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613391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docx

iatf16949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

新产品试产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

1.目的

执行工厂生产的准备工作,确保新产品/新材料(包括新供应商的材料)的试产在有效的控制状态下进行,并通过试产进一步验证产品设计及物料的正确性,使试产中的异常问题得到排除,确保批量生产的顺利进行,以达到新产品的可制造性。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新产品试产、新材料(包括新供应商的材料)试产、外包商新产品试产。

3.职责

3.1生管:

负责将订单信息通知相关部门,试产计划的安排,物料的准备,试产前准备会议的召集及相关工作的跟进等

3.2工程部:

负责新产品BOM、工艺图、SOP的制定;工装、夹具的设计、制作;负责试产指导,解决及跟进试产中的问题,BOM材料的核对,试产标准工时的核定,试产会议的召开及试产总结会议的主持等,负责确认新材料是否需要执行试产。

3.3品管部:

负责试产所需物料的来料检验、生产过程品质监控、产品可靠性试验。

3.4生产部:

负责依据试产计划及试产要求进行生产、试产过程中的品质检验;试产模具、治具验证等。

3.5工程部最高负责人:

负责试产及试产转量产前的批准;

3.6模具设计师:

负责模具和治具的设计和验证;

3.7采购部:

负责材料的购买,包括新供应商的引进,新材料试产申请;

3.8贸易部:

负责外包商新产品试产申请和工作安排;

3.9其它部门:

负责协助试生产的进行。

4.术语和定义

4.1试产:

包括新产品的试产、新材料(包括新供应商的材料)的试产、外包商新产品试产三个部分;

4.2新产品试产:

新产品首次接到订单(外部、内部)后,经工程部评估批量生产前需经过试产流程验证,而安排的小批量生产。

4.3新材料:

首次购买的材料,或新供应商首次交货或送样的原材料;

4.4外包商新产品试产:

外包商首次生产我司产品而安排的试产。

5.操作规程

A新产品试产:

5.1试产准备

5.1.1业务部收到客户新产品订单后,依据《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订单评审,业务部务必在开评审会之前提前两天将相关资料给到工程部,评审结果记录于《合同(订单)评审表》(LYD-FM-049B),各责任部门必须在评审表中注明评审意见;

5.1.2工程部根据新产品具体情况及以往经验评估新产品是否需要安排试产过程,用于验证产品过程设计的正确性及其相关辅、治具等资源的适用性;①如果不需要安排试产过程验证,则应在《合同(订单)评审表》的评审结论上注明(如:

根据以往类似产品生产经验判定,该产品相关过程设计和辅、治具设计完全满足对产品生产的需求),可免除试产流程,直接进入量产阶段;如果条件性转量产,需经条件验证符合后,转量产。

量产时PIE工程师要跟踪生产初始过程,以便取得第一手现场相关资料和参数;②如果产品需要安排试产过程,则工程部PIE要在《合同(订单)评审表》的评审结论上注明要试产,同时提出《试产申请单》,生管课根据评审结论安排试生产,整个试产过程中各相关单位按规定的试产流程运作;

5.1.3《合同(订单)评审表》上应明确物料、BOM、工装、模具、夹具、工艺设备、工艺资料、产品样板等的情况及相关工作项目完成时间要求,生管课应依据《合同(订单)评审表》上的信息跟踪工程、品管、生产和其它相关部门的完成进度;各相关部门应全力配合完成相关工作项目,并将各项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即时反馈到生管处,以便安排试产。

5.1.4生管课应明确新产品试产数量,并体现于生产计划内,本着节约成本目的和达成试产跟踪目标,具体试产数量由生管课和工程部PIE商议后决定。

本公司将客户下达的新产品第一个订单作为试作/试产订单。

5.1.5试产时,允许使用转换后的客户原图或临时工艺图、SOP,但临时文件上应盖有写明具体有效日期的临时文件管控章,某些手工作业可以无SOP,但首件作业须有工程人员或品管人员在场确认。

5.1.6生管课依据《合同(订单)评审表》上的信息跟踪各部门的进度。

当条件或资料全部俱备时,生管课提前一到两天邮件或通知相关部门试产,生产计划上也要特别注明为“试产”,试产前一刻,生产主管协助确认相关部门跟进人员是否到位,以便各部门委托专人跟踪,原则上工程、品管、生产跟进人员必须到位。

5.2试产实施

5.2.1当工程部接到生管发出的新产品试产通知后,工程部工程师(或PIE工程师)根据以往的生产经验,对于结构复杂的新产品在试产之前应该做试产介绍会议。

在介绍会上,工程部工程师(或PIE工程师)应介绍产品的特点、产品结构、制作困难点及生产各工序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工程部并应根据新产品的难易度设定试产的目标,包括:

成品合格率、其他性能及安全要求的合格率状况。

介绍会上应准备必要的样板、认可书、临时工程文件等。

5.2.2试产前,IQC应对所有的产品用原材料进行环保测试,以保证试产物料的合格。

5.2.3生产部依据物料清单BOM要求领料,并在生产主管或工程师指导下进行生产操作。

5.2.4试产时,工程部、品管部、生产部等相关人员(如工程师、模具工程师、PIE/生技、生产及品管相关人员)需进行现场专项跟进。

并组织对新产品生产、检验人员进行试产的现场操作技能训练,确认其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5.2.5品管部IPQC依据产品承认书、或蓝图、或控制表、或临时工艺图、产品样板、BOM等核对新产品所用材料、工艺、结构等是否符合要求,由工程师、品管生产领班等相关人员对试产首件产品进行确认,将确认结果记录于《首件检查记录表》。

确认完成后将《首件检查记录表》交品管部及工程部主管签名确认后方可进行生产。

如在新产品核对、确认过程中出现物料、制作工艺、产品性能等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知会相关人员停产改善处理。

5.2.6试产时,品管部IPQC应依据蓝图、或控制表、或临时工艺图要求、或内部产品试验标准等抽样进行可靠性试验,抽样数量依试验项目及相关抽样检查标准而定。

5.2.7生产部和品管部IPQC将试产制作的产品做相关的尺寸及性能检查、测试结果如实记录,以便跟踪和改善。

5.2.8工程部在整个试产过程中,指导生产线作业或协助生产,并主导解决试产中所出现的问题。

同时收集成品合格率、其他相关性能及安全要求的合格率状况,作为试产总结报告的输入。

5.2.9工程部工程师或(PIE/生技)应依据BOM进行物料的核对,确定物料的用量。

5.2.10在新产品试产过程中,工程部工程师或(PIE/生技)应依据产品制造流程测算各工序作业时间,并记录于《标准工时表》中。

5.2.11在新产品试产过程中,各部门将试产问题点及时反馈给工程部工程师或(PIE/生技),由其负责统筹。

5.2.12生产部将试产制作的产品各项相关性能检查测试结果如实记录存档,以便备查。

5.2.13工程部工程师或(PIE/生技)在每一款试产制作过程中,应及时拍取图片,以方便制定作业指导书。

5.3试产总结

5.3.1试产完成后,由工程部工程师或(PIE/生技)召集品管、生产、采购、生管等相关单位开试产总结会议,将生产部、品管部、工程部所收集、反馈的试产过程中的问题点及解决方案进行检讨,并将结果记录于《试产总结报告》内,包括对试产的目标达成状况进行总结和检讨。

5.3.2工程部工程师或(PIE/生技)跟据新产品试产所发现的问题点及处理方案的完成情况,经确认完成后,将《试产总结报告》送工程主管/经理审批。

工程主管/经理依据试产的情况作出批示:

如试产结果达成试产目标和要求,批示“转批量生产”;如试产过程中仍存在需解决的问题或试产不成功,则给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以便改善后重试产或转量产。

5.3.3工程部工程师或(PIE/生技)针对试产中的问题点及生产特点编写、发行正式受控的控制表、或蓝图或工艺图及SOP;根据试产结果及时修正系统中的BOM、补充工时定额,并完善其它相关资料;

5.3.4工程部工程师或(PIE/生技)在每一款试产完成后,应整理试产中的相关资料(如首件检查记录、可靠性试验报告、半成品及成品产线全检记录、BOM核对清单、试产问题总结、环保测试记录、标准工时等相关资料)形成试产资料汇总归档。

5.3.5试产达成目标则转量产;

B新材料的试产

5.4新材料试产准备

5.4.1采购部提出新材料《试产申请单》,同时附上新材料有关的图纸、规格书、材质证明、MSDS、环保有关测试报告、样品、供应商出货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召集工程、生管、品管、生产或贸易,说明试产情况,各责任部门必须在评审表中注明评审意见;

5.4.2工程部根据新材料具体情况及以往经验,在《试产申请单》上注明是否需要安排试产过程,用于验证材料的符合性,如果不需要安排试产过程验证,工程部应该在申请单上注明,可免除材料试产流程,直接进入量产阶段;否则的话则安排试产过程;

5.4.3生管课根据工程评审结论安排新材料的试生产,整个试产过程中各相关单位按规定的试产流程运作;

5.4.4生管课应明确新材料试产数量,并体现于生产计划内,本着节约成本目的和达成试产跟踪目标,具体试产数量由生管课和采购课商议后决定。

原则上新材料的试产数量不易过多。

5.4.5试产时,允许使用临时蓝图或图纸,如果无图纸,工程人员必须在场确认

5.5新材料试产实施

5.5.1试产前,IQC应对新材料进行环保测试,以保证试产物料的合格。

5.5.2生产部依据MO要求领料,在生产主管或工程师指导下进行生产操作。

5.5.3品管部IPQC依据产品承认书、或蓝图、或控制表对材料规格进行确认

5.5.4工程部工程师、生产领班、品管等相关人员对新材料试产的首件产品进行确认,将确认结果记录于《首件检查记录表》;

5.5.5品管部将新材料试产的各项相关性能检查测试结果如实记录,存档,以便备查。

5.5.6在新材料试产过程中,各部门将试产的问题点及时反馈给工程部工程师,由其负责统筹

5.6新材料试产总结:

5.6.1工程部将材料试产结果填写到《试产总结报告》中。

工程部主管或经理负责并对材料试产情况做批示:

如果试产成功,批示“转批量生产”,否则的话将试产问题反馈给采购,要求供应商重新送样认可。

5.6.2新材料试产OK后,工程部编写、发行正式受控的控制表或蓝图。

5.6.3工程部材料承认组在每一款试产OK后,应整理试产中的相关资料并存档;

5.6.4只有试产OK后的新材料,采购方可以批量采购。

C外包商新产品试产

5.7外包商新产品试产准备

5.7.1贸易部提出《试产申请单》,召集工程、品管、生管和生产,简要说明外包新产品试产需求。

外包商处的新产品试产是否执行要根据具体情形而定,如未安排试产,外包商必须送样认可。

5.7.2生管根据《试产申请单》信息开立MO,原则上外包商新产品的试产数量不得大于1000pcs。

5.7.3生管外发《试产申请单》和MO信息到仓库领料、发料到外包商

5.7.4贸易部准备试产机种控制表,SOP等信息给外包商

5.7.5贸易部确定试产时间、试产机种、试产数量、参与检查和指导外包商新产品的试产人员名单。

5.8外包商新产品试产实施

5.8.1试产前,外包商的所有新产品所用到的材料必须是经过品管IQC检验ok。

5.8.2贸易部要确认试产材料、治工具,人员及技术指导人员全部到位

5.8.3参与检查和指导外包商新产品的试产人员对试产的首件产品进行拆解确认,

5.8.4在新产品试产过程中,参与检查和指导人员将试产的问题点及时反馈给贸易部,由其负责统筹

5.9外包商新产品试产总结

5.9.1贸易部将试产问题填写到《试产总结报告》中,并责成外包商改善

5.9.2品管部最高负责人根据《试产总结报告》中问题及外包商改善效果,对试产结果进行批示,如果试产成功,则批示可以批量生产,否则的话重新安排试产或取消外包商生产资格。

5.9.3只有试产OK后的外包商,贸易部方可以下单并与之交易。

5.9.4品管部应整理外包商新产品试产中的相关资料(如《试产总结报告》)并存档。

6.引用文件

6.1《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

6.2《零件认可作业办法》

7.相关记录

7.1《试产总结报告》

7.2《试产申请单》

7.3《合同(订单)评审表》

8.附件(试产流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