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3827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docx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1学情分析:

  《咏柳》这首诗以春天里常见的柳树作为诗歌描绘的内容,题材是学生易于接受的,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甚至背诵了。

因此,我们除了要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之外,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课题中的“咏”在一年级学《咏鹅》时已经认识,由旧知迁移而来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诗题的意思。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写字的方法,所以在识字环节以学生互学的方式进行,运用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

整首诗读起来很有画面感,加上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具有爱表达、爱表现的欲望,因而在品读古诗环节从实景入手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然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达到吟诵的目标,并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目标:

  1.认识“咏、妆”等6个生字,会写“碧、绿”等5个字,积累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件播放图片,师旁白:

春天像一位美丽的仙女,把万物从沉睡中唤醒,红的`花,绿的草,嫩的叶,多美呀!

很多诗人都写过赞美春天的诗歌,谁能背诵关于“春天”的古诗吗?

背《春晓》

  《村居》

  2.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就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写下了一首赞美柳树的诗。

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咏”小老师带读,读准后鼻音。

你在哪儿学过这个字?

背《咏鹅》那“咏”是什么意思?

谁来说说“咏柳”的意思?

歌颂,赞美柳树。

  4.齐读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提示“咏”的声调发生了变化。

  二、初读古诗,识字写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

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认读生字“妆、丝、绦、剪、裁”小老师拿生字卡片带读,告诉小朋友们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

开火车读,全班读。

  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老师随机提示:

加一加,换一换,看图画等识字方法。

出示“妆丝”的演变,“裁”和“载、栽”比较。

  请孩子们给字组词,它藏在哪一句诗里,请读出来。

  4.书写生字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

碧剪学生认读生字,给字组词。

  观察生字,要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

提示:

注意字的结构和两部分的比例:

  “碧剪”是上下结构,上面部分所占位置多。

  “碧”上面由“王石”两字组成,“王”最后一笔由横变成提,下面的“石”要写得扁而宽,与上面部分平衡。

  “剪”上宽、长,下扁、短,上面的横要写得长,“月”和立刀旁都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面“刀”的撇收笔和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

  老师范写。

  学生练写,在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强调书写姿势。

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写的字,互相评价。

学生再次练写,每个字写一个。

  三、朗读全诗,理解诗意──领略美。

  1.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读完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小组内交流: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提示:

读出诗的节奏。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交流: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想象的画面,课件出示相关的诗句并指导朗读。

  4.课件展示柳树的图片,欣赏图片,配乐朗读。

  5.这么美的柳树是谁的巧手装扮出来的呢?

你从哪句诗知道

  的?

课件出示第

  三、四行诗,指导朗读。

  6.合作读诗:

老师描述诗句中的景象,请孩子们读出诗句。

  师:

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

  碧玉装扮的一样。

生读第一句。

师:

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叶子细细的,好像绿色的丝带。

生读第二句。

师:

这些装扮了一树的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

生读第三句。

师: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将绿色的丝带随心裁剪。

生读第四句。

  7.拓展:

二月春风裁剪出了这么美丽的柳树,她还装扮了哪些景物呢?

二月春风唤醒了小草,二月春风唤来了燕子,二月春风融化了冰雪。

二月春风染红了桃花,二月春风拔出了笋芽,二月春风吹绿了树木……

  8.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呀!

请孩子们再读古诗。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这首诗是谁写的呢?

  2.说贺知章的故事,创设情境熟读成诵。

  课件播放音频:

贺知章在长安任职多年,80多岁才退休回乡,百官为他送行。

他来到河边坐船,这时正好是早春时节,树木发芽,微风拂面,河岸边杨柳依依,贺知章情不自禁地吟诵出——生读《咏柳》。

他坐船终于回到家乡,河边一排排柳树在风中舞蹈,好像在迎接他回家,他脱口而出——生读《咏柳》。

船载着他回到了家门口,门前一株高大的柳树,垂下无数条嫩绿的枝条,充满了生机,他兴奋地吟诵——生背《咏柳》。

  五、总结全课,布置作业多么美的诗,多么绚丽的画,怎能不让人喜欢和向往?

其实,还有不少的童谣、诗歌也是描写春天的,请小朋友们回去以后找一找,读一读,去感受春天的美丽。

  新版教材《咏柳》教学设计2盼望着,盼望着,一年一度的国庆又到了!

为了感受一下节日的氛围,吃过晚饭后,我便早早地出了门!

国庆假期是长见识的最好时期,于是我和家人们一起来到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参观。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湘湖。

因为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而命名。

这个遗址是被一个大学生发现后被考古人员渐渐发掘出来的。

遗址约厚2~3米,距今有7000~8000年的历史了。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艘古老的独木舟。

我开始还以为那是一块破木头,根本无法想象那曾是一条可以载人过河的独木舟。

原来这条独木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独木舟,有近8000年的历史了,是用火焦法制作的。

它出土时还发现了桩架结构、木浆等大量遗物。

跨湖桥人在古湘湖畔生活了千年之久。

他们靠着农业、打渔和采集支撑着他们的生活。

那时候他们已经会使用并制作骨器、石器、木器和陶器,而且做得十分精致。

他们住的房子是使用木头搭个架子,再铺上茅草,并和上泥土加以固定,非常的简易和实用。

  这次游览,让我懂得了人们早在7000年以前,就会用自己聪明才智来制作工具、种植稻谷、将野猪驯化成家猪……古人真是聪明啊!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