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35单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6920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35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数学35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35单元.docx

《数学35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35单元.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35单元.docx

数学35单元

3-10.乘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活动中,体会1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情景提取数学信息,建立数学模型。

教具学具:

投影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复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

公共汽车)同学们这是什么?

(公共汽车)你们平时都乘坐过公共汽车,乘车时有什么规则呢?

(排队上车;先下车,后上车;前门上车,后面下车……)

2.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做一个乘车的游戏,看看乘车中有什么有趣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一起来参与。

二、模拟乘车,探索新知

(挑选学生当乘客,老师当报站员旁白,课件演示站名)

1.探索连加。

①情景演示

请两名同学到讲台,假设他们现在在一辆公共汽车上(板书2),到了花园桥站,上来两名乘客(板书2),到了老虎庙站又上来3名乘客(板书3),同学们现在车上有几名乘客?

生:

7名(板书7)

②学生重述,建立数学模型

要求学生用学具摆摆重新演示乘客乘车

如何算出7名乘客,如何列算式?

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③反馈整合。

2+2=4\

→2+2+3=7这样的算式叫“连加”。

4+3=7/

④老师小结,总结计算方法。

2.探索连减

①情景演示

同学们,我们的汽车继续往前开,外文印刷厂站到了,有两名乘客先下车了,汽车就要开走时,又有一名乘客发现他们也该在这一站下车,也赶紧下车了。

接着汽车继续向前开。

同学们现在车上有几名乘客?

②学生重述,建立数学模型

③反馈整合。

7-2-1=4

④老师小结,总结计算方法。

3.探索加减混合

①情景演示

现在紫竹桥站到了,先下去两名乘客,又上来三名乘客,汽车继续向前开,现在车上有几名乘客?

②学生重述,建立数学模型

③反馈整合。

4-2+3=5

④老师小结,总结计算方法。

4.汽车到终点站了,所有乘客都该下车了,欢迎大家下次乘车。

游戏结束,老师总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

(投影)课本p45说一说

1.学生先描述图片内容。

2.提出数学问题,列算式计算。

四、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后,联系生活想想“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还出现在什么地方?

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以游戏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有意思地培养学生从具体的情景中提取数学问题的能力。

 

课堂巩固

 

渗透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思想

课后反思

整理与复习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

2.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自己整理出10以内加减法表,并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己整理出10以内加减法表,并发现规律。

教学工具:

投影、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加法表整理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

一、谈话导入

  明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数学竞赛,长颈鹿裁判听说同学们昨天回去写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这些算式作为竞赛题,你们高兴吗?

不过,长颈鹿裁判可是个特别认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欢杂乱的东西,他要从中挑选最整齐有序的一组题作为竞赛题,请你们帮他把算式卡片整理好。

二、讨论整理的方法。

  教师:

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们从哪儿入手?

怎样整理?

三、引导学生对所写的算式进行整理

  

(一)按得数分别是10、9……0进行分类。

  教师:

长颈鹿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组试题夹,请你们小组合作把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类、整理整理,得数是几的算式就放入几号试题夹中(每个试题夹中的算式竖着排列开)

  教师:

看一看,你们组的算式写全了吗?

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

  

(二)把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

  教师: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些算式还是没有一定的顺序,有些乱,我们能不能把每个试题夹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整理好呢?

  1.学生继续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列。

  2.排列情况:

  第一种:

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

  第二种:

第一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

四、通过全班交流,得到10以内的加法表

  

(一)展示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选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结果进行投影展示,并让该组的同学介绍一下是怎么整理的。

让学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通过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给学生。

五、让学生独立观察加法表,找规律

  教师:

我们在帮助长颈鹿整理竞赛题的过程中,复习了知识,并整理得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

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张表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1.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2.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3.找几个小组汇报观察的结果。

教师巡堂指导。

  横着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个数都相同,第一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

  竖着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数都相同。

第一列得数都是10,第二列得数都是9……

  斜着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个数都相同,第二个数依次小1,得数也依次小1.

六、加法表的应用

  教师:

我们已经整理出了10以内的加法表,如果现在再让你们写10以内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写得又快又全?

说一说,怎么写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复?

  做游戏:

找朋友

  游戏者每人发一张数字卡片,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得10(9,8)的两人将成为朋友,看谁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

看看谁的答案多。

七、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以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整理能力。

 

小组交流合作意识

 

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减法表整理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

一、谈话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帮长颈鹿裁判整理了加法的算是卡片,今天我们继续来帮它整理减法的算是卡片。

二、引导学生对减法算式进行整理

1.分小组按得数是0、1、2……将算式卡片分类

2.把算式按一定的顺序整理排列

三、通过全班交流,得到10以内的加法表

1.展示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选几组有代表性的整理结果进行投影展示,并让该组的同学介绍一下是怎么整理的。

让学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2.通过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给学生。

四、让学生独立观察加法表,找规律

  教师:

我们在帮助长颈鹿整理竞赛题的过程中,复习了知识,并整理得出了10以内的减法表。

同学们仔细地观察一下,这张表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1.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从横着,竖着,斜着三个角度看。

教师巡堂指导)

  2.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3.找几个小组汇报观察的结果。

五、减法表的应用

我们已经整理出减法表,现在请同学们写出得数是6的所有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全。

六、说一说

(出示图片)淘气和笑笑说了什么?

你们也来说说你们从数学课上学到了什么?

会些什么?

喜欢什么?

连结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内容。

培养学生的分类整理能力。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要参加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逻辑思维。

 

回顾旧知,进行总结,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课后反思

大家来锻炼

教学目标:

1.通过大家来锻炼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能提出相关的问题并解决。

教学工具:

投影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

一、活动一

  

(一)谈话引入

  下个星期,有代表团来参观我们学校,哪位同学想当小小解说员,带领客人们参观我们美丽的校园?

  

(二)出示图片:

学校平面示意图教师提问:

  1.如果你是解说员,你都想给大家介绍学校的什么地方?

  2.在这些地方,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你们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很多问题是关于操场的,大家都喜欢到操场上活动。

  你最喜欢哪种活动?

二、活动二

  

(一)出示图片:

大家来锻炼

  1.分组学习

  观察图:

图上都有谁?

在干什么?

  2.独立填空。

  3.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1)这里有5棵树。

  

(2)有(10)名队员参加足球比赛。

  (3)这里有(3)排树。

  (4)有三个人跳绳,又来了一个小朋友,一共有4人。

(3+1=4)

  

(二)分组讨论研究:

根据图中的内容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

  1.一共有几棵树?

(5+10=15)

  2.一共有几盆花?

(3+4+3=10)

  3.跳绳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几人?

(3+10=13)

  4.踢足球的比做操的多几人?

(10-4=6)

  5.爬铁架子的比跑步的少几人?

(10-3=7)

  6.做操的比跳绳的多几人?

(4-3=1)

7.共有10人跑步,有4个女孩,有几个男孩?

(10-4=6)

三、小组活动

  上体育课时,分小组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想想能够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其他组交流。

创立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回归课本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观察能力。

 

结合了本课是实践课的特点。

课后反思

第5单元位置与顺序

单元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逐步培养成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单元教学难点:

能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课时:

4课时

5-1:

前后(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工具:

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

一、激趣导入

  森林王国召开森林运动会,许多运动员纷纷报名参加,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出示课件)

二、森林运动会教学

  1、小动物们的赛跑比赛开始了(课件演示)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请提问题。

  3、说一说:

  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

松鼠跑第几?

小白兔跑第几?

(指名)

  4、你还想知道什么?

  5、跑步比赛的时候,动物赛车比赛开始了。

看看他们比赛进行得怎么样?

  6、出示:

在图中,1号车是第_名,5号车在_号车的后面,在_号车的前面。

(指名)

  7、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

后面是谁?

  让学生自己观察,说给大家听;交换位置再观察前后变化。

  2、p57第2题,看图,明题意。

  独立完成,评析。

  3、p57第3题,观察图。

  自己说说:

下一站是__。

我去动物园,还有_站。

四、数学故事

  1、看两幅图,用前、后编一个故事。

2、指名学生说。

五、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后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你前面和后面的同学分别是谁?

用童话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结合课件动画,生动形象地让学生对前后位置顺序进行感知,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堂练习巩固

课后反思

5-2:

上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上下”的位置与顺序,进一步培养空间观念。

   2、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3、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景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

1.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景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工具:

投影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复备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好,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在“森林运动会”上学习了“前后”,今天,我们继续在森林里逛一逛、玩一玩,看一看还能发现和学到什么数学知识。

二、情境探究,体会领悟

  1.看一看。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初步体验上下(先不让中间的小松鼠出现)。

看,眼前有一棵柏树,还有什么?

它们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2.说一说。

  出示松鼠,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瞧!

又跳过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它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

  (松鼠在小兔的上面,松鼠在小鸟的下面。

  3.议一议。

  有的同学说松鼠在上面,有的同学说松鼠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谁说得对呢?

为什么?

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4.教师小结。

  这两个同学说得都对,只是因为一个同学是把松鼠与小兔比,一个同学是把松鼠与小鸟比,所以说法不一样,但是说得都是对的。

  5.放松小游戏。

  说一说自己鼻子的位置。

  6.说见闻。

  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物品,它们之间也有上下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教师身边物品的上下关系等等。

三、拓展应用

  1.“练一练”第1题。

  出示小书架,请同学们看一看、填一填、说一说,指名到前面摆一摆并提出问题,找同伴解答。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在班上交流。

  2.“练一练”第2题。

  先按要求写数,写完之后,自己说一说哪个数在上,哪个数在下。

  3.“练一练”第3题。

  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无固定答案。

教师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4题。

 先数楼层,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确定小动物的位置,即把小狗、小猫、小兔、小象的头像贴在相应的窗户里,再说一说它们的上下关系与顺序。

  5.“练一练”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真愉快呀!

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课后到商场和家里再观察观察,看看还有哪些东西也有上下这种位置关系,用你的巧嘴巴讲一讲、说一说。

紧接上节课内容,引入新内容。

 

结合图片的解说,创立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

 

课堂巩固练习

 

本题是培养学生简单的空间推理能力。

课后反思

5-3:

左右(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领会左右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工具:

投影、铅笔、橡皮、尺子、铅笔盒、小刀、练习本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伸出你们的双手(老师同步做),看一看,两只手分别是?

(左手和右手)请举起你的右手(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方向举起右手)。

你会用右手做哪些事情?

(指名说)

二、感知自身的“左右”

   1师生共同活动。

   伸出你的左手转一转,伸出你的右手转一转;举起你的左手,举起你的右手,拍一拍。

   2动作游戏。

   师:

下面我们一起来玩机器人的游戏。

老师做遥控器,你们来做机器人。

遥控器发出指令后,看哪个机器人做得又快又准。

准备好了吗?

开始!

   师: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左手摸右耳朵,右手摸左耳朵。

左拍拍,右拍拍,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前拍拍,后拍拍,上拍拍,下拍拍。

三、实践操作,理解“左右”

1.摆一摆

   师:

做完了游戏,我们再来活动一下双手,同桌合作,老师下口令,你和同桌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

请你在桌上摆一块橡皮,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同桌合作完成。

屏幕出示摆的顺序:

铅笔、橡皮、尺子、铅笔盒、小刀。

   师:

你们摆的和屏幕上一样吗?

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

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指名答)

2.数一数。

   师:

从左边数起,橡皮是第几个?

从右边数起,橡皮是第几个?

为什么同一块橡皮,排第几却不一样?

师小结:

原来同一块橡皮,按左右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说一说

师:

咱们一起来玩一个“提问回答”的游戏。

   师:

尺子的左边有什么?

尺子的右边有什么?

(指名)

   生:

尺子的左边有橡皮(铅笔),尺子的右边有铅笔盒(小刀)。

   师:

学老师的样子,同桌进行互相提问题(互相回答)的游戏。

4、练一练。

   

(1)按老师的指令做一做。

   师:

把练习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把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左边,把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学生跟随老师的指令操作。

   

(2)说一说你相邻的同学是谁。

   (3)电脑出示课本P60情境图。

   师:

你们愿意帮助淘气解决一个问题吗?

星期天,淘气到同学家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在几号房呢?

(指名答)

四、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想一想

   请一个同学上讲台来,用右手拿着东西与下面的学生面对面站着,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这位同学拿着东西的手在你的左边还是右边?

   学生出现不同意见时,引导同桌同学进行讨论、实践和验证活动。

   得出结论:

因为这个同学与我们面对面,方向相反,所以这位同学举的右手和我们的右手方向也相反。

   2、比一比

   学生面对面一起举右手,一起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3、动动脑。

   课件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师:

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4、教师小结。

   方向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

我们不仅在上下楼时,而且平时在路上行走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按次序走,以免发生事故!

五、作业

说一说:

你能用今天学的左右来介绍我们教室的左边和右边有些什么吗?

把“左右”的认识与生活经验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今后的记忆。

 

结合游戏进一步感知左右,并复习前面学习的前后、上下,巩固旧知。

 

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体验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课后反思

5-4:

教室(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

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

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理解前后、左右、上下位置与顺序的相对性。

教学工具:

投影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复备

一、引入新课

 1.课前我们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教室,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上下等词。

有条理地描述。

小组间相互汇报。

(指名说。

2.(出示图片)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

看图说一说。

(指名回答)

二、应用教学

 1.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说说你家的客厅里都放着什么?

(引导按顺序说)

 2.说说你的小房间里放着什么?

还有厨房间里都放着什么?

(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

汇报交流。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

一边指一边说。

学生交流。

3、游戏活动。

(1)到游乐园里去玩,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

(2)教室里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

说出位置,自己找。

四、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

课前准备,综合所学

 

结合学生熟悉的环境,让其进行描述,增强学生对方位的描述能力,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