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5645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32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3-2017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与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发展现状

一、行业规模与增长

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

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即使是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3%的平均水平;在服务业吸收劳动力就业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普遍达到70%左右,少数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

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是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

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产业结构中有两个70%的现象,即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

图表1:

2008-2012年全球GDP增长率分布图

资料来源:

XX

图表2:

2008-2012年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

XX

二、行业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

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中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

它依附于制造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三、行业转移

服务业国际转移成为重要趋势。

近几年,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开始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布局调整。

制造业的国际转移仍是产业布局调整的重心,而服务业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也渐趋明显,成为新的热点。

服务业国际转移表现为三个层面:

一是项目外包,即企业把非核心辅助型业务委托给国外其它公司;二是跨国公司业务离岸化,即跨国公司将一部分服务业务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三是一些与跨国公司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服务企业,如物流、咨询、信息服务企业,为了给跨国公司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展业务提供配套服务而将服务业进行国际转移,或者是服务企业为了开拓东道国市场和开展国际服务贸易而进行服务业国际转移。

对于东道国而言,第二和第三层面的服务业国际转移都表现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第二节基本特点

四、全球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相对落后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偏低,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1.2%,而同期美国为72%,英国为67.5%,法国为72.6%,意大利为66.4%,日本为64.9%,差距十分明显。

图表3:

2011年各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资料来源:

XX

五、向新兴领域加速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是高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重要推动力,能够对制造业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起到引导作用。

创新才能生存,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了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

例如,IBM由制造大型计算机转向IC设计服务业和更大范围内的全球IT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和制造业一体化的企业”;通用电器(GE)通过发展金融业为其客户提供贷款等金融服务而不断提高产品销量等等。

生产性服务业是整个经济中最为活跃、创新能量最为强劲的一部分。

六、分布日趋集中

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化分工的结果,它依附于制造业,在制造业的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中起着增加价值、实现价值的重要作用。

同时,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行业融合特征也较为明显,并产生出许多新业态。

如数字化服务是将图像、文字、影像、语言等内容,运用数字化高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服务,它横跨通讯、网络、媒体及传统文化艺术等各个行业,是服务业行业融合的产物。

七、关联性强,产业融合是发展趋势

从产业关联效果看,生产性服务业是为生产者提供服务投入的行业,与其它产业关联效果大。

在整个产业链中,上下游各种服务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服务提供与客户消费密不可分。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使得敏捷制造、零库存、虚拟企业成为可能,是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八、金融、电信领域并购持续升温

生产性服务业以先进科技、专业人才为主要生产要素,技术和知识含量较高。

软件、信息传输、研发等行业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活动以脑力劳动和智力型服务为基础,以现代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重要支撑,以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播为服务业过程,注重以知识提高服务的科技含量,具有高知识和技术密集度的特征。

如研发服务业就是运用各种科学技术进行研发创新,为其他行业提供研发成果。

2012年,在国内并购依然活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金融、电信领域并购持续升温,以及一些跨国公司与海外投资基金对中国重点行业企业的并购。

总体来看,外资并购具有两面性:

一是给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带来了新机遇。

二是当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被外资并购的情况增加后,个别领域可能出现外资垄断或垄断迅速扩大的苗头,对我国经济安全特别是产业安全形成威胁。

九、科技创新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

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需要一系列的科技服务体系支撑:

一是发挥研究性大学等科研机构的支撑作用。

形成政府支持、研究机构的科研开发、企业的推广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

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市)以企业为主体,以引进团队式人才、核心技术、联合开发产业化项目为核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组建各种形式的创新载体。

二是培育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

支持建立和发展区域科技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器、信息服务机构、科技融资机构、科技评估中心、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公共科技信息平台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

三是构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知识产权应用,促进产业集群提升知识含量和创新水准。

第三节主要国家发展概况

一十、美国

美国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

曼哈顿模式

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总面积57.91平方公里,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人口150万人。

目前曼哈顿的经济增长量占纽约市总经济增长量的82%,曼哈顿地产估价约占纽约市地产估价总额53%。

曼哈顿中央商务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达到鼎盛。

主要分布在曼哈顿岛上的老城、中城。

老城的华尔街CBD金融区,集中了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是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的地区。

中城是豪华居住区,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洛克菲勒中心等著名建筑都坐落于此,许多非赢利的办公机构(如研究部门、专业团体、政府机构等)都集中在中城。

相关的专职事务所(如房地产、广告业等),以及商业服务业也迅速聚集发展起来。

1、以金融商务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

纽约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也刺激了面向全球的市场需求,从而诱导了曼哈顿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的形成。

20世纪90年代开始,纽约金融、保险、房地产业所占GDP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由1990年的26%上升到2010年的47%,上升了21个百分点。

银行业和证券服务的发展最为显著,1991年纽约银行业的就业岗位超过65000个,证券、商业经纪和交易业的就业岗位增加到129000个。

从服务业内部的产值结构来看,1990—2010年间商务服务所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大幅上升,从1990年的18%上升到2010年的33%,上升了5个百分点。

2001—2011年,纽约商务服务业增加了258100个工作岗位,占纽约服务业就业增长的42.7%。

商务服务业包括四个分支行业:

专业服务、辅助服务、计算机服务、其他商务服务。

其就业结构分别为,专业服务占44%、辅助服务占32%、其他商务服务占23%。

在专业服务内部,人才服务就业所占比例26%、其他商务服务23%、法律服务19%、会计服务9%、管理与公共关系服务11%,这5个部门的就业占到商务服务总就业的85%以上。

曼哈顿CBD的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就在纽约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各行业在曼哈顿集中的情况是,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简写FIBE)占89%以上,商业、服务业(生产者服务业的一部分)将近86%,制造业59%,服装业高达69%。

从空间的布局看分为两大部分:

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贸易集群,是大银行、金融、保险、贸易公司的云集之地;而以第五大道为中心的商业区,云集了世界一流的名店、娱乐厅、酒吧等商业服务业。

2、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发展源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要素支撑

金融服务业在曼哈顿聚集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曼哈顿的中心地位由来已久,经济集聚是曼哈顿不断向前的动力,曼哈顿一直享有投资家优先考虑的地位,巨额的公共和私人投资不仅投放于街道、码头等基础设施,而且投放于高级住宅区和办公大楼,这使得曼哈顿一直保持先进和现代的设施,为现代服务业集群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曼哈顿存在大量提供金融服务和消费金融服务的人群。

曼哈顿的居民无论在教育程度还是在收入水平方面,都远远高于同属纽约市的其他城区。

在曼哈顿的居民中,大多为经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他们成为金融服务供求的主要客体。

此外,曼哈顿的收入水平也保证了金融服务的消费。

同期,曼哈顿地区人口占纽约人口的比例上升了19.2%。

曼哈顿的就业人口又向一些部门集中,以2011年为例,金融保险业就业占了17.27%,信息服务业占了8.35%,零售业占了6.76%,房地产租赁业占3.95%,教育服务业占4%,专业技术服务业占14.37%等等(如图)。

就业人口向金融服务业及相关产业集中,反过来又推动着金融服务业不断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的金融服务消费企业在曼哈顿集聚。

3、政府的积极规划和适时调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构建外在形态,形成有效载体,城市政府的作用就在于规划和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企业主体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曼哈顿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纽约市政府进行了积极规划和有力调控。

比如,为了解决曼哈顿CBD因产业不平衡而产生的矛盾,纽约市政府对格林威治街和第五大街采取了一些调控手段,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其平衡健康发展,加强纽约商务贸易中心功能,增强吸引力。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西部建了许多办公楼、住宅楼、展览中心等,而且修建了穿过市中心区的地铁。

随后,政府又颁布了曼哈顿南部规划,在岛南端建成了宽阔的环型高速公路、世界贸易中心、公寓及办公楼。

改造后的曼哈顿CBD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为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一十一、英国

伦敦是全球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和金融区的发展对大伦敦地区和英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

伦敦大都市区分为伦敦城、内伦敦和外伦敦地区,伦敦商务区主要集中在伦敦城和内伦敦西区的西敏寺区两个相对独立的中心节点区,办公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大伦敦地区的GDP占英国GDP的1/5,伦敦金融区的GDP占伦敦GDP的14%,占整个英国GDP的2%,其中伦敦金融和商业服务部门的产出占总产出的40%。

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在模式上与纽约存在很大的差异,形成了城市中心、内城区、郊外新兴商务区的多点发展模式,而且伦敦金融区发展不仅突出了现代中心城市对管理决策、金融控制和要素集聚的要求,更强调产业集群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即强调综合功能和生态功能。

1、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外部条件

伦敦是金融服务业非常发达的城市,早在17世纪伦敦就已是闻名世界的城市商业中心。

尽管早期的金融服务并不完善,服务的种类比较单一,主要包括保险、股票经纪和投资等,但是它奠定了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基础。

一些金融服务供求的原则被提出,而且金融业和国际商务活动的活跃最终使伦敦率先成为欧洲的国际金融中心,1870—1914年伦敦金融中心达到鼎盛,这使伦敦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与纽约发展类似,英国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的调整给伦敦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英国的制造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衰退,就业人口迅速向服务业转移,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

英国金融服务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人数每年都处于增加,伦敦的变化就更显著。

2011年,在英国共有金融服务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大伦敦金融区就占总数的44.4%。

2011年伦敦市总产值中,生产服务业产值比重为40.8%,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品生产与运输部门(包括部分物流业)的产值比重只有23%。

2、伦敦城市规划引导着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多点式发展模式

在伦敦城市规划中,突出了金融中心的特点,致力于建设能够集中商贸活动的特别分区。

进入20世纪后,制造业的就业与居住人口逐渐外流,伦敦的国际商务机构大量增加,并向原有的住宅区方向逐渐扩展,并在西敏寺城区形成了与伦敦城金融中心相对应的以公司总部和专业服务业为主体的商务活动集中区。

随着办公区对居住社区的不断侵蚀,引发了英国社会与政府的广泛争论。

在以保证公众利益和公共环境不受高强度和高密度开发破坏的强大社会影响下,伦敦开始采用抑制市场的策略对待商务区的渗透,在伦敦制定了“限制性分区”,将商务活动分区限制在以伦敦城和西敏寺区等单纯的CBD内,此区域内提供公司总部、专业服务和零售、娱乐等活动场所,而对面广量大的居住社区进行严格保护。

此立法和有关政策后,伦敦中心区有限制的CBD战略很好地保留了伦敦城市历史风貌,但同时也带来了伦敦在吸引全球一体化的私人资本投资方面的劣势。

因此,为了在保护中心区历史风貌的同时进一步适应商务办公区的膨胀需求,20世界70—80年代,伦敦形成了以泰晤土河码头区城市更新为代表的新城市化中心区,并逐渐成为伦敦第二个中央商务区。

这是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不同于纽约的显著区别,出现城市中心、内城区、郊外新兴商务区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多点发展的新模式。

3、金融创新成为推动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不竭动力

伦敦金融服务业集群的规模是非常大的,500多家银行中,外国银行有470家,拥有的资本总额达1000多亿英镑;80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每年外汇成交总额约3万亿英镑,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成交额有时一天可达500多亿美元,占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1/3以上;伦敦股票交易所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伦敦主要是靠金融创新和保险技术创新,以及与金融相关产业的全球标准来维持金融中心的前卫性。

在国际金融体系—体化的发展下,金融服务业的功能被日益扩展,金融业作为工业的金融服务者和信贷提供者的传统角色,已经被扩展到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被市场上的现货贸易或期货贸易所替代了。

为此,金融创新的发展非常迅猛,新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技术,比如金融期货、金融买卖特权和金融交易不断出现。

在金融服务工具和技术不断创新的情况下,金融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得以加强。

一十二、日本

东京是国际大都市中的后起之秀。

东京市中心传统上由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都心三区构成,千代田的丸之内是东京IFC的主体,国际金融机构高度集中,用地达到饱和状态,办公面积达1700平方米,占三区总量的60%左右。

东京中央商务区的发展模式采用了老中心区与多个新中心区分层次并进策略,来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需求。

中央商务区除丸之内金融区、新宿商务办公型副中心区和临海商务信息区三个梯次外延的层次外,还在东京大都市圈和东京湾开发区域整体规划中,进一步把东京市外的幕张副中心和横滨纳入了MM21规划。

由此可见,东京的商务区便组成为网络结构,现代服务业集群也就具有了网络化的发展模式。

1、城市发展模式为东京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东京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既不同于美国纽约为代表的中心区就地膨胀发展模式,也不同于伦敦城市为代表的中心区抑制发展模式,而是形成了市中心区膨胀化发展和外围地区多点截留双元战略。

在历次规划上,东京一直坚持在大都市范围分散城市职能的策略,特别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完善的“多核多圈层”结构,包括市中心区、8个周边副中心区(含新宿、临海)、9个外围特色新城(称业务核城市,含幕张、横滨)组成的完整体系。

但在实施战略上,由于担心严格限制中心区的发展“会妨碍东京固有的活力,有可能失去市中心的永久性”,因而主要采用引导策略(如财政金融方面的优惠和补助),而非实行严格的限制措施。

因此,虽然副中心区的发展有效,但市中心区仍显示出商务功能发展的强大吸引力。

城市的不同发展模式影响了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方向。

东京的每个区并不是在城市的每个功能上都居于主导地位,它们的主导地位分别集中于某些行业,即金融、批发、信息相关产业和专业服务产业,这些服务行业已经成为东京大都市区城市功能转型和集群的重要特征,从而使东京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结构特征。

2、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的生产服务业集群发展

与纽约、伦敦不同的是,东京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仍是日本工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京一直是日本最大工业中心,此后因工业外迁,其工业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日本重要的工业城市。

东京的工厂数量、工业销售额分别占全国的12%和7.3%,仅次于爱知县、神奈川县和大阪府,居全国第四位。

从上世纪60年代,伴随着产品竞争和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东京的很多制造企业纷纷迁到国外或横滨一带。

在工业转移的背景下,东京出现了一批创新型的中小企业,从而保持了东京主导工业的发展态势。

例如,以大田区为中心的产业综合体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核心区。

工业的这一转变改变了原有工业产业内涵,更多地表现为向生产服务业延伸,出现与工业有关的研发和技术创新。

随着日本经济从“贸易立国”逐步向“技术立国”转换,东京“城市型”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以新产品的试制开发、研究为重点,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的“高精尖新”工业,并将“批量生产型工厂”改造成为“新产品研究开发型工厂”,使工业逐步向服务业延伸,实现产业融合,这就是东京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述

第四节发展环境

一十三、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竞争异常激烈。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的技术平台上提升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继续以核心技术和专业服务牢牢掌控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对我国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先进制造业形成巨大压力;新兴市场国家也在加快产业升级,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加紧与我国在传统国际市场展开竞争,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发展中国家抢占传统市场的双重压力。

从国内看,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面临诸多调整。

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劳动力、土地、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到位,不仅影响短期稳增长促转型目标的实现,还将严重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创新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努力向消费者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引领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扩大消费市场。

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因此,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为生产性服务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一十四、政府强力推动使行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1、政策环境日臻完善

为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质量,工信部坚持多管齐下。

在积极推动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编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同时,工信部还组织开展试点示范工作,通过建立部、省、市联合共建机制,在北京、上海、南京、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城市开展了软件名城创建工作,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为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工信部重点支持了20个软件产业聚集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初步形成由国家平台、地方子平台和专业性辅助平台组成,集共性技术支撑、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训、品牌建设与市场推广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软件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此外,工信部还利用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游戏动漫开发技术、信息技术服务支撑工具研发与产业化,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物流信息化及电子商务领域,工信部一方面推动大型制造企业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供应链管理和运作能力;同时推动大型工业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实体购销渠道和网络购销渠道互动发展,提高供应链协同水平。

2、创造条件让中小企业融入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力军。

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工信部共牵头和推动制定了19个配套文件,为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研发、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创造了条件。

例如,建设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为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中央安排补助资金,对包括技术支持、创业基地、质量检测、工业设计、信息咨询、物流配送等377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给予了支持。

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上,工信部通过税收减免、资本金注入、担保费用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贷款担保业务。

到2010年底,全国设立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5500多家,共筹集担保资金3300多亿元。

工信部还采取服务业务补助或奖励方式,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职业培训、管理咨询、信用评价、创业辅导等服务。

以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为例,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对30万小企业经营者进行了政策法规以及工商管理知识等培训。

3、多举措促服务升级

虽然我国软件、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十一五”期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其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

融资难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亟待加强;完善的服务业人才培育机制尚未形成等。

针对上述一系列发展瓶颈制约,工信部将在“十二五”期间采取多项措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发展。

(1)通过试点示范,加强分类指导,鼓励企业外包生产性服务业务。

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行业和领域先行先试,鼓励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环节,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企业。

(2)完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环境。

加快研究制定信用管理、在线支付、网上工商注册、网上交易税收征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虚拟货币、电子合同、在线产品信息发布等的管理办法及相应的信息规范,逐步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管理与监测体系,防范电子商务市场风险。

(3)进一步完善投融资环境。

加大生产性服务业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加快落实中小生产性服务企业享受信贷、担保、集合发债等优惠政策;对符合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企业,给予外汇资金优惠利率和进口信贷等方面的支持。

(4)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以服务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推动建立人才信息平台以及人才培养机构与服务业企业的供需对接机制;鼓励国内外相关中介培训机构开展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的服务业人才培训模式。

第五节发展现状

一十五、行业规模与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猛,在我国GDP组成中,所占比例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行业应用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服务收入增长带动软件业务调整,特别是与网络相关的信息服务发展迅速。

2011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收入分别为1200亿元和1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8%和35.7%,两者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21.8%;共完成软件出口267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外包服务出口53.5亿美元,同比增长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