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29133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docx

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之欧阳美创编

毕业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时间:

2021.01.01

创作:

欧阳美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

但是,作为教育不仅是单方幼儿园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

“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新《纲要》也明确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一、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

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是为了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

我们多次利用家长会、个别谈话、家访、专家介绍等形式宣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长园地上每周一篇有关文章,为家长提供了行动指南。

它在幼儿礼仪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家长对照这些要求去做,就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开展家长会、宣传栏、是完全必要的,但光做这些工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搞好家园间的经常联系与沟通,需要深入细致、个别化的家长工作,方能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1.家园沟通的意识

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

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

例如: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

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

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

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才能达到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将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馈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达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做出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

幼儿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

2.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什么是习惯呢?

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

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

习惯的养成,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

幼儿年龄越小,肌体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

因此,使幼儿开始进入规律的生活,并注重提早对他们进行各种良好行为。

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

“幼稚时期对儿童一生非常重要,所以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儿童在这个时期关于习惯、知识、言语、思想各方面都打了很深的根基。

倘若在这个时期,根基稍梢不稳,将来要想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了。

”而当1岁半~3岁的孩子自信心萌芽时,对家人的帮助表示拒绝,要“我自己……”,许多家长都会以“你太小,不行!

”的理由,和包办代替的行为所扼制。

为引导家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给孩子自信,并克服对孩子过度保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二、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

幼儿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

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

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

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

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

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

比如:

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

3.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

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育无方。

他们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

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过早地进行定向教育、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是学不到知识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等等。

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组成。

这是关系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

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

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

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

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

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方式为子女的习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行为的强化条件,而父母修养则为子女的某些习惯的塑造提供了榜样。

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整体的习惯则潜移默化的完成建构。

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

如果我们教育后的结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教育要耐心,道理要讲清

有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惯。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

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

在讲道理时,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

如孩子因为一件玩具和同伴打架,作为家长这时就要教育孩子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告诉孩子有矛盾可以相互商量,打人就是不对的。

讲问题时还要具体,将事情解释、说明。

比如:

“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孩子对‘认真倾听’是不明白的。

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出解释:

当别人讲话时首先要看着别人,听清他的话;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在他人说完之后自己再说。

通过反复地“讲”以及反复的“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

2.反复的练习,进行行为强化

通过反复训练、练习,强化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并发展适当的态度,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因此,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

比如:

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整理好等,如果孩子不会做,就要仔细的做示范。

家长们随时都要有“习惯教育”的意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狠抓孩子的习惯培养。

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

同时,还要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行为逐步形成为一种习惯。

3.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方方面面都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孩子爱的方式,在培养观念、方法、措施、步调上家长一定要一致。

妈妈刚说的爸爸马上否定了;爸爸的决定妈妈完全不同意;上午说的下午又改,等等使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游离于家长之间,形成双重性格,成为一个虚伪的人。

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

其中包括: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方法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致性;教育态度的一致性。

出现不一致情况时,家长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沟通,商量、达成一致。

即使分歧不能马上化解,也应保留意见不显示出来。

以利于孩子的成长,科学地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家园脱节,事倍功半;家园结合,事半功倍。

我们应当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家长的指导工作,采取更富有创意且有实效意义的指导方式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只有家园合作,共同教育,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受益终身。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国民的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

但是,作为教育不仅是单方幼儿园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庭的支持与配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

“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新《纲要》也明确指出: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一、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

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

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是为了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

我们多次利用家长会、个别谈话、家访、专家介绍等形式宣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家长园地上每周一篇有关文章,为家长提供了行动指南。

它在幼儿礼仪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家长对照这些要求去做,就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开展家长会、宣传栏、是完全必要的,但光做这些工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搞好家园间的经常联系与沟通,需要深入细致、个别化的家长工作,方能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1.家园沟通的意识

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

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

例如: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

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

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

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才能达到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经常将幼儿在园、在家的情况相互交流,共同研究配合教育的方法,相互反馈教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识,达到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沟通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双方做出努力,其中幼儿园应起主导作用,因为幼儿园是专门的教养机构。

幼儿教师应主动创造条件,排除家长的种种顾虑,打通沟通渠道,为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共同努力。

2.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什么是习惯呢?

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

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

习惯的养成,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

幼儿年龄越小,肌体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

因此,使幼儿开始进入规律的生活,并注重提早对他们进行各种良好行为。

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

“幼稚时期对儿童一生非常重要,所以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儿童在这个时期关于习惯、知识、言语、思想各方面都打了很深的根基。

倘若在这个时期,根基稍梢不稳,将来要想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了。

”而当1岁半~3岁的孩子自信心萌芽时,对家人的帮助表示拒绝,要“我自己……”,许多家长都会以“你太小,不行!

”的理由,和包办代替的行为所扼制。

为引导家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给孩子自信,并克服对孩子过度保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二、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

幼儿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

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

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

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

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

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

比如:

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

3.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

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育无方。

他们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

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过早地进行定向教育、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是学不到知识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等等。

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组成。

这是关系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

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

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

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

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

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方式为子女的习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行为的强化条件,而父母修养则为子女的某些习惯的塑造提供了榜样。

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整体的习惯则潜移默化的完成建构。

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

如果我们教育后的结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教育要耐心,道理要讲清

有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惯。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

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

在讲道理时,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

如孩子因为一件玩具和同伴打架,作为家长这时就要教育孩子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告诉孩子有矛盾可以相互商量,打人就是不对的。

讲问题时还要具体,将事情解释、说明。

比如:

“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孩子对‘认真倾听’是不明白的。

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出解释:

当别人讲话时首先要看着别人,听清他的话;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在他人说完之后自己再说。

通过反复地“讲”以及反复的“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

2.反复的练习,进行行为强化

通过反复训练、练习,强化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并发展适当的态度,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

因此,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

比如:

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整理好等,如果孩子不会做,就要仔细的做示范。

家长们随时都要有“习惯教育”的意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狠抓孩子的习惯培养。

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

同时,还要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

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行为逐步形成为一种习惯。

3.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方方面面都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孩子爱的方式,在培养观念、方法、措施、步调上家长一定要一致。

妈妈刚说的爸爸马上否定了;爸爸的决定妈妈完全不同意;上午说的下午又改,等等使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游离于家长之间,形成双重性格,成为一个虚伪的人。

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

其中包括:

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方法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致性;教育态度的一致性。

出现不一致情况时,家长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沟通,商量、达成一致。

即使分歧不能马上化解,也应保留意见不显示出来。

以利于孩子的成长,科学地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家园脱节,事倍功半;家园结合,事半功倍。

我们应当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家长的指导工作,采取更富有创意且有实效意义的指导方式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只有家园合作,共同教育,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受益终身。

时间:

2021.01.01

创作:

欧阳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