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3453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docx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三六年级

科学质量检测方案

三上

科学知识

实验操作

第一单元

我们都科学家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

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1.能做视觉暂留实验

2.能做保持平衡的实验。

第二单元:

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

1、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3、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4、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5、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6、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7、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8、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9、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

10、知道常见动物的名称。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

复杂。

11、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能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12、认识几个大类动物的特征,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并能根据这些特征,对常见的动物进行归类。

13、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

14、知道生物生存需要水、空气、营养和生存空间。

15、靠吃其他生物获取营养。

1.校园里的植物-做树皮拓画。

2校园里的动物-观察蜗牛

3校园里的动物-观察蚂蚁

第三单元:

生命之源---水

1、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2、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3、知道观察物体常用的科学方法。

4、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5、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现象。

6、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知道海水是咸的不能直接饮用,淡水只存在于河流、湖泊、冰川及土壤中,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7、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8、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1小草喝水实验

2西红柿含有多少水分

3观察水-倒水游戏

4观察水-找水

5神奇的水-水的表面张力

(1)

6神奇的水-水的表面张力

(2)

7神奇的水-水的压力

8神奇的水-水的浮力

9神奇的水-水的溶解

10地球上的水-水资源有限

11地球上的水-咸水变淡水

第四单元:

它们是什么做的

1、意识到不同材料有不同性质。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3、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4、知道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5、知道金属有光泽、易传热、具有延展性的特点。

6、了解常见金属的性质,知道金属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但是7、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8、知道减少塑料污染可以保护环境。

知道科学家下在研制易分解的塑料。

1.研究纸

2比较棉布和尼龙

3研究金属的性质

第五单元:

提出问题

1、知道问题可以有多种来源。

2、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

学结论作比较。

3、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4、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5、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6、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7、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8、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1尽可能性多的提出问题-折纸飞机

2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吹肥皂泡

3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研究乒乓球的反弹高度

三下

科学知识

实验操作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3、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4、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5、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6、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7、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8、知道死了的动植物 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9、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10、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1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1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3、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4、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5、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6、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7、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1、知道什么是果实,什么不是果实。

2、了解种子传播的途径。

3、认识根和茎的不同形态及其功能。

4、知道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绿叶制造的。

5、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6、能通过自己的种植经历总结植物一生经历的几个阶段和生命周期的长短,知7、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名称。

8、能够通过调查,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1、会做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的实验。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设计实验。

3、能亲自栽种几棵植物,写好观察日记。

4、能通过实验探究根和茎的作用。

5、能照顾自己栽种的植物,做好观察日记。

6、能够比较叶子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

7、能对“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的”、“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对比实验。

8、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知道花的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

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2、知道哪些物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

3、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

5、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

6、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7、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8、知道船的承载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3、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4、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5、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6、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7、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1、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3、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周围收集和天气有关的资料。

4、能够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

5、能够从不同地点测量的温度数据中发现问题。

6、能够从亲身经历的活动中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1、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信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天气。

2、能够收集各种关于天气的资料,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3、能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4、知道测量气温的方法,能够用温度表测出当时某个地方的气温。

5、了解气象站测量气象的工作原理。

 

第五单元:

观察与测量

1、知道人体有哪些观察器官。

2、知道常用的测量单位。

3、知道精确测量与估算的区别和作用。

1、能运用各种观察器官进行观察。

2、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

 

六上

科学知识

实验操作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1、知道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

2、了解列文虎克世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知道显微镜看到是倒像,左右相反。

3、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地微生物,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它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速度快。

4、知道细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大多数是有益的,如做酸奶等。

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

5、知道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捂住鼻子打喷嚏、勤洗手、用热水冲洗筷子等)。

6、认识到霉颜色多样:

黄、绿等。

霉成颗粒状或则丝状等。

7、知道霉菌在温暖、潮湿情况下最容易产生。

知道一些防止生霉的方法:

8、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9、知道生命的生长就是细胞的生长,生物的衰老、死亡也是有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伤口化脓是白细胞吞噬病菌”

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学习做酸奶

3、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地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4、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能画出细胞的模型图。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形状。

4、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5、知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部内力作用的结果。

6、知道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

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7、知道什么叫风化。

知道什么叫侵蚀。

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会使地表产生变化。

1、能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地球的形状。

2、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

能用平面图描绘地表特征。

3、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4、会做模拟火山喷发和地震的实验。

5、能从喜马拉雅山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久以前的情况。

6、能借助实验探究大自然巨大的力量。

如:

热胀冷缩影响岩石;水流对沙石泥土的搬运。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化新的物质(物理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化学变化),往往出现黑烟或烟雾、气泡、变色等。

2、知道铁钉生锈的条件是有氧气、水分、酸碱盐类物质。

知道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3、知道像白醋一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蓝)的物质叫碱性物质。

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

4、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5、知道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存在差异。

知道洗涤剂去污的原理。

1、能从蜡烛溶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从生活中的变化中区分现象属于那一种变化。

3、能设计实验研究铁生锈的原因,能够分析生活中防锈的方法及原理。

4、会做紫甘蓝试剂、并能用它检测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5、能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不同洗涤剂的洗涤效果。

第四单元:

探索宇宙

1、知道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环形山的成因。

了解人类及我国探索月球的经历。

2、认识太阳系及太阳系中八大行星。

知道四季的成因。

3、知道什么是恒星,什么是星座。

知道银河系的概况。

4、认识北斗星、北极星、大熊星座、小熊星座,能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5、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

如:

各种航天器,包括航天飞机和空间站、实验卫星、宇宙飞船和星际探测器。

6、了解国内外探索太空的英雄。

7、知道人类探索太阳系内的行星是否存在生命的情况。

知道生命存在的条件。

了解人类对地外生命的猜测和描绘。

1、能做模拟环形山、陨石坑形成的实验。

2、能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温差的实验。

3、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4、能制作星空放映器、制作自己的星座。

5、探究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位置关系。

6、能介绍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和观测工具的发展。

7、能够依据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推测可能有生命的星球。

第五单元:

假设与实验

1、知道猜测与假设关系。

2、知道“大陆漂移学说”和“恐龙灭绝假说”。

3、知道什么是模拟实验,什么是对比实验,并能分别举出例子。

4、知道如何控制对比实验中的不变量、变量。

 

1、能根据事实提出假设,知道有些假设经过实验,会形成正确的结论,有些经过实验研究发现是错误的。

2、能识别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3、能设计对比实验。

 

 

六下

科学知识

实验操作

第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体重、穿衣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2、知道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

3、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几个时期。

4、知道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自己的身高、自己的脚长等预测自己未来的身高。

5、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情况做出解释,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能够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1、知道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2、知道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知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4、知道变异有自然的(四叶草),也有人工的(如无籽西瓜、太空椒、瘦肉型猪、新型草莓)。

了解生物遗传与变异的最新进展(克隆技术、基因技术)。

知道变异现象有利也有弊。

1、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

2、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3、利用孟德尔原理进行实验分析。

如不同颜色的豌豆花杂交后,子一代都只是一种颜色;而子二代可能会出现两种颜色。

第三单元:

进化

1、知道一些恐龙的名称、特征。

知道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2、知道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化石会保存在沉积岩中。

3、知道化石和地层的关系,了解什么是活化石

4、知道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5、知道进化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1、能够对生物(恐龙)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知道化石的形成过程。

会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3、能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4、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第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1、知道像这样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同一栖息地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合作关系和敌对关系。

2、认识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的,认识动植物在外形、习性等方面是如何适应生长环境的。

知道环境对生物省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知道不同动植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3、知道知道什么是食物链(生物之间像这样以“谁被谁吃”的一种食物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了链状的联系,生物学家把它称为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

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极其作用。

4、知道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要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食物联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而这些生物与他们所生存的环境也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探究一些典型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特征。

2、能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能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第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1、知道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能量。

2、知道风、流水、电、汽油等都能使物体动起来,它们都具有能量(简称“能”)。

风和流水具有的能量叫机械能。

电具有的能量叫电能。

汽油具有的能量叫化学能,它燃烧时即发生化学变化时,才释放出它的能量。

能量能使物体动起来,能量有很多种形式,光、热、声音、电流、水流、风等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像汽油这样的燃料以及食物之中。

3、知道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4、知道能产生能量的物品称为能源,能源有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自然资源中来:

煤、石头、天然气为不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5、知道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了解节约能源方法是珍惜资源,使用节能材料;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

新能源的开发有海洋潮汐能、沼气能、地热能。

 

1、能够从生活工作中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

2、能实验研究能量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3、能够分析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