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6032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届高三模拟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绝密★启用前

四川省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17届高三模拟

(一)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32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loop结构有关。

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hI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loop结构中的碱基与五碳糖通过氢键连接

B.R-loop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C.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也可转录形成mRNA

D.R-loop结构的形成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2、下列相关生物科学的说法最科学的是

A.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并呈线性排列

B.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D.转录是指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3、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降低

B.细胞分裂,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螺旋缠绕成为染色体

C.细胞分化,分化后细胞的DNA和蛋白质种类、数量都发生变化

D.细胞凋亡,发生在所有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中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的作用与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无关

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C.温度下降时甲状腺激素会定向运输给产热器官

D.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血浆渗透压会升高

5、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的条件是模板、原料、酶、能量

B.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核内可以发生①②过程

C.①~⑥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①~⑥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但酶的种类各不相同

6、每个细胞都有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使各种蛋白质在需要时才被合成,这样能使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防止生命活动中出现浪费现象。

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如图)负责调控色氨酸的合成,它的激活与否完全根据培养基中有无色氨酸而定。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是通过影响基因转录过程实现的

B.色氨酸的作用是阻止阻遏蛋白与某些区域结合,从而导致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转录受阻

C.基因表达的调控除了图示作用机理外,还可通过调控翻译过程实现

D.当培养基中无色氨酸时,阻遏蛋白不能阻止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区域结合,色氨酸合成酶能被合成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7、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时,需要等待平板冷却________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由_________细胞繁殖而来的形态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对月季进行组织培养时,适宜花药培养的时期是_________期,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镜检时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______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l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4)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的目的是______;得到的萃取液需要用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浓缩。

8、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______和_____。

(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_____DNA连接酶和_______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

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_________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_____和______也可作为运载体。

(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部,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56科,131属181种;动物10目28科68种。

区内有着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原湿地,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性生态系统,黑颈鹤数量已由1990年初建保护区时记录到的300只增加到了2016年记录到的1301只。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黑颈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____。

(2)太阳能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基础。

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进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___________的种类及数量。

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与治疗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_____________的功能。

人的体温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调节。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调节。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几乎是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抗体A,该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与____________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过_______(填“强”或“弱”)所致。

(4)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____________及细胞Y的____________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5)和浆细胞相比,图中细胞W不仅能增殖分化而且还能__________。

11、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可以发生隐性突变,而隐性突变会导致不同情况的出现:

如突变不会引起个体死亡、突变会导致完全致死(全部突变体死亡)和不完全致死(一部分突变体死亡),若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得F1,使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

请回答:

                                       

(1)若经诱变后没有发生突变,则F2果蝇表现型为___________。

(2)若只发生隐性突变而不引起致死现象,则F2中红眼与白眼的比值为___________。

(3)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则F2中雌:

雄为_______。

(4)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不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则F2中雌:

雄介于____和_____之间。

12、紫色洋葱的叶分为两种:

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由内表皮和外表皮组成,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储存营养物质。

下面以紫色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若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应为洋葱的___________,在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含有的色素是____________(填色素名称)。

(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所用的具体材料是洋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壁分离指的是__________和细胞壁分离过程。

(3)观察有丝分裂时,将洋葱老根去除,水培生根后剪取根尖:

①将根尖浸在盐酸-酒精配成的解离溶液中3~5min,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清水漂洗后,可用石炭酸-品红试剂染色,根据所学知识推测,这是一种_____性染料。

③若将洋葱根尖放入冰箱诱导处理一段时间,染色体数目可能加倍,其原理是低温能够______。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D

6、B

7、

(1)凝固(50℃)(2分)梯度稀释(2分),单个(1分)

(2)单核(2分)   醋酸洋红法(2分)

(3)对氨基苯磺酸 (2分)

(4)使原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增大溶解度(2分);蒸馏

8、

(1)黏性末端平末端

(2)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I切割产生的相同

(3)大肠杆菌  T4

(4)mRNA(或RNA) cDNA(或DNA)  PCR

(5)噬菌体 动植物病毒

(6)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

9、 标志重捕法 随机取样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CO2 负反馈调节 生产者 抵抗力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0、 氧化分解 神经-体液 分级 全身组织细胞 促甲状腺 强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保留对抗原的记忆(或识别抗原)

11、 均为红眼 3:

1 2:

1 1:

1 2:

1

12、 管状叶 叶绿素a 鳞片叶外表皮 原生质层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碱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

【解析】

1、R-loop结构中的碱基与五碳糖不是通过氢键连接的,A错误;R-I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其中双链DNA中的嘌呤碱基总数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但单链RNA中嘌呤碱基总数与嘧啶碱基总数不一定相等,因此R-loop结构中嘌呤碱基总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总数,B错误;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为模板链的互补链,不能转录形成mRNA,C错误;根据题干信息“R-I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hI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可知,R-Ioop结构的形成会影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正确。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信息题,注意题干信息“R-I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hI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的应用。

2、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A错误;新物种的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不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B错误;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C正确;转录不仅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也可以转录,D错误。

3、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所以物质运输效率降低,A正确;细胞分裂过程中核仁、核膜会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螺旋缠绕成为染色体,B错误;细胞分化,细胞核中的DNA的种类和数量都不会改变,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C错误;生物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但是细胞凋亡不一定发生在被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中,D错误。

4、内环境稳态的调节需要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甲状腺激素定向作用于靶细胞,但是运输是不定向的,C错误;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血浆渗透压会降低,D错误。

5、试题分析:

①过程为DNA的复制,需要的条件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酶、ATP提供能量,A项正确;造血干细胞是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包括①过程DNA的复制,②过程为遗传信息的转录,造血干细胞中基因表达时能进行此过程,B项正确;①~⑥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方式有所不同,C项正确;①~⑥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但酶的种类有的相同,有的不同,如③⑥过程都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所需酶的种类相同,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6、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阻遏蛋白和色氨酸可以阻止RNA聚合酶和有关基因的结合,阻止基因的转录过程,A正确,色氨酸的作用是使阻遏蛋白与某些区域结合,从而导致色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转录受阻,B错误,基因表达的调控除了图示作用机理外,还可通过调控翻译过程实现,C错误,当培养基中无色氨酸时,阻遏蛋白不能阻止RNA聚合酶与启动子区域结合,色氨酸合成酶能被合成,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转录与翻译。

7、试题分析: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时,需要等待平板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操作;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上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形态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2)对月季进行组织培养时,适宜花药培养的时期是单核期,此时细胞核由中央移向细胞一侧,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镜检时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醋酸洋红法。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

(4)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中,要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的目的是使原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接触,增大溶解度,以提高萃取效率;得到的萃取液需要用蒸馏方法进行浓缩。

考点:

本题考查一些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8、试题分析:

(1)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后能形成两种类型的末端,即平末端和黏性末端.

(2)为了便于相连,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之后所产生的黏性末端必须相同.

(3)DNA连接酶分为两类:

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这二者都能连接黏性末端,此外T4DNA连接酶还可以连接平末端,但连接平末端时的效率比较低.

(4)反转录是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先合成单链DNA,再合成双链DNA,利用PCR技术进行大量扩增.

(5)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6)当受体细胞是细菌时,为了增大导入的成功率,常用Ca2+处理,得到感受态细胞,此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容易吸收重组质粒.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

故答案为:

(1)黏性末端 平末端

(2)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I切割产生的相同

(3)大肠杆菌  T4

(4)mRNA(或RNA) cDNA(或DNA)  PCR

(5)噬菌体 动植物病毒

(6)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

9、试题分析: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1)如果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黑颈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取样。

(2)太阳能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功能实现的基础.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0、试题分析:

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

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

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分析图示,细胞Z能产生抗体,为浆细胞;细胞Y为B细胞,细胞X为T细胞,细胞W为记忆细胞。

(1)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调节体温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所以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2)下丘脑和垂体功能衰退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所以其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3)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抗体A与甲状腺细胞膜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X(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5)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细胞W是记忆细胞,可以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还保留对抗原的记忆功能。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以及通过图形分析,确定体液调节过程中四个细胞的名称。

11、试题分析:

已知对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发生突变四种情况:

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的基因型有XBXB、XBX-、XBY、X-Y,即表现型为红眼:

突变眼=3:

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若为隐性致死突变,F2中X-Y死亡,则F2中雌:

雄=2:

1;若为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

雄比为介于2:

1和1:

1之间;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基因型有XBXB、XBXB、XBY、XBY,即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经诱变后没有发生突变,则F2中X-Y的基因型为XBY,都为红眼。

(2)若只发生隐性突变而不引起致死现象,则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与白眼的比值为3:

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

(3)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F2中X-Y死亡,则F2中雌:

雄=2:

1。

(4)若突变不致死,则F2中雌:

雄为1:

1,若完全致死,则F2中雌:

雄=2:

1,所以若不完全致死,则F2中雌:

雄介于1:

1和2:

1之间。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不同的突变类型,熟练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分情况分析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12、试题分析:

洋葱是比较好的实验材料:

①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②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色素含量较多,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③洋葱的绿叶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叶肉细胞做细胞质流动实验;④洋葱的内表皮细胞颜色浅、由单层细胞构成,适合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

(1)题干中“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含有叶绿体,则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管状叶,含有色素较多。

由于叶绿素a的含量最高,所以在滤纸条上最宽。

(2)质壁分离指的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分离。

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鳞片叶外表皮,具有紫色液泡,便于观察。

(3)①将根尖浸在盐酸-酒精配成的溶液中3~5min为解离过程,其作用是使组织中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②石炭酸-品红试剂是一种碱性染料,可以由于染色体的染色。

③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