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4116324 上传时间:2023-06-20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92.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x

第三章40年代文学(1937-1949)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国统区文学创作第三节解放区文学创作第一节概述三个区域:

国统区、共领区、沦陷区(含孤岛文学)孤岛文学:

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

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

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

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的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一、40年代文学的三个阶段:

1.抗战初期(1937.7-1938.10):

救亡文学。

高扬英雄主义的文学,五四文学启蒙、个性解放和社会革命的主题让位于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文学观念空前统一。

团结、奋发的面貌。

1938.3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

特征:

文学为抗战服务。

风格:

昂扬乐观,小型化、轻型化2.抗战中期(1938.10-1944.9),理性沉思的文学。

历史文化反思。

风格:

忧郁、沉重。

3.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1949.9).讽刺与暴露的国统区文学和乐观英雄主义的解放区文学并存。

风格:

讽刺二、4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

1.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梁实秋、沈从文VS孔罗荪、张天翼针对抗战初期文艺小型化、群众性、概念化的特点,梁实秋基于新月时期的文艺思想,认为文艺的超阶级性和表现普遍的人性,批判抗战文学中的“抗战八股”,要求文艺远离抗战、远离政治与宣传。

梁实秋“抗战无关论”得到沈从文的应和,从京派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出发,在文学运动的重造一文中提出把文学从“商场”和官场解放出来,建议作家做些与抗战、政治、宣传无关的事情。

实质: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2.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林冰VS葛一虹VS郭沫若、胡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提出要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结合起来创造“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

在毛泽东的号召和指导下,直接推动了“民族形式”的讨论。

同时,在国统区也展开了民族形式的讨论。

一方主要以林冰为代表,重视民间旧形式,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章中,提出了创造新民族形式以及创造新民族形式的主要途径是运用民间形式。

另一类观点(葛一虹)是完全否定民间形式有可以批判继承的合理成份,认为旧形式都是封建“没落文化”,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忽视了新文学中确实存在与人民大众脱节的弱点。

胡风、郭沫若等人综合了以上两种观点,认为创造新民族形式的必然与必要,同时,也不应该排斥外来经验,强调了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

3.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胡风抗战期间主编希望、七月杂志,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七月诗派”。

同时还提出了“主观战斗精神”文艺主张,认为作家在创作中必须保持强大的主观力量,突破现实的表层,深入到事物的内部本质,作家要突破和超越现实,作家必须具备强大的主体精神结构。

邵荃麟、冯雪峰、何其芳等批评其观点。

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1942年5月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包括5月2日所作引言和5月23日所作结论两部分。

意义:

解放区文学运动的发展标志,讲话的发表,标志着新文学与工农兵群众相结合的文艺新时期的开始。

以此为标志,解放区文学运动分为前后两大阶段。

指明了革命文学的发展方向。

内容:

第一,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

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关系到文艺的性质和方向。

第二,文艺要在普及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普及。

第三,文艺来源于生活,要真实的反映生活。

(文艺的源泉问题)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唯一源泉。

第四,文艺创作的典型化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

四、本时期台湾、香港文学台湾:

1937-1949,台湾中文文艺刊物全遭摧残,只能用日文创作。

“银铃会”:

诗人团体,刊物缘草(也译作岸边草),后改为潮流。

代表诗人:

张彦勋、林亨泰、詹冰、锦连、萧金堆。

1949.10,台湾光复。

本籍作家出现集体失声、大陆作家大批来台。

香港:

大批大陆作家南来香港第二节国统区文学创作一、概述一、小说:

1.以抗战为主题:

丘东平:

郭沫若写了东平的眉目寄托其瞩望,认为其作品有“一个新的时代的先影”,1941年以身殉国。

写有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描述了连长林青史在上海战争前线战斗的种种遭遇及其悲惨命运)第七连取材于淞沪抗战。

姚雪垠:

“差半车麦秸”(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吧,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

)牛全德与红萝卜(描写农村出身的两个人物投入抗日斗争后性格的发展与变化)2.以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为主题:

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淘金记还乡记,艾芜山野,吴组缃山洪3.以文化反思为主题:

沈从文长河、废名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巴金憩园、老舍四世同堂4.以知识分子为题材:

钱钟书围城、路翎财主底儿女们5.女性作家以女性为题材的小说:

上海:

张爱玲、苏青(三四十年代海派文学女作家的代表人物)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歧途佳人等。

结婚十年是自传式小说,讲述的是女主角怀青在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结婚了,嫁给了同样还在读大学的崇贤。

一个是粗心的男子,一个是敏感的女子。

之后他们经历生子、逃难、生活拮据,感情磨灭,最终在结婚十年后离婚的故事。

北京:

梅娘:

原名孙嘉瑞,早年丧母,梅娘谐“没娘”之音。

1942年在“读者最喜爱的女作家”评选活动,梅娘与张爱玲双双夺魁,从此有“南玲北梅”之誉。

1997年病逝,享年92岁。

1997年,梅娘被列入现代文学百家。

小说集蚌鱼和蟹(水族三部曲)。

长篇小说夜合花开(写沦陷区青年的内心痛苦)。

6.“现代罗曼司”小说:

徐訏:

(19081980.10)北大读书时发表短篇小说烟圈,193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鬼恋(描写一对男女的恋情,构思怪诞,充满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是作者的成名作。

1944年出版长篇小说风萧萧。

1950年赴香港,1960年出版描写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百态的长篇江湖行。

1966年起先后任中文大学教授,香港浸会学院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风萧萧1943年全国畅销书之首,1943年被称为“徐訏年”,鬼才作家。

在港台评论界被视为是一个“世界级”作家,认为“徐先生是文坛鬼才,也是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来,也样样都精。

”林语堂曾指出,徐訏与常被认为是“中国的高尔基”的鲁迅同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杰出作家。

赞誉徐訏为惟一的中国新诗人。

风萧萧讲述的是“我”与三位女性(白萍、梅瀛子、海伦)之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后期展开间谍生活的传奇际遇。

情节复杂、曲折、惊险、生动。

鬼恋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徐訏的很多作品既充满浪漫、唯美色彩,又具有现代主义的深刻性,为此,仿效他的作家很多,最有名的是无名氏,以致当时文坛产生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有人称之为“后期浪漫派”。

无名氏:

原名卜乃夫。

在台湾有国宝级作家之誉。

北极艳遇(北极风情画,韩国上校与波兰少女的跨国之恋)塔里的女人野兽、野兽、野兽海艳。

7.此时期台湾小说:

吴浊流吕赫若:

可以说是台湾文学成熟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是第一位作品被介绍到中国的作家之一。

二、戏剧初期:

小型街头剧:

“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大型戏剧:

保卫卢沟桥台儿庄后期:

揭露讽刺国民党黑暗腐败统治现实题材:

夏衍老舍归去来兮田汉秋声赋风雨归舟丽人行宋之的鞭祖国在呼喊群猴于伶夜上海长夜行历史题材:

一是“南明史剧”,阿英、于伶二是“战国史剧”和“太平天国史剧”。

郭沫若6部、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三、诗歌1.朗诵诗:

1938年前后,高兰我的家在黑龙江哭亡女苏菲。

光未然五月的鲜花黄河大合唱屈原2.乡土诗人:

艾青、田间3.沉思型诗人:

冯至:

十四行集。

力扬射虎者及其家族4.政治讽刺诗:

袁水拍马凡陀的山歌5.七月诗派:

6.九叶诗派二、沙汀艾芜沙汀:

左联作家。

1.取材特点:

四川农村2.代表作:

3.在其香居茶馆里:

以抗战时国统区的兵役问题为题材。

人物:

联保主任方治国、土豪邢幺吵吵。

艺术成就:

4.“三记”:

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艾芜:

漂泊的经历1.短篇集南行记,山峡中野猫子2.长篇小说:

丰饶的原野(以农立国)故乡山野(抗日)三、钱锺书路翎钱锺书:

1.作品:

题材特点2.围城的思想意蕴:

三个层次3.围城对知识分子病态人生的历史原因分析:

4.围城的主要艺术特色:

路翎:

“七月派”小说的真正代表1.早期作品:

反映矿工生活。

饥饿的郭素娥2.财主底儿女们的思想内容:

3.财主底儿女们的人物形象:

4.财主底儿女们的艺术特色:

夹叙夹议四、张爱玲张恨水张爱玲:

系出名门。

1961年,夏志清在其英文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作者发掘并论证了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的文学史地位,影响深远,尤其对张爱玲倍加推崇。

夏志清在小说史中给予张爱玲的篇幅比鲁迅的还要多上一倍,他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1944年小说集传奇出版,产生了轰动效应。

张爱玲小说的思想内容:

1.以超脱于政治与阶级的观点看待人生。

永恒、抽象、诗意、神秘、宿命、悲凉2.描述新旧交替的中国都市男男女女千疮百孔的经历,并集中地暴露每个人身上的那种邪恶性。

金锁记曹七巧3.生动而深刻地刻画了现代都市社会封建性的生活、道德观念与日益浓厚的资本主义文化的尖锐矛盾。

4.真切地表达出了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价值:

1.融汇新旧、雅俗共赏2.语言纤细、精致、潇洒、空灵张恨水:

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

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

创作高峰期从1924年的春明外史起至1939年的八十一梦止,15年期间写了60部章回小说。

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

早期作品多为鸳鸯蝴蝶派(20世纪初,礼拜六派)言情之作。

金粉世家是他早期作品中结构最严谨的一部。

作品通过一个普通人家的姑娘冷清秋和内阁总理的儿子金燕西的恋爱、结婚和婚变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揭露了官场贪婪和伪善,但作品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情调感伤。

啼笑因缘,当时广泛流传,小说将缠绵悱恻的言情(沈凤喜与樊家树)和锄强扶弱的武侠传奇熔于一炉,揭露了横暴的军阀,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因此作张恨水被称作“旧派通俗文学中社会言情小说的集大成者”。

“九一八”事变后,丹凤街(童老五)。

巴山夜雨八十一梦(讽刺小说)被称为张恨水作品的“巅峰之作”。

八十一梦写荒诞不经的神鬼世界,正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折射,从那个变形的魔镜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当时的陪都重庆,一片乌烟瘴气,可以看到形形色色丑类的卑鄙嘴脸。

巴山夜雨写于抗战胜利之后,1946年开始连载,1948年底载完,历时三年多。

是张恨水“痛定思痛”之作。

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笔触,在控诉日寇的战争暴行同时率先对民族心理进行探索,解剖国人在抗战中表现出的“劣根性”。

小说以主人公李南泉为轴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蜀东山村众生图。

人物栩栩如生,语言幽默犀利,在小说的描写功力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台湾学者赵孝萱女士称该书是“张恨水的最重要代表作,也是他一生作品最高巅峰”。

五、艾青第一个高峰期:

1933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次使用“艾青”笔名,成名作。

1936,出版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第二个高峰期:

1937-1940流浪期间“北方组诗”:

以北方生活为主,表现灾难深重的民族命运,忧郁深沉“太阳组诗”:

以诗人自己的激昂情绪为中心,表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自由豪放艾青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1.写出了民族的悲哀,人民的苦难: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2.挖掘在苦难中顽强挣扎、坚韧奋斗的民族精神:

吹号者3.表达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

我爱这土地4.表现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不息的追求艾青诗歌的情调:

浓郁的忧郁情绪。

原因:

1.早年独特的生活经历:

寄养、异国留学、流浪2.所秉承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3.来自于对时代现实生活的忠实与严肃的思索4.与艾青吸取的西方文化与艺术养分有关艾青诗歌在艺术上的独特建树:

1.注重诗歌意象的选取和诗歌形象的创造。

两大意象:

土地太阳象征意2.注重感觉印象与所宣泄的主观感情的有机融合3.散文化语言和自由体形式的追求六、穆旦原名查良铮,九叶诗派成绩最突出1、穆旦诗中的“自我”

(1)穆旦的诗持久深入地探索、表现了“自我”

(2)穆旦的“我”是生活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的分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我”。

(3)穆旦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之中。

在社会人生的现实中探讨个体,在个体生命的展开中体认现实是穆旦诗的显著特色。

(4)穆旦的“我”始终处于痛苦的自我解剖之中,致力于展现自己心灵的自我搏斗和种种痛苦而丰富的体验,充满了深沉的内省与思辨的力量。

2、总体特色现代诗受难的气质,敏锐的知觉,玄思、色彩与光影的交错,语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代表作诗八首既是关于爱情的诗,也是关于自我的诗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此诗是中国现代诗史上直面战争与死亡、歌颂生命与永恒的里程碑式作品。

纪念中国远征军的苦难历程与不屈精神。

七、夏衍陈白尘夏衍:

1929年同鲁迅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成立后任执行委员,后发起组织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早期创作:

政治宣传意味浓,都会的一角赛金花秋瑾传1937上海屋檐下:

三幕悲喜剧,现实主义戏剧创作的真正起点。

赵振宇李陵碑施小宝黄家楣林志成杨彩玉匡复上海屋檐下艺术特色将五户人家用一个场景画面,在同一个舞台空间,同时展开。

不仅丰富了剧作的情节,扩大了反映生活的视角,减少了场次,突出了主题,而且大大加强了舞台的生活实感。

这里几乎不采用人物上场下场这些常见的戏剧手段,剧情的叙述只是依靠各条线索穿插交替的手法。

尽管头绪复杂,但又有主有从,繁而不乱。

把剧情发生的时间精心安排在一个郁闷得使人不舒服的黄梅时节,象征着当时的政治气候,反映出小人物的苦闷、悲哀和失望,更显示了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

夏衍抗日战争期间戏剧创作特点:

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抒发爱国热情法西斯细菌1942写于重庆。

它真实地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给我国各阶层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故事描写一位潜心于细菌学研究的科学家俞实夫,在日本侵略军烧杀抢掠的残酷事实面前,终于从不问政治到走入反法西斯斗争行列的觉醒过程。

心防写于1940年。

描写了以刘浩如为首的进步新闻和戏剧工作者,在上海已成为孤岛的险恶环境下,为了保卫这一条500万人的精神上的防线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水乡吟梅漪芳草天涯尚志恢、石咏芬、孟小云陈白尘:

对于讽刺喜剧有着独到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果戈理”。

1978年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主持建立了戏剧影视研究所,这是国内第一个戏剧学专业博士点。

历史剧:

汾河湾虞姬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喜剧:

征婚未婚夫妻结婚进行曲(悲喜剧)升官图通过两个强盗的“升官梦”,把一个小县城肮脏的官场交易展现在舞台上,画出了一幅贪赃枉法、鲜廉寡耻、“关系”之学盛行、真理良心丧尽的群丑图,对国民党统治区腐朽反动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刺。

它尤其指出:

这种腐败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统治机构的糜烂导致。

此剧在反蒋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极大的战斗作用。

正剧:

岁寒图,主要讲述了抗战后期,肺科专家黎竹荪忧国忧民,把自己衣物当卖为穷苦病人治病。

然而,他的“防痨计划”却被当局以“抗战期间,财政困难”为由否定。

批评国民党腐败。

第三节解放区文学创作一、概述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影响一、戏剧秧歌剧:

现实劳动生活题材,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朱永贵挂彩红布条新歌剧:

白毛女王秀鸾血泪仇赤叶河刘胡兰旧戏曲改造:

逼上梁山毛“这是旧剧革命的划时代的开端”话剧:

把眼光放远一点抓壮丁同志你走错了路标志着解放区话剧创作的成熟二、诗歌早期:

朗诵诗、街头诗歌谣体新诗:

新民歌。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三、小说早期:

丁玲座谈会后:

赵树理、孙犁、康濯、孔厥新英雄传奇小说:

吕梁英雄传新儿女英雄传洋铁桶的故事土改小说:

二、赵树理1943成名作小二黑结婚,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正式提出“赵树理方向”取材特点:

农村社会或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小二黑结婚主题:

人物:

二诸葛、三仙姑李有才板话三类农民形象:

赵树理小说的特点:

新评书体1.在小说写法上:

2.在人物塑造上:

3.在整体设置上:

明显的对称性4.在小说语言方面:

“山药蛋派”三、孙犁孙犁小说的题材:

冀中平原农村孙犁小说的特色:

1.没有很强的故事性,抓取生活片段,情感色彩浓厚,诗意抒情的风格2.侧重于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的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

妇女形象。

荷花淀水生嫂3.擅长以散文的手法来写小说4.景物描写非常出色5.语言优美“荷花淀派”四、李季、阮章竞李季:

1945,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茅盾:

“是一个卓绝的创造,就说他是”民族形式”的史诗,似乎也不算过分”.“信天游”:

比兴王贵与李香香的创新:

1.主题2.词汇阮章竞:

漳河水。

三个人物:

荷荷、苓苓、紫金英漳河水艺术特点:

1.不重于曲折情节的安排,着力于开掘三个女子的内心生活2.保持民歌主要特色的同时注意吸收中国古典诗词简练典雅的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