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836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3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桩基础监理实施细则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矿业大学设计研究院监理

5、勘察单位:

华信基础工程

6、质量监督:

丰县质量监督管理站

7、施工总包:

江中集团

8、建设地点:

丰县中阳大道北侧,永安路东侧

9、工程概况

新城广场会议中心项目工程位于丰县中阳大道北侧,永安路东侧。

建筑性质为公共建筑。

总建筑面积12260.31㎡,一层建筑面积为7030.43㎡,系框架与局部钢结构为主体的混合结构体。

该工程地上二层,首层至二层层高5.01m。

建筑高度21.5m(室外地坪至主屋面结构面);

报告厅建筑高度15.90米;

多功能会议室屋面高度13.10米:

屋面1高度11.90米.±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90米。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其中跨度>

18m的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

6.0度,耐火等级为二级。

该建筑物桩基采用先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G/T17-2012》,HKFZ-AB500(280)-20(10,10)。

桩边长500*500,有效桩长20米。

共计389根,单桩承载力980KN,未注明的桩顶标高-3.350。

第二章工程特点及控制要点、措施

1、采用先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方桩的特点

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及方桩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7度地区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筏板或承台基础。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桩的接头位置应避开液化土层。

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穿透土层的能力强,对持力层起伏变化大的地质条件适应性强;

成桩质量可靠,外观检测方便;

施工周期短;

噪声小,无振动,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

但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延性差,超过其桩身承受的极限荷载时会出现脆性破坏

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在施工过程中,会碰到各种质量通病,主要有:

  1、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

  2、桩偏移或倾斜过大;

  3、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4、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

  5、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

2、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相应措施

(一)、沉桩困难,达不到设计标高

主要原因分析:

1.压桩设备桩选型不合理,设备吨位小,能量不足。

2.压桩时中途停歇时间过长。

3.压桩过程中设备突然出现故障,排除时间过长;

或中途突然停电。

4.没有详细分析地质资料,忽略了浅层杂填土层中的障碍物及中间硬夹层、透镜体等的存在等情况。

5.忽略了桩距过密或压顺序不当,人为形成“封闭”桩,使地基土挤密,强度增加。

6.桩身强度不足,沉桩过程中桩顶、桩身或桩尖破损,被迫停压。

7.桩就位插入倾斜过大,引起沉桩困难,甚至与邻桩相撞。

8.桩的接头较多且焊接质量不好或桩端停在硬夹层中进行接桩。

相应预防措施:

1、配备合适压桩设备,保证设备有足够压入能力。

2、一根桩应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3、进场前对设备进行大修保养,施工时进行例行检修,确保压桩施工时设备正常运行。

避开停电时间施工。

4、分析地质资料,清除浅层障碍物。

配足压重,确保桩能压穿土层中的硬夹层、透镜体等。

5、制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流程,严禁形成“封闭”桩。

6、严把制桩各个环节质量关,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保证桩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7、桩就位插入时如倾斜过大应将桩拔出,待清除障碍物后再重新插入,确保压入桩的垂直度。

8、合理选择桩的搭配,避免在砂质粉土、砂土等硬土层中焊接桩,采用1~2台焊机同时对称焊接,尽量缩短焊接时间,使桩被快速连续压入。

(二)、桩偏移或倾斜过大

1.压桩机大身(平台)没有调平。

2.压桩机立柱和大身(平台)不垂直。

3.就位插入时精度不足

4.相邻送桩孔的影响。

 5.地下障碍物或暗浜、场地下陷等影响。

  6.送桩杆、压头、桩不在同一轴线上,或桩顶不平整所造成的施工偏压。

  7.桩尖偏斜或桩体弯曲。

  8.接桩质量不良,接头松动或上下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

  9.压桩顺序不合理,后压的桩挤先压的桩。

  10.基坑围护不当,或挖土方法、顺序、开挖时间、开挖深度不当等。

  1.压桩施工时一定要用顶升油缸将桩机大身(平台)调平。

  2.压桩施工前应将立柱和大身(平台)调至垂直满足要求。

  3.桩插入时对中误差控制在10mm,并用两台经纬仪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校正其垂直度,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4.送桩孔应及时保护。

  5.施工前详细调查掌握工程环境、场址建筑历史和地层土性、暗滨的分布和填土层的特性及其分布状况,预先清除地下障碍物、处理暗浜等。

  6.施工时应确保送桩杆、压头、桩在同一轴线上,并在沉桩过程中随时校验和调正。

  7.提高桩的制作质量,加强进场桩的质量验收,防止桩顶和接头面的歪斜及桩尖偏心和桩体弯曲等不良现象发生。

不合格的桩坚决不用。

  8.提高施工焊接桩质量,保证上下节同轴,严格按规要求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9.制订合理的压桩顺序,尽量采取“走长线”压桩,给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提供尽量长的时间,避免其累积叠加,减小挤土影响。

  10.压桩结束10天左右,待超孔隙水压力充分消散后方可开挖;

且围护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避免侧向土体位移;

机械开挖至桩顶30cm时采用人工开挖,避免挖斗碰撞桩头。

(三)、桩达到设计标高或深度,但桩的承载能力不足

  1.设计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

  2.地质勘察资料不详细,古河道切割区未察清楚,造成设计桩长不足,桩尖未能进入持力层足够的深度。

  3.试桩时休止期没达到规规定的时间而提前测试,或测试时附近正在打桩,桩周土体仍在扰动中。

  1.当知道桩端持力层面起伏较大时,应对其分区并且采用不同的桩长。

压桩施工时除标高控制外,尚应控制最终压入力。

  2.当压桩时发现某个区域最终压桩力明显比其它区域偏低时,应进行补堪以查清是否存在古河道切割区等不良地质现象。

针对特殊情况及时和设计单位联系,变更设计改变布桩或增加桩数或增加桩长等措施来满足设计承载力。

  3.试桩的休止期一定满足规规定,试桩时桩周1.5倍桩长围严禁打桩等作业。

(四)、压桩阻力与地质资料或试验桩所反映阻力相比有异常现象

  1.桩端持力层层面起伏较大。

  2.地面至持力层层间存在硬透镜体或暗浜。

  3.地下有障碍物未清除掉。

  4.压桩顺序和压桩进度安排不合理。

  1.按照持力面的起伏变化减小或增大桩的入土深度,压桩时以标高控制为主外,还应以压入力作参考。

  2.配备有足够压入能力的压桩设备,提高压桩精度,防止桩体破损。

  3.用钢送桩杆先进行桩位探测,查清并清除遗漏的地下障碍物。

  4.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及合适的日沉桩数量。

对有砂性土夹层分布区,压桩顺序应尽量采用中心开花的施工方法,严禁形成“封闭”桩。

(五)、桩体破损,影响桩的继续下沉

  1.由于制桩质量不良或运输堆放过程中支点位置不准确。

  2.吊桩时,吊点位置不准确、吊索过短,以及吊桩操作不当。

  3.压桩时,桩头强度不足或桩头不平整、送桩杆与桩不同心等所引起的施工偏压,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4.送桩阶段压入力过大超过桩头强度,送桩尺寸过大或倾斜所引起的施工偏压。

  5.桩尖强度不足,地下障碍物或孤块石冲撞等。

  6.压桩时桩体强度不足,桩单节长度较长且进入硬夹层,桩顶冲击力过大,桩突然下沉,施工偏压,强力进行偏位矫正,桩的细长比过大,接桩质量不良,桩距较小且桩布较密。

  1.桩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值70%方可起吊脱模,达到100%方可施工。

运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上下支点应对齐。

  2.吊桩时,桩体强度应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支点位置正确,起吊均匀平稳,水平吊运采取两点吊,吊点距桩端0.207L.单点起吊时吊点距桩端0.293L(L为桩长)。

起吊过程中应防止桩体晃动或其它物体碰撞。

  3.使用同桩径的送桩杆,保持压头、送桩杆、桩体在同一轴线上,避免施工偏压。

  4.确保桩的养护期,提高砼强度等级以增强桩体强度。

桩头设置钢帽等。

  5.根据地基土性和布桩情况,确定合理的压桩顺序。

  6.保证接头质量,用楔型垫铁填实接头间隙。

提高桩的就位和压入精度,避免强力矫正。

压入时应保证一根桩连续压入严禁中途停歇。

3、桩机的选型及测量用仪器:

1)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方提交进场设备报审表,并对选用设备认真核查。

桩机的选型,一般按1.2-1.5倍管桩极限承载力取值。

桩机的压力表,应按要求检定,以确保夹桩及压力控制准确。

按设计如需送桩,应按送桩深度及桩机机型,合理选择送桩杆的长度,并应考虑施工中可能的超深送桩。

2)建筑物控制点的测量,宜采用有红外线测距装置的全站仪施测、定位。

控制桩顶标高的仪器,用水准仪监测即可。

测量仪器应有相应的检定证明文件。

4、对施工单位组织机构及相关施工文件的审查:

1)审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管理人员是否到岗。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容是否齐全,质量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合理、可行,并对其进行审批。

3)核查其施工设备、劳力、材料及半成品是否进场,是否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4)审查开工条件是否具备,条件成熟时批准其开工。

5、对预应力空心方桩的质量监控:

1)检查方桩生产企业是否具有准予其生产预应力管桩的批准文件。

2)检查方桩砼的强度、钢筋力学性能、方桩的出厂合格证及方桩结构性能检测报告。

3)对预应力方桩在现场进行全数检查:

a.检查方桩的外观,有无蜂窝、露筋、裂缝;

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b.对方桩尺寸进行检查:

桩径(±

5mm)、管壁厚度(±

5mm)、桩尖中心线(<2mm)、顶面平整度(10mm)、桩体弯曲(<1/1000L)。

c.方桩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并且要达到龄期。

d.方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以防不均匀沉降造成损桩,并采取可靠的防滚、防滑措施。

e.方桩现场堆放不得超过两层。

6、方桩桩位的测量定位:

1)方桩桩位的定位工作,宜采用全站仪及钢尺等进行,其桩位的放样误差,对单排桩≤10mm,群桩≤20mm。

2)方桩桩位,应在施工图中对其逐一编号,做到不重号,不漏号。

3)方桩桩位经测量定位后,应按设计图进行复核,监理对桩位的测量要进行旁站监督。

做到施工单位自检,总承包方复检,监理单位对测量定位成果进行检查(简称“两检一核”)无误后共同验收。

7、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施工:

1、施工工艺:

桩位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吊桩→对中→焊桩尖→压第一节桩→焊接接桩→压第2节桩→送桩→终压。

2、压桩:

1)压桩顺序,应遵循减少挤土效应,避免管桩偏位的原则。

一般说来,应注意:

先深后浅,先长后短;

应尽量避免桩机反复行走,扰动地面土层;

循行线路经济合理,送桩、喂桩方便。

工程桩施工中,对有无挤压情况造成测放桩位偏移,应督促施工单位经常复核。

2)压好第1节桩至关重要。

首先要调平机台,方桩压入前要准确定位、对中,在压桩过程中,宜用经纬仪和吊线锤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监控桩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

监理人员应督促施工方测量人员对压桩进行全程监控测量,并随时对桩身进行调整、校正,以保证桩的垂直度。

3)合理调配管节长度,尽量避免接桩时桩头处于或接近硬持力层。

同一承台桩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4)在压桩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压桩压力、压入深度,当压力表读数突然上升或下降时,应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查明是否碰到障碍物或产生断桩等情况。

如设计中对压桩压力有要求时,其偏差应在±

5%以。

5)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暂停压桩,并及时与地质、设计、业主等有关方研究、处理:

a.压力值突然下降,沉降量突然增大;

b.桩身混凝土剥落、破碎;

c.桩身突然倾斜、跑位,桩周涌水;

d.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

e.按设计图要求的桩长压桩,压桩力未达到设计值;

f.单桩承载力已满足设计值,压桩长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6)土方开挖后,若桩头高出地面的部份应及时截除,截除应采用锯桩器截割,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或扳拉截断。

8)对需要送桩的管桩,送至设计标高后,其在地面遗留的送桩孔洞,应立即进行保护,以免桩机行走时引起地面沉陷。

9)预应力空心方桩的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0.5%。

10)应随机检查施工单位的压桩记录,并抽查其压桩记录的真实性。

3、接桩:

1)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错位偏差不应大于2mm。

2)方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3)为保证接桩的焊接质量,电焊条应符合相关规要求,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电焊工应持证上岗,方可操作。

施焊时,宜先在坡口周边先行对称点焊4-6点,再分层施焊,施焊宜由两个焊工对称进行。

4)焊接层数不得小于3层,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在外层施焊。

焊缝应饱满连续,焊接部分不得有咬边、焊瘤、夹渣、气孔、裂缝、漏焊等外观缺陷,焊缝加强层宽度及高度均应大于2mm。

5)应尽可能缩小接桩时间,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压桩,自然冷却时间应不小于15min。

焊接接桩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

4、终压:

1)正式压桩前,应按所选桩机型号对预应力管桩进行试压,以确定压桩的终压技术参数。

2)其终压的技术参数一般采用双控,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以标高控制为主、送桩压力控制为辅或者相反。

具体应视设计要求和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

3)终压后的桩顶标高,应用水准仪认真控制,其偏差为±

50mm。

8、应注意事项:

1)、加强预应力空心方桩的进场检查验收工作。

2)、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进行监测,并做好原始记录。

3)、对群桩承台压桩时,应考虑挤土效应。

对长边的桩,宜由中部开始向两边压桩;

对短边的桩,可由一边向另一边逐桩施压。

4)、如地质报告表明,地基土中孤石较多,对有孤石的桩位,采取补勘措施,探明其孤石的大小、位置。

对小孤石也可采取用送桩杆引孔的措施。

5)、土方开挖时,应加强对方桩的成品保护。

如用机械开挖土方,更应加强保护。

土方开挖,宜在压桩后,不少于15天进行。

6)、雨季施工预应力空心方桩,其场地宜设置排水盲沟,并在场地外适当位置设集水井,随时排出地表水。

使场地不集水、不软化、无泥浆。

操作人员应有相应的防雨用具。

各种用电设施,要检查其用电安全装置的可靠性、有效性,防止漏电或感应电荷可能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7)、预应力空心方桩施工结束后,应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后进行静载试验静载测试数量不得少于同条件下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

桩身完整性检测,其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柱下三桩或者三桩以下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

桩身完整性检测在基坑开挖至地基标高后进行。

9、对场地要求:

1)施工场地的动力供应,应与所选用的桩机机型、数量的动力需求相匹配,其供电电缆应完好,以确保其正常供电和安全用电。

2)施工场地已经平整,其场地坡度应在10%以,并具有与选用的桩机机型相适应的地耐力,以确保在方桩施工时地面不致沉陷过大或桩机倾斜超限,影响预应力方桩的成桩质量。

3)施工场地下的旧建筑物基础、旧建筑物的砼地坪,在预应力方桩施工前,予以彻底清除。

场地下不应有尚在使用的水、电、气管线。

4)场地的边界与周边建(构)筑物的距离,应满足桩机最小工作半径的要求,且对建(构)筑物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5)对施工场地的地貌,由施工单位复测,作好记录;

监理人员应旁站监督,并对测量成果核查、确认。

第三章质量控制的监理方法和措施

一、质量控制目标及目标控制点

1.监理人员对如下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①防止桩倾斜及偏位

②防止桩顶压碎

③保证桩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④预应力管桩的制作应符合设计与规要求

2.监理人员以如下容作为预检项目

①施工方案:

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桩位顺序;

②堆放场地:

平整坚实,地基良好,排水顺畅;

③桩基质量检查:

按质量标准进行;

④桩位复核:

检查桩位的平面位置。

二、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容

(一)、事前监控要点

  1熟悉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有关技术资料,组织或协助业主组织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填写设计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情况记录,作好会议记录,编写会议纪要。

  2审查施工单位的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工程业绩及项目施工人员包括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证书、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完善;

审查施工单位管桩采购合同、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书、产品说明书、管桩承载力,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及采购计划、数量,必要时应对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3审批《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专项施工方案》,符合工程要求,签还《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同意实施;

否则提出意见,要求施工单位修改后,重新报审。

如属分包,应提交分包单位有关资料并填报《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查后,合格者签返《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同意分包;

不合格则退回《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要求总包单位重新选择合格分包单位,重新申报。

  4检查施工机具的进场情况,性能、数量是否符合现场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环境要求,合格签还《进场设备报验单》同意进场使用;

不合格退回《进场设备报验单》,要求施工单位重新组织合格施工机械进场,重新报验。

5施工单位运抵现场管桩,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先法预应力离心混凝土空心方桩》G/T17-2012规定,应有合格证书及桩身质量有完整的材料检验报告书,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报《材料报审表》,配合监理人员对进场管桩进行实物验收并核查有关规格、批号、制作日期是否与出厂合格证书相符,合格者签还《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同意使用,不合格退回《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并监督不合格管桩运出施工现场;

用于工程焊条等材料同样报验。

6.桩的外观质量检查:

桩长、桩径、壁厚、桩端板垂直度外壁有无露筋、有无蜂窝、麻面、表面裂缝、桩套箍凹陷程度及桩身上的合格章是否齐全等等。

若合同中规定管桩的品质等级,还应按等级进行区分验收。

具体现场验收如下:

  ①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掉角的深度不应超过10mm,且局部蜂窝和掉角的缺损总面积不得超过桩表面全部面积的0.5%。

并且不得过分集中。

②由于收缩产生的裂缝深度不得大于20mm,宽度不得大于25mm,横向裂缝长度不得超过直径的一半。

③桩顶和桩尖处不得有蜂窝、麻面、裂缝和掉角。

④管桩检查时,应参照《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和验收规》做好记录,桩上应注明编号、制作日期和吊点位置。

7施工单位根据有资质测量单位的放样点,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桩位放样,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报《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监理人员对桩位、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签还《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否则退回《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要求施工单位重新放样,复核无误后重新报验。

8桩机定位控制。

桩机就位后应控制其标高和垂直度,垂直度采用2台全站仪控制,标高采用水准仪检测。

9打桩顺序。

为减轻对邻近已完桩基的破坏和桩入土后相互挤压,应选择正确的打桩顺序。

打桩顺序该根据邻近建筑物的结构情况、地质情况、桩距大小、布桩系数、桩的规格及入土深度等综合考虑,同时又要兼顾施工方便。

该工程周边环境条件比较有利,原则上应从基础的中间位置开始向四周推进,同时要加强位移观测,必要时对打桩速度进行限制或采取设置应力释放孔、应力释放沟等措施。

(二)、事中监控要点

1.桩身垂直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测桩身的垂直度,采用2台全站仪控制,第一节桩入土时应边打边观测垂直度,随时进行调整。

但一般在入土4m以上时,不再进行调整,以保护桩身。

2.接桩质量控制

接桩焊接须二人对称操作,接桩至少分二次焊接完成,第一皮焊缝尤其重要,必须认真加以检查。

第一皮焊接不宜过厚,保证焊剂充分进入坡口,连续饱满,禁止空焊,随焊随敲焊渣。

上一皮焊渣清理完毕后进行下皮焊接。

(根据经验,对于HKFZ管桩,合格的焊缝,焊接时间不会少于15min)接桩时发现接口缝过大,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处理,严禁擅自嵌填钢筋后焊接。

(可用合适铁板嵌填之后满焊)焊接后须进行冷却,冷却时间不得少于15min,有条件的应进行防腐处理。

4.标高控制

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引测现场水准点,并加以保护。

要求总包单位落实整理场地的标高控制网络,打桩单位则落实各单位工程的水准控制点。

(1)标高原则上应逐根复测;

(2)标高测量应从水准点返测,尽量减少隆土影响;

5.桩成品保护

拖桩距离不宜过长,吊桩时应有施工人员用缆绳拖拉,避免发生桩机碰撞。

桩机后应铺设道木缓冲,禁止直接在桩堆上拖拉,应配置汽车吊用于短驳。

(三)、事后监控要点

(1)成桩完毕后应将记录的数据填入“监理记录表”,值班监理员应签名,对各项技术的真实性负责。

并与前日施工单位的原始记录对比,有否错或结论不一致情况,便于及时查明原因。

(2)验收资料:

1)成桩原始记录表(日期、桩号、规格、节数、总长度、异常情况等);

2)成桩竣工图、工程变更联系单;

3)桩位测量、复合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容:

规格、节数、总长度、焊接质量);

5)焊条合格证;

6)桩基质量评定表;

7)试桩记录;

8)检测报告(静压、抗拔、低应变检测报告);

9)桩基质量评估报告。

(3)桩的检测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该工程桩检测采用堆载静载荷试验和反射波法(小应变)。

通过静载荷试验检验设计假设同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具体检测数量根据设计或规而定。

静载试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利用平台堆载承受加载反力,堆载重心必须和桩的加载中心相一致,其堆载重量必须是试验反力的1.1倍以上。

堆载平台的支承作用力必须在试验桩对土的作用的影响的围以外(堆载平台的支承架与试桩之净距不应小于1.5m,且大于3d)。

2)测力表的精度应高于1%,变形测量仪表其自读值为0.01mm,且均经有关单位率定,并在计量有效期。

3)沉桩至进行静载荷试验应有时间之隔,一般在黏性土中不应少于14d,在砂性土中不应少于7d。

(四)、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桩体质量检验

按桩基检测技术规

2

桩位偏差

见表5.1.3

用钢尺量

3

承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