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474849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5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docx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1)

一、选择题

1.试管中分别盛装甲、乙的饱和溶液,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后,A试管中变浑浊,结合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试管中是甲溶液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将t3℃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D.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升高,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后A试管中变浑浊,说明了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试管中是乙的溶液,故A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甲的溶解度是10g,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9%,故B错误;

C、将t3℃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成为t2℃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成为t2℃的不饱和溶液,与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由于在t2℃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在故C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故D正确。

故选D。

2.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答案】B

【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A错误;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

C、t2℃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故D错误。

3.将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A.100gB.200gC.300gD.400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g×20%=(100g+x)×5%,解得x=300g,故选C.

4.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而量筒中水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正确;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④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A。

5.面:

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答案】B

【解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解答;

B、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式分析解答;

C、根据溶解度曲线解答;

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解答。

解:

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根据曲线图,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都有晶体析出,都成为t1℃时的饱和溶液,但由于在t1℃,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故此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而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将t3℃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而通过观察,丙在t3℃时的溶解度要小于甲在t1℃时的溶解度,故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错误;

C、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故正确。

故选B。

7.线: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一般规律是: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8.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1℃时,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答案】A

【解析】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A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B正确;C.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次之,较大温度,甲、乙物质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D正确;故选A。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9.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化肥、电镀液等。

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是102.5g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g

D.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有晶体析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甲的溶解度是102.5g没有指明是在70℃时,选项A不正确;

B.甲的溶解度在0℃到70℃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大于70℃时,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B不正确;

C.20℃时,甲的溶解度为28.6g。

即:

在20℃时在100g水中溶解28.6g甲可达到饱和,20℃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小于28.6g,选项C不正确;

D.因为7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所以将其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都会因为溶解度减小而使甲无法完全溶解,都有晶体析出,选项D正确。

故选D。

 

10.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等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析出甲的质量大大

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答案】D

【解析】A、将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可通过比较甲、乙两物质在t2℃和t3℃时溶解度的差的大小作出判断,差值大析出晶体多。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故析出甲的质量大,正确;B、据溶解度曲线知,t2℃时,甲和乙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同,故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正确;C、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3℃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由于饱和溶液中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故t3℃时甲、乙、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降温至t1℃,甲、乙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此时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t3℃时相等,而t3℃时丙的溶解度小于t1℃时甲的溶解度,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正确;D、饱和溶液中

知。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

<40%,错误。

故选D。

11.20℃时,有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A和质量分数为26.47%的食盐溶液B,下列有关A、B两种食盐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mg溶液B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

B.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

B>A

C.m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100m/26.47g

D.向mg溶液A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m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mg溶液B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溶液的质量不变,说明此时B溶液已经饱和。

则食盐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

物质的溶解度应带有单位,错误;

B、由于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B的溶质质量分数,故等质量的A、B中,溶剂质量A>B,错误;

C、mg溶液B中的溶质质量为m×26.47%=

g,错误;

D、由题中信息可知,20℃时,5%的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向mg溶液A中加入xg食盐,振荡后,食盐会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mg,正确。

故选D。

12.下列物质分别与100g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MgB.MgOC.Mg(OH)2D.MgCO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可得出相同质量的盐酸与这四种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相同。

由盐酸和四种物质反应的关系可以看出,相同质量的盐酸消耗的碳酸镁质量最大,但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所以相同质量的盐酸与四种物质反应时,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氢氧化镁。

故选C。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质量乙大于甲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有的甲、乙质量相同

C.30℃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80g甲饱和溶液

D.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通常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

A、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质量乙大于甲,故A正确;

B、20℃时,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含有的甲、乙质量不能确定,故B错误;

C、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所以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以得到80g甲饱和溶液,故C正确;

D、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通常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

B。

14.如图是KNO3和NaCl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NaCl大

B.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

C.t2℃时,NaCl溶液与KN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若NaCl中混有少量KNO3,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NaCl大,故A正确;

B、t1℃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表示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故B错误;

C、t2℃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二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题中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若NaCl中混有少量KNO3,可用的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NaCl,故D错误。

故选A。

15.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D.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所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B不正确;

C、t1℃时,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0%,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故C正确;

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小,所以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用降温结晶法,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用蒸发结晶法。

16.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MgO和Mg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一定温度下,得到156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16.6%B.6.1%C.12.2%D.9.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方程式:

MgO+2HCl=MgCl2+H2O、MgCO3+2HCl═MgCl2+CO2↑+H2O可知:

同样质量的稀盐酸与MgO和MgCO3反应时生成氯化镁的质量相同,故可按只有氧化镁计算,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氧化镁的质量为:

156g-150g=6g。

设6g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x

解得x=14.25g

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9.1%。

故选D。

 

1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加入少量乙,不能再溶解

C.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答案】C

【解析】

A.根据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分析解答;

B.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解答;

C.根据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分析解答;

D.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解: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故错误;

B.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可知,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加入少量乙,能溶解乙,但不能溶解甲。

故错误;

C.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

故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成不饱和溶液。

正确;

D.由于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即等质量的水能溶解的溶质质量为甲>乙,所以用等质量的甲、乙、配成t2℃时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乙>甲。

故错误。

故本题选C。

18.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a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

7

D.将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有20g固体析出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没有确定温度,甲和乙的溶解度无法确定,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

C、a1℃时,乙的溶解度为30g,a1℃时,30g的乙与100g的水形成饱和溶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0g:

100g=3:

10,错误;

D、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a2℃时,甲的150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溶剂的质量为100g,a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a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的甲,将a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a1℃,溶剂的质量不变,析出晶体的质量=50g-30g=20g,正确。

故选D。

【点睛】

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量一般保持不变。

19.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34.0g至35.0g之间

C.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D.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D

【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正确;B、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34.0g至35.0g之间,正确;C、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正确;D、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错误。

故选D。

20.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答案】D

【解析】

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A错误;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B错误;C.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C错误;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6.无

7.无

8.无

9.无

10.无

11.无

12.无

13.无

14.无

15.无

16.无

17.无

18.无

19.无

20.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