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420172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4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docx

最新高二生物天津市和平区第一学期学生水平发展

和平区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理科

生物学生学习水平发展性评价(六)

(第四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如果在草莓果实的发育早期除去果实内的全部种子,仅剩下花托,则花托不能膨大成果实。

那么,采取下列那种方法,能使花托膨大成果实()

A.在花托上涂适当浓度的生长素B.在花托上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

C.摘除草莓茎顶端的顶芽D.摘去草莓侧枝上的所有侧芽

2.下面关于胚芽鞘弯向光源的原理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B.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端

C.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生长慢D.生长素在尖端产生并向下运输

3.将一株正在萌发的玉米转移到黑暗的地方,结果玉米胚芽()

A.弯曲生长B.先直立生长,后弯曲生长

C.直立生长不弯曲D.不生长也不弯曲

4.水平放置的幼苗,经过一段时间根向下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①重力作用,背离地面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少②光线作用,靠近地面一侧生长素分布的多③根对生长素反应敏感④根对生长素反应不敏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下列不属于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促进细胞纵向伸长

C.促进果实发育   D.促进插枝生根

6.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

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生长素

7.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A.吲哚乙酸 B.丙酮酸 C.草酰乙酸 D.蛋白质

8.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植物生长素的两重性的现象是()

A.茎的向光性和背地性B.根的向地性和向肥性

C.顶端优势D.含羞草的小叶受刺激立即下垂

9.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受粉的辣椒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籽辣椒,这种果实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A.与花粉染色体数目一样B.与体细胞中染色体一样

C.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D.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10.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

A.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纵向伸长得慢

B.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少,细胞分裂得慢

C.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纵向伸长得快

D.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分裂得快

11.玉米倒伏后,它的茎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光的影响,向光性D.受肥的影响,向肥性

12.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施用有机N肥B.提高CO2浓度

C.增加光照时间D.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13.一只正在发育的桃子被虫蛀了,结果桃子停止了生长,这说明虫蛀的部位是()

A.种子B.外果皮C.内果皮D.中果皮

14.茶农每年秋季修剪茶树的主要目的是()

A.使树冠扩大,增加下一年采摘量B.减少养料消耗

C.防止病虫害和冻害D.除去无采摘价值的枝条,方便采摘

15.对四株具有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长出侧芽,请指出是哪种处理()

A.去顶芽后在断口放一琼脂小块

B.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涂抹低浓度的生长素

C.不去顶芽,在侧芽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D.去顶芽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16.将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然后右侧照光,则胚芽鞘在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是()

A.不生长、不弯曲B.向左弯曲生长C.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

17.下图示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

图中弯向光源的是()

 

A.甲、乙B.丙、乙C.甲、丁D.丙、丁

18.要得到无籽果实,需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在花的子房上,处理该花的时间和条件是()

A.花蕾期,不去雄蕊B.花蕾期,去掉雄蕊

C.开花后,不去雄蕊D.开花后,去掉雄蕊

19.下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BCD

20.正常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而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向光源。

以上实验可以证明的是()

A.尖端产生了生长素B.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

C.生长素也能抑制植物生长D.尖端与植物生长和向光弯曲有关

二、非选择题

1.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切头去尾的燕麦胚芽鞘的上端,把另一块不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接在下端,过一段时间后,下端琼脂中即含有生长素,如右图A所示;如果把这段胚芽鞘颠倒过

来做同样实验,生长素不向下传导,

如右图B。

此实验说明:

_________

_

2.如图所示植物的四枚子房生长的曲线图,其中A、B授粉;C、D未受粉。

请指出其可能原因

(1)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生长素能___________________

(6)A、D果实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课外小组,选取四盆生长状况一样的幼苗,利用如图的实验装置(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外一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的一侧与光源齐平处开一个小窗),做了如下实验:

(1)固定花盆和暗箱,两星期后幼苗的生长状

况为。

(2)固定花盆,将暗箱放在旋转器上,以5周/小时

的速度进行匀速、水平旋转,两星期后幼苗的生长

状况为。

(3)固定暗箱,将花盆放在旋转器上,以5周/小时的速度进行匀速、水平旋转,两星期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4)将花盆及暗箱都放在旋转器上,以5周/小时的速度进行匀速、水平旋转,两星期后幼苗的生长状况为。

(5)该实验可以说明,植物弯向一侧生长的原因是。

4.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

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

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

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

如下图所示。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

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什么?

(2)图c和d说明什么?

(3)图e和f说明什么?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和平区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理科

生物学生学习水平发展性评价(七)

(第四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选择题:

1.切除幼年动物的垂体后,出现的主要症状是()

A.身体仍正常发育B.生长发育迅速

C.生长立刻停滞D.注射生长激素后仍不能恢复生长

2.某内地山区是地方甲状腺肿的多发区,有时也会发现长时间不变态的大蝌蚪。

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土壤和水中缺碘

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不可缺少的元素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体的发育

D.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影响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3.在下列关于酶及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相关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4.关于兴奋的传导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B.兴奋部位的电流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轴突

D.突触小体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

5.胰岛素基因和得到表达的胰岛素分别依次位于()

A.体内各细胞、胰岛B细胞中B.体细胞、胰腺细胞

C.均位于胰岛细胞中D.体细胞、胰岛A细胞中

6.关于垂体产生的促激素的作用下列错误的是()

A.维持相关腺体的正常发育B.受下丘脑控制调节

C.促进相关腺体内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能促进胰岛分泌胰岛素

7.使蝌蚪在短时间内变成小型青蛙,使切除垂体的幼狗恢复生长,使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降低,采取的简便有效的措施分别为()

A.注射性激素、饲料中加生长激素、注射胰岛素

B.注射甲状腺激素、饲料中加生长激素、注射胰岛素

C.饲料中加甲状腺激素、注射生长激素、注射胰岛素

D.饲料中加甲状腺激素、注射生长激素、口服胰岛素

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另一方面激素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是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D.反射弧是高等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9.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是活细胞分泌的     B.激素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物质

C.激素具有量少作用大的特点 D.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10.手术摘除小狗某器官后,小狗的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停止生长发育。

此器官可能是()

A.肾上腺 B.性腺 C.胰腺 D.甲状腺

11.具有外分泌功能,同时也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是()

A.肝脏 B.唾液腺 C.胰腺 D.肾上腺

12.原生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都是依靠()

A.原生质B.反射弧C.细胞质D.神经系统

13.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能随环境改变而迅速发生体色改变,其中避役是出名的“变色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小于5秒)完全改变体色,比蛙等变色动物快得多,它变色的调节机制是()

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神经调节

14.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兴奋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5.因缺少激素而引起的疾病是()

A.夜盲症 B.呆小症 C.败血症 D.白化病

16.大脑皮层参与的反射活动是()

A.在强光下瞳孔缩小 B.吃酸杏分泌唾液

C.误食有害物质而呕吐D.司机见红灯立即停车

17.下列现象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A.母鸡孵卵B.蜘蛛结网C.蜜蜂采蜜D.小狗做算术题

18.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的调节来实现的()

A.神经调节B.激素调节  C.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D.体液调节

19.在研究甲状腺激素功能时,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喂养蝌蚪,在研究生长激素时,则给摘除垂体的幼年狗注射生长激素。

这两个实验都是给予实验动物以激素,但一个用“饲喂”方法,另一个则用“注射”方式,原因是()

A.蝌蚪太小,难以注射

B.口服时,药液对小狗的消化道刺激过于强烈

C.口服生长激素将被消化道中的脂肪酶分解

D.口服生长激素将被消化液中的酶消化分解,而口服甲状腺激素不会因酶的作用而失效

20.有关后天性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

A.刚孵化出的小天鹅印随学习B.小鸡模仿学习母鸡扒地索食

C.蜘蛛结网捕食D.动物经训练后完成较复杂的运动

二、非选择题

1.让一健康人和一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时同时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每1千克体重1克计算。

随后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人的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

(1)两人血液浓度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

(2)下列甲—丁4种曲线图中能正确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变化的是。

(3)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量往往,而血液浓度。

(4)下列有关胰岛素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高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进肝糖元的分解

C.促进糖元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质转变成糖类

D.抑制葡萄糖转变成脂肪

(5)健康人当血糖浓度偏低时,可通过胰岛分泌的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使血糖浓度升高。

2.阅读下列短文,把短文中的五处错误和你的改正意见填在题下表格内。

(10分)

人体和高等动物的激素是有专门的器官—内分泌腺分泌的,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某一种器官(如芽的顶端)产生的。

目前已经发现多种植物激素。

例如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用单侧光照射幼苗,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少,因此造成幼苗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生长的快,使植物的茎显示出向光性。

为使月季花插条加快生根,可以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枝条。

人体和高等动物的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合成和氧化分解,促进动物、人体的生长发育。

例如,用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喂蝌蚪,会使蝌蚪在短时间内变成一只正常的青蛙。

 

错误处

改正意见

(1)

 

 

(2)

 

 

(3)

 

 

(4)

 

 

(5)

 

 

3.用手术摘除小白鼠的脑垂体后,表现为生长立刻停滞,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

(1)每天注射一定量的生长激素,小白鼠将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同时也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小白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症状将消失。

这说明______与甲状腺的活动密切相关。

其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右图回答:

(1)此图为电子显微镜下的突触模式图,图中的1、2、3、4、5依次代表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三部分构成

(3)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和平区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理科

生物学生学习水平发展性评价(八)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选择题:

1.人们常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果树。

同有性生殖相比,其主要优点是()

A.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B.后代每年可提前开花结果

C.后代保持亲本性状D.增加后代变异性

2.马铃薯的块茎长出芽并繁殖成一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是()

A.出芽生殖B.营养生殖C.孢子生殖D.分裂生殖

3.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B.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D.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必须通过()

A.减数分裂B.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D.营养生殖

5.对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切生物进行生殖时,都要进行减数分裂

B.体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C.有性生殖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D.原始生殖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6.下列四种细胞中,不是生殖细胞的是()

A.卵细胞B.精子C.受精卵D.孢子

7.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以形成的精子数为()

A.1个B.2个C.4个D.8个

8.牛初级卵母细胞经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期间()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的过程发生在()

A.第一次分裂结束时B.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C.第一次分裂开始时D.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10.某动物的卵原细胞有6条染色体,在初级卵母细胞中出现四分体时的着丝点数和四分体数分别是()

A.6和12B.6和3C.12和6D.12和12

11.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C.有丝分裂过程中D.受精作用过程中

12.卵细胞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表现在()

A.染色体复制的时期B.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C.着丝点分裂的时期D.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数目

13.极体的形成发生在()

A.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B.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细胞时

C.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时D.受精卵卵裂时

14.下图中可以表示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变化的是()

 

15.花生种子中贮存养料的结构是什么发育来的?

()

A.珠被    B.子房    C.受精卵   D.受精极核

16.若一个西瓜中有50粒种子,形成这些种子需要的精子、胚珠、子房数至少是()

A.50个、1个、1个B.100个、50个、1个

C.200个、100个、100个D.300个、200个、200个

17.我们所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是取自于植物种子()

A.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B.胚乳、胚乳、子叶、子叶

C.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

18.水稻的体细胞含有24个染色体,在一般情况下,它的极核、子房壁细胞和胚乳细胞所含的染色体数目依次是()

A.12、24、24B.24、24、36C.12、24、36D.24、24、24

19.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是指()

A.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B.受精作用完成后,胚珠发育成种子

C.受精卵分裂、发育直到成熟的植株D.种子萌发直到成熟的植株

20.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属于:

()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无法确定

二、简答题:

1.已知家兔体细胞中DNA的含量为M,那么,母兔卵巢里初级卵母细胞中DNA含量应该是,次级卵母细胞中DNA的含量则为,公兔精巢中精子的DNA体细胞含是。

家兔在传种接代过程中对维持其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和。

2.某生物有二对同源染色体,下图表示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五个细胞。

 

(1)写出各细胞的名称ABCDE

(2)精子形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3.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根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时期;乙图表示期;丙图表示时期。

(2)甲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4.下列三组数字为果蝇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及DNA在各期的变化数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为DNA的变化数值,组为染色体的变化数值,组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变化数值。

5.假设下图为某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变化的曲线图。

(1)请根据图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

①图中2~4时期的细胞名称是,这细胞有条染色体,有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8时期,是减数分裂期,细胞的名称是。

③图中4发展至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分离,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

④图中7发展至8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是由于,并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其子细胞(9)的名称是.

(2)请在本题图的空白座标上画出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DNA分子数目变化曲线图。

6.右图为荠菜胚发育示意图,请按图回答问题。

(1)注明图中1─6的名称

1.;2.;

3.;4.;

5.;6.

荠菜种子内的胚是由发育来的。

(2)荠菜种子的种皮是由[  ]___________发育而成的。

(3)种子萌发时〔〕将发育成具有根、茎、叶的植株。

(4)倘若荠菜体细胞有2N条染色体,那么,图中的细胞内有_____条染色体。

(5)图中(4)的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体。

和平区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理科

生物学生学习水平发展性评价(九)

(实验部分)

一、选择题:

1.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及出现的颜色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III染液(红色)

B.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C.苏丹III染液(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

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

2.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2ml蛋白稀释液先加0.1g/mlNaOH,再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

B.2ml蛋白稀释液先加3—4滴0.01g/ml的CuSO4,再加0.1g/mlNaOH溶液

C.2ml蛋白稀释液,同时加0.1g/mlNaOH和0.01g/ml的CuSO4混合液

D.在NaOH和CuSO4混合液中加入2ml蛋白稀释液

3.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螺旋时,有部分细胞看的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窃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

4.用低倍镜观察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换上高倍镜后,异物消失,异物最可能在()

A.目镜上B.装片上C.物镜上D.镜筒中

5.下列操作中不属于加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方法是()

A.放在光下培养B.放在20℃—25℃的水中

C.煮沸D.切伤部分叶片

6.在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过程中,细胞停止分裂的时间是()

A.解离时B.漂洗时C.染色时D.压片时

7.光学显微镜下可用于区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一项是()

A.染色体数目B.有无纺锤丝

C.细胞质分裂方式D.细胞核分裂方式

8.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洋葱根尖装片的制作顺序应为

A.染色→解离→漂洗→压片B.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C.解离→染色→漂洗→压片D.染色→漂洗→解离→压片

9.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如果将一瓶叶绿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位于

A.绿光区B.红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D.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10.将洋葱鳞片叶放在0.45M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放在0.35M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趋势;放在0.4M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似乎不发生什么变化。

这表明()

A.洋葱表皮细胞已经死亡B.细胞膜不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

C.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导致渗透平衡D.细胞液浓度为0.4M左右

11.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对叶绿素的色素进行色素层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列在最里圈的色素呈()

A.橙黄色B.蓝绿色C.黄绿色D.黄色

12.在温度对酶的活性的实验中,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