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 制 程 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5650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7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控 制 程 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控 制 程 序.docx

《控 制 程 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 制 程 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控 制 程 序.docx

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

 

 

1文件控制程序1

2记录控制程序7

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1

4培训实施控制程序16

5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20

6内部审核程序24

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2

8纠正措施程序36

9预防措施程序39

文件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对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编制、审批、编号、评审、修改、发放、回收、归档、分类等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包括公司自己制订的和外来的文件。

3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idt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有关定义。

4职责

4.1公司办公室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生产经营性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4.2技术室负责对技术性文件的控制和管理。

4.3各试验室负责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的控制和管理。

4.4资料室负责标准、规程、规范及行政文件的保存和管理。

5工作程序

5.1文件的分类

5.1.1质量体系文件:

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各试验室与质量体系有关的作业指导书(三层次文件)。

5.1.2技术性文件:

图纸、技术标准、规范、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

5.1.3外来文件;上级管理部门下发的文件和顾客提供的有关文件和图纸、外购的标准及规范等。

5.1.4行政文件:

由公司制定的管理性文件(如决定、通知等)。

5.2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布

5.2.1公司《质量手册》由经理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人员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经理批准发布。

5.2.2《质量控制程序》由各职能部门编写,部门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

5.2.3质量体系的支持性文件(三层次文件)由经理办公室组织编制,主管领导审批。

5.3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号

5.3.1质量手册编号:

SC-2003(A版)

公司名称缩写;SC:

质量手册缩写;手册发布年号;A版:

版本号。

5.3.2控制程序文件的编号:

CX口口-2003(A版)

公司名称缩写:

CX□□:

程序文件缩写、程序文件顺序编号;程序发布年号;A版:

版本号。

如表示程序文件1号《文件控制程序》,年发布。

5.3.3质量管理体系支持性文件(三层次文件)可不作编号,形成作业文件汇编。

5.3.4记录的编号:

JL□□-XX

JL:

记录缩写;□□:

标准条款章节号;XX:

记录顺序号。

5.4文件的评审

5.4.1文件编制初期或更改后由主管领导对文件的协调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审。

5.5文件的状态标识

5.5.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进行标识,其标识状态有二种:

受控、作废,其标识方式以印章标识。

5.5.2凡现行有效的公司自行编制的文件:

《质量手册》,《质量控制程序》和支持性文件,均应加盖“受控”印章进行标识。

5.5.3对于提供给上级部门、顾客和资询机构的文件,不加盖“受控”印章。

5.5.4对于其它外来的行政文件,需确定其适应性,并由经理办公定控制分发,进行收文登记注明来文单位,以确保其得到有效控制。

5.5.5凡已失效或宣布作废的文件,均应加盖“作废”印章进行标识。

5.5.6对于“作废”而需存档保留的文件,应在存档文件中的的备注中注明“已作废保存”字样。

5.6文件的收发

5.6.1进入各部门的文件,就进行登记填写“收文登记表”,并负责及时传送。

5.6.2所有文件发放时,均应进行登记填写“发文登记表”。

5.6.3各职能部门发放文件时,应收回失效/作废的文件。

5.7文件的更改

5.7.1使用部门发现文件中部分条款有不适应地,应及时反馈给文件编制部门,由其提出书面更改意见,并报有关领导审批。

5.7.2更改意见的审批

5.7.2.1《质量手册》的更改,由经理办公室提出更改意见,报管理者代表审核,经理批准。

5.7.2.2程序文件的更改,出文件编制部门/人员提出更改意见,报部门负责人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5.7.2.3其它与质量有关的文件的更改,由文件的编制部门/人员提出更改意见,报主管领导审批。

5.7.2.4更改文件时,负责更改的人员应填写“文件更改记录表”。

5.7.2.5当文件的某页更改量较多时,应进行换页更改,由文件编制部门统一进行换页,原页收回,并报有关领导批准进行销毁。

5.8文件的归档和保管

5.8.1公司需归档的文件由资料室进行归档保存。

各类归档文件的保存期限和处置按《档案管理规定》执行。

5.8.2各种文件归档时,均应办理移交手续。

5.8.3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将移交来的文件按类别,发生日期顺序组卷,存入相应的文件(夹)袋或档案袋(盒)内,并保存于指定的场所。

5.8.4各文件夹(袋)或档案袋(盒)应进行标识,以便检索或查找。

5.8.5档案管理人员应妥善地保管好文件,并注意防潮、防火、防霉变、防虫害、防丢失。

5.8.6外来需归档的文件也按程序执行。

5.9文件的借阅

5.9.1借阅文件时,借阅从必须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并经文件管理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右借阅,用完后及时交还。

5.9.2借阅机密文件,由经理审批,并按有关规定执行。

5.9.3借阅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式借口转借文件。

5.10文件的复制

5.10.1复制文件应填写“文件复制申请表”由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复印件不得转借或再复印。

5.10.2秘级文件需要复印时,由经理批准。

5.11文件的处理和销毁

5.11.1凡已失效或作废的文件应盖“作废”印章,原受控印章自动失效。

5.11.2文件的作废审批权限与本程序5.7文件更改审批权限相同,作废文件应由通知发出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及时回收或由作废文件的持有人送交发出部门,严禁误用。

5.11.3作废文件收回后,需销毁的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必须填写“作废文件销毁登记表”。

5.12对承载媒体不是纸张的文件的控制:

贮存在计算机里的文件要采取防病毒、防改动措施,必要时要有备份。

6相关/支持性文件

6.1公司《记录控制程序》

6.2公司《档案管理规定》

7记录

7.1“收文登记表”(JL4.2.3-01)

7.2“文件发放审批表”(JL4.2.3-02)

7.3“收文登记表”(JL4.2.3-03)

7.4“文件更改记录表”(JL4.2.3-04)

7.5“文件借阅登记表”(JL4.2.3-05)

7.6“文件复制申请单”(JL4.2.3-06)

7.7“作废文件销毁登记表”(JL4.2.3-07)

7.8“受控文件清单”(JL4.2.3-08)

7.9“文件更改审批表”(JL4.2.3-09)

 

 

记录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通过对记录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证明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全部记录,对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护、保存期限和处置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3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idtISO1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有关定义。

4职责

资料室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归档技术资料的控制和管理。

5工作程序

5.1记录以收集、标识、编目、归档、贮存、保护和处理进行控制。

5.2记录的媒体形式有:

记录、报告、表格、单据、照片、音像制品、软件等。

5.3记录表格

5.3.1各部门的记录尽可能表格化。

5.3.2各部门根据其工作的要求,可自行编制和使用相应的记录格式,新增记录或需变更记录格式,必须报资料室备案。

5.3.3检测、试验所使用的行业指定、颁发的记录,报告按有关规定要求执行。

5.4.记录的填写

5.4.1记录的填写应符合下列要求:

a)字迹清楚,不得涂改,不能用铅笔。

b)填写内容详实\具体,不准无故空格.

c)签字齐全.

d)符合专业记录的填写要求

5.4.2各种记录填写必须客观、公正的反映反映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可追溯性。

5.5记录的标识

5.5.1各种记录的标题应正确反映所记录的内容,以便于识别、查阅。

5.5.2记录的编号形式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5.5.3对使用国家行业规定和顾客提供的记录,公司不作统一编号,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使用。

5.6记录的收集、整理和编目。

5.6.1各部门负责按照职能分配表中的主管条款收集相关的记录并进行整理、编目。

5.6.2各部门应设专(兼)职人员进行本专业记录的收集、整理。

5.7记录的归档、贮存和保管

5.7.1各部门的记录由各部门负责整理、归档。

需统一归档的由资料室归档、贮存。

5.7.2工程技术资料的贮存期限一般按国家档案管理关于档案贮存期限规定执行。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记录由主管部门规定期限并保存。

5.7.3记录在贮存时,应提供适宜的环境和设施,对记录进行保护,确保防止记录在贮存中有损坏、虫蛀、丢失等。

5.7.4记录档案和贮存时,由资料管理人员填写“记录台帐”,作好组卷,便于检索。

5.8记录的借阅

5.8.1记录的借阅一般不允许借阅原始记录,如需要时由主管领导批准。

5.8.2当合同规定时,经主管领导批准,在商定期内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查阅,同时填写“借阅记录登记表”。

5.9记录的处置

5.9.1过期和失效的记录由有关部门负责人批准进行销毁,由两人执行,同时填写“记录处理登记表”。

6相关/支持性文件

6.1公司《文件控制程序》

6.2公司《档案管理规定》

7记录

7.1“记录归档登记表”(JL4。

2。

4-01)

7.2“传阅记录登记表”(JL4。

2。

4-02)

7.3“记录处理登记表”(JL4。

2。

4-03)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保公司质量方针、目标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达到满足GB/T19001-2000idtISO9001:

2000标准和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不断完美质量体系,寻求持续改进机会。

2范围

本程序对管理评审计划的编制与评审频次、报告的编制与审核以及评审后的改进措施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本程序适应于公司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变更需求以及评价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术语

本程序采用GB/T19001-2000idt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有关定义。

4职责

4.1公司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批准评审计划、报告。

4.2管理者代表负责编制评审报告,提供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总结。

4.3经理办公室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针对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改正措施的实施情况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跟踪和验证;提供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施情况报告。

4.4公司各部门负责准备并提供本部门主管的各过程运行情况报告,制定并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改进措施。

5评审程序

5.1评审频次

5.1.1公司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

通常在内审结束后,一个月内进行。

5.1.2当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产品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市场、社会、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由经理提出是否需要进行管理评审。

5.2评审人员

5.2.1管理评审由经理组织,管理者代表协助,经理办公室做好与管理评审有关的准备工作。

5.2.2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有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必要时由经理决定增加的人员。

5.3管量评审计划

5.3.1经理办公室按管量评审的目的和要求编制计划并填写管理评审计划表,其内容包括:

评审的目的、内容、参加人员和时间安排等,经管量者代表审核报经理批准。

5.3.2在评审施前,由经理办公室将管量评审计划下发给参加评审的有关人员。

5.3.3管量评审计划审批后的原件由经理办公室保存。

5.4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包括:

a)(一、二、三方)审核结果。

b)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满意的测量结果、顾客沟通的结果)

c)各部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

d)产品质量的符合性,包括过程测量与监控、产品测量与监控结果。

e)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f)上基管理评审后采取措施的跟踪情况及其有效性。

g)可影响质量体系变化,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情况。

h)改进的建议。

5.5管理评审的实施

5.5.1总结报告/评审资料的准备

参加管理评审人员在签收计划后依据评审目的和内容,通过调研、分析有关记录,准备好需提交的资料。

a)经理办公室准备有关审核结果,主管条款的执行情况,上期管理评审后采取措施的跟踪情况以及汇总分析报告。

b)各部门按分工,针对质量管理体系中各主管条款,提供相应的运行报告,同时应针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

c)管理者代表准备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报告。

5.5.2总结报告/评审资料的提交

各部门准备的报告应于管理评审实施前一周提交给管理者代表审查

5.5.3管理评审会的召开

5.5.3.1管理评审会由经理主持召开,经理办公室做好会议签到、会议记录等各项工作。

5.5.3.2会上对各项报告进行讨论,确定不合格/改进项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措施计划,落实责任部门

5.5.3.3由经理办公室对会议讨论结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改进/整改措施,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发给相关部门实施。

5.6管理评审输出

5.6.1管理评审输出包括以下内容:

a)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决定和措施。

b)对产品符合性的评价及改进决定的措施。

c)资源需求。

对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目标)的评价结论。

5.6.2会上经理对评审提出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进行总结。

管理者代表根据输出要求负责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其内容包括:

评审目的、日期、内容、组织人、参加人、评审综述,需要改进的项目及措施等。

5.6.3管理评审报告经经理批准后,由经理办公室在分发与会人员,并做了发放记录。

5.7整改/改进措施的实施与跟踪

5.7.1各部门在整改/改进措施完成后,将实施情况报告报经理办公室,并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并签署意见。

5.7.2对验证不符合要求的应重新执行本程序的有关规定。

5.8经理办公室按《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5.9由管理评审引起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6相关/支持性文件

6.1《文件控制程序》

6.2《记录控制程序》

7记录

7.1“管理评审计划”(JL5.6-01)

7.2“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JL5.6-02)

7.3“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表”(JL5.6-03)

7.4“管理评审报告”(JL5.6-04)

 

培训实施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通过对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保证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具备的必要能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的人员的培训。

3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idt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的相关定义。

4职责

4.1经理办公室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

a)收信各部门的培训需求。

b)汇总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c)组织培训的实施和协调。

d)对公司的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4.2工程技术处负责:

a)提供每年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报经理办公室。

b)评价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效果。

5工作程序

5.1培训对象及内容

5.1.1各级人员除参加岗位培训外,还要参加安全、质量意识和知识更新的培训。

5.1.2利用工闲时间对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

5.1.3各部门计量员、试验人员、内部审核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上岗。

5.1.4转岗的上岗人员,必须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

5.1.5对新参加工作的院校毕业生要进行公司史、现状、制度和安全知识的教育。

5.2培训计划

5.2.1各部门根据实际恒温在每年年底前提出下一年度的培训需求,报经理办公室。

5.2.2经理办公室综合培训需求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编制年度培训计划,由经理审批后组织实施。

5.3培训方法

5.3.1根据全员培训的要求,生产技术发展的需求,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即公司和部门培训相结合;脱产和业余相结合;内培与外培相结合。

5.3.2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知识培训及内审员培训等由经理办公室提出、组织并实施。

5.3.3各类人员的学历培训外委专业培训等,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经经理审批也列入年度培训计划。

5.4实施与管理

5.4.1根据培训的年度计划,由经理办公室负责培训管理,下发培训通知。

5.4.2各有关部门按培训通知要求,按时报名,报经理办公厅室以确保培训按时进行。

5.4.3经理办公室按具体情况确定办班项目、负责组织制定培训工作实施计划和选用教材、选聘教师、组织授课及培训的管理。

5.4.4外培人员除单位选派外,必须由本人申请,经主管领导审批。

5.5培训结果

5.5.1公司举办的各种培训班,结业时必须提供培训实话计划,参加人员名单、培训日期、学时、培训内容及方式,培训考核方式及结果。

5.5.2需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凡在外或主管上级组织培训的,培训结果的证件由经理办公室保存(可以是复印件),将其姓名、岗位和语登记在册,填写“岗位取证登记表”和“职工培训登记表”。

5.5.3经理办公室对培训工作做出全面总结并地其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5.6培训档案管理

公司组织的各类职工培训资料包括:

培训计划、各培训班的实施记录、考核、考试成绩均由经理办公室保存并建档。

6相关/支持性文件

6.1公司《文件控制程序》

6.2公司《记录控制程序》

6.3公司《档案管理规定》

7记录

7.1“年度职工教育培训计划”(JL6.2-01)

7.2“岗位培训合格人员情况表”(JL6.2-02)

7.3“上岗、转岗人员岗前培训表”(JL6.2-03)

7.4“安全教育培训表”(JL6.2-04)

 

监视和测量装置

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处于受控状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证实工程(产品)质量有关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定义

本程序采用GB/T19000-2000idtI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有关的定义。

4职责

4.1试验室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a)制定计量管理制度。

b)编制年度周期送检计划。

c)建立计量器具、试验台帐。

d)收集保存计量器具、试验设备的检定或核准证书。

5工作程序

5.1采购验收

5.1.1试验室根据工作需要列出需求计划,填写《购置申请清单》,经主管领导批准后购置。

5.1.2试验室对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验收、并对所采购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精确度、规格型号与被测量对象的一致性进行审核,填写“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表”。

5.2检定、校准

5.2.1对新购置或顾客提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在使用前必须经有资格的检定单位校准或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2.2根据“计量法”和实施细则及计量器具在检测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公司将计量器具按A、B、C分级管理:

A类:

用于量具溯源的检测计量标准器,如使用中列入国家强制检定范围工作检测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

B类:

用于工程质量控制、内部经营、结算管理方面的计量器具按公司有关规定进行周期检定。

C类:

指对工程质量无直接影响,准确度要求不高,不提供重要参数,量值要求不高的计量检测器具。

公司可规定一次性检定或校准,并制定报废和更换的规定。

对于A、B类检测计量器具,分公司必须按时送检,对于C类检测计量器具要登记建帐,进行外观检定,必要时按规定进行更换。

5.2.3对某些监视和测量装置不存在国际或国家基准时,应制定并执行检定规程和记录校准的依据。

5.2.4当某些监视和测量装置不存在国际或国家基准时,应制定并执行检定规程和记录校准的依据。

5.2.5监视和测量装置除按周期检定外,有下列情况时必须校准:

a)因搬运、转移造成重撞时。

b)出现异状并经修复后。

c)出现偏离准确度后。

d)对自制的计量器具作为检测手段时,在其使用前由试验室负责进行校准、并出具记录。

5.2.6校准后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贴上校准的有效期标识,校准记录或证书应指定专人统一保管并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5.3使用管理

5.3.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必须是在校准有效期内处于合格状态。

5.3.2监视和测量装置使用人员必须是经培训合格、能正确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测人员。

5.3.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必须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严格按使用说明操作,在使用中出现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5.4储存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搬运、储存环境:

台湿度、温度、防震条件等应符合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

5.5封报废和封存

检测计量器具达不到测量精度时,应申请报废,并办理报废手续。

对于长期的检测计量器具应办理封存手续,填写“封存(启封)、报废申请表”。

5.6检测计量器具资料的管理

要保存检测计量器具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记录,以及监督抽查的有关记录。

6相关/支持性文件

6.1公司《试验设备管理办法》

6.2公司《记录控制程序》

7记录

7.1“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JL7.6-01)

7.2“购置申请单”(JL7.6-02)

7.3“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期检定计划”(JL7.6-03)

7.4“封存(启封)申请单”(JL7.6-04)

7.5“报废申请单”(JL7.6-05)

 

内部审核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各项质量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内部审核的提出以及实施内部审核的步骤和方法。

适用于公司对内部审核进行控制。

3术语

3.1本程序采用GB/T19000:

2000idtTSO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相关术语和定义。

3.2本程序采用ISO19011《质量和环境审核指南》中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

4.1.1负责内部审核的领导与策划,指导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

4.1.2负责审批年度内部审核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4.1.3任命审核组组长,审定审核人员,批准成立审核小组。

4.1.4协调、处理和解决内部审核中的重大问题,审批纠正措施计划。

4.1.5汇总分析审核结果,审批内部审核报告。

4.1.6向经理报告审核结果。

4.2经理办公室

4.2.1负责内部审核的日常管理工作。

4.2.2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

4.2.3负责确定被审核对象,提名审核组长和审核组成员并分组,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2.4负责协调审核工作,并监督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