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58222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docx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精品教学实录12页

《辛亥革命》教学实录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教学目标】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知识与能力: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了解辛亥革命爆发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了解武昌起义后革命迅速发展的形势,分析“南北议和”的原因,理解其影响。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知道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辛亥革命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材料,使学生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有全方位了解,认识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

(2)讲述武昌起义后中国国内形势,分析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立场,讨论“南北议和”的必要性及其这一事件的后果和影响,

(3)结合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状况,思考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4)阅读林觉民的《与妻书》,体会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走向民主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辛亥革命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大势,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

(2)革命党人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牺牲的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重点难点】

1.辛亥革命是在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爆发,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理解辛亥革命顺应了民主潮流,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2.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是本课教学的又一重点问题。

【教学时间】1课时

【导课环节】

师:

如果我问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共有多少个皇帝?

出现过多少个王朝?

恐怕没有人能回答。

如果我问,中国皇帝制度的结束与近代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同学们能回答吧?

生:

辛亥革命。

师:

对。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在此后两千多年中,中国共出现大大小小六十多个王朝、近五百个皇帝。

但是不论经历了多少个王朝,出现了多少个皇帝,中国社会专制制度的本质没有改变。

而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9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说:

“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有三个重要角色:

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

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分别有什么认识?

生:

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民国,是一个伟人。

生:

袁世凯是一个野心家,他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来还复辟了帝制,是个反动人物。

生:

清政府腐败。

师:

同学们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这些认识客观吗?

如果有人说清政府未必腐朽?

同学们会怎么想?

如果有人说袁世凯对辛亥革命、对中华民国的建立还是有功劳的,同学们又会怎么想?

还有,当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的时候,孙中山远在海外,过了两个多月,孙中山才回国。

所以,有人说,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对这个观点,同学们又有何感想?

学生思考。

师: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走进一百年前的那段历史,看看孙中山、袁世凯和清政府在辛亥革命期间,究竟做过什么?

当然我更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历史学习,进一步思考,20世纪初的中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究竟是哪些力量推动了这场伟大的社会变革?

【设计意图:

了解学生对孙中山、袁世凯、清政府的认识,提出新的观点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新课教授】

一、乱象中国——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1.天灾与谣言并存

师:

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天灾与谣言并存。

(1)天灾的年代

师:

请同学们看当时的一些文字记载(学生读):

中国长江流域各省的前景非常暗淡。

……人民将会成千上万地死去,难民营里出现霍乱和斑疹伤寒。

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昨天对我说,前景从来没有这样糟糕,因为中国从来没有受过这样大的水灾和饥馑的威胁。

——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

谷物歉收威胁大半个中国,扬子江流域到处充满了无家可归和嗷嗷待哺的人群。

——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

师:

这些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

中国长江流域出现严重灾荒,人民生活艰难。

师:

从1910到1911年,长江、淮河流域大雨成灾,农田被淹,粮食歉收,米价暴涨。

其中湖北、湖南已经是连续七年的水灾,全国各地也都有不懂程度的灾情。

在灾荒严重的形势下,最盛产米的湖南长沙发生了抢米风潮。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1910年4月,长沙有一个靠挑卖河水为生的农民,劳累数日,铮的钱竟买不回一升米。

绝望之中,一家4口投水自杀,这一悲剧事件引起巨大震动。

第二天,一个老妇去买米,缺两文钱,米店不卖给她米,只好回去凑钱。

等凑齐两文钱回来后,米店又涨了二文,老妇怒斥米店无理,争吵起来。

众人愤怒,砸毁米店,一场大规模的抢米风潮爆发。

对抢米风潮,清政府进行镇压,民众沸腾,社会动荡。

抢米风潮背后反映的是人民生活的艰难。

据《海关十年(1902——1911年)报告》纪载:

辛亥前十年,宜昌、烟台等地工资增加了50%左右,但物价上涨更快,大米、小麦等价格上涨在80%以上,食盐上涨100%,上涨100%的物品非常普遍,民众生活异常艰难。

面对严峻的民生问题,我们看清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武昌起义后革命军曾发布布告称:

“全国饥民,数逾千万,迫饥寒而死者,道路相望……乃反观清政府,从未闻有一粟一粒之施”。

这份布告说明了说明问题?

生:

清政府对人民的死活不管不问,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师:

对。

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政府缺乏有效的措施。

人民生活艰难,社会不满情绪在积累,社会矛盾在积累,这是大规模社会变动的基础。

(2)谣言的时代

师:

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充斥着各类谣言。

谣言大多为革命党人在某某地方造反、暴动之类,我选了两个,请同学们看一下:

10月10日礼拜二自是外面风声谣言大起,谓都署已获革命党名册,学堂、营盘中今日一一按名捕之。

——朱峙三日记

朱峙三的这则日记,记载了武昌起义前的形势。

日记中说清政府的湖北当局准备按照缴获的花名册抓革命党人,这是一个谣言。

实际情况是,当时的湖广总督为了避免局势失控,决定烧毁缴获的革命党花名册,以安抚人心,防止发生激烈的暴动。

但更多人还是相信谣言。

谣言愈传愈烈,终于使参加革命党的新军士兵发动了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谣言点燃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把火”。

同学们再看一个叫吴宓的人的日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惑。

革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

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

这篇日记的时间是1911年11月6日,此时清政府还牢牢控制着北京,革命军怎么可能攻到北京呢?

明显是一个谣言。

但很多人还是相信了。

辛亥革命期间的很多谣言都经不住推敲。

面对谣言,清政府也不断辟谣,但人们还是相信谣言。

同学们如何看这个现象?

生:

清政府已失去了人心。

师:

如果从广大民众相信谣言这个角度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

人们对社会失去的信心,人民对现实不满,人心思变。

师:

很好,人心思变。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一方面,天灾不断,民生艰难;另一方面,谣言盛行,人心思变,社会形势极不稳定。

辛亥革命能够从一场士兵起义演变为全国性革命,是有基础的。

2.改良与革命赛跑

师:

还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改良与革命赛跑。

(1)改良运动激荡全国

师:

1901年,中国带着巨大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

这一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也面临着深刻的统治危机。

为了维护统治,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开始了艰难的改革。

同学们看“新政”的主要内容: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改革官制等。

同学们怎么看“新政”措施?

生:

“训练新兵、奖励实业”有利于富国强兵;“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留学生出国”有利于思想解放。

师:

分析的很好。

清末“新政”固然是清政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但从客观上讲,清末“新政”是有一定积极影响的,如废除科举、兴办新学、派遣留学生这些措施,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主进步思想的传播;奖励实业,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为中国社会变革积蓄了力量。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危机,清政府加快政治改革进程,宣布预备“立宪”。

同学们看一下清政府政治改革进程: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7年,清政府下令成立资政院。

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同学们看这个宪法的主要规定(学生读):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解散之时,即令国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员,即与齐民无异,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

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

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

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师:

读了这部“宪法”后,你对这部“宪法”有什么认识?

生:

这部“宪法”还是要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的。

师:

总结的很好。

《钦定宪法大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规定君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君权几乎独断一切,专制色彩非常明显。

可以说清政府借“立宪”之名,继续维护满洲贵族专制统治。

1910年,在全国各地立宪党人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同意将预备立宪期限缩短为五年,“立宪”步伐加快。

1911年,清政府的第一届内阁宣告成立。

同学们看清政府第一届内阁成员名单:

内阁总理大臣:

庆亲王奕劻(皇族)内阁协理大臣:

那桐(满族)、徐世昌(汉族)

外务大臣:

梁敦彦(汉族)民政大臣:

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

载泽(皇族)学务大臣:

唐景崇(汉族)

陆军大臣:

荫昌(满族)海军大臣:

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

绍昌(皇族)农工商大臣:

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

盛宣怀(汉族)理藩大臣:

寿耆(皇族)

师:

这个内阁有什么特点?

生:

满族占绝对多数。

师:

对。

所以有人称这个内阁为“皇族内阁”。

这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清王朝坚持维护满洲贵族利益,它的改革是假的。

师:

对。

从《钦定宪法大纲》的出台,到“皇族内阁”的成立,清楚的表明,“立宪”只不过清政府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

在最敏感的政权问题上,清政府不愿意做出妥协和让步。

清王朝在政治上的顽固与僵化,对权力过度的贪婪,使原本支持它的立宪派大失所望,他们看清了清王朝的专制本质,与清王朝分道扬镳。

清王朝成了孤家寡人,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

清政府“立宪”运动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是,“立宪”运动本身,在客观上对中国近代政治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请同学们再看《钦定宪法大纲》内容,思考一下,这部《钦定宪法大纲》有何积极意义?

生:

阅读思考。

师:

同学们想一想,皇帝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生:

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师:

对,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权受不受约束?

受不受限制?

生:

不受。

使:

那么《钦定宪法大纲》对皇权有规定吗?

生:

有。

师:

对。

皇权是受到宪法规定的。

那么这一点有什么意义?

生:

思考。

师:

原来皇权不受任何限制,也不受任何规定,皇权是无限的。

而现在,《钦定宪法大纲》以成文“宪法”的形式,规定皇帝必须在宪法的框架内进行活动,这实际上是对皇权做出的某种规定,将皇帝不受任何约束的无限权力有限化了。

这是对“皇权至上”观念的颠覆,是一个重大进步。

同学们再看这个宪法文件,《钦定宪法大纲》提出要设立议会,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有意义吗?

生:

有。

师:

有什么意义?

生:

原来没有议会,皇帝独揽一切。

现在设立了议会,对皇权有约束。

师:

但是从《宪法大纲》中,好像看不到议会对皇权有约束呀?

生:

思考。

师: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总揽一切行政、司法大权,权力是高度集中的。

而现在要设立了议会,虽然这个议会没有真正的权力,但毕竟体现了行政权和司法权要分离的原则,这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否定?

生:

是。

师:

从原来皇帝总揽一切权力的“集权”到行政权、司法权形式上分离的“分权”,是对皇权独揽一切的集权政治的否定,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变化。

所以说,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但“立宪”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趋势,也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做了一些准备。

还有,在“立宪”运动中建立的地方议会——咨议局,很多资产阶级纷纷加入,表达自己的政治愿望,这也为民主政治做了一些准备。

对清末“立宪”运动,我们不能全盘否定。

(2)革命形势不断发展

师:

20世纪初,当清政府主导的“立宪”运动日渐高涨之际,也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不断发生之时。

同学们初中学习过这段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我们一起来回顾这段历史: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一次大集结。

同盟会制订了怎样的革命纲领?

生: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师:

对。

后来孙中山将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这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表明了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策划和组织近十次武装起义,同学们看起义情况:

1906年,同盟会发动萍浏醴起义,最终失败。

1907年,同盟会在两广等地先后发动了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等,均告失败。

1908年,同盟会策划了钦州起义、河口起义等,宣告失败。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爆发,最终失败。

同时期,还有光复会等团体发动的一些起义,例如皖浙起义等,也失败了。

革命党人发动的这些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政府,扩大了革命党的影响,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所以说,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既有清政府的“改良”运动,也有革命党人的“革命”斗争,“改良”和革命声势都很大,中国在“改良”与“革命”两条道路上行走。

清王朝在它统治的最后十年,实施“新政”,推动“立宪”,在当时造成了一场规模、声势颇大的政治改革运动。

但是,这最终没有挽救清王朝统治,在后来辛亥革命的风暴中,清王朝统治结束了。

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

因为清政府“立宪”从根本上讲还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的。

师:

很好。

从根本上讲,清政府的“立宪”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违背民主发展大势。

而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顺应了历史潮流。

所以说,民主潮流,不可违背。

3.政策与民心比拼

师:

还可以用“政策与民心比拼”形容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20世纪初,为了抵制列强抢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中国很多地方商民开始自筹资金修建铁路。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

全国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

清政府在宣布实施铁路国有的同时,没有对先前已经投入铁路建设的民间资金合理处置,甚至还把一些地方的民间资金,充作股本,不发还本息。

清政府这一措施严重侵犯各地商民利益,引发大规模抗议浪潮。

湖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商民纷纷集会、游行,抗议清政府这一政策,保路运动兴起。

对清政府这一政策,连一些地方督抚也觉得有悖民意,请求清政府收回成命。

但清政府不仅不收回,反而进行镇压,终于激起一些地方出现了暴动。

清政府愚蠢的“政策”,把广大民众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面对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调集湖北新军镇压。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湖北传来了武昌起义的枪声。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辛亥革命前的中国形势:

“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

我还想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辛亥革命前的中国:

民生艰难、民心思变、民主潮流、王朝愚蠢。

一场突发的士兵起义,能够演变为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设计意图:

设计“天灾与谣言并存”、“改良与革命赛跑”、“政策与民心比拼”三个小标题,从多个视角,引导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全面把握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

使学生认识:

辛亥革命前中国,不仅存在经济上的困境,更有政治上的彷徨,而清政府继续维护其王朝专制利益,违背民心民意,最终导致了这场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各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新象中国——辛亥革命中的中国

1、武昌起义和民国建立

师: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士兵发动起义,武昌光复。

两天后,汉阳和汉口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全国各省响应。

此后短短两个月时间,湖南、陕西等十四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统治成瓦解之势,革命形势高涨。

1911年底,宣布“独立”的各省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建国大业。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以五色旗为国旗。

全国革命形势高涨。

同学们看孙中山宣誓的“大总统誓词”: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谨以此誓于国民。

誓词表达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生:

要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为民众服务。

【设计意图:

简要叙述辛亥革命的过程,使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有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对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初步认识。

2.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师:

武昌起义后,清政府派北洋军进行镇压。

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北洋军攻占了汉口、汉阳。

但袁世凯随后命令北洋军停止进攻,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和谈。

湖北方面开始和袁世凯接触,尝试谈判解决南北纷争。

究竟是战是和?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组材料:

革命之目的不达,无和议之可言也。

——孙中山

中国目前的战争如果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因此“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停止目前的冲突”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

务宜设法和平了解,早息一日兵争,地方百姓,早安静一日。

否则,势必兵连祸结,不但荼毒生灵,糜费巨款,迨至日久息事,则我国已成不可收拾之国矣。

——袁世凯

“洎入都后,筹计饷需,蒐简军需,无一不形匮绌。

借款屡议,迄无所成。

”致使“军事至今迄无起色”,“奉职无状”——袁世凯《请收回封爵成命由》

师:

这些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

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南北议和”持什么态度?

生:

孙中山反对议和,表示不达目的,绝不议和。

师:

列强对当时中国形势持什么态度?

生:

列强希望“南北议和”。

师:

对。

列强担心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会影响他们在中国的利益,所以,列强呼吁南北和谈。

那么在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袁世凯是什么态度呢?

生:

袁世凯也希望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南北和谈。

师:

同学们的认识很到位。

孙中山虽然反对和议,主张武力推翻清政府。

但是,南方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着相当的实权,主张南北和谈。

而孙中山没有实力,不能真正控制住形势。

所以孙中山被迫妥协了,同意和谈,并发表声明:

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促成共和,即保举袁世凯作大总统。

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实力、拥有强大北洋军的袁世凯,也感觉缺乏财力保障,没有确实的把握。

再加上袁世凯也看到清政府大势已去,所以,袁世凯极力谋求“南北议和”。

武昌起义爆发后,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列强宣布“严守中立”。

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列强在宣布“严守中立”的同时,向南北方施加压力,当时列强既不贷款给南方、也不贷款给清政府,极力促成南北停战议和。

在中国这场革命中,南、北方都迫切需要争取列强的经济和外交支持。

列强的态度对南北方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1年12月,南北方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开始进行和谈。

南方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

拥有优势军事力量的袁世凯,放弃凭借武力统一中国的想法,表示拥护共和,向南方革命党人做出了妥协。

而南方革命党也做出了让步,在商榷清帝退位条件时,没有步步紧逼,没有进行清算,同意给予清帝和皇室的优待条例。

由于各方必要的妥协,南北双方最终达成协议,清帝退位。

有人说“南北议和”是革命党对袁世凯的妥协,革命党应该直捣龙庭,消灭清廷。

那么同学们如何看待“南北议和”?

生:

我对“南北议和”持肯定态度。

因为如果不议和的话,南北方就会爆发战争,战争会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

师:

对。

那么你如何评价孙中山、袁世凯的选择?

生:

我觉得他们的选择都是正确的。

师:

为什么?

生:

因为他们的选择都有利于和平的实现,这对国家和人民来讲是重要的。

师:

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看法。

可以这样说,辛亥革命从一个武装暴动转化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主要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根本利益为重的结果。

各派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都没有在这场危机中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协商,阻止战争爆发或延续,使亿万人民不再受战火蹂躏。

“南北议和”,实乃这个饱受战争之苦的民族之大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