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0291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有一位航海家采信了托勒密研究的地球周长数18000希腊里(1希腊里约为0.1575千米),实际上地球周长要达到40030千米,他还相信了马可·波罗对亚洲直径的过长估计。

这一结果直接促成(  )

A.达·伽马到达亚洲 B.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C.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D.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

2.有人说:

“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

”这反映出(  )

A.科学理论对实际发明具有推动意义B.科学发明与社会需要联系紧密

C.科学技术需结合才能推动社会进步D.发明蒸汽机的实际意义不是很大

3.下图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示意图,图中体现出英国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特点是()

A.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B.后者比前者产生的经济推动力更大

C.英国工业发展速度均高于世界其他国家D.两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

与该观点相吻合的是(  )

A.工业革命加剧了殖民扩张B.工业革命催生了自由主义的兴起

C.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工业革命产生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5.16世纪初,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

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

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

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商路 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西、萄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英法两国历史上曾经签约规定:

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

这一条约最早应签订于()

A.18世纪晚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晚期D.20世纪初期

7.16、17世纪时,英国的物价上涨256%,而工资仅上涨145%。

西北欧的地租涨幅也落后于物价涨幅。

从这种经济状况中获利最大的是(  )

A.农民B.地主C.城市平民D.工商业者

8.1847年,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

“资产阶级的垄断则是自然的,即合理的。

”下列符合这一预言的史实是(  )

A.重商主义思想B.工厂制的产生C.自由主义政策D.大企业的出现

9.卓别林大师的《摩登时代》生动刻画了工厂制度下机器生产对人的控制导致人类行为的失常、错乱。

关于工厂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产生于手工工场时期

B.工业革命后出现

C.工厂制度是工业化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D.工厂制度的建立适应了机器大生产的要求

10.19世纪中叶,欧洲一位农民的以下这番具有讽刺意味的感想,在海外的千百万农民中一再引起共鸣:

这反映了当时海外的农民(  )

A.对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极为不满B.没有看到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

C.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现状极为不满D.没有看到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进步

11.下图显示的是19世纪英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状况,其中曲线①代表的阶级成份是()

A.地主   B.资本家C.工人  D.农民

12.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

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

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B.工场蒸汽机产业工人阶级

C.圈地运动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D.工厂飞梭中小资产阶级

13.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

“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

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

”以上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  )

A.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长B.标志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

C.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D.解决了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14.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下面是其中的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B.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

C.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天文、地理学的进步

15.14世纪末,欧洲市场利息为20%到30%,而到了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

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

出现上述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C.重商主义D.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6.下列是欧洲某项贸易的大略资料,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项目(  )

A.黑奴B.棉花C.香料D.钢铁

17.1765年,英国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叫“珍妮机”的纺纱机。

这是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纱锭的新型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后来人们把“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推动了机器制造业的出现B.极大地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

C.引发了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D.宣告了工业动力时代的到来

18.《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

这一趋势开始于(  )

A.17世纪后半期  B.18世纪60年代

C.19世纪后半期  D.20世纪中叶

19.1833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英国的政治家表示: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上述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进步力量要求废除奴隶贸易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C.非洲黑人奴隶的强烈反抗与斗争D.非洲的市场和原料比劳动力重要

20.在16世纪20年代,英国只有约1/4的人口依靠工资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则到达4/5。

下列对此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A.工资劳动者数量变化反映了工厂日益普及

B.劳资对立的趋势贯穿了工业革命的全过程

C.工人阶级对资本家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减弱

D.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关系变化

21.“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

……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

”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  )

①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机器工厂的出现 ④海外市场的扩大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2.据记载,19世纪中期,在世界贸易中,英国所占份额超过五分之一。

以下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这表明(  )

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B.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对外贸易顺差D.英国实行自由贸易

23.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

最早开辟从欧洲到达美洲航线的欧洲航海家是(  )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24.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说:

“为了鼓励人们投资,采取了责任有限公司的方式……打开了投资的闸门。

……1901年,世界出现了第一个拥有十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

”导致公司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大航海时代海外殖民的需要B.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

C.蒸汽时代机器普及的推动D.电气时代大规模投资的需求

25.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导致图一到图二贸易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政治文明程度B.物质利益驱动

C.经济发展水平D.交通工具革新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一 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它的设计很独特,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

这样做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很大。

材料二 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

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在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

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

材料三 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

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100年。

材料四 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

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

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

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

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帝国的主要原因。

(不要简单列举史实。

(2)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17世纪后半期,荷兰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个国家?

指出其丧失大国地位的主要原因。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竞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18世纪,大英帝国已经成为一个密切协调的贸易团体:

加拿大的小麦和木材,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的棉花、黄麻和茶叶,以及西印度群岛的蔗糖,都主要是为英国市场生产的。

从英国的角度看,印度正成为英国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英]P·J·马歇尔主编《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材料二议会在1701年通过的“嗣位法”,在立宪君主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法案规定,威廉三世死后,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二世的第二个女儿安妮。

……国王所作的一切决定和政府的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的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此外,法案还规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赦免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请回答:

(1)17、18世纪,英国“海外事业”的“竞争者”主要是哪些国家?

“竞争”结果如何?

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三则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并指出其对英国的共同影响。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则相反,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力开始作为机器的动力,其能量之大远远超过了蒸汽机,而且使用上要方便得多,因而很快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迅速被发明出来……制造发电、输电和配电设备的电力工业也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

——中华网

(1)发电机是由谁研制成功的?

随后,人们发明了哪些“以电力为能源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2)图片中这两种交通工具都以什么为动力?

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与发展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大量开发?

(3)材料所反映的这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飞跃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在它的推动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和组织形式各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9.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新航路开辟而来的是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

据统计,从1521~160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走的黄金为20多万千克,白银为1800万千克。

发了财的西班牙国王和贵族从意大利、法国、荷兰、英国的市场上采购商品,大量的贵金属像涟漪似的扩散了。

材料二拿破仑曾嘲笑英国是一个“小店主”的国家。

然而,这个“小店主”用制造业和航海雇佣了整个世界,将资本、生产、销售和市场联成商品经济的巨手,当光荣革命打开了民主和自由的大门之后,这只巨手只是轻轻一送,就把英国推进了一个新天新地。

                    ——《大国崛起·英国》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班牙的做法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新天新地”是指什么?

把英国推进“新天新地”的因素有哪些?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二 在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时,欧美一些国家举行了许多纪念活动,众多的纪念活动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

西班牙国王在纪念会上的讲话中不得不以缓和的口气说:

“寻找使我们联合在一起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肯定比我们产生分歧的东西多得多。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①~④所代表的航线,并说明其开辟时间。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是哪一年?

西班牙国王在讲话中提到的“分歧”和“联合在一起的那些东西”分别是指什么?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讲述这位航海家的错误计算,哥伦布的航行目的地是印度,但由于计算失误,把美洲当成了印度。

只有C项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 “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就没有社会需要,那么“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故B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图片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从图片曲线趋势来看,1500~1600年、1700~1750年保持平衡,故A不正确;图片反映的是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并没有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故C不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但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英国逐渐落后,失去“世界工厂”地位,故D不正确。

从图片可以看出19世纪末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18世纪,故B正确。

4.【答案】B

【解析】“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寓意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选项中只有自由主义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其他几项中资本主义取代旧的生产关系的色彩均不明显,故A、C、D项错误。

5.【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葡萄牙人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后,东方的香料大量来到欧洲,使封建主阶层获取了大量财富,同时也促使欧洲的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①②④均正确。

这些财富在西、葡并未转化为资本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而是被贵族尽情挥霍,并最终导致了两国的衰落。

6.【答案】B

【解析】本题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英法签订的条约是双向性的,同时题干中提到的生铁、机器等词能判断出与工业革命有关系,再结合题干反映出英法两国在减少或消除国家间的贸易壁垒,从而实现贸易自由,而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建立在英法两国工业革命都完成的基础上的,所以选B。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6、17世纪英国不断进行殖民扩张,利用罪恶的黑奴贸易,掠夺了大量贵金属,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使得从事商品生产和销售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从中获得丰厚的利益,故答案为D。

8.【答案】D

【解析】依据时间信息和材料中的垄断即是合理的预言,可知D项符合题意。

垄断意味着大企业的出现,从时间信息即可排除A、B、C三项。

9.【答案】A

【解析】工厂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不同于手工工场时代的工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10.【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在此过程中既将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至海外,又冲击了海外落后的生产方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农民的生产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需要,农民的生活没有得到改善,故C项正确。

“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

根据材料中对先进生产生活方式的描述可以排除B、D两项。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11.【答案】D

【解析】19世纪时,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通过圈地运动,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无业游民,为了谋生,这些农民就到城市中成为雇佣工人,所以农民的数量逐渐减少,故D项正确。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能力。

根据所学史实可知,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蒸汽动力和机器生产是主要的技术变革,产业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所以A正确。

工场是在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模式,所以B不正确。

同理圈地运动也是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C不正确。

工业革命的开始是以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而飞梭是在1733年发明,在工业革命之前,所以D不正确。

故选A。

13.【答案】C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洛克菲勒属于私人垄断资本,故A项错误;题干中所提到的时间应该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大工厂制的建立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题干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私人垄断的不断加强,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故C项正确;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与解决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不存在联系,故D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A、B、D三项是进行航海的客观条件,C项是内在的根本原因。

15.【答案】A

【解析】 题目中14世纪末、16世纪中期、18世纪欧洲市场的利息不断下降,其直接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欧洲,致使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欧洲市场的利息会不断下降,故A项正确。

16.【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看出该项贸易在17、18世纪时数量大增,而到19世纪急剧减少,结合所学可知,17、18世纪是欧洲殖民扩张的年代,推测为奴隶贸易,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奴隶贸易减少,故A项正确;棉花和香料是长期贸易物品,贸易应当保持相对平衡,故B、C项错误;钢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与表格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本题需要明确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是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即采用机器生产是其显著特征。

把“珍妮机”的出现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就是因为它引发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连锁反应。

18.【答案】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科学实验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即“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因此判断时间是l9世纪后半期。

19.【答案】B

【解析】1833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材料“而要把他们当做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也说明这点。

20.【答案】D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工厂应运而生。

大量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工作,工资也就成为主要的生活来源。

故应选D。

21.【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中“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是指推动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海外市场的扩大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机器工厂的出现是工业革命的表现,而不是条件。

22.【答案】B

【解析】从图示中可见,1840年前后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主要通过海外贸易获得工业原料,同时输出工业制成品,而且在世界贸易中英国所占份额超过五分之一,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B项正确;18世纪末19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A项错误;图中没有英国进出口贸易额,因此无法判定英国对外贸易顺差,故C项错误;图中没有英国对外贸易政策,故D项错误。

23.【答案】C

【解析】 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航线,故C项正确。

24.【答案】D

【解析】公司制是一种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大航海时代并没有出现,故A项错误;工场手工业改进技术的需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但是公司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B项错误;蒸汽时代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其生产组织管理形式为工厂,故C项错误;电气时代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规模扩大,投资需求提高,公司制即垄断组织应运而生,故D项正确。

25.【答案】C

【解析】A、B、C、D都是变化产生的因素,但决定性因素应从经济方面归纳总结,C项正确。

26.【答案】

(1)重视技术创新,降低运营成本;重视商业信誉;重视商业机制创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重视商业活动的法律规范等。

(2)重视制度创新、国家关注经济发展、建立诚信机制等。

(言之成理即可。

(3)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

外部原因:

三次英荷战争使荷兰受到沉重打击,逐渐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内部原因:

资金外流,缺乏坚实的工业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荷兰崛起和衰落的原因。

(1)问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回答时注意两点:

一是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是不能简单列举史实;第

(2)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3)问,要先抓住时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7.【答案】

(1)国家:

荷兰和法国。

结果:

英国击败荷兰和法国,确立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2)联系:

殖民扩张与掠夺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资金和市场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

影响:

促进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7、18世纪英国殖民扩张的对手、结果。

(2)材料三反映的是工业革命。

材料一反映的是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市场;材料二反映的是英国代议制,为工业革命提供政治保障。

28.【答案】

(1)西门子。

发电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

电气时代。

(2)内燃机。

石油。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