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案例14年.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91413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审计案例14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案例14年.docx

《审计案例14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案例14年.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审计案例14年.docx

审计案例14年

模块一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一、应收账款审计案例

案例分析一:

审计人员在对A公司应收账款函证后,其函证结果汇总表中显示回函内容如下:

1甲公司:

购买A公司40万元的货物属实,但款项已于2009年12月25日用支票支付;

2乙公司:

购买A公司30万元的货物尚未收到;

3丙公司:

因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根据购货合同,于2009年12月29日将货

物退回;

4丁公司:

因货物运输途中的损坏,已提出诉讼要求半价支付款项,货款为25

万元,而非50万元;

5戊公司:

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货70万元,根据购货合同2009年支付35万元,已于2009年12月27日用支票付讫;

6己公司:

2009年12月10日收到A公司代销的货物23.4万元,尚未销售。

7庚公司:

因地址错误,被邮局退回。

案例分析二:

A注册会计师为甲公司2009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项目负责人,需对助理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复核。

以下是助理审计人员在审计相关会计估计得出的审计结论,判断是否正确?

甲公司对应收账款余额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其会计政策规定:

账龄在1年以内的按6%计提,1至2年的按20%计提,2至3年的按30%计提,3年以上的按50%计提。

2009年甲公司对乙公司销售形成应收账款500万,甲公司认为其正在与乙公司讨论债务重组协议,无法准确估计损失金额,决定本期不对该笔债权计提坏账准备,助理人员予以确认。

案例分析三:

某公司采用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应收账款”账户年初贷方余额为60000元,借方发生额为30000元,另收回去年已注销的坏账15000元,其会计分录为:

借:

银行存款15000

贷:

其他应付款15000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00000元,会计人员计提坏账准备金,其会计分录为:

贷:

坏账准备一一应收账款21000

案例分析四:

蓝天公司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未经审计的坏账准备计提

计算如下表所示:

应收款项账龄分析及坏账准备计提表单位:

万元

账户

账龄

应收金额

计提比例%

计提金额

合计

应收账款

1年以下

460

5

23

56

1-2年

110

10

11

2-3年

80

15

12

3年以上

50

20

10

其它应收款

1年以下

210

5

10.5

23

1-2年

50

10

5

2-3年

50

15

7.5

经查发现:

1应收账款中有一笔2-3年的30万元款为3年以上账龄;

2应收临海公司20万元货款,对方已进入破产程序,估计能收回10万元,该账款已列入3年以上账龄;

3对泛美公司漏记货款9.36万元,应列入1年以下账龄;

4新光实业退货35.1万元,账龄为1年以下;

5其它应收款中有一笔45万元(2-3年)为应收某一自然人股东的款项,核查得

知该股东因欺诈罪被判入狱,已无任何还款能力;

6其它应收款中对青联公司投资款150万元,账龄列入1年以下。

二、主营业务收入审计案例

案例分析一:

注册会计师李某和王某对某企业进行年报审计时,发现该企业2009

年10月9日为客户定制一套软件,工期大约为6个月,合同总收入为500万元,至2009年12月31日已发生成本240万元,预计开发完成软件还将发生100万元成本,该项目已预收款250万元,其余款项于软件完工并运行支付。

2009年12月31日经专业测量师测量,软件的开发完成程度为60%从销售记录中查到,该企业对这一合同确认的收入为250万元,成本按实际支出成本确认。

案例分析二: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A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时,发现:

该公司2010年11月与甲公司签订了来料加工合同。

合同规定:

加工费8000元,增值税1360元,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审查A公司银行收款凭证,其会计分录为:

借:

银行存款9360

贷:

其他应付款9360

案例分析三(收入分析性复核)以下为大地股份公司(主要经营国产家电和电脑)的财务指标:

(单位:

万元)

项目

2007(已审数)

2008(已审数)

2009(未审数)

主营业务收入

56302

53200

51400

主营业务成本

48900

47600

43000

毛利率

13.15%

10.53%

16.34%

销售费用

1620

1750

1600

管理费用

1960

2100

2200

净利润

1240

1256

1623

应收账款

1200

1250

2100

存货

5600

6700

6100

每股净利润

0.61

0.54

0.56

净资产收益率

3.88%

3.49%

4.51%

案例分析四(收入确认审查)

1、经实施凭证抽查程序发现:

大地公司销售给A企业的计算机设备351万元。

合同约定,签订合同时对方支付价款100万元,设备运行1个月后支付剩余价款,交货时间为2009年11月5日。

实际执行情况为:

2009年11月5日发货,运行1个月后未出现质量问题。

截止2009年12月底,该公司共收到货款251万元,确认收入251万元。

(假设全部设备的成本为900000元)

2、审计人员在审查某企业2009年9月份“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发现9月23日摘要中注明预收某产品货款,但对应科目的名称是“主营业务收入”,总金额计240000元。

经查阅9月23日的记账凭证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

银行存款240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240000

要求:

指出该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案例分析五(收入截止测试)CPA张某在对XYZK份公司2009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XYZ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为17%为了确定XYZ公司的销售业务是否记录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决定对销售进行截止测试。

截止测试的简化审计工作底稿如下:

销售发票号

金额(万元)

计入收入明细账日期

发运日

发票日

销售成本(万元)

7891

10

2009年12月30日

12月27日

12月27日

6

7892

15

2009年12月30日

1月2日

1月3日

9

7893

8

2009年12月29日

1月5日

1月6日

4.8

7894

20

2010年1月2日

12月30日

12月30日

12

7895

10

2010年1月3日

1月2日

1月3日

6

7896

5

2010年1月8日

1月7日

1月8日

3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指出注册会计师实施销售截止测试的方法和目的。

(2)根据上述资料分析XYZ公司是否存在提前入账或拖后入账的问题,如有请编制调整分录。

案例分析六(收入折让与折扣审查)大地公司于2009年12月20日向G公司销售计算机设备一批,价款117万元。

由于该计算机未按G公司要求安装其所需的软件,双方于2010年1月22日达成协议,该公司向G公司提供5%勺销售折让

(该笔销售已于2009年入账,销售折让在2010年1月反映)。

三、简答题

1、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2、简述销售与收款循环生成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3、销货交易的内部控制测试的内容。

4、简述销售截止测试的路径及目的。

模块二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A注册会计师在预备调查阶段通过问卷形式对某公司的采购与付款

循环进行了解,其备忘录资料如下:

内部控制描述

可能存在的缺陷

改进措施

1、购货由采购部门负责,根据自己填制的采购单采购,货物进厂后由隶属于采购部门的验收部门负责验收

2、若货物验收合格,验收部门就在“采购单”上盖“货已验讫”印章,交给会计部门付款

3、对于验收不合格的货物由验收部门直接退给供货商,验收部门不负责开验收报告单

4、验收后的货物直接堆放在机器旁准备加工

要求:

指出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改进措施;是否应对该公司的采购与付款循环进行符合性测试?

案例分析二:

审计人员在审阅永和公司明细账时,发现应付明泰公司明细账2009年12月贷方发生额高达80万元,相当于前11个月合计数180万元的44.4%。

审计人员认为该月的应付账款记录不正常,将12月明细账的每笔记录与有关凭

证进行核对,其中12月28日贷方记录一笔50万元金额,凭证中的分录为:

借:

银行存款500000

贷:

应付账款——明泰公司500000

所附原始凭证为银行进账单和销售给明泰的销售发票。

经询问是一笔销售业务。

案例分析三:

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审计。

该公司财务状况良好。

在对其结账日后半月交易进行审查时,发现下列未入账负债:

12008年12月28日的金额为200000元的发票(交货以运出为条件)反映购货业务,该批货物于同日运出。

该公司于2009年1月7日收到货物,于收货当日入账;

22008年12月31日收到货品一批,金额380000元(交货以运出为条件),当日验收入库。

发票在2009年1月9日收到,发票标注日期为2008年12月29日,该公司记入1月份交易中;

3所购设备于12月31日安装完毕,发票日期为12月31日,金额为550000元,该公司在次年1月11日付款方予入账;

42008年第四季度广告费6000元(发票日期为2008年12月31日)直到次年1月14日付款时方入账。

案例分析四:

审计人员在审查某公司2008年度固定资产账户和相关账户时,发现如下情况:

2008年11月,该公司购入一辆小轿车,买价120000元,运杂费及相关税费5000元,采购人员的差旅费500元。

该公司财务人员将该辆小轿车的运杂费及相关税费、采购人员的差旅费5500元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财务人员考虑到年终将至,决定不对该车计提折旧,从2009年1月起计提。

试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做出审计调整。

案例分析五:

审计人员对绿洲公司新增的固定资产进行审查,发现其本年发生

72万元的装修费用,计入了固定资产价值。

案例分析六: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绿洲公司有未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先行估价的固定资产价值1500万元,低于原概算价值的25%(原概算为2000万元)。

审计人员经现场观察和了解了施工的结算情况,预计实际支出为2150万元•提

请管理当局予以调整,并得到同意。

(假设折旧应补提125000元)

案例分析七:

审计人员审查绿洲公司固定资产减少时发现,一笔办公设备提前报

废。

该公司的的账务处理为:

借:

固定资产清理64000

累计折旧16000

贷:

固定资产80000

借:

营业外支出一一非常损失64000

贷:

固定资产清理64000

从该账务处理可看出,设备的净值占原值的80%,使用期不长,提前报废。

而该公司并为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且整个处理中没有任何残值收入和清理费用的记载。

案例分析八:

审查绿洲公司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时发现,公司将原投入C公司的固定资产在C公司未经清算和中介机构评估的情况下,自行估价收回固定资产30万元,冲减“长期股权投资”,并已计提折旧2万元。

(由于某种原因,C公司由该公司负责经营管理)

案例分析九:

审计人员以经过核对相符的固定资产明细表为起点,进行了实地追

查,已证明会计记录中所列固定资产确实存在,并注意观察固定资产的保养和使用状况以及运行是否正常。

固定资产抽查盘点表部分内容如下表所示:

固定资产抽查盘点表(绿洲公司)单位:

项目

账面数

盘点核实数

数量

原值

已提折旧

数量

原值

已提折旧

-三菱吉普牛

2

640000

270000

2

640000

270000

戴尔电脑

12

90000

35000

12

90000

35000

格力空调

20

160000

72000

20

160000

72000

索尼音响

3

470000

72000

3

470000

72000

客货两用车

8

1670200

357000

10

2090200

477000

EPSON丁印机

20

64000

24000

20

64000

24000

联想电脑

40

360000

200000

40

360000

200000

备注:

盘点发现客货两用车实存数量比账面数量多出2辆,系由捐赠资产未入账所致。

案例分析十:

对绿洲公司折旧的计提过程追查至固定资产卡片,特别注意有无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继续超提折旧和在用固定资产不提或少提折旧的情况。

审发现5—9月份办公设备的折旧计提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为夏季使用的空调设备只按实际使用月份提取,少提了7个月的空调设备折旧费,计3万元。

案例分析十一:

会计师事务所对某公司2008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取得与企业折旧计提与分配相关数据,见表:

月份

原值

计提折旧

制造费用负担

管理费用负担

1

23000000

2070000

1449000

621000

2

23000000

2070000

1449000

621000

3

25500000

2295000

1606500

688500

4

25500000

2295000

1606500

688500

5

25500000

2295000

1606500

688500

6

34000000

3060000

2142000

918000

7

34000000

3060000

2142000

918000

8

29000000

2610000

1827000

783000

9

29000000

2610000

1827000

783000

10

29300000

2637000

1845900

791100

合计

30276000

21193200

9082800

审计人员通过调查了解,取得与以上数据相关的资料:

(1)3月,固定资产原价增加了500000元,折旧率没有变化;

(2)6月,固定资产原价增加了8500000元,折旧率没有变化;

(3)8月,由于固定资产报废,原价减少5000000元,折旧率没有变化;

(4)10月,固定资产原价增加300000元,折旧率没有变化;

(5)1-2月该公司有固定资产出租业务,自3月起,该公司将该固定资产收回,用于生产经营。

经审查,该公司固定资产的增加手续完备,核算内容真实,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并经有关部门核准。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公司固定资产折旧提取及其分类情况,并提请进一步审查的建议。

案例分析十二:

2009年2月7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某公司2008年12月“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项目时,发现下列情况:

(1)12月20日购入管理用复印机2台,价款38000元,预计使用寿命10年,预计净残值2000元,12月计提折旧300元。

(2)12月5日交付外单位大修管理用的仪器一台,公司未对该仪器计提折旧,该仪器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11月该仪器计提折旧1000元。

(3)11月17日购入不需安装的管理用设备一台,当月投入使用。

该设备使用寿命10年,预计净残值为0元,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价款(不含税)1000000元,运杂费36000元。

公司将运杂费计入管理费用。

二、简答题

1、简述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2、采购与付款循环生成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3、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4、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

5、应收账款必须函证,而应付账款非必须函证。

为什么?

模块三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某公司实行实地盘存制。

在复核2009年1月5日对该公司的存货监盘备忘录及相关审计工作底稿时,注意到以下情况:

(1)监盘前将抽盘范围告知该公司,以便其做好相关准备;

(2)索取全部盘点表并按编号顺序汇总后,进行账账、账实核对;

(3)抽盘后将抽盘记录交予该公司,要求其据以修正盘点表;

(4)未能监盘期初存货,根据期末监盘结果倒推存货期初余额,并予以确认。

请判断上述处理是否恰当?

案例分析二:

审计人员在对某公司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遇到如下问题:

该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入库产成品按实际生产成本入账,发出产成品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

其2008年度甲产品相关明细资料如下,请做出正确专业判断:

2008年度甲产品明细资料表

日期

摘要

入库

发出

结存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1.1

初余

500

2500

3.1

入库

400

5.1

2040

900

4540

4.1

销售

800

5.2

4160

100

380

8.1

入库

1600

4.6

7360

1700

7740

10.3

销售

400

4.6

1840

1300

5900

12.1

入库

700

4.5

3150

2000

9050

12.31

销售

800

4.8

3840

1200

5210

12.31

末余

1200

5210

案例分析三:

审计人员在审查ABC公司2009年10月份的“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时,发现当年10月份工资比9月份增加50000元,审计人员怀疑其中有虚列

工资的问题,决定进一步追查。

调阅10月应付职工薪酬凭证,在“工资结算单”中,销售人员工薪多50000元,附销售部负责人收据一张,但未具体列明工薪人员名单。

经询问销售部负责人,证实该工薪款用于按税法规定超支的业务招待费。

案例分析四:

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均为所销售产成品的成本,该公司存货项目

余额和生产成本发生额如下:

存货余额表

存货项目余额

2009年12月31日

2008年12月31日

原材料余额

7500

4800

在产品余额

6800

5300

产成品余额

13700

12400

生产成本发生额

 

2009年度

2008年度

生产成本发生额

175000

119000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公司2009年度主营业务成本应为多少?

案例分析五:

审计人员在审查某公司2011年12月“生产成本”明细账及有关账册凭证时,发现:

25'

(1)12月份“直接材料成本”耗用异常高,但产量未显著增加,经查系领而未用的材料年末结存80万兀(该年末完工产品占90%,入库已售产品的占完工入

库产品的90%,材料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被平均耗用的);

(2)10月至12月的工资费用较其他各月份增长较多,而同期“在建工程”账户中只有支付的各种物资款,未发生工资费用(“在建工程”系被审单位以自营方式购入一条需安装的生产线,其安装任务由本企业技术人员和招聘的数名临时工共同完成,其人员工资计5万元);

(3)12月份“制造费用”较以前月份金额过大(经查系以作弊手段虚领10万

元材料记作修理费用,月终随制造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当月完工产品为80%,全部销完)。

二、简答题

1、简述存货与仓储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

2、存货与仓储循环生成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3、简述存货监盘程序。

模块四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一、筹资审计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一:

审计人员在审查某公司2010年银行借款时,发现如下情况:

①短期借款——生产借款方面,该公司2010年6至12月平均贷款为710000元,存货合计为200000元,其他应收款为330000元。

经分析认为其他应收存货款占用比重过大;

2长期借款方面,发现5月4日从银行借入技术改造借款1000000元,但在“在建工程”账户中未发现增加相应的支出款。

针对上述情况:

①审计人员调阅了6月1日借入短期借款的记账凭证(后附入账通知和借款合同,期限为5个月),其记录为:

借:

银行存款340000

贷:

短期借款——生产借款340000

经追查存款去向,在审阅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发现6月25日银付凭证(摘要为:

汇给某公司货款)记录为:

借:

其他应收款——李某330000

贷:

银行存款330000

经核实系公司为职工垫付的购买66台跑步机款,由李某负责,全部货款当年7

至12月陆续全部收回。

②从4和5月会计报表反映看,增加长期投资900000元,查问资金来源,公司供认系从银行借入的技术改造借款。

案例分析二:

注册会计师在审查某公司借款时,发现2010年6月1日借入短期借款的78#记账凭证,其记录为:

借:

银行存款340000

贷:

短期借款340000

后附“入账通知”和“借款合同”复印件2份原始凭证。

追查存款去向,在审阅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发现6月25日银付字206#凭证,减少银行存款330000元。

调阅该凭证,其记录为:

借:

其他应收款——李某330000

贷:

银行存款330000

其摘要为“汇给某公司货款”。

经核实,所汇款项为该公司为职工垫付的购买100台彩电款,李某负责向职工收回垫付款,款项已于2010年7月至12月陆续收回。

案例分析三:

审计人员审查某公司2010年12月30日90#凭证记录为:

借:

财务费用300000

贷:

长期借款300000

其摘要为工程借款利息支出。

经与原始凭证核对,并实际查验该工程,发现工程尚未竣工。

案例分析四:

审计人员在2010年7月审查某新办公司时,发现该公司“银行存款”账上余额100万元,实际生产经营中却出现现金周转困难,于是怀疑投资人以现金投入的资本未实际到位。

经调阅“实收资本”下的明细科目,其中“实收资本——甲公司”明细账上注明投入现金80万元,向会计人员索要银行存款回单凭证时,会计人员无法出示;与银行联系,银行告知并未收到一笔甲公司汇入该公司的80万元款;再与甲公司联系,甲公司承认并未将款项汇出……案例分析五:

审计人员对某公司投入资本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

经查,该公司注册资本75万元,协议分别由自然人张某现金投入15万元;王某现金投入10万元;法人A公司投资50万元,其中:

设备15万元,商标权25万元,现金10万元。

该公司在收到各投资者投入资本时,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

银行存款350000

150000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250000贷:

实收资本——张某150000

——王某100000

——A公司500000

为查证该公司各项投入资本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人员应如何实施审计?

案例分析六:

审计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