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36080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

化学综合练习答案

18.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19.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氯化钠

2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P+5O2P2O5B.2NaOH+H2SO4Na2SO4+H2O

C.CO2+Ca(OH)2CaCO3↓+H2OD.2Fe+6HCl2FeCl3+3H2↑

21.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91%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22.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41%

A.一定有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

2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55%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24.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

75%

600℃

900℃

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置,对含杂质的固体Co进行提纯(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o(固)+2HCl(气)CoCl2(气)+H2(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1中的温度为600℃

B.容器2中的固体是纯净的Co

C.该装置最终导出的气体是CoCl2和H2

D.固体Co从容器1到容器2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2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75%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

稀盐酸中分别加入

锌粉、镁粉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

26.(6分)钙元素对人类生命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在元素周期表中,钙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钙元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为。

(2)儿童缺钙可能会导致(填“贫血症”或“佝偻病”)。

(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此反应可用于(填字母序号)。

A.吸收水分B.制熟石灰C.加热食物

(4)熟石灰的化学式为,它可用于制备补碘剂Ca(IO3)2,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5)“冰洲石”(主要成分为CaCO3)制成的工艺品不能与盐酸接触,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其原因:

27.(5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

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NH3+3O2点燃6H2O+

28.(6分)海洋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自然资源。

(1)食用海鱼摄取的主要营养素是。

(2)右图为海水淡化装置,利用的能源是,

获得的蒸馏水属于(填字母序号)。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

(3)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采用的方法是。

(4)用氯化钠和碳酸氢铵(NH4HCO3)可制备碳酸氢钠和氯化铵(NH4Cl),该反应可表示为:

NaCl+NH4HCO3NaHCO3+NH4Cl。

20℃时,按上述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质量比,向100g水中加入11.7gNaCl和15.8gNH4HCO3,理论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g。

(2分)

资料:

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假设它们同时溶解在水中各自的溶解度不变。

物质

NaCl

NH4HCO3

NH4Cl

NaHCO3

溶解度/g

36.0

21.6

37.2

9.6

29.(6分)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78%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A.黄金饰品B.铝蒸锅C.铜导线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铁红(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

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填字母代号)。

(2分)

30.(7分)有限的元素可组成种类繁多的物质。

依据表中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H

C

O

Cl

Na

Fe

(1)若某固体单质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生成不同的气体。

该固体完全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某可燃性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可能含有的元素是。

(3)若X和Y反应生成两种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向X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再滴加Y溶液至溶液变红,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4)若某元素的单质A及其氧化物B均与D溶液反应,分别生成该元素的化合物E和F,且这种元素在B和F中的化合价相同。

B与D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上用F和H2在300~350℃时反应制得D和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5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夹持装置已略去)。

(1)研究燃烧的条件

【步骤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浸入热水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A中盛有稀硫酸,B中盛有碳酸钠固体,C中盛有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1】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明显鼓起。

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实验1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加入药品进行了实验2。

【实验2】打开K2,关闭K1,将A中溶液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方的导管口处,木条熄灭。

上述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

33.(8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

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

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2分)。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35.(3分)炼钢厂用含SO2的废气制备CuSO4。

生产中,向混有CuO粉末的CuSO4溶液中通入废气,反应为:

2CuO+2SO2+O22CuSO4。

欲制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CuSO4溶液,用足量CuO粉末和5000g5%的CuSO4溶液处理废气。

若每升废气中含有SO21.25g,且SO2完全被吸收,可处理废气多少升?

1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19.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高温

20.工业冶炼金属锰的原理是3MnO2+4Al3Mn+2Al2O3,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2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醋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B

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

有大量气泡产生

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C

将两根铁丝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两根铁丝上均有固体附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D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22.肼(N2H4)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

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生成N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热。

下列关于N2H4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密封保存B.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可用作燃料D.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23.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24.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

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25.某同学欲测定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分别取ag样品,按下列方案进行实验,合理的是

A.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用排水法收集到VmL气体

B.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称量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1g

C.与足量Ca(OH)2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2g固体

D.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NaOH固体充分吸收,固体质量增加m3g

26.(6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4)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

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穂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麦穂上的碳海绵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27.(5分)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1)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填字母序号)。

 

A.植物油B.馒头C.牛肉片

(2)饼干中常添加碳酸钙,其作用是。

(3)化肥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尿素由种元素组成,属于(填“氮”、“磷”或“钾”)肥。

②生产尿素的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

28.(6分)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水”有很多种。

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A.河水B.自来水C.矿泉水D.蒸馏水

(2)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电

(3)水是重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

氯碱工业以饱和食盐水为原料获得烧碱等化工产品,反应原理为:

2NaCl+2H2O2NaOH+H2↑+Cl2↑。

①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

该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②烧碱可用于处理硫酸泄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将铁丝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上升;打开K,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K。

请解释导管内液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29.(6分)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填字母序号)。

 

A.铜质奖牌B.铜导线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下(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过程II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②过程III中有气体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填字母序号)。

30.(7分)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

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请依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32.(6分)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气球鼓起

②……

无明显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

推入瓶中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的结论是。

33.(7分)四硫化钠(Na2S4)固体可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反应原理为:

2Na2S4+O2+2H2O8S↓+4NaOH。

【查阅资料】

①Na2S4受热时,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少量有毒气体硫化氢(水溶液呈酸性)。

②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溶于水,常温下与NaOH溶液不反应。

【实验过程】

①取0.5g碳酸钠、0.2g硫粉混合后置于试管中,加热(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得Na2S4,反应为:

4Na2CO3+12S+X2Na2S4+2Na2S2O3+4CO2,X的化学式为,蘸有浓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②冷却后,取下棉花,放置一段时间,再向该试管中加入10mL水,迅速塞紧橡胶塞,充分振荡。

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1(如图2所示)。

③将该试管插入水中(如图3所示),拔下橡胶塞,观察到,塞紧橡胶塞。

将试管取出,倒转过来,测量液面至橡胶塞下沿的距离,记录数据h2。

理论上h2∶h1=。

④按照①~③再重复实验2次。

3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h1/cm

11.0

11.4

11.6

h2/cm

8.7

9.1

9.2

【解释与结论】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反思与评价】若实验过程②中,取下棉花后,未放置一段时间即进行后续操作,会影响测定结果,请说明有何影响,并阐述理由:

35.(3分)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生产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

现将Cu2O和Cu的固体混合物6.8g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g,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4.8g固体。

已知:

Cu2O+H2SO4CuSO4+Cu+H2O

计算:

(1)所加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g。

(2)原混合物中Cu2O与Cu的质量比(写出过程,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