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35003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篇文档格式.docx

请小朋友拿起笔,再次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默读,勾出他们的对话。

  (生读课文勾句子,师巡视)师:

老师愿意分享你们丰收的喜悦,谁愿意把你勾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出了他们的三次对话,师在屏幕上出示三次对话。

你勾得真准小朋友,你们勾对了吗?

勾对的朝老师笑一笑。

  (很多小朋友笑眯眯地望着老师)笑得可真甜错的也没关系,待会可别忘了加油哦

  三、精读课文

  1、①师:

他们的对话可有趣啦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1次对话,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自由读)生1:

我知道了青蛙不知道小鸟从哪儿来。

你真会读书生2:

我知道了小鸟从天上来,飞了很远很远。

  ②师:

青蛙说的话后边是什么符号?

生齐:

问号。

谁想读读它。

  生1:

  (读)你从哪儿来呀?

(只读通顺了,但没感情)师:

你读得很流利,要是把疑问的语气送到句子里就好了。

  生2:

  (读)你从哪儿来呀(有疑问语气)师:

不错,读出了疑问的语气,要是把“哪儿”强调就更棒了生3:

  (读)你从哪儿来呀(很棒)师:

掌声送给她像她这样练习练习。

  生练习。

一起读读。

  (生读)师:

我仿佛看见了那只充满疑问的青蛙。

小鸟回答说。

  生:

  (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

小鸟从来,飞了里,这都是青蛙想知道的,所以读的时候应加重语气,谁来试。

  (生1读得很有感情)师:

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叫“我问你答”,老师当青蛙,同学们当小鸟,好吗?

你从哪儿来呀?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好玩吧找你的同桌试一试。

  (生积极地游戏)

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对话更精彩,请看屏幕。

  (出示第二次对话)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啦?

”请同学们自由读句子,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

学贵有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大?

(师板书:

井口大?

)生2:

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

无边无际?

)生3:

大话什么意思?

小朋友们真会提问,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小朋友抬起头,看看天花板。

我们看到的是全部。

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纸,像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现在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刚才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刚才看,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圆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圆筒口那么大。

  生3:

我们的视线被圆筒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那么大。

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齐):

井口大。

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大。

  (擦掉问号)

  3、师:

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

请小朋友观画面,看哪位小朋友看得最仔细,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

(生观画面,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还不时发出感叹。

)师:

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什么?

(出示句式:

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

)生1:

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草原,高山,大海,城市。

  ……师:

小朋友们的语言真丰富,小鸟飞过许多地方,他从没有见到天的边际,所以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擦掉问号)。

小鸟飞过的地方多,看到的东西多,知道也就多。

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东西少,知道的也就少。

对,这是一只见识广的小鸟;

这是一只见识少的青蛙。

什么叫大话呢?

生1:

假话。

夸口。

吹牛。

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是真的,谁能把不相信的语气送到句

  子里。

  (读)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

  么远吗?

生2:

他只把句子读通顺了,不相信的语气没读出来。

你能试一试吗?

(有感情地读)师:

像他这样练习练习。

  (生练读,然后齐读)师:

青蛙不相信,小鸟可着急了,他得努力劝说青蛙相信自己的

  话,该怎样读呢?

自己试一试。

  (生读得很有感情)师:

让我们也来争论争论,男生读青蛙说的话,女生读小鸟说的

  话。

  (男女分角色读)

  4、师:

学到这里,大家都已明白青蛙错了,可自以为是的青蛙还和小鸟争论不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青蛙和小鸟为什么笑?

(生读)生1:

青蛙笑小鸟说的是错的。

青蛙笑自己说的是对的。

小鸟笑青蛙错了,还认为自己是对的。

  生4:

小鸟笑自己说天无边无际是正确的。

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

让他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对,眼见为实,让他亲眼瞧一瞧(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动画)瞧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

会说些什么?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天无边无际,说:

  “哇天真大呀”青蛙看见外面的世界真美丽。

  青蛙想,这下可好了,我也能和小鸟一样,到各地去看看。

小朋友们的想象真丰富,语言真优美,相信你们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我们有滋有味地齐读第三次对话。

  (生读)

  四、扮演角色,再现情境师:

你们真的真的很棒,相信你们的表演会更精彩,老师是故事中的小鸟,你们是井里的青蛙。

  (师加上动作、表情,生只有语言)师:

老师的表演怎么样?

老师表演得很棒,因为老师加上了动作,还有表情。

老师相信,你们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后,一定也很棒。

同桌的小伙伴表演表演吧(生加上动作、表情表演)

  五、总结全文

  1、师: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青蛙说点什么?

青蛙,你以后一定不能只靠眼睛去观察事物,还要听别人的劝告,千万别自以为是了。

你的收获可真不少。

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小朋友要像小鸟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处处多学、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见多识广,多才多艺的人。

好了,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这堂课吧。

  板书:

青蛙图小鸟图无边无际见识广天多大井口大见识少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二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认识8个生字,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使学生理解一个深刻的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正确看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用白板聚光灯功出示“观天”,剩余部分遮盖起来,问:

  “观”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经常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交流)

  2、互动小判断:

  “老师白板上只有‘观天’二字。

”学生判断这个说法对不对,然后老师显示剩余部分,为后文如何看待事物做铺垫。

  3、有一只小青蛙坐在水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有多大呢?

我们来学习课文《坐井观天》。

  

(二)学习生字出示生字,学生小组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生开火车读字,识词。

  (三)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四)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

  

(2)说说读懂了什么。

思考:

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

  法?

(3)比赛读读小鸟人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

  句子,看谁读得好。

  4、感悟第三次对话。

  

(1)小组合作学习。

分角色朗读。

  讨论:

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笑的含义是什么?

(2)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五)戴头饰表演

  (六)拓展活动

  1、思考:

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2、全班交流。

指名续编第四次对话(戴头饰)。

  (七)谈感悟学习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

  3、能在初步理解寓意基础上发挥各自不同的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创设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创造,让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品味语言。

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读懂课文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并关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准备】学生:

课前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教师:

准备识字卡片,纸筒、头饰、多媒体画面、教学挂图和相关音乐。

  【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

说说你们读过哪些成语故事。

  2、“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

  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认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实际,从他们喜爱的故事入手,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读课文,你打算给自己提什么样的学习要求?

  2、(课件出示生字)四人小组自主识字,探索识记方法,师巡视指导。

  3、检查小组识字情况。

  4、区别““渴”、“喝””的字形,练习书写。

  5、再读课文,读通顺流利。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读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主合作识字精神。

  三、朗读感悟,启发想象

  1、出示挂图,(师:

瞧,这就是青蛙与小鸟的合影。

)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板书理解“井沿”。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3、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体现以学定教思想,让学生自读自悟。

  4、感悟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青蛙的话,读后回答:

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2)理解”大话”。

青蛙认为小鸟哪句话是大话?

指名读。

  播放动画。

  (小鸟飞过田野,飞过高山,飞过山林,飞过城市……)理解”一百多里”。

  你能把青蛙对小鸟的不相信,通过读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齐读。

  (3)引导学生思考:

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4)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A、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不到井口范围以外的天,所以它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B、因为小鸟天天在空中飞,亲眼看到天很大很大,所以它认为天“无边无际”。

  (5)理解词语“无边无际”。

  “无边无际”到底有多大?

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无边无际?

(沙漠、大海、草原等)闭眼想象:

小鸟飞呀,飞呀,飞过田野,高山,山村,城市,飞过那么多地方都没有飞到天的边,天可真大啊

  (6)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拓展思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很大,无边无际。

  (7)带学生体验:

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天,无边无际。

)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天不过纸筒口那么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长长的筒壁挡住了我们的视线,所以看上去天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而走出教室看天,没有什么障碍挡住我们的视线,所以天无边无际。

  (8)看画面,你们明白青蛙为什么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吗(多媒体画面演示:

青蛙坐在井里看天)得出结论:

这是因为青蛙的视线被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相机指名读好句中的关键词“天天”

  “一抬头”。

  (9)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

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

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它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

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并交流,读出适当的语气。

  小结:

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

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整体感悟,角色体验。

  

(1)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带头饰表演朗读。

  (3)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表演。

  (4)依据画面,为自己喜欢的角色配音。

  (音乐)

在活动中朗读,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创设展示分角色朗读和个性化朗读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四、读后悟理,理解寓意

  1、说说你对小鸟和青蛙的不同看法。

  2、是啊,同学们,千百年来,直到今天,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只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青蛙,所以人们常常用“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眼界狭小,见识短浅的人。

  3、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

  

(1)小明这次到北京转了一圈,可开眼界啦以前整天呆在村里,坐井观天,没想到外面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2)有些人坐井观天,自我感觉特别好,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3)我们很多同学坐井观天,很少读课外书,不懂的东西太多了。

  (4)原以为我们的设计、规划够先进了,可去外地一看一比,才知道我们是坐井观天,比起人家就差远了

  4、所以,咱们每一个同学从小就要多学点知识,多读一些课外书,多出去走走看看,不断地增长自己的见识,你才不会成为一个坐井观天的人,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与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五、拓展活动,升华情感

  1、同学们,今天咱们这节课,全面地认识了这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但是咱们不应该讨厌他、批评他、责怪他,而应该可怜他、同情他、帮助他。

对像坐井观天的人也一样,要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才对。

现在,谁来想个巧妙的办法帮助这只青蛙离开这口枯井?

  2、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被你们救上来以后,它惊呆了,它会看到什么?

它会说些什么呢?

(借助多媒体,出示青蛙跳出井口的画面)

  3、学生分小组续编第四次对话。

续编对话,拓展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本文,我们都收获不小,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不懂就要问可能有一些学生会提问:

  

(1)青蛙是否愿意跳出来?

(2)青蛙有没有错?

……(设计意图:

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因为对寓言来说,故事不过是寓意的载体,寓意才是故事的灵魂。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多用眼睛看一看,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成为见多识广的人,这正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实践活动:

把这个故事和续编的部分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坐井观天青蛙:

见识短浅、傲慢、自信小鸟:

有耐心我们:

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