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55071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docx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

【教育资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默读课文,首先明白枣核指的是什么,然后弄清楚课文写了哪几件事情,表现了枣核怎样的品质。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折、涨。

 

2.默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感受枣核的聪明和勇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民间故事是充满幻想的故事,要么故事里的人物拥有特异功能,要么主人公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故事的情节有超自然的性质。

民间故事一般是人们用口头形式传播而流传下来的,故事一般体现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叫《枣核》的民间故事。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中的生字。

重点指导边音犁,翘舌和后鼻音牲、多音字折、涨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亥-核(核心)-咳(咳嗽)-该(应该)

 

利-犁(犁地)-梨(梨子)-俐(伶俐)

 

生-牲(牲口)-胜(胜利)

 

(2)多音字。

 

 

zhē:

折腾折跟头

 

zh:

折断损兵折将

 

sh:

折本枝折花落

 

 

zhng:

涨红头昏脑涨

 

zhǎng:

涨价水涨船高

 

辨析:

折表示翻转,倒腾时读zhē,如折腾;表示断亏损或姓氏时读sh,如折了、折本;表示断,弄断损失弯转,屈曲等意思时读zh,如折断、打折、损兵折将。

 

涨表示体积增大弥漫多出来头部充血时,读zhnɡ,如豆子涨了、烟气涨天、头昏脑涨;表示水量增加,水面高起来价格提高时,读zhǎnɡ,如水涨船高、涨价。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枣核指的是什么?

 

明确:

 

指的是主人公的名字。

 

2.枣核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明确:

 

因为枣核刚出生时只有一个枣核那么大,所以夫妻俩就给孩子起名叫枣核。

 

3.课文写了枣核的哪几件事?

 

明确:

 

第一件事:

枣核一直没有长,但是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

第二件事:

枣核不仅勤奋,而且聪明,设法帮大家解救了牲口。

第三件事:

枣核解救牲口后引起县官的责难,于是他智斗县官。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2自然段后思考: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枣核有什么变化吗?

爹娘心情如何?

 

明确:

 

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

爹娘都很为他担心、发愁,觉得枣核长得太小,什么也做不了。

 

2.面对爹娘的担心,枣核是怎么反应的?

由此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

 

枣核安慰爹娘说,自己可以做事情。

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3.枣核做到对爹娘的承诺了吗?

他都学了哪些本事?

 

明确:

 

做到了。

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

 

4.当大伙儿的牛、驴被官府牵走,枣核说他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猜猜看,此时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枣核心里又想着什么?

 

明确:

 

有的人可能会想:

人长得小,口气却挺大,真能吹牛!

枣核心里可能想:

此时不和你们争辩,等我牵回了牲口,你们一定无话可说!

 

5.枣核解救牲口时,为什么不直接牵走,而是折腾了大半夜?

 

明确:

 

因为这么多的衙役看守着,想直接牵走牲口是不可能的,只有等到衙役们累了,没精神看守了,才能安全地把牲口牵走。

 

6.枣核成功牵走了牲口,印证了文中的哪句话?

 

明确:

 

第4自然段中的枣核不光勤奋,也很聪明。

 

7.用不光也造句。

 

明确:

 

示例一:

小明不光学习好,也乐于助人。

示例二:

这幅画不光有草有花,也有绿油油的大树。

 

8.县官并不知道是谁牵走了牲口,枣核为什么要自己承认呢?

 

明确:

 

因为县官如果找不到偷牲口的人,一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枣核自己承认,是不愿意牵连他人,并且他已经想到办法制伏县官了。

 

9.枣核从铁链缝里蹦了出来,站在那里哈哈大笑,他会说些什么呢?

 

明确:

 

县官老爷,你不是要抓我吗?

我就在这儿,过来呀!

 

10.回顾全文,尝试复述这个故事。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衙役把牛、驴都牵走了。

(改成被字句)

 

②门被枣核打开了。

(改成把字句)

 

③枣核说:

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

(改成转述句)

 

明确:

 

①牛、驴都被衙役牵走了。

 

②枣核把门打开了。

 

③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他有办法。

 

(2)设想一下,枣核离开后,会发生什么故事?

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明确:

 

县官吃了这么大的亏,怎么肯善罢甘休?

于是,他派衙役们把枣核的父母抓来作为人质,还威胁枣核:

如果不投案自首,就杀掉你的父母。

枣核这么孝顺,怎么肯让自己的父母代替自己受过?

于是,枣核回到衙门,换回了父母,让父母和乡亲们躲进了一座山谷,那里有他准备好的粮食和水,够大家生活一段时间了。

 

每到夜深人静,他就偷偷潜入县官的房间。

第一天拔光了县官的胡子,县官拿他没办法。

第二天,又拔掉了县官不少头发,县官还是怎么也抓不到他一连几天,把县官折磨得不成人样,只能跟他求饶,赦免了他,答应不再难为乡亲们。

大家都夸枣核是一个小英雄!

枣核的父母可开心了!

 

2.总结。

 

枣核虽然长得小,志气却很大,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敢智斗恶人,帮助乡亲。

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也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枣核

 

身世和名字的由来

 

优秀品质

 

勤劳:

学会很多本领

 

聪明:

智斗县官

 

人小志气大英雄出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