根据、现实必然、基本内涵

3.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与现实性

四、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态势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前瞻性预测

当今的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课题

迎应全球化的对策与原则

第五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以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

点、根本看法。

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

2.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3.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包括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

真题链接:

哲学与普通人的世界观有何区别,(普遍与特殊,一般与个别)

答:

(1)在人的一生中,世界观的形成途径可能多种多样,但一种世界观形成的自觉与否、时间长短、零散或系统,却与是否接受过哲学训练有关。

我们说的世界观教育,就是哲学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世界观的形成,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事物(包括人)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标准。

(2)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范畴中,世界观的外延最广,层次最高,具有统帅意义。

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应用和贯彻。

只有在一定的哲学世界观基础上形成的人生观,才是自觉的人生观。

世界观还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不同,价值观也就不同,怎样进行价值评价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项要求:

一是对客观事物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人的需要的正确认识。

无论对客观事物认识,还是对人的认识,它首先是一个世界观问题。

只有对世界、对人与世界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反过来,正确价值观的建立,又会使科学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

离开了对哲学的学习、哲学素养的培养这些都是谈不上的。

4

第一章实践基础上人、自然、社会的统一

第一节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一、实践概念的规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历史主体认识改造历史客体的最基本的活动。

首先,在实践活动中,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把自己当作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同历史客体发生关系,把自己的活动传导给历史客体,使历史客体发生某种改变。

同时,历史主体也接受历史客体的作用,使历史主体自身也发生某种改变。

其次,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质实体,而且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有意识、能思维的主体。

实践是一种表现出历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

总之,实践是一种客观过程,但又是一种体现着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客观过程。

实践是精神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相统一的过程。

简言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感性的物质活动(客观物质性)

实践是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它通过这种活动引起客观物质世界的某种变化,以达到实践主体的目的。

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具体表现在:

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是物质的,可感知的。

2、实践是能动的活动(主观能动性)

人是有思维、有理性的社会性动物,实践过程贯穿了人的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要求和目的得到改造。

实践的这种特性就是实践的能动性。

能动性不仅是实践的特点,而且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实践是社会历史性活动(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处于一定社会中的现实的人的社会性活动。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种多样。

在多种实践形式中,有三种基本的实践形式,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以及科学实验活动。

1.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因而是整个社会实践中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决定和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实践的性质、规模和特点。

2.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

人们的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关系,它是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

所以,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3.科学实验活动

科学实验是指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

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科学实验一经产生,就具有与生产实践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所不能代替的特点,即自觉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仪器和装备为手段,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

一方面,科学实验受生产实践和变5

革社会的实践的制约,另一方面,又给前两项实践以巨大影响。

四、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基

本观点,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和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2、为什么说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呢,

首先,对于什么是本体论,不同的哲学派别有不同的理解。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本体论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本体论不是孤立地研究世界本体、本质、本原,而是通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本质的关系来揭示和确定世界的本体、本质、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不是孤立地论本体,而是论本体与其派生物之间的关系。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既然是研究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就必然要研究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

因为只有人才有思维和精神。

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关系;二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关系。

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本身就是实践。

在这两种关系中,马克思更强调后者。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它不仅仅把物质理解为纯自然的存在,而且认为物质也包括人的社会存在,而人的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就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把实践观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之中并把它作为本体论的基本观点,就不能同旧唯物主义彻底划清界线。

4.为什么说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呢,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不同于旧的自然哲学。

旧的自然哲学只研究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则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研究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而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所以实践观应该而且必须包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中,并且成为它不同于旧的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以后的自然界分为自在自然和属人自然两个部分。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把自然和社会统一起来。

5.认为实践观既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又是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观点,

会不会导致背离物质本体论、主张实践本体论呢,不会的。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本体,应该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质、本原。

其次,由于物质是整体,实践只是这个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把物质作为世界的本体,就把实践包括在物质本体之中而不是排除在物质本体之外。

真题链接:

(1)试述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

(2)试论述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3)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

第二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对自然的依赖性

1.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是由其内在的生理结构和生活特点决定的,是由气候条

件的变化引起的。

(2)劳动在猿变为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6

首先,劳动促使人猿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

其次,劳动创造了人脑,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再次,通过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2.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

劳动过程不仅具有抽象的一般性质,而且具有特定的社会形势。

一方面,人类的劳动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合形式中,才能得以展开和发展;另一方面,劳动又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个人与社会的纽带更加密切和坚固。

总之,劳动作为连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既说明了人与自然的本原关系,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根本区别。

3.自然概念的层次性及自然对社会的影响

(1)作为一切存在物总和即物质的自然

(2)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自然

(3)作为人类活动要素的自然

自然概念的三个层次的含义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客观实在性。

第二,社会历史性。

第三,人的实践性。

二、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

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种,即人掌握自然的实践方式、理论认识方式、实践精神方式和价值方式。

1.人掌握自然的实践方式,是指人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观念、思想去改造外部自然界,

使外部自然界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人掌握自然的实践方式是人类掌握自然的最基本的方式,是人掌握自然的理论认识方式、实践精神方式和价值方式的前提和基础。

2.人掌握自然的理论认识方式,是人在掌握自然的实践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人掌握自

然的精神方式,是人们认识、反映、再现自然客体的过程。

3.人掌握自然的实践精神方式,所谓实践精神,是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间环节,是联

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4.人掌握自然的价值方式,人掌握自然的实践方式、理论认识方式和实践精神方式中,都

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关系。

三、人与自然共同进化

1.生态系统和环境问题

2.当代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特征

(1)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范围的扩大化

(2)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形式的复杂化

(3)人对自然支配作用的强化

(4)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性质的深化

第三节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现实的人及其与社会的统一

1(现实的人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1)现实的人指的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既是物质生产活动的能动的承担者,又受

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制约,即受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2)现实的人不仅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而且也是政治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承担者;现实7

的人不仅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交融在一起,而且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交融在一起。

(3)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看法,正确地说明了人的本质,不仅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而且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也不是由自然决定的,而是具体的,由社会决定的,不能离开社会关系去理解人和人的本质。

2(人与社会的统一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客体,任何现实的社会都是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的统一体。

这种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出现与社会的产生是一致的;

(2)人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是统一的;

(3)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基础是实践;

(4)社会的解放与个人的解放是一致的。

2(总之,在现实世界里,社会与人是不可分割的,二者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辩证

地结合在一起。

二、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

只有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主体和客体才从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出来,作为对立的相互作用的两级而存在。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现实的历史过程中,由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而成的。

因此,从历史过程的角度来看,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就是历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

1.历史过程的主体

(1)历史主体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是由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因素有机统一构成的实体,是一个包含多方面要素的系统机构。

构成历史主体的要素包括:

人特有的生理要素、心理要素、认识要素、社会利益要素和符号要素。

(2)历史主体功能:

认识能力、价值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创造能力

(3)历史主体属性:

主体性,主要包括自主性、自为性、主动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中目的性和创造性是历史主体的主体性中最核心的内容。

(4)历史主体意识:

历史主体对自身结构、功能和属性的反思,形成自我意识,即“主

体意识”,在历史活动中表现为自主自为意识、自觉自由意识、创造超越意识等。

(5)历史主体特有的结构、功能、属性和意识,受历史客体制约、在与历史客体的相互

作用中形成。

2.历史过程的客体

(1)从历史观的角度规定历史客体的含义时,历史客体是指那些确定地和现实地被纳入

历史主体对象性活动结构、为历史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的那些客观事物。

(2)既然历史客体是与历史主体相联系而存在的,历史客体更主要地取决于历史主体的

本质力量和活动所及的程度与范围,那么历史客体就不是自在的自然界,而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改变的自然界,或纳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

这个历史客体包含了历史主体的活动于其中,离开历史主体的能动活动,就无所谓历史客体。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

(3)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他们的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

人作为历史

主体从事对象性活动,不但指向自然界的客体,而且也指向社会领域的客体。

(4)历史客体是随着历史主体本质力量的增强而不断扩大范围的。

8

对于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的、现实的历史主体而言,凡是前人创造的、既得的、制约着他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一切社会存在物,都属于历史客体。

三、环境创造人和人创造环境

1.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人总是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部分。

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创造的。

在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片面性理解:

一些人片面强调“人创造环境”的能动作用,在他们看来,物质条件无关紧要,充其量不过是为主体活动提供消极的质料,决定作用完全来自主体方面。

这种观点忽略了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把人的主观能动性抽象地夸张了。

另一些人则贬低主体的能动作用,片面强调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认为人在环境面前毫无能动性和自由可言。

前一种观点必然陷入历史唯心论,后一种理解必然陷入机械决定论和历史宿命论。

我们应该从人与环境的双向运动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相统一这两个方面加以理解。

2.人与环境的双向运动

“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是人与环境、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方向相反而又内在统一的两种运动,即人向环境、历史主体向历史客体的运动和环境向人、历史客体向历史主体的运动。

前一种运动是人对环境的能动的改造,即所谓主体的客体化、对象化;后一种运动是环境对人的生成,即所谓客体的主体化、非对象化。

人与环境之间的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辩证统一运动,构成了人与环境、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之间的内在运行机制。

作为“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两个反向过程,各自有不同的特点。

“人创造环境”,即对象化过程,其特点在于人的能动性;而环境创造人,即非对象化,其特点在于人的受动性,即受制约性。

历史主体的客体化和历史客体的主体化、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过程,是人与环境之间双向运动的两个侧面。

所以,历史主体的客体化和历史客体的主体化、对象化和非对象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