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5982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docx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传媒实验室正由物理学家乔·雅各宾领导一个小组,进行一项名为"最后一本书"的研究项目,试图将书籍的优点与先进的微电子技术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能够储存成千上万种书籍的"万能"的电子书籍。

  这种书外观与普通书籍差别不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每一页纸都是由两层透明的电极构成,中间埋有千百万颗装在微囊体中的微粒,微粒呈现白色或黑色,在两侧电极作用下显露出不同的黑白比例,就象"电子墨粉"一样,组成纸页上的字母。

每个微囊体约40微米大小,比人的头发丝的一半还要细。

这种电子图书书脊中装有调制解调器、电池、微处理器及其它元件,书脊的显示屏幕上设有各种功能按键,读者可以从它储存的成千上万书籍中任选阅读,还可调节字体大小,甚至可以只需按一个钮,从互联网上下载新书。

下载一本新小说目前大约只需一分钟。

这种电子图书不仅携带方便,还可进行各种处理,因为信息是以数字方式存储的。

如字体可大可小,可用电子笔在页边作注释,把自己的评论存放在书脊中可插拔的新存储卡上。

  1998年这种可以删改、可以擦写的电子书已经在美国上市,售价在500至600美元左右。

由nuvomedia公司推出的这种重约06公斤的火箭牌电子书,能够从网络上下载、存储多达4000页的材料,本身还包含有一本字典并允许电子标记划线、摘要笔记、字词查询以及更改字体。

当读者读完时,可以把这些材料删除,或者传回到计算机硬盘内储存。

sortbook公司也推出了内置有336kbps调制解调器的电子书。

这种装有计算机芯片的电子图书包含有巨大的信息库,囊括当今所有畅销书的内容,并可用新的图书不断进行替换。

;据研究者估计,未来这样一本书内可以储存整个美国国会图书馆全部1700万册藏书的内容,真可谓读者要买的"最后一本书"了。

这本特殊的书可以随身携带,带上它意味着带上一个流动的图书馆。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书还可以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能够显示活动的插图。

  新工具

  作家艺术家纷纷换笔,使用计算机这一新的创作工具,导致手稿的消失。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笔"是用芦苇杆制成的。

大约公元前4000年,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古埃及人把芦苇杆的一端削尖,在芦苇杆里注入一种由颜料和水调成的稠状物。

书写时,只要挤压芦苇杆,"墨水"就会流下来。

古希腊人则使用一种针形铁笔,在一种涂了蜡的书写板上刻字。

大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开始用毛笔和墨在竹木简上书写。

公元6世纪羽毛笔出现,是笔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尽管一只羽毛笔使用寿命只有一周左右,它却在西方被人们使用了1200年之久。

1870年,英格兰伯明翰出现了钢质笔尖的蘸水笔,为自来水笔的出现打下基础。

19世纪80年代,美国人寿保险商瓦特曼从物理学的"毛细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自来水笔。

这种笔的墨水由一个胶囊贮存。

圆珠笔则是1944年阿根廷的拉兹·比罗发明的。

比罗发明的这种圆珠笔笔尖是一个磨光了的小钢球,直径只有1/25英寸。

  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作家就体验了一次换笔经历。

那时是用钢笔取代毛笔。

今天的作家,又体验了一次新的换笔经历,这次是用电脑键盘取代钢笔。

1997年5月28日,电脑报社和清华紫光扫描仪销售中心在中国作协向马识途、王蒙、陈建功、邓友梅等作家赠送了紫光"小旋风"系列5a彩色扫描仪和文字识别软件。

受赠的几位作家用电脑写作已经多年。

由于早年的作品都是手写铅印的,他们在编选自己的文集时,不得不先在原作上用笔勾勾划划,再全部重新敲入电脑,既费时又费力。

而用扫描仪可以把书中的文字和图片自动输入电脑,再用相关软件把输入的文字自动识别并存储进电脑,能够极大地改善作家的写作、编辑、收集资料。

  显而易见的是,电脑并不能帮助作家写出更好的作品,而只能减轻一些作家伏案握笔、修改涂写之苦。

一种观点认为,"作家手中的电脑没有’脑’字可言",电脑对于作家来说,只意味着打字机的功用而已。

今天的电脑甚至能够做到"你说我写",给作家带来更大的方便。

现在已有许多这类软件问世,如1998年6月台湾听写王公司推出的集语音识别与手写识别为一体的"听写王"汉字语音输入软件。

如果一台电脑拥有这一软件,那么一个会说标准普通话的中国人可以用每秒3个字的速度阅读文章,计算机的识别准确率高达80%。

该软件还有自动修复功能,能够适应某个用户的语音和词汇,用户的经常使用可以增加识别准确率。

  还有一些计算机写作软件,能够为写作提供一些便利。

如一种名为"写作之星"的软件,收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通过主题词可以快速浏览或摘取中外名著、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文字量达1000多万。

还有一种联想功能,用鼠标任点一字、词或成语,便能立即联想出丰富多彩的近义词或同义词。

  计算机的推广,导致手稿逐渐消失。

人们可以轻易地抹去或修改屏幕上的东西,使创作过程逐渐变得模糊、没有个性。

而只有手稿才能反映一个人的真性情,只有手稿才渗透着作者的精神和智慧,并能引起手稿读者的共鸣。

  那些创造历史、改写历史的珍贵文献,已经成为人类文明与智慧的象征。

1987年,小说家卡夫卡写给未婚妻的亲笔信件以6050万美元拍卖出售。

1994年11月,比尔·盖茨以3080万美元的代价,购得达·芬奇的一本笔记手稿。

1998年,只有6页的阿蒂尔·兰波的名诗《地狱里的一季》手稿被法国国家图书馆以290万法郎购得。

  与打印稿相比,手稿更真实,更原始,更厚重,也更有保存、收藏的价值。

换笔给许多作家带来方便,但手稿的消失也使不少文人徒生一丝悲伤。

有的作家说,用笔写作时,下笔更慎重、更聚精会神。

  但手稿也有一些局限。

手稿的不易保存、抄写中的错讹,往往使一部著作品出现不同的版本。

例如,英国文学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最初诞生于中世纪,当时书籍均是手写形式。

由于作者乔叟每页修改很多,导致出现了许多内容不尽相同的版本,使研究者们争论不休。

而现在,由牛津大学等5所英、美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运用一种能够追溯物种起源的电脑软件,将《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各种版本输入电脑比较异同,再与仅存的84卷原著相对照,最后确定出一个完整而权威的版本。

  全体作家换笔以后,手稿将同书法手迹一起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书法艺术是重要的表现之一。

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书法艺术,经历了由象形而抽象的审美嬗变,其枯润疾涩、点画结合、韵律力度,非手写不能体验。

现以已经出现了中文手写输入系统,如一种手写画笔,由一个练习本大小的画板和一支书写笔组成。

插到计算机的串口上,这种手写画笔就能够方便地实现鼠标的所有功能。

也能够起到铅笔、毛笔、水彩画笔、油画笔、圆头笔、方头笔、斜纹笔,甚至雕刻刀和橡皮的功能。

这种手写输入系统给电脑配上了一支笔,但毕竟不能像书法那样挥洒自如,体现个性气质修养,有很深的文化内蕴。

职称论文

  在西方,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印刷术,使那些抄写经卷的书法家在15世纪从欧洲绝迹。

今天的中国作家从老到少的"换笔",是否意味着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将日渐远离现实文化,成为博物馆艺术?

从毛笔到钢笔圆珠笔再到键盘,书写方式的更新换代,使制作过程更加便捷、清晰、干净、整洁,给作家带来极大便利。

尽管电脑中也输入了楷隶行宋等十几种书体的简体和繁体,然而经过打印的这些书体,实际上已经成为整齐划一的新型美术字。

今天报刊上常见的"舒同体",就是用电脑集取了著名书法家舒同字体的特点,加以组合形成的一种新字体。

通过电脑排版,字体除了传统的宋、仿、楷、黑外,有许多是铅字排版根本没有的,如准圆、综艺、水柱、隶书、琥珀、彩云、海报、秀丽等等。

字号则可随意设置大小。

此外,排版软件提供的几十种网纹、花边也使传统书刊版面呈现崭新面貌。

  明天的书法艺术,大概将成为一种博物馆艺术。

  新角度

  计算机给文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更新了文艺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计算机能够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单词、句子、整篇文章、整卷书、一些著作,同一作者所有著作,同一代或同一学派作者的所有著作……它的数据库更功能强大,能够自动编译、归纳,为文学研究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1996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现代语言协会年会上,专家们展示了一些电脑化文学作品,有录在光盘上的文献全文图书馆,有学术论文和报刊资料的在线检索,有集发音、教学和训练于一体的"3-t"有声词典,还有包含1650首英文诗歌的电子诗集。

计算机的数据统计功能,使得在含有1650首诗歌的电子诗集中寻找、读取、打印和评注每一首诗变得轻而易举。

  数据库为文学研究大开方便之门,能够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角度与方法。

如对某些词汇使用频率的统计,可以看出某位作家的用语习惯甚至语言风格。

  例如,出现于16世纪90年代的一部五幕剧《爱德华三世》,表现了14世纪英王爱德华三世统治时期勇武的骑士精神。

但该剧作者究竟是谁,戏剧界争论了几百年。

不久前,通过电脑对该剧的语言风格进行分析,莎翁作品的权威机构--阿顿公司正式确认,《爱德华三世》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早期作品。

莎剧专家说,这部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深刻人性、博大精神和文辞语言的华丽无可辩驳地"用莎士比亚自己的声音"证明了它的来源。

这一通过电脑研究得出的论断,使莎士比亚现存剧本增加到39部。

阿顿公司准备将《爱德华三世》编入《莎士比亚全集》。

  又比如,1981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在美国召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讲师陈炳藻独树一帜,宣读了题为《从词汇上的统计论〈红楼梦〉作者的问题》的论文,首次借助计算机进行《红楼梦》研究,轰动了国际红学界。

陈炳藻从字、词出现频率入手,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红楼梦》后40回系高鹗所作这一流行看法提出异议,认为120回均系曹雪芹所作。

  文艺研究的首要任务应当是收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信息以及建立在大量相关信息基础之上的对作品、文艺现象的综合分析与研究。

面对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一些传统研究方法显得费力、落后、过时,如收集资料时占有的相关信息过少,分析评价作品时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或者拿占有的信息去套某个现成的理论模式。

文艺研究首先是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其次才是现象的分析和理论的阐述。

对资料占有的多少,与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紧密相连。

信息时代的网络艺术,给文艺研究占有大量相关资料提供了可能。

网络上现在已经形成一批知名作家艺术家的个人资料信息库,既包括作家艺术家的一般情况,又有所有重要作品情况、风格流派、不同读者的评论等。

数据库传播媒介的书面资料的信息,使研究者在几分钟内找到所有相关资料。

例如,现有的网络搜索引擎、多数应用软件、数据库都有自动搜索、自动统计功能,以古典诗词为例,在唐诗栏目里输入"山、水",让其自动搜索,所有包含有"山、水"二字的唐诗都会出现在屏幕上。

  文艺类数据库的建立,将为文艺研究起到积极作用。

研究者从一个信息终端就可以很容易、很灵活地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越来越精确、及时的探索,同时也可以涉及到与这些问题相连的学科间的关系问题。

  传统的文学研究作品在形式上是单一的,目前已经出现的文学研究超文本作品,打破了这种单一模式,多媒体技术为阅读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相关信息,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能给阅读者留下更深印象。

这种超文本中,有图片、电影录像剪辑,读者按接,从而改变着读者原初的阅读兴趣点。

  电脑小说

  计算机除了对文学研究、作品风格分析等提供极大帮助以外,一些计算机专家也开始设计相应软件,让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

  1998年初,英国《卫报》刊登了一篇电脑创作的小说《背叛》。

小说不长,只有400来字,全文如下:

  背叛

  作者布鲁特斯1型软件

  戴夫·斯特赖维尔喜爱这所大学。

他喜爱校园里爬满常春藤的钟楼,那古色古香而又坚固的砖块,还有那洒满阳光的碧绿草坪和热情的年轻人。

使他感到欣慰的还有这样一件事,即大学里完全没有商场上那些冷酷无情的考验--但事实恰恰并非如此:

做学问也要通过考试,而且有的考试与市场上的考验一样不留情面。

最好的例子就是论文答辩:

为了取得博士学位,为了成为博士,博士生必须通过论文的口试。

爱德华·哈特教授就喜欢主持这样的答辩考试。

  戴夫迫切希望成为一名博士。

但他需要让三个人在他论文的第一页上签上他们的名字,这三个千金难买的签名能够证明他通过了答辩。

其中一个签名的是哈特教授的。

哈特常常对戴夫本人和其他人说,对于帮助戴夫实现他应该有的梦想,他感到很荣幸。

答辩之前,斯特赖维尔早早给哈特送去了他论文的倒数第二稿。

哈特阅读后告诉戴夫,论文水平绝对一流,答辩时他会很高兴地在论文上签名。

在哈特那四壁摆满书籍的办公室里,两人甚至还握了手。

戴夫注意到,哈特两眼放光,充满信赖,神情宛如慈父一般。

  在答辩时,戴夫觉得自己流利地概括了论文的第三章。

评审者提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罗德曼教授提的,另一个是蒂尔博士提的。

戴夫分别作了回答,并且显然让每个人都心悦诚服,再没有人提出异议。

  罗德曼教授签了名。

他把论文推给蒂尔,她也签上了名字,接着便把本子推到了哈特跟前。

哈特没有动。

  "爱德?

"罗德曼问道。

  哈特仍然坐在那儿,毫无表情。

戴夫感到有点眩晕。

"爱德华,你打算签名吗?

"

  过后,哈特一个人呆在办公室里,坐在那张宽大的皮椅里,他为戴夫未能通过答辩感到难过。

他试图想出帮助戴夫实现他的梦想的办法。

〖zw1型软件是电脑专家研制出的人工故事生成软件。

软件研制者是美国纽约州伦塞勒工学院的塞尔默·布林斯乔德。

这套软件的研究耗时4年,目前只能写作与背叛有关的欺骗和邪恶等内容。

  电脑毕竟代替不了人脑,电脑小说也永远无法与小说大师的名作相提并论。

这篇微型小说虽然已经具备了小说所必需的场景、人物、情节等要素,但戴夫为什么没能通过答辩,哈特教授又为什么"背叛"了戴夫,小说没有任何暗示,也没有给出任何解释,使简单的故事情节虽然出人意料,但实在是莫名其妙。

软件研制者布林斯乔德承认:

"要想讲述真正引人入胜的故事,机器必须了解故事角色的内心世界。

要做到这一点,它除了要进行机械思考外,还需要凭借经验,利用主观感受,对外界现象进行思考。

"②

  显然,机器是没有主观感受的。

电脑无法象作家一样通过想象进入所要塑造人物的主观世界。

电脑自动"写"小说,还得以人所设计的小说主题、小说模式为前提,故事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还是人预先在程序中设置好的。

〖hth〗电脑音乐

  计算机的问世,使音乐艺术发生深刻变化。

计算机能够发出任何乐器都不可能发出的声音。

计算机能够模仿小提琴、鼓和其它乐器,能够演奏比音乐家们更快的节拍。

可以说,计算机给音乐艺术提供了无穷无尽的音源,大大地拓展了声音的表现范围和艺术感染力。

  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原则上可重现自然界一切已有的声响,并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声响,从而冲破了人们对音乐的传统认识,更新音乐观念,促进音乐研究的深化。

计算机介入音乐创作,使音色趋于无限,音律上冲破传统的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二十四律等。

大自然中那些美妙动听的声音,如波涛声、蝉鸣声、鸟叫声,还有其它效果声,已开始借助计算机技术大量应用于音乐创作。

〖zw〗

  传统的作曲方式一般是作曲家在谱纸上写出总谱,然后抄成分谱交给乐队排练,作曲家有不满意之处再修改,乐队再排练。

因而,一部音乐作品的完成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反复修改,反复抄谱。

曾经有人耗费一生心血试图发明打谱机。

而今天的作曲家完全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电脑制作音乐作品,不仅可以免去纸和笔,还可以很方便地修改各个声部各个音符,直到满意为止。

  在电脑上可以通过windows中的midi播放软件来欣赏音乐,还可以通过电脑模拟演奏。

在电脑上创作、修改并记录下自己的音乐作品,也越来越普遍。

作曲家王立平先生告诉笔者,他现在作曲与以往大不相同,通过与电脑相连的midi键盘,他就能完成一部音乐作品从创作、修改到打印乐谱的全过程,许多作曲家像他一样通过电脑音乐系统来作曲。

日本作曲家喜多郎的一首著名作品《丝绸之路》就是电脑音乐作品。

电脑确实把作曲家从繁重的作曲工作中解脱了出来。

  一套电脑音乐系统,包括一台586以上电脑,通过midi接口连接着电子琴、调音台、音源模块、数码录音机、功放、扬声器等外接设备,具有电脑音序、配器、音源、模拟调音台、效果器、波形编辑工具、波形文件轨迹、自动程序伴奏、对外数码硬盘录音、乐谱打印等音乐制作的所有功能,使专业录音棚走进家庭。

通过以上这些功能作曲,利用电脑进行数码录音,直接把音乐记录在可擦写的光盘上,电脑音乐系统就能在家里制作出cd唱盘甚至vcd视盘。

  现有的电脑软件能够满足作曲家的各种创作要求。

音色编辑软件具有拓展电子合成器音色的编辑功能:

作曲软件能将在midi键盘上弹奏的音符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以乐谱或数字形式显示,供编辑处理,乐曲创作完成后,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磁盘上,随时能调用播放或进行修改。

自动伴奏软件能将制作音乐的过程简化为输入和弦种类和选择音乐风格两部分。

这类软件一般都预置有古典圆舞曲、现代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乐等各种风格,只需输入选定的某种和弦、所喜欢的风格,就能获得多个声部的和谐伴奏。

乐谱编印软件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能完成乐谱的录入和打印,还可按需要添加连线、跳音和其它特殊的音乐符号与打印机相连,就能打印出精美的乐谱。

  早在1987年上演的歌剧《瓦利斯》中,电脑就成了这部歌剧的主要演员之一。

由麻省理工学院传媒实验室作曲家泰勒·马霍韦通过电脑作曲的音乐,听上去甚至比真人伴奏更为敏感、动听。

  音乐创作本身从主题到风格均受到计算机技术的影响。

一种名为"techno"的音乐风格正逐渐成为一股新的创作潮流。

80年代末90年代初techno作为一种电子舞曲诞生于英国,迅速风靡法国等西方国家,随即带来一种动作狂乱、奔放不羁的新舞蹈"锐舞"。

techno音乐、昼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场上广泛使用的毒品,给人带来的,是被一些英国作家称为"集体脑休克"和"借助化学手段对黑夜无感知"。

巴黎去年开辟的一个专门播放techno音乐的频道已经拥有23万听众。

  提倡这种潮流的音乐人主张取消真乐器,将以前所有的音乐和声音作为采样对象,放入电脑里进行重新拼贴修改,以重新表达出作曲家自己的心声。

这种音乐的特点是流动多变,甚至连内在逻辑也没有。

  电脑的最大优势是高速的数学运算。

美国加州大学斯坦塔·克鲁茨分校的音乐理论教授大卫·库柏注意到,那些大作曲家的音乐中有一些短小的旋律--仅有五六个音符--是作曲家的特点,就像人的签名一样。

库柏充分利用电脑高速运算的优势来探索音乐大师们的音乐风格,编写出一个名为"音乐智能试验"的emi程序。

这一程序能够把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分解成小片段,从几部不同音乐作品中过滤出共同的音乐特征,在此基础上,抽取一些片段,依据音乐创作原理重新谱写出新的乐章。

这一程序创作的新作品《第42交响曲》,完全酷似莫扎特《第41交响曲》的风格,但实际上是计算机仿制音乐大师的作品。

1997年12月,库柏在费城举办了一场"莫扎特--emi音乐会"。

迄今为止,emi程序已"创作"了1500首交响乐曲、2000首奏鸣曲、1500首其他作品。

一位钢琴家演奏完emi所作的《肖邦的玛祖卡》后说,电脑创作的这首乐曲似乎哪儿也不比肖邦的作品差。

  新风格

  从模拟到虚拟,是最新计算机技术给文学带来的新风格。

  在美国和西欧有二三十处博物馆和画廊展出"模拟环境"。

这种模拟环境使观众可以进入艺术作品之中,并遇到各种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的场面。

瑞典的现代博物馆展出有一尊巨大的人造贵妇,叫做"荷恩",观众经过她的阴道进入内脏,一进去,里面坡道弯弯,楼梯层层,灯光闪闪,还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评论家们认为这些"模拟环境"的目的是"以奇异的景色,古怪的声音和世外桃源式的气氛,使观众眼花缭乱,在重重幻觉中飘然欲仙"。

这只是相对简单的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真实的模拟。

而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是一种"想象中的模拟"。

  福楼拜坦陈自己在从事文学创作时能够完全融入艺术创造的环境之中,进入一种无我境界。

他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写到树林里的场面,就把自己"完全变成"马和骑手,"完全变成"树和瑟瑟抖动着的树叶。

他说:

"我能触摸到我所想象的人物,他们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或者我就要变成他们了。

"以至于他描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的时候,福楼拜说他本人觉得嘴里也有一股砒霜的味道,感到了要呕吐。

  福楼拜要是活到今天,就不用只有沉浸在文学创作时才能体会这种虚拟情形。

艺术家们早已经不满足于这种模拟艺术了。

今天的先锋艺术,已经从模拟走向虚拟。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或者说仿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飞行训练、航空航天、水利建设、建筑业、娱乐游戏等诸多领域。

德国技术人员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重建一座著名教堂。

这座位于德累斯顿、名叫diefrauenkiche的大教堂建于100多年前,毁于二战。

近50年来,这座曾经享誉欧洲的建筑一直是一堆矗立于市中心的瓦砾。

而现在,技术人员正利用ibm的高性能计算机和虚拟现实软件,打算在原地重建一座与原貌一模一样的教堂。

这项耗资177亿美元的重建工程将于2003年前竣工。

工程师将教堂原始蓝图和历史照片输入计算机,通过处理得出三维模型,三维模型的内部结构和形状将会与被毁前完全一致。

在构造模型过程中,技术人员辨认出近1/3的废墟砖块,将其重新"放置"到原来的位置上。

研究内部装饰的专家也同样的技术,再现教堂内部宏伟华丽的巴洛克式装饰。

  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历史古迹,有望使人们重见罗马古城、雅典古城的辉煌。

  而今天的虚拟现实技术使人进入无我之境,融入艺术创造的环境之中成为可能。

  从信息学角度看,人类接受的外界信息中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占绝大多数。

电视、电影作为电子传媒是以往再现现实是最好的手段,而计算机与电子感应器等组合起来所具有的虚拟现实〖zw〗技术能比影视传媒更为逼真地再现视听信息。

这种虚拟现实技术是人与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与键盘、鼠标等传统人机交互方式不同,这种技术是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运用图形学和人机交互技术,使人在与电脑沟通时能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反应。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一虚拟空间中"亲身体验"一种经历。

这种体验不是仅仅在想象中,而是具体的、可感知的。

尽管客体本身实际上并不在现场。

它与"电脑空间"同样存在于信息世界,但电脑空间是可望不可及的,而在虚拟现实中,人们可以直接面对一切。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是"三?

?

quot;:

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

  具体来说,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现实引擎连接的头盔显示器、数据手套或数据服,人可以进入到虚拟的景观中,不仅能有逼真的感受,而且能在其中进行各项活动,如可以触摸虚拟物体,感受被触摸物的软硬和冷热,甚至于光滑或粗糙程度等等,可以打开关上虚拟的门,感受开关门时所用的力、开关门的声音等,甚至可以到火星上漫步,进入人体血管。

诠释中国近年网络艺术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