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148673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docx

小学数学导学案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学案导学”小课题实践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模式的研究

赵勤友

(安宁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云南昆明邮编:

650300)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悄然兴起的以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对现行课堂教学的“变革”,构建高效课堂,引起了教育界的强力震撼,许多地区、学校纷纷揭竿而起,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安宁毫无例外也在其中。

各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基本上都基于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合作学习)为手段进行的。

部分学校在“导学案”的编制上由于缺乏理论支撑等原因,导致出现一些误区及问题,基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依据学生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调查,行动研究方法,对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内容涉及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注意的问题及模式,研究的核心观点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导学案”,激发学生强力的探究欲,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通过研究,探索出了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原则,策略、注意问题及学生喜欢的模式。

1、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原则;2、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模式。

【关键词】高效课堂导学案原则策略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学案”就是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引领为主导,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模式。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科学、合理的“导学案”是先决条件,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抓手。

要保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学生必须有一条学习的主线,必须有一个“教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而这个“教辅”不应该是知识的堆砌,不应该是“题海”,更不该使学生“增负”,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主线,学法的阶梯,因此研究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模式具有研究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根据不久前亲身到山东昌乐二中的考察学习,并对李炳婷所写的《高效课堂22条》学习,对目前中学课堂教学的改革有了一些了解,其中共有的一点就是以“导学案”、“课堂指南”等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抓手,成为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前提。

通过上网查看,小学数学“导学案”也层出不穷,各地一些小学也对“导学案”的设计做了尝试,“导学案”样式也颇为较多,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导学案”编织成“新教案”;“导学案”习题化;重“显性”轻“隐形”等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将设想在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上探求一些编制的原则、策略,建构一定的模式,并逐步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

二、研究的方法

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模式的研究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一方面主要调查学生对教师讲课、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参与、兴趣等方面进行一些情况了解,为后续“导学案”设计模式、确定原则等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在实施研究中不断调查了解,进行分析,调整“导学案”样式中的一些条款。

行动研究法:

主要对小学数学“导学案”样式进行不断的实践、调整、修改,再实践、调整、修改,逐步完善。

经验总结法:

针对研究过程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反思、总结。

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贯穿于整个课题的行动研究中,遵循实践

——反思——总结——再实践的规律,力求保障研究结果的全面性。

三、研究结果

1、根据问卷调查得出的个体统计图表(个别样例)。

2、研究结果详见附件。

四、讨论

在此课题的研究中,由于学生对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依赖性等客观因素,因而在调查教师讲占主体;“导学案”的量上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调查中支持教师主讲的占到了70%以上;“导学案”量的统计“适量”选项占100%。

这两方面现象的产生,一方面表明我们现在的学生因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对这一方式习惯了,对新的教学方式怀疑,甚至不接受;另一方面从小学生心理上来说,崇师心理占据首位,鉴别、分析能力弱,不会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因此这项统计数据存在明显的偏差。

对这两项数据偏差,属于正常的现象,需要长时期的观察、分析。

第一项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学生逐步兴趣浓厚,随着认同感也会增强。

第二项还必须进一步深入,调查,反馈。

由于研究时间短,本课题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全面、不完善针的地方,针对对存在的问题,需要下一步解决的问题如下:

1、学生心理方面的分析;2、家长方面的参与。

比完成“导学案”如时间上的反馈。

五、结论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主动发现、探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必须目标明确,知识主线清晰明了,知识重难点突出,知识点明确。

学生易操作。

3、知识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应遵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

4、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具有选择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5、探究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逐步深化。

6、创新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在课标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研究,结合学校、学生实际重组,彰显个性风格,不可千篇一律,照抄照搬。

7、趣味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注意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图片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的兴趣。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注意文字和图片的搭配,特别对于小学生尤显重要。

8、形式多样的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问题型、调查型、题目型、实践型、操作型等要注意选择,或是交叉使用。

(二)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模式

(详见研究结果)

六、参考文献

文件类: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01年7月。

专著类:

[2]李炳婷:

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

论文类:

[3]宋海清:

“学案导学”模式下课堂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4]庄海翔:

以有效使用学案为抓手,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的策略初探。

七、附录

1、小学数学“导学案”学生问卷调查表;

2、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师问卷调查表;

3、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原则;

4、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样式。

附件1:

小学数学“导学案”学生问卷调查表

亲爱小朋友们,为使老师更好地找到适合您们的教学方法,现在老师想了解您们的小学数学学习的真实情况,希望您们认真,如是回答或做出选择,谢谢!

1、你喜欢学习数学吗?

A.喜欢B.不喜欢C.不知道

2、你喜欢你们老师的教学方式吗?

A.喜欢B.不喜欢C.不知道

3、你在数学课上喜欢发言吗?

A.喜欢B.不喜欢

4、你在每节数学课上的发言几次?

A.0次B.1次C.2次D.3次及以上

5、你在数学课上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吗?

A.喜欢B.不喜欢C.不知道

6、小组合作学习中你觉得愉快吗?

A.愉快B.不愉快C.很不愉快

7、你们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交流如何?

A.积极B.不积极C.很不积极

8、数学课上,你喜欢什么方式?

A.老师讲,学生听B.学生讨论、交流C.不知道

附件2:

小学数学“导学案”教师问卷调查表

尊敬的各位老师,为不断探索适合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效、甚至高效的数学课堂,现作一些调查,谢谢您的配合!

1、你在数学课堂上讲所占的时间?

A.10分钟B.15分钟C.20分钟及以上

2、你的学生喜欢你的教学方式吗?

A.喜欢B.不喜欢C.不知道

3、你的数学课上学生喜欢发言吗?

A.喜欢B.不喜欢

4、你在数学课上喜欢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吗?

A.激励B.不激励

5、你的数学课上学生讨论激励吗?

A.喜欢B.不喜欢

6、你对学生“导学案”了解吗?

A.了解B.了解一些C.不了解

7、你在数学课上使用“导学案”效果如何?

A.很好B.较好C.一般

8、你觉得学生“导学案”的编制注重什么?

A.教师导B.学生学C.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附件3:

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主动发现、探究,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必须目标明确,知识主线清晰明了,知识重难点突出,知识点明确。

学生易操作。

3、知识层次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应遵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

4、尊重学生个性的原则:

“导学案”的编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具有选择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5、探究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逐步深化。

6、创新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在课标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研究,结合学校、学生实际重组,彰显个性风格,不可千篇一律,照抄照搬。

7、趣味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注意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图片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学习的兴趣。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注意文字和图片的搭配,特别对于小学生尤显重要。

8、形式多样的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注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问题型、调查型、题目型、实践型、操作型等要注意选择,或是交叉使用。

小学数学“导学案”编制样式

寄语:

课题

主备

审核

学校

年级

时间

学习目标

纠错我反思

温故而知新

问题我试解

方法我总结

相信我能行

口算我最棒

挑战我能行

总结我提升

拓展我应用

总体我评价

今天的学习,我在方面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

总体评价:

优良差

愉悦指数:

高兴一般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