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1345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7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docx

三年级数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测量

一、单元教材分析

1、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2、教材加强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并力求将1毫米、1分米、1千米及1吨与生活中的事例建立联系,形成表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的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时间能力。

三、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和千米的长度观念。

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理,使学生初步建立千米、吨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吨的重的观念,理解“千米”的实际长短和“吨”的轻重。

五、课时安排(共5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设计人:

左鑫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流程

学生探究

评价指南

我能填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厘米

3、我能填:

2米=()厘米300厘米=()米

5米=()厘米

 

3分

1,字迹清晰工整。

2,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3,答案正确无误。

如果由小组内的学困生来代表展示,加3分。

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3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

4、“做一做”。

完在教材第3页

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

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

(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

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达标测试

1、量出每条边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教材第5页第2题。

2、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来表示;

1厘米=[]毫米;

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毫米。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橡皮擦长5()

(2)教室长10()

(3)玻璃厚5()(4)铁皮厚2()

※4、怎样比较准确地知道多少张纸的厚度是半毫米?

 

自评:

小组评: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二:

分米的认识

设计人:

左鑫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通过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4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流程

学生探究

评价指南

回忆昨天所学知识。

 

3分

1,字迹清晰工整。

2,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3,答案正确无误。

如果由小组内的学困生来代表展示,加3分。

认识分米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厘米。

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

厘米就是1分米。

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

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分米厘米,课桌面的高是分米厘米。

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我会填:

1分米=()厘米1米-2分米=()分米

14厘米+26厘米=()分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茶杯的高约1()

(2)跳绳的长约2()

(3)直尺的厚约()毫米

(4)我的身高是()厘米

 达标测试

一.填空

1)、想一想,填一填。

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树高约10()一块橡皮长约4()

一只曲别针长约5()

2)、在○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2米○19分米

3米○3000分米6分米○7毫米

3)、填上适当的数。

8米5分米=()分米 

8848毫米=()厘米

59厘米=()分米()毫米 

100分米-80厘米=()分米

二、排排队

(1)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起来:

400厘米30米20分米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000毫米200厘米1米5000米,

三、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一课桌高约()。

A、70毫米B、70厘米C、70分米

2、水杯的高约1()。

A、毫米B、厘米C、分米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A、毫米B、厘米C、分米

4、一枝钢笔长大约14()。

A、分米B、厘米C、毫米

5、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A、文具盒B、电视机C、数学书

6、自行车每分钟行300()。

A、分米B、米C、千米

四、列式计算

1、比18厘米少5毫米是多少?

                       

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5厘米少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1分米多2厘米的线段。

六、用数学

1、一层楼高约(  )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

2、一支铅笔原来长8厘米7毫米,用去了9毫米。

现在这支铅笔有多少长?

3、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

要锯多少次?

 

自评:

小组评: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三:

千米的认识

设计人:

左鑫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自己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7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流程

学生探究

评价指南

读教材第7页主题图。

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知道千米是比米的长度单位。

 

3分

1,字迹清晰工整。

2,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3,答案正确无误。

如果由小组内的学困生来代表展示,加3分。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我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我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得出1千米=米。

3、我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走一走,看看有多长,

10个100米就是1千米。

(1)请说一说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几步,如果你走10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

(2)提问;一个小组量出100米,10个小组一共量出多少个100米?

是多少千米?

(3)让学生讨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

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达标测试

1、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练习二的第二题

3、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

人25千米

飞机800千米

摩托车4千米

小汽车80千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2)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5、把下图中相距1千米的两地沿路线画出来(课本第10页第5题)。

自评:

小组评: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四: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设计人:

左鑫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流程

学生探究

评价指南

我能填

1米=()分米5米=()分米10厘米=()分米

60厘米=()分米100毫米=()厘米7米=()厘米=()毫米

通过观察,我发现都是关于单位换算的题。

 

3分

1,字迹清晰工整。

2,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3,答案正确无误。

如果由小组内的学困生来代表展示,加3分。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1)第一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400厘米、5分米,钥匙是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0毫米。

用()的钥匙开400厘米的锁,用()钥匙开5分米的锁。

(2)第二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3千米、5000米,钥匙是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我会用()的钥匙开3千米的锁,用()的钥匙开5000米的锁。

(3)第三道门上有两把锁,分别是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钥匙是3千米、5千米、3米、5000米、5米、3000米。

我会用()的钥匙开5千米-2000米的锁,用()的钥匙开1000米+4千米的锁。

3、3千米=()米5000米=()千米

做一做

1、做书上8页的做一做。

2、填空

8千米2米=()米20千米-2000米=()千米

720米+300米=()千米()米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

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达标测试

1、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

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自评:

小组评: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五:

吨的认识

设计人:

左鑫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吨的质量概念。

2、学会换算质量单位。

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1、12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流程

学生探究

评价指南

先猜猜我自己有多重?

 

3分

1,字迹清晰工整。

2,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3,答案正确无误。

如果由小组内的学困生来代表展示,加3分。

吨的认识

1、再猜猜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有多重?

2、观察书第11页主题图,思考牛妈妈、马爸爸、猪姐姐、熊哥哥要一起过桥,能一起过去吗?

为什么?

3、我得出吨是比千克()的质量单位,1吨=()千克

4、一个小朋友的体重约25千克,40个小朋友的体重约1000千克,也就是()。

5、思考:

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要使用质量单位“吨”呢?

6、在我的生活中,()这些东西大约重1吨。

7、5吨=()千克6000千克=()吨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

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达标测试

6吨=()千克9000千克=()吨

1600千克-600千克=()吨1吨-400千克=()千克

2、1只熊猫约重100千克,多少只熊猫约重1吨?

※3、有100吨货物,用载重8吨的货车6辆,2次能将这些货物全部运走吗?

为什么?

 

自评:

小组评: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的联系:

联系已学的两位数加减法,以及加减法的验算。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

例如:

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结合情感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计算。

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2、难点:

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计算。

四、课时安排(8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2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第一课时万以内进位加法

设计人:

左鑫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学习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

预习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5、16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流程

学生探究

随堂笔记

1、笔算两位数的加法

25+38=    45+29=

2、我知道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是。

 

一.中国特有的鸟类有()种,中国特有的爬行类有()种,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种。

二.笔算

98+25=

98

+25

 

先算个位()+()=()

个位满十向()位进一

再算十位()+()=()

十位满十向()位进一

笔算时要()对齐。

 

三.

四.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从加起,相加满十,向进,相加满十,向进1。

2、注意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就要向前一位。

 

一.阅读教材主题图,完成随堂笔记一。

二.借助数学书,学习例1。

1,数位是否对齐。

2,应该从哪一位算起。

3,满十后应该怎么办。

4,横式结果记得写完整。

完成随堂笔记二。

三.做一做:

第16页做一做第1题。

注意笔算书写要求,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完成随堂笔记三。

四.归纳总结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完成随堂笔记四。

一互动合作

1、小对子之间互相批改导学案,交流答案,统一意见。

2、组长组织重点和疑点交流。

3、自选或由老师指定展示内容。

二展示交流(全班大展示)

展示一:

阅读填空。

建议:

尝试当一回小老师,带领全班齐读对答案。

展示二:

笔算过程和方法。

建议:

板书本组的互动结果,并结合板书进行讲解计算过程。

展示三:

归纳总结。

建议:

对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进行简单复述。

达标测试

我来算一算:

49+57=27+88=

自评:

 

小组评: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设计人:

左鑫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流程

学生探究

随堂笔记

我能填:

85+47=     29+36=

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

一. 观察第18页例2的统计表

爬行类有()种,两栖类有()种

 

二.例2估算:

先估一估,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多少种?

376≈()284≈()

376+284≈()

三.例2笔算:

笔算:

376+284=

376

+284

计算376+284时,

先算个位()+()=()得数满十向()位进一

再算十位()+()=()得数满十向()位进一

再算百位()+()=()

笔算时要()对齐,从()位算起。

四.165409

+78+394

237549

+565+867

五.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列竖式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从加起,相加满十,向进,

相加满十,向进1。

2、注意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就要向前一位。

一.阅读教材主题图,中国部分动物种数。

完成随堂笔记一。

二.借助数学书,学习例1估算。

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是什么。

怎样进行三位数的估算。

完成随堂笔记二。

三.借助数学书,学习例1笔算。

1,数位是否对齐。

2,应该从哪一位算起。

3,满十后应该怎么办。

4,横式结果记得写完整。

完成随堂笔记三。

四.做一做:

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注意笔算书写要求,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完成随堂笔记四。

五.归纳总结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完成随堂笔记五。

一互动合作

1、小对子之间互相批改导学案,交流答案,统一意见。

2、组长组织重点和疑点交流。

3、自选或由老师指定展示内容。

 

二展示交流(全班大展示)

展示一:

阅读填空及估算。

建议:

尝试当一回小老师,带领全班齐读对答案。

板书本组的互动结果,结合板书进行讲解估算过程。

展示二:

笔算过程和方法。

建议:

展示人最好是本组后进生或者指名其他组人员进行讲解计算过程。

展示三:

归纳总结。

建议:

对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进行简单复述。

 达标测试

1、下面各题计算有错误吗?

说说错在哪里?

135427162

+69+543+959

8259601011

自评:

 

小组评: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

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练习

设计人:

左鑫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预习指导:

1、结合问题自主完成课本第19、21页的3到10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流程

学生探究

随堂笔记

我能算:

645+285=        34+678=

 

复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个位满( )向( )进一。

十位满( )向( )进一。

一: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5题摘玉米。

比一比哪组同学最先摘完玉米。

二.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三.下面各题计算有错误吗?

说说错在哪里?

四.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

五.归纳总结方法。

结合刚才的练习回忆:

笔算三位数加法应注意什么?

一互动合作

1、小对子之间互相批改导学案,交流答案,统一意见。

2、组长组织重点和疑点交流。

3、自选或由老师指定展示内容。

二展示交流(全班大展示)

展示一:

摘玉米。

展示二:

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展示三:

改错。

展示四:

下面哪两个数相加得1000。

建议:

板书本组的互动结果,结合板书进行讲解笔算过程。

展示人最好是本组后进生或者指名其他组人员进行讲解计算过程。

展示五:

归纳总结方法。

建议:

对本节课学习的复习知识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进行简单复述。

拓展练习:

自评:

 

互评

洪山区张家湾小学数学学科导学案

课题四:

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

设计人:

左鑫审核人:

使用人:

学习目标:

学习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能正确计算。

预习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22、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

流程

学生探究

随堂笔记

1.笔算下面各题。

79-36=81-8=90-47=

 

2.说说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一、观察课本主题图(线段图),填一填:

昆明到丽江有()米。

大理到昆明有()米。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知道丽江到大理有()米

 

二.例1估算。

估一估:

517-348≈

想:

把517估成()348估成()

517-348≈()

 

三.例1笔算。

大理到丽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