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要点.docx
《教育学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要点
个人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社会本位论——孔德,那笃尔普,涂尔干,凯兴斯泰纳
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师生关系中,社会道德上市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记》——战国末期
在教师成长的诸多个人影响因素中,认知能力是关键因素(试卷四)
为了测量并评价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水平,这是难度测验的所具备的功能。
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认知结构的变量——观念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程度
道尔顿制——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
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
斯藤豪斯——“过程模式”的特征:
人文主义的知识观,“研”“学”一体的教师角色观,发展性评价观,合作探究学习观
裁定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的转移
学校法人的特殊性包括教育性,公益性,公共性
2003年国务院第一次召开了农村教育工作会议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术语的国家是美国
三级课程管理——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夸美纽斯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灵魂和主题,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认识活动
德国——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心理断乳期是少年期
教师在教学中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来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成为变式。
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为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学习需要。
课程改提出初中课程的设置为综合和分科课程想结合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是马斯洛
《教育法》颁布于1995
提出少年免费的教育法规是《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资格的教育法规是《教师法》
教育媒体选择依据主要有: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
课程标准也即教学大纲
第斯多慧说:
“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体现教学系统原则
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
西周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
当今教育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
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
1903年,美——桑代克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业书名为《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会影响化学,物理等的学习审题态度及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叫一般迁移
在教鸟的概念时,列举“鸡,鸭,鹅”等,是恰当运用了同位概念。
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第一阶段是认知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1995年
教育法特点:
国家意志性,限制规范普遍性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斯宾塞
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模式,主张“有教无类”,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人性善
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制度
1989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
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1919年,杜威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条件反射的习得过程(试卷五19)
据个体在进行信息加工时所采用概念水平的高低可以把认知方式分为具体型和抽象型班杜拉创立了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
美——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了《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
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学习者的需要
实质教育论——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形式教育论——洛克,裴斯泰洛奇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
教育法具有规范,标准,预示,强制功能
奥苏泊尔认为学习的实质是有意义接收学习。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和特殊关系
在webquest教学模式中,主要利用了网络的网络海量的信息资源
认知方式差异:
(一)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赫尔曼·威特金
(二)沉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三)聚合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吉尔福德(四)整体型与系列型——戈登·帕斯克
认知结构差异——奥苏泊尔认为: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已知的内容或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即个体已经知道了什么。
苛勒——格式塔——提出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奥苏泊尔——认知结构迁移
桑代克提出迁移的相同要素说,贾德提出迁移的概括化理论——水下击靶
伍德沃斯将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成分说
桑代克的试误说——刺激-反应(S-R)理论——
(1)准备,练习,效果律
(2)其的开拓性成就成为心理学史上最杰出的贡献之一。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习说——获得,消退,泛化,分化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说——强化,惩罚,消退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德育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有格式塔的学习观,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论?
)的认知—发现说,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托尔曼认知地图论。
(1)
(2)
(3)
(4)
壬寅学制——1902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的学制系统,并未实施,中国现代学制的开端
癸卯学制——1904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宗旨是“忠君尊孔尚武尚实”,首次得到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壬子癸丑学制——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颁布—废除“忠君,尊孔”,承认女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初等小学中男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我国教育向现代教育方向迈出了第二步,提出观察学习德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实验教育法》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拉格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教育及生活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董仲舒——性三品——遗传决定论
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基本假设与基本前提是人性本善)是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号称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和康布斯,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遵循自然”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究“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1632年,《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班级授课制,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精神助产术”
柏拉图《理想国》,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亚里士多德肯定了教育与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提出教育应该由国家负责,受国家控制。
洛克《教育漫话》,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
卢梭《爱弥儿》自由教育,裴斯泰洛奇——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康德《康德论教育》,教育学引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成立,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首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首次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基础之上,统觉理论,学生,活动,经验。
被益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斯宾塞《教育论》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的兴趣,愿望,并主张依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现代教育代言人,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著作
生物起源:
法·利托尔诺《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
内发论:
孟子,性本能原理——弗洛伊德
外铄论:
荀子。
洛克——教育万能论,白板说。
华生——环境决定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登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建构主义的发展观,认知发展理论。
感知运算,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是解答“人的个性是如何形成于发展起来的”最经典发展危机——八个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两难推理
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1905,IQ=(MA÷CA)×100,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
韦氏(成人,幼儿,儿童智力量表)
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布鲁纳《教育过程》20世纪60年代初由他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点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的改进。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最近发展理论——维果茨基
一般发展理论——赞可夫《教育与发展》
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范例教学理论——根舍因、克拉夫基
蔡元培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登《遗传的天才》、霍尔、董仲舒“遗传决定论”(-性三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环境决定论——洛克(提倡绅士教育)的“教育万能论”、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二因素论——施太伦《早期儿童心理学》、吴伟士提出“相乘说”
芭芭拉-摩根——世界上第一位太空老师
冯特——德国莱比锡大学——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由赫尔于1992年首创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
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智力二因素论:
普通(G)与特殊(S)两种因素
美—吉尔福特—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一维智力的内容(图形、符号、语义、行为四种)、二维智力的操作(认知、记忆、发展思维、聚合思维、评价五种)、三维智力的产物(单元、类别、关系、系统、转化、蕴涵六种)
120-180个因素的三维结构
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瑟斯顿—心理测量理论:
第一个指出百分比等级或标准分应该取代智力年龄和智商;智力测量的比例量表:
绝对零0智力被规定为个别差异完全消失的能力水平。
另一个贡献是他对因素分析的研究、对因素分析的最重要贡献是“单一结构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的舒尔茨、
因材施教——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差异性
“导生制”——英国——兰卡斯特和贝尔
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教育家——马卡连柯(《教育诗》——平行教育、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成功教育经验
加里宁——提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论共产主义教育》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赞可夫——苏-教育家、心理学家——《教育与发展》
班会特点——集体性、针对性、自主性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实施。
平行管理:
将对集体的管理与对个别的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简称是——CAI
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美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
科勒——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建人。
行为主义又称:
S-R心理学即“刺激-反应心理学”,于1913年发表的论文《行为主义心目中的心理学》,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诞生的标志。
中国义务教育九年,德国12年,英国11年,美、法、加拿大10年,日本9年,意大利8年
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试验主要是说明了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兼爱,非攻”——墨家,儒家——“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道家——老子,庄子——“返璞归真”,“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本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用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
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概念(先提供的学习材料),还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念。
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提出
闭环理论是加拿大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他认为,人的动作技能的学习是对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并减少错误的过程,并不是习惯强度的增强,即动作行为是由反馈机制控制的
教学相长:
专家教师所具备的有关教学的知识和能力。
伯林纳?
提出教师专长,教学能力和教学结果的作用模式,教师专长包括知识、管理、诊断、教授等专长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去自我中心主义
社会学习理论特别重视模仿——班杜拉
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核心因素是——社会、知识、儿童
教学过程的结构主要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育中的惩戒作为一种必要的教育方法不是需要不需要,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是一种规范化,具体化,情景化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农远工程的推进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化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
“康德”——“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康德论教育》
美国——单轨制,英国为双轨制——法国,前西德,前苏联——Y型学制
墨子——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实用技术的传习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本世纪内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
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科学知识是教师“本体性知识”,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问题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师“条件性知识”,主要解决如何将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怎么教”的问题。
研究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
教师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问题解决具有四个特征:
目的指向性,认知操作性,情境性,经验性康布斯——学习理论——情感教育
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调节即对认知的认知是元认知
马洛斯(层次理论的提出者)——低
→高: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低级/缺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级的需要。
邓克尔——功能固着
理想主要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社会理想
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课程编制)
上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9世纪末,即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中采用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和指导思想是经验之塔——戴尔
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从教育属性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协作性
在教育法制的运作过程中,教育法规的实施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
四书《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教学相长”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之一
苛勒——顿悟说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就是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变自己的本性,使人具有适用生活的道德智能
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政治学》
柏格图认为培养治国的哲学家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教育能使人得到进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其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1986年,首次把提高全民族素质纳入教育目的
班杜拉——观察学习是人学习最重要形式
课程设计模式中,著名的目标模式的提出者是泰勒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班级目标管理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实现班级目标——美-德鲁克
个人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尊重个人价值,个人权利和个人选择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社会个人利益或福利的增进以及在平等相待之基础上的互利
师德的载体是教书育人,师德的根本是爱岗敬业,灵魂是关爱学生,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是爱国守法,教师专业发0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是终身学习。
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一般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初始能力分析。
认知策略
(二)试卷——考试重点
19世纪初,英国出现了导生制
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极大地弥补传统教学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不强等缺点的教学策略
美-卡特尔,据因素分析结果,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高原现象/舌尖现象(试卷七)——28题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联想在态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德育目标制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爱岗敬业是师德的根本,教书育人是师德的载体,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支柱
乌申斯基的观点,主要是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统一的教学原则,他提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思想不能离开事实”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行政救济的渠道主要有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
学生文化是有过渡性,非正式性,互补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针对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针对性,不能搞“一锅煮,一刀切”,不平衡性——抓住关键期,互补性——长善救父,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分测试效度高,信度必然高,反之则不然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和产生式迁移理论(代表人物安德森)属于现代迁移理论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土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其教育的一大特征
斯巴达主要培养军人,古罗马——雄辩家
古代印度的教育与宗教联系在一起,分为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的最直观的表现是经济待遇的提高
课程即知识
教材编写组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最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
学习资源分为设计的资源和可利用的资源
教育技术AECT94的定义中明确提出了教育技术的两种研究对象:
学习过程、学习资源教师职业专门化发展的标志是专门的教师教育机构的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
涂尔干是典型的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其关于学习的基本思路即观察学习。
是人的学习最重要的形式,将强化分为: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
布卢姆据斯金纳操作,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反馈——矫正性”系统是“掌握学习”的核心。
教学过程的每个步骤都必须通过评价来判断其有效性
师生关系P75,认知策略P187-190,精加工,学习动机
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
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在我国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的。
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协作工具,具有以下标志
(1)有明确的主题
(2)浏览、编辑一体化,可便讨论的主题不断深入(3)强调协作性(4)结构性强,讨论结果直观可见。
我国教育法的基本渊源为《宪法》
中国政府有关强迫义务教育的第一道正式法令是《强迫教育章程》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里程碑。
一般人认为,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学科
苏格拉底——启发式原则——产婆术
《雄辩术原理》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第一次将几何、天文、算术列为必须学习的科目是苏格拉底
价值澄清模式——拉斯思、克菲尔——德育模式-体谅模式
德国——先后三订法令推行义务教育,称为推行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
1924年廖世承——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人格——性格、气质、自我意识三个方面。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
教师教学监控过程分为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强化三个过程。
罗杰斯——非指导教学模式(教学原则)——“以学生为本”
(挫折——侵犯说)、心理缺陷说两种失范行为
分组教学——指在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
一般可分为
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
1、外部分组:
主要有学科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即学习能力或成绩。
(按智力分组)2、内部分组:
(1)按不同学习内容和不同学习目标分组
(2)按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相同而采取不同方法和媒体的分组。
皮亚杰——感知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6、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形式运算阶段(11-15)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鲁苏泊尔
价值观具有
(1)主观性
(2)选择性(3)稳定性(4)社会历史性
问题解决主要包括:
明确问题、形成问题表征、选择并运用正确的策略、评价反思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信任-不信任(0-1岁)、
(2)自主-羞怯、怀疑(2-3岁)、(3)主动-内疚(4-5)、(4)勤奋-自卑(6-11)、(5)同一性-角色混乱(12-18)、(6)亲密-孤独(18-25)、(7)繁殖-停滞(25-60)、(8)自我整合-绝望(60以上)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避罚服从、相对取利取向;习俗水平(10-20岁)—寻求认可、遵守法规取向;后习俗水平(20以上)—社会契约、普通伦理取向。
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核心
选择什么样的德育内容,其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德育目标,它决定德育内容,二是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它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运用说服法应该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2)说明要注意差异和时机(3)要具有趣味性(4)教师要以诚待人
“慎独”来源于《中庸》,《中庸》——“修道之谓教”
《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教”,就是上面做示范,下面来模仿;
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知识及其发张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法的选择。
讲授法包括讲解、讲读、讲述、讲演、讲评
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形成、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