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17406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docx

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讲义第十六单元

阶段特征

从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至今(20世纪90年代至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

政治上:

两极格局结束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局势趋向缓和,但世界并不安宁。

经济上: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全球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这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文化上: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科技文化迅猛发展。

第40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

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欧洲联盟

(1)原因

①文化传统:

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

②历史教训:

近代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了欧洲人对统一的渴望。

③现实原因: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过程

①欧洲共同体(1967年)

②欧洲联盟: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正式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③欧元诞生:

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问世。

(3)发展

①规模扩大:

到2007年,增加到29国。

②欧元问世:

1999年1月1日问世。

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4)性质:

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组织。

(5)意义

①对欧洲:

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繁荣和稳定;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格局:

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图示构史 欧盟形成的过程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

①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面临挑战。

②为了应对来自欧洲和日本的挑战。

(2)建立

①1992年,美、加、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②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目标:

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4)影响

①加强了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往,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②实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区域集团的实力。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影响。

(2)建立

①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②1991年,汉城会议通过《汉城宣言》。

③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

(3)宗旨和目标: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4)评价

①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

②成员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其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图示总结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

(1)原因

①技术: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②组织: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

③政治:

两极格局的瓦解。

④政策:

绝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2)影响

①对世界:

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对发达国家:

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济管理方面的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3)问题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②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③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

(4)策略:

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图示解史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原因

①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世界经济紧密联系。

②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

(2)宗旨和目的:

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建立:

1995年1月1日。

(4)影响

①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使各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②努力减少成员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①1986年7月,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②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影响

①机遇:

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②挑战:

给我国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3)对策:

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特别提示 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举措

1对内: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对外:

全面开放,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考点一 “合作、竞争、发展、共赢”——经济区域集团化

1.经济区域集团化的特点

(1)基本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为中心的格局。

(2)区域内的合作程度日益加深,规模日益扩大。

(3)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发达国家扩大至发展中国家。

2.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

有利于成员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成员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

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

进一步增强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

由于区域经济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区域经济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加大,贫富分化加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不同的区域集团对美国的冲击不同

(1)欧洲一体化冲击美国经济地位

史料 1970年欧共体与美国经济对比表

出口贸易

(亿美元)

黄金外汇储备

(亿美元)

钢产量

(万吨)

汽车产量

(万辆)

水泥产量

(万吨)

欧共体

885

270.3

10920

936.4

11120.3

美国

426

117.0

11931

824.4

6405.6

结论 欧共体多项经济指标超过美国,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本质上体现的是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墨西哥在区域集团中处于不利地位

史料 自《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而墨西哥对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只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

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15年的缓冲期。

结论 史料表明墨西哥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国家竞争力方面与美国均存在较大差距,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墨西哥打开美国市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2017·课标全国Ⅰ,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

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

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弄清题意 本题以西方国家建立的七国集团的发展演化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与政治格局变化的关系。

技巧运用 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是在19世纪晚期,其表现是跨国公司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故B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体系,故C项错误。

难点辨析 本题最难排除D项。

二十国集团只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无论是最初的七国、八国,还是后来的二十国,都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且单从一个集团加入国家的增加是无法体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故D项错误。

答案正解 依据材料,二十国集团最初的七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后来的二十国,加上了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冲击了由西方大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旧秩序,而这些国家的崛起又与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紧密相关,故A项正确。

考点二 是馅饼,还是陷阱?

——经济全球化

1.唯物史观——辩证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率,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②使商品和服务更丰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

④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经验,改善产品结构等。

⑤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有利于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打破西方在人类文明中的主导地位。

(2)消极影响

①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由于资本、科技等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成为获利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影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

②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某国发生经济危机,将会迅速蔓延,影响全球,传染性和破坏性都大大增强。

③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突出。

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的转移和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进行的掠夺性开采,都严重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加剧了全球生态危机。

④加剧了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念的冲突。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力图推广西方的价值观。

2.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的联系

(1)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都存在一定的保护倾向,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一段时间内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有不利的影响。

另一方面,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因为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使世界社会生产力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各区域经济组织通过谈判制定相关的政策,使各国经济逐步参与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进一步联合和融合。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途径和步骤,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1.时空意识

世界经济由无序趋向有序的历程

史料 

结论 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

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史由证来

反全球化是反对全球化本身吗?

分析史料,论证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

史料 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

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

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

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

——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

提示:

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带来的全球性问题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证。

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因为反全球化是全球化过程中引发的全球性问题而产生的(如,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影响;恐怖主义等);我们应该正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主动融入全球化。

1.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法德和解

戴高乐认为,“如果不建立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欧洲就将成为美苏窥伺的地方,成为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战场”,主张欧洲联合自成一极,形成第三种力量,以便结束两极分治世界的局面。

“决定世界命运的是从大西洋一直到乌拉尔的欧洲,即整个欧洲。

”对戴高乐来说,欧洲联合既是振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又是恢复大国地位的重要途径。

1963年,(法德)两国政府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法德结盟,构成了西欧联合的基础和推动西欧共同体市场向前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袁红《试析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发现问题 二战后法德化干戈为玉帛,由对抗走上了合作之路。

命题角度 欧洲一体化形成的背景;二战后的法德关系;欧洲一体化的实质。

2.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亚太经合组织的目标是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贸易壁垒……1995年的大阪会议上,中国宣布将从1996年起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税率。

之后,中国数次降低了平均税率。

到2001年,中国的进口商品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15%左右。

——《中国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

发现问题 中国加入APEC后通过削减关税,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命题角度 合作、竞争、发展、共赢的共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加入APEC的机遇与挑战。

3.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游戏”

“全球性,不折不扣的是一个名称,指示着这么一种意识形态机制;它试图一劳永逸地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件价值连城的奖品,一些民族国家(发达民族国家)以全体名义得天独厚地占有这件奖品。

”——拉德哈克瑞什南《全球化、欲望和代表的政治》

发现问题 全球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是发达国家掠夺世界的新途径。

命题角度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4.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虽然存在着一些推动全球化的经济力量,但是更存在着极强的文化和政治壁垒……对于多数(跨国公司的)其他生产部门和所有的服务业而言,区域化比全球化的意义更大。

三极区域(美、欧、日)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

”——国际企业管理学会主席阿兰·鲁格曼

发现问题 “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这句话表明作者认为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矛盾对立的,与教材观点有差异。

命题角度 影响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因素;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同质性的必然性。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时间

题号

2017

全国Ⅰ,35

2016

全国Ⅰ,34、35

2015

全国Ⅰ,35

2014

全国Ⅰ,35

全国Ⅱ,35

2013

全国Ⅰ,32

1.命题点:

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2016·课标全国Ⅰ,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答案 A

解析 煤钢联营建立于1951年,西欧六国把煤、钢等战略物资捆绑在一起,这符合马歇尔计划“欧洲一部分国家联合”的意图,A项正确。

马歇尔计划实施时,西欧是受制于美国的,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欧洲就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排除C;美苏冷战是德国分裂的根源,排除D。

2.命题点:

欧元对欧洲一体化深入发展的推动作用

(2014·课标全国Ⅰ,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

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欧元对欧洲乃至整个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

欧元的问世,只是有助于解决欧盟部分国家的贸易壁垒问题,并不能消除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排除B项;D项错在“领导地位”。

A项彰显欧元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C项反映了欧元的使用促进欧盟对外贸易的发展,A、C两项相比,欧元对推动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作用更大。

3.命题点:

欧盟东扩折射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2014·课标全国Ⅱ,35)如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旗帜是欧盟的旗帜。

欧盟成立于1993年,A、B两项的时间均在此之前,而图中的欧盟旗帜与北约无关,排除C项。

4.命题点:

欧共体建立的初衷

(2013·课标全国Ⅰ,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

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

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

A.屡遭战争重创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D.历史上关系紧密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法国提出建立超越国家的机构,得到了联邦德国等国的支持,却遭到了英国等国的反对,最终法、德、意等六国走向了联合。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直接原因是六国屡遭战争重创,拿两次世界大战来说,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是主要参战国和主要战场,损失惨重,英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参战国,本土却基本没有遭到战争破坏。

建立超越国家的机构,可以有效避免战争,故选A项。

英国与法、德等国社会制度相同、发展水平相近、历史上关系紧密,不能成为英国反对联合的理由。

5.命题点:

新兴独立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2016·课标全国Ⅰ,34)观察下表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 B

解析 表格中的国际组织都与新兴独立国家有关,这是它们应对不利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故选B。

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进行资源掠夺,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无关,排除A;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涉及生产领域,排除C;表格中的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D。

1.命题点:

欧洲一体化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2018·河北衡水金卷高考模拟,35)以下是2002~2012年欧洲27国失业人口的差异变化图。

该图反映出当时(  )

A.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增强

B.欧盟新老成员国之间摩擦不断

C.欧盟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

D.欧洲一体化的阻力将越来越大

答案 C

解析 失业人口的对比度与集团化趋势并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欧盟新老成员国之间的失业人口对比度并不能体现其之间的矛盾与摩擦,故B项错误;也体现不出欧洲一体化的阻力将越来越大,故D项错误。

2.命题点:

全球文化竞争的政治色彩

(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35)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在其所著的《主流:

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中认为,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

作者意在说明(  )

A.文化竞争背后所隐藏的政治角逐

B.美国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影响减弱

C.世界在多极化下矛盾趋向于缓和

D.文化碰撞引发新的地区矛盾冲突

答案 A

解析 “世界文化大战已经爆发,这是通过文化与信息的传播来赢取新的地区影响力而展开的战争”可知文化的竞争不仅指文化竞争,可能还包括国家的地区影响力,即政治角逐,故A项正确。

3.命题点: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优势地位

(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三,35)齐世荣指出:

“目前,世界上虽然有许多不同层次的集团化经济,但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只有美、欧、日三家,它们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70%。

”这意味着经济区域集团化(  )

A.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B.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影响力

C.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

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目前,世界上虽然有许多不同层次的集团化经济,但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只有美、欧、日三家,它们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70%”可以得出在经济区域集团化中发达国家占据着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实验中学三模,35)科克报告指出,欧盟国家改革的根本障碍是“没有政治上的承诺和决心”,而欧盟又无力强制成员国执行改革。

这反映出欧盟(  )

A.加强各国间合作任重道远

B.要加强政治经济一体化

C.各国间的合作仅浮于表面

D.需创立区域合作新模式

答案 A

解析 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的联合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B项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故B项错误;各国间的合作仅浮于表面在材料中不涉及,材料只是说各国间的合作没有政治上的决心和强制力的保障,故C项错误;需创立区域合作新模式不是解决材料问题的根本,故D项错误。

2.(2018·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联考,34)1995年申根协议生效时只有七个国家,后来增加到26个国家;1999年欧元区成立时只有11个国家,现在欧元已经在19个国家流通。

这说明(  )

A.欧洲一体化严重受挫

B.多速欧洲较符合实际

C.马歇尔计划复兴欧洲

D.欧洲一体化进程过急

答案 B

解析 材料讲述的是欧洲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两件事,其没有体现出发展过程中的受挫,故A项错误;申根协议与欧元区的发展体现了欧洲并不是按照统一的速度与步伐进行发展的,体现了多速欧洲发展的思路,故B项正确;材料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欧洲一体化进程过急,故D项错误。

3.(2017·合肥二模,35)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

据此可知(  )

A.区域组织会导致国家让渡部分主权

B.欧盟成员国内政与外交趋于一致

C.欧盟成员国有完全相同的国家利益

D.区域集团化导致民族国家逐渐消失

答案 A

解析 欧盟成员国之间仍在维护国家的主权,并未实现内政外交的一致,故B项错误;欧盟成员国有自身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不能说有完全相同的国家利益,故C项错误;区域集团化主要是在某些领域的合作,不会导致民族国家的消失,故D项错误。

4.(2017·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35)下图是2016年某期刊上的一幅政治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

A.欧洲出现新的政治格局

B.经济全球化将被迫中断

C.西欧经济形成二元对峙

D.欧洲一体化的严重挫折

答案 D

解析 政治格局是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材料并未体现欧洲各国力量的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英国脱欧”事件不可能中断经济全球化,故B项错误;“英国脱欧”并不代表英国经济和欧盟经济对峙,故C项错误;“英国脱欧”使欧洲一体化遭受严重挫折,故D项正确。

5.(2017·邵阳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