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58127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6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docx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第三四单元10

第三单元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

通过学习 ,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激发学生认识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会正确书写,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大意,体会课 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能掌握课文出现的成语,有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

课时安排:

                 9、日月潭

 

 教材  

简析

 

 学习课文了解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  

目标

知识:

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能力:

学习课文了解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情感:

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教学难点

 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有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环、绕”等9个字,会写“岛、展”等12个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导入:

台湾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新疆的吐鲁番,牛羊成群,瓜果飘香。

首都北京,车如水,人如潮,繁华而热闹。

我们的祖国多么可爱!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老师再接来的这些日子,一起去看看祖国的美丽河山吗?

那今天,老师就先带小朋友们去看看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

出示课题《日月潭》齐读。

 

(二)

 新课教学:

1、打开课本翻到39页,轻声的读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

2.小朋友都预习过课文了,那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预习得最认真,老师手上有些生词卡,哪组的小朋友可以来开火车读读,(环绕、茂盛、隐隐约约、建筑、)

   

 

(三)

 

日月潭如同一个神话中的仙境,那一定是非常美丽,那小朋友,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美丽的日月潭吗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复习导入:

1、老师手里有一些生词卡,小朋友你们能读好吗?

(课后读读记记)

2、这些词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3、交流

4、小朋友你们自己再读读课文,找找这篇课文里有没有那些词、句可以住进我们的好词好句本的呢?

 

 

 

(二)

 

新课教学

1、朋友你们自己先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问题想问的?

2、交流

3、小朋友喜欢这篇课文吗?

那你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起来吗

4、自由背诵

 

 

(三)

 

 除了日月潭,你们还知道台湾有哪些好地方吗?

1、交流介绍

2、介绍收集材料的方法,

 

 

(四)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1、日月潭是我国  省最大的一个湖。

它在台中附近的_________上。

那里群山环绕,_____________,周围有许多______________。

 2、湖中央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_________,叫月潭。

 

 

收获:

 

不足:

 

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10、葡萄沟

 教材  

简析

  课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颜色鲜,味道甜,以及葡萄干的制作过程,说明了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

 教学  

目标

知识:

会认“沟”等11个字,会写“吾”等12个字。

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情感:

体会人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沟”等11个字,会写“吾”等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播放音乐熏染气氛,谈话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参观葡萄沟。

(板书:

葡萄沟)

2、出示生字“沟”,与形近字“钩”区别认记。

3、书写“沟”字。

 

 

(二)

 自主初读。

 在课文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

(hǎo)好地方 (gàn)干活(fēn)分开 (hào)好客  (gān)葡萄干(fèn)水分 (dìng)钉着

 (dīng)钉子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问:

葡萄沟在哪?

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大家想不想知道?

那就快打开书自由朗读吧!

2、学生自读课文感悟:

(1) 回答“葡萄沟在哪?

”(在新疆吐鲁番)

课件地图展示地图,学生一次找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明确三者关系。

生字卡片认记“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2)“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教师相机板书:

是个好地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认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学会生字,了解字形结构,会正确书写,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细读课文指导朗读。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

请你们细细的读读课文第一段。

1、学习第一段。

(1)学生读第一段,边读边悟:

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这里都出产那些水果呢?

(课件出示图片“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3)结合图片认记“蜜”、“杏”。

形近字对比识字“蜜”、“密”。

 

 

(二)

 

学习第二段。

师:

让我们去看看秋天这里的葡萄园是什么样的吧!

(放录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a、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b、小组读句合议。

“你觉得哪句最美,为什么?

”先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2)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

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使学生领悟:

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美。

(相机板书;多、美)

 

 

 

(三)

 学习第三段

(1)进入角色,激发兴趣。

瞧,葡萄丰收了,这么多,怎么办呢?

你们来帮老乡想想办法。

(2)生默读第3段,自读自悟:

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3)认记“碉堡”。

(4)指名学生充当维吾尔族小朋友演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四)

  

 

 

 

 

 

板书设计

 

 

 

       10 葡萄沟

填空。

 1、葡萄沟的葡萄种在山坡的_________上。

_________的枝叶向四面_________,就像搭起了一个个_____________。

 2、葡萄沟的葡萄数量很多,__________________地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的颜色也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紫的、暗红的、淡绿的,______________,美丽极了。

 

 

 

收获:

 

不足:

 

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11、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 

简析

  这篇课文写了总理与人们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是多么幸福快乐,多么难忘啊!

体现了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  

目标

知识:

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能力: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教学重点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最后四段。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认真观图,了解图意。

老师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

泼水节。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板书:

(傣族)

(2)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

(3)谁知道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什么地方?

(4)仔细观察图画,图上人们的表情什么样?

穿着什么?

 

(二)

 范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三)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泼:

念“p#”,不念“b#”。

乐:

在“欢乐”一词中念“l8”,另一个音念“yu8”,音乐。

2.字形:

乐:

共5画,第二笔是竖折,不要写成两笔:

竖、横。

幸:

要与熟字“辛”区分字形,不要混淆。

“幸”字第二横最长,下面不要写成“羊”字。

瓣:

左中右结构,两边是“辛”字,第一个“辛”的竖要写成撇。

中间是个西瓜的“瓜”。

要与熟字“辨”区分异同。

 

 

(三)

解词:

花炮:

指燃放的彩花和鞭炮。

象脚鼓:

是傣族的一种乐器,样子像大象的脚。

鼓身是木制的,羊皮蒙在鼓面。

演奏时斜挎在肩上,用手拍击鼓面,多用来给舞蹈伴奏。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讲读课文,了解周总理当年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巩固复习生字词。

采用各种形式读熟,做到脱口而出。

 

 

(二)

 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三个同学读课文。

第一个同学读1~3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4~6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7、8自然段。

其他同学注意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并且边听边想每个同学读的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读后回答:

(1~3)自然段写周总理到来前的情况。

(4~6)自然段写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7~8)自然段写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

 

 

(三)

 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是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他把幸福、欢乐及美好的祝愿都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四)

 

 

板书设计

 

 

  

 

 

按课文内容填空。

  1、(  )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  )的泼水节到了。

 2、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 )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 )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  )。

 

收获:

 不足:

 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12、北京亮起来了

 教材  

简析

 课文写了北京的夜晚华灯高照的景象,表现了北京的繁华与美丽,让我们感受到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教学  

目标

知识: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教学重点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夜晚的美丽。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北京夜晚美丽的景色)。

学生可能会发出惊叹。

师:

看到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同学们都惊叹道:

“哇,好美啊!

”却不能用自己的话把它的美丽描述出来,今天我们要一起去学习一篇描写北京夜晚的课文,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夜景的精彩词语,想去读一读吗?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读文,勾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次。

2、指名起来逐段读课文。

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力争把字音读正确。

3、齐读课文。

4、检查认字情况。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认字。

 

 

(三)

 教师注意指导:

(1)在合作读和比较读时侧重纠正字音。

重点关注“幕、烁、幢、焕、绚”等字的读音。

(2)和学生一起发现、交流识字方法。

 A、拆合发识字:

烁、辉、夺、扮、幢、府

 B、换偏旁:

优——犹 换——焕 煌——皇

 C、相同偏旁归类识字:

烁、煌、焕

(3)组词法认字。

 幕:

夜幕、荧幕

 临:

光临、降临、濒临灭绝、来临

 烁:

闪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精读课文

1、观看北京夜景的课件,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灯)

师:

北京很美,尤其是北京的夜景,北京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二)

 赏读课文

1、合作读读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解决。

2、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联系课文,体会“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3、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师生一起去欣赏。

 

 

(三)

 1、选择本课中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用一幅画表现词句的意思。

2、结合学过的有关北京的课文,如《北京》、《我们成功了》和本课,说说假如你去了北京,你最想到哪儿去看看。

 

 

 

(四)

 

 

 

板书设计

 

 

 

 

             12 北京亮起来了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每当______________,北京就亮起来了。

整个北京城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安街华灯高照,_____________的汽车,灯光闪烁,像___________________。

天安门城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场四周,彩灯________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________轮廓。

 

 

收获:

 不足:

 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语文园地三

 

 教材 

简析

 

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练习积累。

 教学  

目标

知识:

 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能力: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情感: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我的发现

1、 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

第二个词是在前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2、接着引导学生发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所需使用的工具,即“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

右边一栏的每一组词语,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3、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 ____   火车 ____

 洗衣 ____   服装 ____

 

 

(二)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义词的作用。

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1)学生读读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运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窄、恶、善、内”等字的读音。

 

(三)

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

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教室)  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  风光秀丽的(公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二)

 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2)看插图,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三)

 

 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化。

 

教学流程

共享同案

个性修改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是哪里呀?

对济源,这个生我们养我们的城市,那你们对她了解吗?

当我从一个小村庄走入城区,我感受到了我们家乡的各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富有吸引力,是那么的古老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夸夸我们的家乡吧!

 

 

(二)

 口语交际

 1.汇报展示、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家乡的资料(文字、绘画、照片等)。

同学间相互交流资料内容和获取经过。

 

(2)把内容相近的归为一个组,在小组里交换阅读和欣赏,说说对对方资料的看法。

 

 

(三)

 

 展示台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示例:

  国家—家庭—庭院—院长—长大—大人……

  祖国---国民—民主—主人—人生—生活—活动……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四)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一、写出反义词。

 败--( ) 内 --( ) 贱 --( ) 善 --( )

 穷--( ) 强 --( ) 窄 --( ) 减 --( )

 

收获:

 不足:

 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题

一、我会拼,也会写(10分)

shēnzhǎnjiànlì  jiéshěnɡ  nénɡɡòu  ēnqínɡ

()()()()()

jìnɡài  xiānhónɡ  ɡōuhuà  xiónɡwěi  huīhuánɡ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

(9分)

水分(fēn  fèn)  钉着(dīnɡ  dìnɡ)    空(kōnɡ  kònɡ)地

应该(yīnɡ  yìnɡ)  答应(yīnɡ  yìnɡ)    好(hǎo  hào)客

盛(shènɡchénɡ)装  兴(xīnɡ  xìnɡ)起    葡萄干(ɡānɡàn)

三、我会选字填空(8分)  

1、 密      蜜  甜(  )  (  )切  茂(  )  (  )林 

 2、沙      纱    (  )发  (  )土  (  )巾  泥(  ) 

 3、末    未  (  )来  周(  )  (  )尾  (  )必  

4、 结    洁  (  )白  清(  )  (  )网  (  )实

四、照样子,我也会写。

(3分)

照相    照相机           火车      

                                                      

五、识字加减法。

(9分)  

1、宁(泞)(泥泞)  急(  )(    )  发(  )(    )  

2、胜(生)(学生)  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