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77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教案岳麓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情境探究、问题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活动

1.根据教材整理1895-1911年大事记(形式多样,如漫画、图片、文字)。

[设计目的:

学生动手整理史实,为“辛亥革命历史背景和条件”的教学做准备。

]

2.进入网站查找辛亥革命后的变化(政治、经济、思想、习俗等方面)。

学生参与,为辛亥革命认识评价的教学做准备。

(二)课堂探究活动

1.教学知识结构

九州风雷动(背景)

辛亥革命

首义武昌城,民国肇新基(过程)

成败后人说(评价)

革命的遗产(感悟)

2.课前热身

(1)再过两个星期就是“元旦”了,我国人民什么时候开始过阳历元旦的?

A.秦朝B.汉朝C.1912年D.1949年

(2)考考你:

下列旗帜,哪些曾是中华民国国旗?

ABCD

导入:

(国台办)支持两岸共同举办辛亥革命纪念活动;

(湖北)斥资200亿打造武昌首义城。

为什么各界大张旗鼓展开各种活动?

在辛亥革命即将100周年之际,我们沿着中山先生的足迹,重新思考:

为什么要革命?

辛亥革命在近代史上留下怎样浓重的一笔?

我们今天如何继承辛亥革命的遗产,在下一个一百年里如何奋斗?

第一子目:

九州风雷动(背景)

1.民族危机、统治危机深重。

创设情境:

历史的疑惑——1911年10月4日,清廷谕令内阁创作“国乐”,歌词大意是:

百姓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像天不会坍下,像海不会枯干。

可是,一周后,国歌就变成了挽歌!

设置情境,激起探究兴趣:

一周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大清帝国在一次看似偶然的一枪中轰然倒塌?

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同时指导思路:

要从武昌起义前的中国去分析。

学生活动:

分享、交流:

学生课前探究成果:

1895——1911年大事记。

(1)学生参与;

(2)根据大事记引导学生思考辛亥革命前中国政治舞台上曾有哪几种力量活动?

几种救国方案?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准备

一封密电——1911年10月13日电:

证据表明,清国叛乱并非偶然……在孙博士领导下,由一批最精明的进步人士组成革命团体,经他们精心策划和秘密组织才取得今天的结果。

——《帝国的回忆·

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

设置情境,引发探究:

发动革命需要进行哪些准备?

在武昌起义前十多年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进行了哪些艰苦卓绝的努力,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牛刀小试:

填写学案,革命派的经济、阶级基础,组织、思想、军事准备。

引导分析并过渡:

在虎狼横行的黑暗时代,九州大地上激荡着革命的风雷和铁血的情怀!

辛亥革命正是从1894到1911年革命能量不断聚集的总爆发!

革命者的努力换来了中国历史上改天换地的一幕!

第二子目:

首义武昌城,民国肇新基(过程)

时空隧道:

录像: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设置情境,营造氛围。

挑战闯关:

为辛亥革命大事排序。

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劲头,掌握辛亥革命重大事件。

师:

引导探究:

法治取代人治是人类重大进步。

在这方面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政府有什么重大举措?

生:

颁布《临时约法》。

材料分析:

学生概括《临时约法》内容,分析性质。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

材料四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需副署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性质

归纳出内容:

“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性质: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得有效信息并归纳整理的能力。

突破重点:

《临时约法》的颁布。

设置情境:

(临时加上的一句话)1912年3月3日,同盟会在南京举行大会,照例又成吵架大会.在制定约法问题上,胡汉民和宋教仁大开舌战,宋主张中央集权,胡主张地方分权。

最后孙中山调停,建议加上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设置情境,激发探究:

加上这一条有什么意义?

主权在民,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

(临时改变的一个制度)1911年12与25日,孙中山召开党内高层会议,在国家体制上,孙中山说,非常时期,他必须独揽大权,最后大家同意采取总统制。

但是1912年3月11日,袁世凯宣布就职的第二天颁布的临时约法将美国总统制改为法式内阁制。

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专制独裁,保障民主共和政体。

据此分析:

《临时约法》的重大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建立(反封建专制),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中华民国”还是“中华国民”

谭延闿,进士出身,却对“民国”概念茫然无知,以致闹出民国开国史上的政治笑话.作为湖南军政府的民政部长,发布文告时认为秘书署“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民政部”是误书,大笔一勾,改成“中华国民”,张贴全城,造成大笑话.

——《湖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一集

帮帮忙!

什么是“民国”?

引导学生分析:

共和制——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治组织形式。

导出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理解《临时约法》与民国建立的巨大意义!

这是本节的重点内容,这个问题得以透彻解决,就为下一子目:

成败后人说奠定了良好的知识、能力、情感基础。

过渡: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民国的巨大利益,换取了袁“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的虚假承诺!

辛亥革命落下帷幕.野心家欢欣,革命者扼腕。

对辛亥革命的成败如何评价?

第三子目:

成败后人说(评价)

1.名家评说

梁启超: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

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

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章开沅:

(孙中山)在一百年前思考的问题,探索的思路,以及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各方面实践,都成为宝贵遗产”。

张朋园:

辛亥革命是此后几十年动乱的开始

易中天:

……辛亥革命之后是军阀混战……军阀混战的结果,是“民国”变成了“战国”……

见仁见智,如何评判?

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考查。

坚持论从史出。

2.给力大舞台:

展示学生课前探究的成果:

收集资料,谈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看得见的“新”和未消失的“旧”。

根据学生提供的资料加以整理,设问。

学生谈辛亥革命后在政治、经济、思想、习俗方面的变与未变。

(1)政治方面:

看得见的“新”: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未消失的“旧”:

封建专制依旧,民族危机依旧。

(2)思想观念方面:

你崇拜谁——1913年的民意调查:

1913年对300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十位历史人物依次为:

孔子157人、孟子61人、孙中山17人、颜渊11人、诸葛亮8人、岳飞7人、王阳明6人、黎元洪6人、华盛顿3人、康有为2人、袁世凯2人。

看得见的“新”和未消失的“旧”:

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PK封建思想依然强大

说明:

新旧交替时期思想的新旧杂陈。

(3)生活习俗方面:

一些秀才、举人们不肯剪发而偷偷把辫子掖起,戴帽遮掩,或将辫发盘在头顶戴上儒巾,掩藏完毕,张扬过市,面有得色.

——故乡兴化见闻辛亥革命回忆录(8)

礼仪、服饰等习俗改变,革除结辫、缠足陋习.但习俗也有一定顽固性。

(4)经济方面:

年代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数(家)

新投资(万元)

平均增长(万元)

1895—1900年

104

17

2300

383.3

1901—1911年

326

30

8620

783.7

1912—1919年

470

60

9500

1187.5

工厂里的童工贫民窟照旧收租

资本主义发展;

土地问题没有解决,民生依然凋敝。

将学生课前的探究和课堂探究结合起来,采用学生课前探究中搜集的材料进行整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辛亥革命后看得见的“新”和未消失的“旧”,理解辛亥革命个功绩和不足,为辛亥革命的总体评价铺垫。

3.合作闯关:

小组合作完成学案表格:

纲领

辛亥革命任务

完成情况

根本任务

结论

民族主义

推翻清王朝

清王朝覆灭

反帝反封建,为现代化开路

未实现民族独立,未彻底反封建,未实现现代化社会转型

历史巨变;

尚未成功,仍需努力!

民权主义

建立民国

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习俗变化。

但民国有名无实。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发展经济

未解决土地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通过学生参与,对比辛亥革命完成了哪些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哪些任务,从而得出结论:

辛亥革命一方面,功绩巨大,历史巨变;

但尚未成功,仍需努力!

4.畅所欲言:

感悟辛亥革命

我感受最深的是……;

我觉得辛亥革命的精神是……

老师总结:

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国旗升起的地方,为了这段可以遥望的距离,中国人执着前行了整个世纪。

今天,当我们面对这幅照片,透过孙中山深邃的眼神,仿佛仍听到孙中山发出的“振兴中华”的呐喊。

今天我们依然要思考,辛亥革命精神是什么?

敢于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改良到革命,国共合作);

爱国主义;

愈挫愈奋的革命精神……在祖国自立自强的今天,继承先生的精神,对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和统一事业有着重大意义!

历史教育应该有思想、有情感、有生活,能够用“有生命”的历史助人认识自己、做好自己,使学生激发一种“天赋的”、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效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发展,服务人生。

让学生来谈自己内心真实的体会感悟,将学生已有的知识构建与课堂的新的知识构建统一起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并相互分享、启迪,形成对辛亥革命的认知判断并指导自己的人生和利于社会的发展。

教师总结则着眼于提炼辛亥革命的精神及对中国现代化的宝贵借鉴。

(三)课后探究活动

试撰写一段200字的辛亥革命纪念碑的碑文,纪念孙中山及革命党人的不屈斗争和献身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