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58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docx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保证措施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措施

1.1热风炉施工

施工方法:

在热风炉基础土建工程施工完毕后,在其上砌筑热风炉墙体安装燃烧设备等。

热风炉整体需要现场施工。

施工顺序:

确定位置→炉墙砌砖→安装燃烧设备→炉墙烟室施工→安装结束自检。

施工要求:

----施工前必须按图纸以1:

1放样,确定准确尺寸后方可开始砌砖。

----炉墙砌筑前,清理其基础上面、周围及上方有碍施工的障碍物,如瓦砾、电线等。

----燃烧设备和换热器使用汽车吊依次吊放在其基础之上,保证方位和二者间的距离,打水平,水平度1%。

----支模、按比例搅拌耐火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等物料,打拱。

质量检验:

炉体初次开炉前应检查耐火水泥、炉墙是否安全;燃烧中记录各项数据,试烧结束后检查炉体是否有危害性裂缝。

烟尘排放按照GB90787—88《工业窑炉烟尘排放标准》的规定检测。

1.2烘干塔施工

施工方法:

烘干塔各部分运到现场后,分节安装在塔基础上,烘干塔各节在工厂内制做,在粮库现场组装。

施工顺序:

烘干塔基础土建施工完毕→场地平整→检查地角螺栓→安装烘干塔底座→二次灌浆→吊装各节→螺栓连接→整理检测

施工要求:

----烘干塔各塔节尽可能卸放在它的基础附近,以便安装。

----安装烘干塔前,查验地脚螺栓预留孔,清除预留孔内的杂物。

要检查、清理烘干塔基础上面、周围以及上空有碍施工的障碍物,如瓦砾、电线等。

----起吊塔底座,穿地脚螺栓于底座支腿上的螺孔内,拧螺母,吊塔底座于塔基础上,确定方位后,将地脚螺栓置于预留孔内,打水平,底座上平面水平度≤3‰,进行二次灌浆。

----在塔基础周围搭脚手架,脚手架的高度随着塔节安装高度的增高而增高,以保证施工人员联接固定各塔节法兰具有足够的高度和安全性。

----采用汽车吊吊装各塔节,汽车吊的起升高度要大于25米。

----施工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任何情况下不得进入被吊起物下方。

----烘干塔用螺栓联接,安装完毕后,脚手架暂不拆除。

(留待后续的冷风管道、热风管道、提升机以及溜管等安装用)。

----安装结束、自检合格后,拆除脚手架,清理场地。

质量检验:

烘干塔试运行时记录各段温度,检查出机粮温、粮食湿度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粉尘排放、噪声排放是否达标。

1.3风管件安装:

----按单元系统由头到尾,由下至上顺序安装。

----根据单件重量、安装位置、高度、安装过程采用人工加机具进行安装。

质量检验:

----施工过程中按《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制作、验收。

1.4电气

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图纸、烘干塔的结构特点,施工过程中采取立体安装,先安装盘、柜、桥架与机械设备安装无关工作量,后安装与机械连接部,最后调试、试车。

----凡电气材料到场后,应根据材料特性检查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施工中采用规范、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92

施工顺序:

盘、柜、桥架等安装→配管→敷设电缆、穿线→压线、接线→单体调试→联合试车。

施工要求:

----盘柜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础型钢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mm/m

mm/全长

不直度

〈1

〈5

水平度

〈1

〈5

位置偏差

及不平行度

〈5

盘柜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直度(每米)

〈1.5

水平偏差

相邻两盘顶部

〈2

成列盘顶部

〈5

垂直偏差

相邻两盘边

〈1

成列盘面

〈5

盘间接缝

〈2

----安装桥架时,托架高度偏差不应大于5mm,桥架的左右偏差不应大于10mm;竖直安装时,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2‰;在有坡度的建筑物上安装时,应有与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配置钢管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钢管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钢管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接头长度的1/2,螺纹表面应涂电力复合脂,连接后螺纹宜外露2~3扣。

•固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其它距离按规范执行。

•钢管与桥架连接时,管端锁紧螺母宜与桥架锁紧,外露螺纹2~3扣。

•埋地钢管口宜作成喇叭形。

•钢管弯曲半径应为管径的6倍,或符合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

----金属软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6倍,软管长度不宜大于2米,软管与钢管连接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

----电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敷设前,应测量电缆绝缘值符合规范要求后敷设,敷设后再测量一遍,达不到要求,撤除后重敷设新电缆,重复上述程序,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直埋电缆沟深为0.85~0.9m,电缆间距(外皮)为100mm,电缆上、下表面各有100mm厚细沙,上层细沙盖砖,砖宽度盖住电缆。

过路、穿墙等处下电缆保护钢管,与其它管路交叉处距离应符合规范标准,盖土时应留有沉降余量。

在直线、拐弯等处埋标志桩。

•电缆在桥架上敷设时,用尼龙扎带绑扎于桥架上,水平段距离3m,竖直段距离1m。

----电缆头制作宜采用自粘带、粘胶带制作。

钢铠保护与铜线缠绕锡焊后接地。

电缆头应一次制作完成。

----按钮、插座安装顺序应一致,操作时牢固灵活,同一列高差≤1mm,密封,螺栓应紧密牢固。

----配电柜、电机等配线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线号、相序标识应按图纸正确排列。

•截面10mm2及以下单股铜芯线可直接与设备连接。

•多股铜芯线应先拧紧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连接。

----接地网应严格按图纸施工,扁钢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扁钢宽度,焊接处均应涂防腐漆二遍。

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各种传感器元件应根据说明书,规范安装。

----凡涉及到防爆区安装,应按相关规范执行。

----安装中出现问题应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制定处解决方案后方可继续施工。

调试、试车:

----掌握控制回路原理后,用临时电源对控制回路调试,各断路器、接触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热继电器等分离正常,无异常声音,并应符合控制要求。

----各主回路测试绝缘时达到要求后方可送电。

----电机运转前,应测试电机绝缘值符合要求,机械部分无卡死,滑破现象,Y—△启动相序等正确之后,方可送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

----单机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联动试车。

质量检验: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上述规范安装、验收。

1.5钢结构

施工方法:

根据钢构件的结构形式,施工过程中采取部件预制、拼装方法。

施工时按设计单元分别预制,然后组装成单元体,最后安装形成整体。

施工程序:

基础复测→放样、下料→组对成型→焊接→除锈、油漆→预拼装→基础放线→安装→焊接→油漆。

施工要求:

----所有构件在制作前必须按图示控制尺寸以1:

l放样,量出准确尺寸后方可下料。

----放样和样板(样杆)必须经过技术人员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所有部件、构件的端头应经过加工消除毛刺;端面磨光倒棱,倒棱为0.5mm×45°.

----当型钢的长度不能满足构件设计尺寸要求时,允许拼接。

拼接焊缝的部位应设在受力较小的部位,并宜采用引弧板施焊,以消除弧坑的影响。

----H型钢的拼接采用等强的对接焊缝,焊缝为对接剖口焊缝,焊缝与作用力方向夹角为45°~55°。

----需要制孔的部件采用磁力钻钻孔,严禁用气割割孔;δ≤12mm的板材采用剪板机剪切。

----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施焊后当变形超过规定值时,必须予以矫正。

钢构件焊接

----焊接方法

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材料采用E4303(J422)。

----焊接要求

•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材料采用E4303(J422)

•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焊件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处理情况,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经修整合格后方可施焊。

•施焊前应将接头油污、熔渣等其它有害杂质清除干净,清除范围不得小于20mm。

•焊条按出厂说明书的规定烘干,使用时放入焊条保温筒内,不得使用焊芯生锈、药皮脱落和受潮的焊条。

•定位焊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型号,应与焊件材质相匹配;焊缝厚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且不应大于8mm;焊缝长度不宜小于25mm,定位焊位置布置在焊道以内,并应由持证焊工施焊。

•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接头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

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应大于20mm。

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焊接连接的所有焊缝应按图中要求满焊,焊缝长度除注明者外,不得小于60mm,所有受力焊缝厚度不得小于6mm。

•T形接头、十字接头、角接接头等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其焊角尺寸不得小于t/4.

•角焊缝转角处宜连续绕角施焊,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角焊缝端部不设置引弧和引出板的连续焊缝,起落弧点距焊缝端部宜大于10.0mm,孤坑应填满。

•焊成凹形的角焊缝,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应平缓过渡;加工成凹形的角焊缝,不得在其表面留下切痕。

•多层焊接宜连续施焊,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检查,清除缺陷后再焊。

•施焊时应根据焊件结构型式,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以防止或减少钢结构的焊接变形。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直超过两次,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钢构件安装:

----基础验收

安装前对基础进行交接验收,复测埋件的外形尺寸、坐标、标高、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顺序

按单元体由下至上进行安装,

----安装方法

根据构件重量、安装位置、高度,安装过程中采用50吨、75吨的汽车吊进行安装。

质量检验:

施工过程中按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制作、验收。

钢结构的油漆

钢结构构件在制做时刷底漆一遍。

钢结构架设后,所有底漆受损处的焊接、栓接、铆接面,均依照规定予以洁净、修整,涂底漆二层,再施面漆二道。

钢结构用的底漆及面漆及钢材金属保护涂层材料及其成分,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所有油漆为正式工厂生产的产品,所有油漆在施工前,予拌合,使颜料保持均匀悬浮状态。

新开罐的油漆,不能有过份沉淀现象,并均匀搅拌,便于施工。

油漆不有浮皮硬化、结块或色调分离现象,且不含有块状物及皮状物。

•油漆有易刷性,在规定的厚度内无流动或下垂趋势。

油漆在密封桶内装满四分之三量,在48小时内不起浮皮。

•油漆干后,为均匀光滑面,无粗糙、砂粒、不均匀及其他表面缺点。

•涂料和涂刷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

如涂刷厚度规范无要求时,一般宜涂四至五遍。

漆膜总厚度:

室外为125-175um,室内为100-150um。

•面漆颜色样板,先送请业主核可。

所有油漆面完全洁净后,作适当的施漆。

如有油漆面层起皮、开裂或显示油漆系在不当情况下施工时,即清除并洁净金属表面再重漆。

此项去除缺点、洁净表面与重新施漆将在业主监督的情形下进行,不为此增加任何补偿费用。

(1)基层处理

基层完全清除所有松锈皮、污垢、细屑、油脂以及其它外来物质,以免妨害漆面与油漆的粘着或导致不完美涂面,或施漆后发生缺点。

洁净表面将在施漆前获得业主认可。

(2)底漆的施涂

•除另有规定者外,钢材将在业主认可后与装运出厂前,先在厂内施漆一层。

•钢材表面已洁净与油漆准备工作完成后,在运离制作工地之前,除构件连接面之处外,施底漆。

如构件表面未在工厂连接,但在装配或架设后不能施漆处在装配前,施漆三道。

•凡需工地焊接时,距焊接面至少8cm处,在制作厂内不施厂漆。

架设后焊接处将依照焊接规定,予以清洁处理,然后在所有未施漆处,作底漆一道。

•在厂内涂底漆可用刷涂或喷涂方法,但不在潮湿金属面上施漆。

(3)所有钢材施底漆一道,并不少于二道的调合漆。

油漆的颜色如所规定或业主决定。

每一涂层的颜色不同,以利发现不完全的施漆。

(4)施工现场涂漆

所有现场涂漆使用喷漆。

在施工期间每支喷射枪仅能装用一种料。

2.7配套设备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根据工程图纸,设备到货及基础完工情况,按照图纸及规范进行施工。

----设备的运输及就位是安装中的重要工序,安装时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采用人工加机具的方法进行施工。

----安装顺序采用先主后次、先里后外、先下后上的原则,集中主要力量攻难点、重点。

----设备安装采用下列规范及标准: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JBJ23-96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29-96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32-96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J31-96

----其它按设备说明书执行。

技术要求

施工准备

•工程开工前参加施工的班组,应认真进行图纸的初审和汇审,认真学习施工措施及相关文件。

•与业主和监理联系,组织设计交底。

•各班组应准备好必备的工具及材料,进入现场后首先应清理好现场,勘察好设备的运输路线。

•现场开工前,应具备三通一平的条件。

•施工前应将施工中所用的设备(如电焊机等)安放好,接通电源,同时做好接地。

设备接收后至交工期间应由我方看管,进入房间内的设备应将门封闭上锁,就位后的设备应盖好,以防弄脏设备,做到文明施工。

•施工现场所用材料要堆放整齐,并设专人看管,以防丢失。

•设备开箱应在建设单位有关人员参加下进行,并作好记录。

基础的复查及验收

•基础验收时,要有土建的基础移交单,并依据移交单进行复查,主要复查基础的外形尺寸、座标、强度、标高等复合规范要求。

•基础复查后,将全部检查结果作好记录,并办好交接手续。

通用规定

1设备基础尺寸及位置的允许偏差

设备基础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座标位置(纵、横轴线)

20

2

不同平面的标高

-20

平面外形尺寸

20

3

凸台上平面外形尺寸

-20

凸穴尺寸

+20

4

预埋地脚螺栓孔

(1)中心位置

10

(2)深度

+20

(3)孔壁钻度

10

5

基础的垂直段及平面的水平度

(1)每米

5

(2)全长

10

6

预埋地脚螺栓

(1)标高(顶端)

+20

(2)中心距(在根部和顶部测量)

2

2设备安装前,应按施工图并依据有关建筑物轴线、边缘线、标高线放出安装基准线。

3平面位置安装基准线与基础实际轴线或与厂房墙(柱)的实际轴线或边缘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

4设备的平面位置和标高对安装基准线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平面位置

标高

与其它设备无机械联系的

10

+20

-10

与其它设备有机械联系的

2

1

5设备找正,调平的定位基准面、线或点确定后,设备的找正,调平均应在给定的测量位置上进行检验,复检时亦不得改变原来的位置。

6地脚螺栓任一部分离孔壁的距离应大于15mm,且底部不应碰孔底。

7地脚螺栓用膨胀螺栓的螺栓孔一定要与要与膨胀螺栓相配套,且牢固,不应有松动现象。

8拧紧地脚螺栓时应在基础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进行,拧紧螺母后螺栓必须露出螺母1.5~3个螺距。

9有放垫铁的设备,每组垫铁宜减少垫铁的块数,且不宜超过五块,并少用薄垫铁,各垫铁间定位后焊牢,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相邻两个垫铁组之间的距离宜为500~1000mm。

10设备调平后垫铁端面应露出10~50mm,垫铁组深入设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地脚螺栓的中心。

11设备的找正、调平时严禁用拧紧、放松地脚螺栓的方法找正调平设备,斜垫块应成对使用,严禁用单块斜铁找平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