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790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docx

六年级第一周备课教案设计

莲城教育管理中心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课题:

长方体与正方体 

教学内容:

课本第1页例题1、例题2。

主备人:

上课时间:

第一周

课时划分:

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教具准备: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学生每人准备正方体、长方体纸盒各一个、剪刀。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

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二、自主探究

1、 说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2、 出示例1:

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⑴长方体有几个面?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哪些面完全相同?

从不同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观察学具,直观地回答上面的问题。

得出: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⑵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指导学生观察、测量。

得出: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⑶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在小组里观察交流,指名回答。

师:

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

教师板演画法。

3、请学生对照着长方体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

⑴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

怎样分?

⑵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通过观察得出: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4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回答。

5、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高。

6、出示例2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

师: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7、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2页练一练。

2、完成课本第4页练习一。

第1题引导学生说说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分别说出他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你是怎样知道的?

第2题可先让学生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互相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

3、小组完成第3、4题。

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完成练习一第5题。

尝试自己做一个长方体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5cm15cm宽5cm

5cm

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相同点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长方体:

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的(也有4个面是长方形,2个面是正方形的)。

不同点相对的棱相等且平行,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

6个面都是正方形且相等。

12条棱也相等且平行。

教学反思: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3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

主备人:

周 敏

上课时间:

第1周

课时划分:

第 一 单元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强化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具准备:

长、正方体模型、课件、长、正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引入

谈话: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2、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

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学生尝试操作。

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

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7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2、完成练习一第8、9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启发学生思考:

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四、作业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课本第6页例4,练习二第1-5题。

主备人:

周 敏

上课时间:

第一周

课时划分:

第一单元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模型、框架,课件、长方体形状的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谈话:

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

长方体有几个面?

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

他们可以分为几组?

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题4:

师:

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

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

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2)启发:

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比较小结:

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

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

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

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

(2)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3)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4)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5)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

我们刚才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致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但有的时候也要根据题目的要求灵活运用方法。

三、应用拓展

1、做第6页“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做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做练习二第2、5题。

第5题先让学生根据表中列述的数据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最后引导学生比较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和方法,说说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各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五、作业:

练习二第3、4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例题4:

(略)

      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做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硬纸板?

       3X3X6=54(平方分米)

 

教学反思: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例题5。

练习二第6-10题。

主备人:

周 敏

上课时间:

第一周

课时划分:

第一单元第 4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长方体模型、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个性化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指名回答。

提问:

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

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5:

指名读题。

启发思考:

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可以怎样计算呢?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

集体交流订正。

2、出示练一练。

读题后启发学生思考:

这两个无盖长方体和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板?

纸板的面积就是那几个面积的面积之和?

明确就是求侧面积。

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练二练第6题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集体交流。

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二第7、8题

学生自己读题。

启发思考:

解答这个问题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

3、完成练习二第9题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说如果要给教室进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积?

再结合题目进行解答。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练习二第10题

  思考题(选做)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

          例题5: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