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8305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5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docx

中国学前教育史知识点及各章练习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考核知识点

(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

(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四)古代的胎教(五)古代儿童教材

考核要求

(一)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1.识记: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主要内容2.领会: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

(二)古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1.识记:

(1)家庭教育的内容

(2)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2.领会: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3.应用:

分析总结我国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主要经验和局限

(三)古代宫廷的儿童教育

1.识记:

保傅制度与三母制度2.领会:

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四)古代的胎教1.识记:

胎教的内容和方法2.领会:

中国古代胎教的作用与目的3.应用:

对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评价

(五)古代儿童教材

1.识记:

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2领会:

古代幼儿故事、歌舞和游戏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主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

一、远古时期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1、在原始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也是由整个群落承担的,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成为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2、在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除生活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外,原始社会对儿童的公育内容还包括思想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1、在原始社会会后期,确切的说大约在五帝时期,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与军事民主制阶段,历史即将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这是产生了名为“庠”的教育机构。

据史料记载,“庠”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从严格意义上讲,“庠”还只能说是学校的雏型,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寓的机构或场所。

2、在原始社会,教养新生一代的任务通常主要是由老年人承担,因此,庠后来又具有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功能。

并且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这种功能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使它成为学校的萌芽,或成为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的专门机构。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

(4)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第二节奴隶社会儿童的学前教育

在社会发展的这一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国家机构的建立,文字的出现,学校开始产生。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1、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奴隶社会学前教育实施的较成熟时期。

在当时,人们甚至已经能够按照婴幼儿年龄大小来制定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实施学前教育的计划。

2、《礼记·内则》中记载的学前教育计划作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不仅是当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而且对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实施产生过一定影响。

二、奴隶社会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1、宫廷学前教育的含义:

宫廷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以处于学前年龄的世子为教养的对象,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在宫廷内实施的教育。

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实施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和实施于各诸侯王宫内的学前教育。

不过通常所言的宫廷学前教育,是指针对太子实施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2、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

为了加强对太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在奴隶社会时建立了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

(1)所谓保傅教育制度,是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时期就建立了保傅教育制度。

(2)“三公”:

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三公”对太子实施教育时有着明确的分工,其中,保,保其身体,即负责身体的保育;傅,傅之德义,即负责培养道德;师,道之教训,即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

(3)“三少”:

少师、少保、少傅。

(4)所谓乳保教育制度,是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5)“三母”: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

其中,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

除三母之外,当时的宫廷内还设有乳母,当时对乳母的选择也非常慎重,均择于大夫之妾或士之妻中。

三、胎教的实施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2、据史料记载,中国实施胎教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三千多年的西周时期,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3、为了保证胎教的实施,西周社会还建立了胎教制度,以加强从外部对孕妇进行的约束。

4、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由于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而代之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

(2)由于奴隶社会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者受教育的权利,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

(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

(4)对幼儿实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

(5)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

第三节封建社会儿童的家庭教育

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在封建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子女与社会最早的接触点,也是我国古代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场所。

1、教育的目的

(1)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是《学记》。

太学是封建社会一种重要的官学机构,它的最初设立动机,就是西汉武帝接受当时著名教育家董仲舒的主张而设立的。

(2)齐家治国的基础

(3)光耀门楣

2、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保健等方面。

(1)思想品德教育

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使儿童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德教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孝悌:

培养孝悌观念,是学前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还要求幼儿自小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

如果说孝是用来维系纵的家庭关系,占主导地位,那么悌则是用以强化横的家庭关系,居辅助地位。

对幼儿进行悌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孩童自幼兄弟友爱,为兄者爱护弟弟,为弟者敬爱兄长。

家庭教育中强调悌德的培养,目的是为了使兄弟和睦,家族兴旺,个人日后能在社会上立身。

崇俭:

崇尚俭朴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了使幼儿树立崇俭的观念,封建社会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在家庭中经常教导儿童俭朴是一种美德,奢侈则是最大的罪恶。

为了培养儿童的简朴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饮食与衣着,古人主张不能过于讲究。

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无欺。

为善:

善,在封建社会主要是指合乎道义、合乎礼仪的事。

古代学前家庭教育中非常注意使幼儿养成行善去恶的观念,经常教育幼儿除在家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外,在外凡是合乎道义的利人之事皆应为之。

(2)生活常规教育

封建社会的家庭对学前儿童实施生活常规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礼仪常规的训练和卫生习惯的养成。

礼仪常规的训练

在封建社会,幼儿的俄礼仪常规训练又称为幼仪教育。

幼仪教育,首先是合乎礼仪的姿态训练。

其次,对幼儿进行尊老敬长的礼仪常规训练,是幼仪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礼貌知识教育。

此外,进行初步的待人接物的礼仪常规训练,也是幼仪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养成卫生习惯

养成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是幼儿家庭生活常规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除了穿戴要整洁外,饮食卫生也必须讲究。

幼儿不仅要注意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还要为家庭的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洒扫”小事。

(3)文化知识教育

封建社会家庭对幼儿实施的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是教他们识字、学书、听解《四书》,以及学习一些名诗、名赋、格言等。

封建社会对于用作幼儿识字启蒙教育的字书教材的编写颇为重视,秦时李斯著有《苍颉篇》、赵高作《爰历篇》、汉时司马相如撰《凡将篇》、史游作《急就篇》;南朝周兴嗣的《千字文》与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以及无名氏的《百家姓》,简称“三、百、千”。

诗赋最常用的教材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北宋汪洙的《神童诗》。

(4)注重幼儿的身体保健

在许多家庭中注意到教养结合的问题,强调注重对婴幼儿的身体保健工作。

游戏是学前儿童喜爱的活动,也是古代家庭中加强幼儿身体锻炼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封建社会胎教的发展

1、封建社会的胎教向前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中医学理论的介入,使得人们对胎教的认识和实施更加科学。

2、《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中医学著作。

3、“外象内感”——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总结前人胎教理论与自己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外象内感”,意思是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4、胎教方面:

(1)重视孕妇精神状态的调节一向是古代胎教的重要内容之一。

孕妇应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注意控制情绪的波动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孕妇心绪和顺,胎儿才能健康成长。

(2)在要求孕妇注意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绪和顺的同时,唐宋以后的医学家们还十分重视孕妇饮食的调摄。

要求孕妇饮食应“饥饱适中”,同时在生活起居的其他方面也必须注意节制。

三、慈幼机构的建立

1、中国古代建立专门的俄慈幼机构起步较晚,它开始于处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宋代。

2、当时宋朝的慈幼机构主要由官方设办,其中又可分为由朝廷诏令设置的和由地方官吏自行设立的两种。

3、宋代的慈幼机构是慈善恤孤性质。

4、慈幼机构大规模的建立是在清代。

清朝的慈幼机构主要是育婴堂。

四、封建社会儿童学前教育的特点:

1、打破了过去奴隶社会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门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

3、对幼儿的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学前教育内容的难度和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

4、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重教轻养;

5、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本章练习:

一、单选题:

(每题2分)

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三少B三公C三母D三太

2.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写的()。

A蒙求B三字经C急救篇D千字文

3.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写的()。

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三字经

4.在古代宫廷,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的制度是()。

A三公B三母C三少D三太

5.古代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是()。

A礼教B幼仪C环境教育D能力培养

二、填空题:

1.(本题2分)“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

2.(本题2分)

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3.(本题2分)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

4.(本题2分)

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简称三、百、千

5.(本题2分)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类和知识掌故类。

三、简答题

1.(本题10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

简答题

2.(本题10分)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简答题

3.(本题15分)中国古代儿童初步的道德教育。

4.(本题15分)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

5.(本题15分)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6.(本题15分)请简要概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

第1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5.A

填空题

1.公育2.孝悌3.三母4.千字文5.训诫

简答题

1.教儿宜早;教子义方;信而勿诳;潜移默化;量资循序;有教有爱。

2.游戏:

游戏始终是儿童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中国传统儿童教育中,游戏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儿童游戏的种类繁多,常有骑竹马、斗草、荡秋千、捉迷藏等。

讲故事:

这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子女的最普遍的方式,尤其对幼小的孩子更是一种好的教育形式。

体罚:

体罚就是扑教,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流行广泛。

3.幼儿期道德教育只能是初步的,重点是树立必要的、儿童可以接受的道德观念和养成一些良好的道德习惯。

培养志向:

树立志向,往往会影响一个孩子一生得成长方向,它会成为一个动力,时时鼓励和鞭策孩子,使其为之奋斗。

教以孝娣:

孝,是指敬重长辈;娣,指友爱兄弟。

孝娣教育是古代道德伦常教育的重要内容。

勤俭耐劳:

喜欢节俭,切勿奢华,这是古代家庭对后代的普遍要求。

诚实无欺:

要求孩子从小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错误,要以老实的态度对待人和事,不欺骗别人

行善积德:

古人经常教育小孩子,为人处世要心眼好,多做善事,不做害人之事。

从小向孩子灌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

礼貌谦让:

要求儿童不但要对父母长辈及兄长有礼貌,而且对其他人也要以礼相待。

4.早期知识教育的内容:

语言教育,婴幼儿时期事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古代家庭十分重视培养孩子正确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识字教育,让孩子在入学前识得一些汉字,是一般家庭得普遍做法;计算,一般是粗浅得数字计算,多为日用的需要;自然常识,古代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方法,遇物而教。

 神童教育:

中国古代,少数有良好天赋又有良好的严格的家庭教育的儿童,便被培养成“幼慧”儿童或“神童”。

历代朝廷都非常重视出类拔萃的早慧儿童,采取措施,对神童加以选拔任用。

5.宫廷儿童教育的核心就是对未来帝王的教育,所培养的君主合格与否,会影响到国家的命运,因为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决定国君的权力至高无上。

从太子、王子幼小时起就加教诲,设置保傅之职,目的就是为他们自幼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说到底,宫廷儿童教育是为了维护皇姓家族的统治地位和权利,但这个特殊的帝王家庭,对太子、王子教育的好坏,又往往要影响国家的安危,国民的生计,一个有良好道德和文化水准的帝王,总会于国于民多少有些利。

所以,宫廷儿童教育,尽管它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它却具有国家的意义了。

6.此类教材以《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影响最大。

《千字文》全文均为四言韵语,用了1000个字,共250句。

主要供儿童识字,同时也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人伦、生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百家姓》由近500个用作姓氏的汉字写成,收入中国人的单姓436个,复姓60个。

也采用四字韵语,有韵律、易记诵。

《三字经》全文共300多句,1000多字,三字一句,六字一韵,句中有一定的声调起伏,内容也较浅显易懂,容易诵读记忆,它适合儿童识字,也是儿童知识启蒙的好教材

(二)训诫类

此类教材是指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为人处世及伦理道德方面教育的儿童诗歌,以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撰写的《小儿语》《续小儿语》为代表。

《小儿语》语言通俗流畅,连贯自然。

全篇分四言、六言和杂言几种句式。

不少句子有很深含义,有些话竟如同格言谚语到处流传。

(三)知识掌故类

指传授历史知识和一般知识的蒙养教材,其中以《蒙求》最为流传。

全书2384个字,596句,是四言韵语,两句成对,每句讲一个历史人物故事,还介绍一些古人勤学的典故。

语句简练,便于记忆,但必须由老师或成人讲解。

另一套题目:

第一章古代的学前教育

一、填空

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2、中国古代儿童诗歌总,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写的。

3、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所撰的三字经。

4、在古代宫廷,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的制度是。

5、古代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是。

6、“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7、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8、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

9、古代最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王应麟的、无名氏的《》和周兴嗣的,简称三、百、千。

10、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和知识掌故类。

二、简答

(一)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1、教育内容:

2、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4、奴隶社会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1)宫廷学前教育的含义

(2)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总特点?

(二)封建社会家庭教育

1、目的:

2、内容

3、原则

4、方法

(三)慈幼机构的建立

1、开始于处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

2、封建社会儿童学前教育的总特点:

(四)古代胎教

1、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是。

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

2、胎教:

3、中国胎教始于三千六百多年前的周文王的母亲。

4、唐代孙思邈的《》。

外象内感:

5、古代胎教的经验及局限

6、幼儿教材有和。

其中,诗歌有训诫类、和识字类。

7、史游的。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考核知识点

(一)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理论

(二)颜之推的家庭教育理论及《颜氏家训》(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四)王守仁对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和改革儿童教育的主张

考核要求:

(一)贾谊的太子学前教育理论

1.识记:

论太子早期教育的阶段——胎教与学前教育2.领会:

太子教育的意义

(二)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

1.识记:

(1)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颜氏家训》的作者、主要内容及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2.领会:

颜之推论儿童家庭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三)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1.识记:

朱熹关于培养儿童行为习惯的主张

2.领会:

(1)朱熹关于对儿童早施教的主张

(2)《童蒙须知》和《小学》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四)王守仁改革儿童教育的主张

1.识记:

王守仁改革儿童教育的主张

2.领会:

王守仁对封建传统儿童教育的批判

3.应用:

评析王守仁的“自然教育论”

主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贾谊的早期教育

一、早谕教

贾谊对于早期教育的论述,主要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观点出发,针对皇太子的教育而言的。

1、贾谊认为对太子的教育,实乃治乱之机要,如果太子能受到正面的教育,养成善良的品德,则,“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贾谊认为,对太子的教育应尽早实施,早期教育是教育的最佳期,当婴幼儿的赤子之心尚未受到外界熏陶时,先入为主,对他实施教育,就会收到最佳的效果。

同时,早期教育也是整个人生教育的最重要的阶段,一个人幼时接受的教育,往往决定着他日后的成长道路,稍有不慎,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因此,他强调“君子慎始”。

2、贾谊认为,胎教是早期教育之始端,王室之家应当重视对太子实施胎教,在太子未出生以前要设置专门实施胎教的处所——蒌室,安排专人监护孕妇的饮食、视、听、言、动等,使其合乎礼的规定。

孕妇自身亦须有胎教意识。

他是汉代最早提倡胎教的教育家。

二、选左右

1、贾谊认为,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成功的保证,为加强皇太子的早期教育,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的辅导、教谕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设置官职旨在太子周围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处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太子,当然也不能不为善。

2、师、保、傅是太子最早、最重要的教育者,他们的品性直接影响到太子德行的形成,最终关系到国运能否长久。

为此,贾谊要求统治者必须慎择师、保、傅官。

三、重儒术

他向统治者进言,要求注重儒术,按儒家的理想人格来塑造太子,以儒家学说作为早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1、对太子的文化知识教育,贾谊主张应注重《春秋》、《礼》、《诗》、《乐》等儒家经典的传授。

在贾谊看来,儒家经典不仅是古代文化的记载,而且含有丰富的道德涵养价值。

在学习儒家经经典之外,还提倡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

2、在道德教育方面,贾谊主张应是太子自由形成儒家倡导的忠、义、礼、孝、仁等道德观念,在他看来,具有此“圣人之德”的人,就是道德上的完美者,为此,特要求对于太子不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教师应及时给以矫正,对将来君临天下的太子的教育,贾谊提出,师、保、傅官应是太子自幼通晓家德刑并举的治国策略,指导对臣子应赏罚分明,公正。

3、此外,关于太子的早期教育,贾谊还提出教养结合的主张,即除进行道德与知识教育外,并须由少保负责健养其身体。

一方面监护太子,另一方面照料太子的日常起居。

第二节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一、《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地家庭教科书。

二、重要思想

1、提倡及早施教

提倡及早是教师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思想。

他认为,家庭教育应当及早进行,越早越好,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实施胎教。

他实施胎教的理由主要是人在幼年,心理纯净,精神专一,可塑性很大,此时进行教育是最好的时机。

幼儿期是教育的最佳期,有条件的家庭均应及早施教,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对此,颜之推认为,不要因此自暴自弃。

2、主张慈严结合

在这个问题上,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自然要爱护,但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爱护的职责,更有教育的义务,教育好子女,才是对子女最大的爱护。

为此,他主张父母对子女应“威严而由慈”,将慈爱与严教有机的结合起来,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家庭往往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陷于溺爱中,他非常反对这种教养方式。

颜之推在反对无教而有爱的同时,还指出有的家庭虽然对子女也注意了严格的教育,但由于担心伤害孩子的身体,去舍不得施以肉体的惩罚,殊不知,鞭挞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有效手段。

在他看来,体罚教育孩子,是完全必要的。

颜之推要求父母对子女应该慈严结合,不能无教而有爱,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严教不等于严厉,更不等于棍棒教育,他视体罚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显然是错误的,不可取的。

3、要求均爱勿偏

所谓均爱,是指父母对所有的子女应一视同仁给予相当的慈爱。

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子女施爱不均,不仅直接造成偏宠者的骄横习气,客观上还会导致兄弟不睦。

4、主张博习致用

在家庭教育中,他要求子弟博习多种知识,他认为,士大夫家庭对子弟进行教育时,首先应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最基本的学习材料,五经固然重要,但他认为家庭教育不能仅限于学习五经,还应剪几百家之书,以及琴、棋、书、画、文学等今后士大夫生活所必备的学问。

否则就会见闻狭隘,头脑闭塞。

颜之推认为,只是不但需要广博,还要抓住要领,能够灵活的应用,所以,在提倡博习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子弟的经世致用的本领。

教育子弟要把学习当做自己修身利行的途径。

5、重视风化陶染

所谓风化,是指家庭中父母或其他人对年幼者的模范作用。

家长是儿童感情上最亲近的人,也就是儿童心目中的权威,他们的言行常备儿童奉为金科玉律,父母对子女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人,故为父母者必须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出注意自身与其他家庭成员影响外,还必须关系儿童所结交的朋友。

这好似及赏析成语发展了古代注重环境的教育作用的影响。

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精华。

他关于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原则与方法的论述,虽是基于使后代“立身扬名”、“光宗耀祖”的宗旨而发出的一家之训,但由于它涉及了古今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包含了一定的合理因素,至今不失其价值。

第三节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他的儿童教育思想除散见于一些诗文中,还见之于他的《童蒙须知》、和《小学》中。

思想:

1、重视蒙养教育

他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