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3141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PECSLPMSDS3020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docx

GPECSLPMSDS3020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B

升版

实施

A

靳才项加

2016.12.12

夏克岩

2016.12.15

张军

2016.12.16

初版

作废

REV

版次

签名

日期

签名

日期

签名

日期

MODI.

修改

STATUS

状态

编写AUTH.

审核CHKDBY

批准APP’DBY

文件号DOCUMENTNO.

GPEC/SLP/MSD/S3/020

商洛工程项目部

安全体系

应急管理制度

版权所有COPYRIGHTGPEC/SLP2017Page1of11

目录

1.目的3

2.适用范围3

3.依据及参考文件3

4.定义3

5.职责4

6.程序5

7.应急工作原则9

8.危险源与风险分析9

9.要求10

10.记录10

11.附录10

12.附件10

发文范围:

(共份)归档夹类:

安全体系夹号:

3

发文

份数

发文

份数

发文

份数

项目经理

综合部

综合工区

项目副经理

计财部

焊接工区

项目总工程师

计划信息室

金检工区

施工部

锅炉工区

调试工区

质环部

汽管工区

文件中心归档备案

安全部

电仪工区

注:

“E”表示后台服务器上查阅。

本版文件于年月日开始实施。

 

批准人:

应急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快速、及时、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作业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件,对潜在的紧急情况和意外事件采取预防措施及做好救援处置工作,使紧急情况和意外事故得到快速有效的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保证将可能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应急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商洛工程项目部

3.依据及参考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3.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3.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49号

3.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11

3.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

火力发电)DL5009.1—2014

3.8.《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管理规定》QB/GPEC20600010-2017

3.9.《安全生产事故管理规定》QB/GPEC20500011-2017

3.10.《应急管理办法》QB/GPEC20600008-2017

3.11.总包项目部应急管理制度

4.定义

4.1.应急:

需要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为,以避免事故发生或减轻事故后果的状态,又称紧急状态

4.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资准备。

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组织,准备应急物资(设施、设备与物资),以及进行人员培训与演练等。

4.3.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事件),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4.4.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或组织采取的应急行动。

4.5.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紧急措施或行动。

4.6.应急演练:

为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

5.职责

5.1.项目经理

5.1.1.对项目部现场应急准备与响应负全面领导责任;

5.1.2.组织建立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或授权专人为负责人,维持应急组织和人员的有效运转;

5.1.3.组织编制和批准发布各类现场应急预案,并通过演练等检验其有效适应性;

5.1.4.保证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的技术手段和资源。

5.2.安全部

5.2.1.组织对项目部范围内工业安全、消防、保卫、交通以及办公、食堂等生活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中所涉及的危险源和有害环境因素进行辨识与评价,针对潜在的事故/事件组织编制相应的现场应急预案;

5.2.2.负责组织组建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

5.2.3.负责项目部与业主、监理单位、其他施工单位相关应急工作联系渠道的建立,并进行归口管理,保证其渠道畅通;

5.2.4.启动预案后,组织对应急响应的准备、实施情况的检查,做好应急响应行动记录;

5.2.5.负责根据项目部应急物资的准备情况,提出补充需求;

5.2.6.行使项目应急管理办公室职责,监督项目部各部门、施工工区应急工作的执行情况;

5.2.7.组织或参加现场安全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5.2.8.根据各部门、工区提交的灾后损失情况统计,进行项目部范围内汇总,并提交计财部进行后续处理。

5.3.各部门、各工区

5.3.1.启动应急行动期间,接受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应急管理办公室的应急管理和指令;

5.3.2.参与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和救援队伍的建立与运作;

5.3.3.按照本规定和现场应急预案要求落实各项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

5.3.4.保障其活动范围内应急资源的完善,并参加应急演练和培训;

5.3.5.做好各自责任范围内灾后损失情况统计,并汇总提至安全部。

5.4.综合部

5.4.1.5.3所述职责;

5.4.2.参与组建项目部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救援队伍;

5.4.3.负责应急预案相关知识培训、演练组织工作;

5.4.4.负责办理职工的工伤保险、工伤待遇等事项;向政府主管部门、工伤保险部门提交安全事故报告;

5.4.5.参与交通、保卫、消防、办公等安全事故/事件的调查处置工作;

5.4.6.负责项目部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定期检查维护及保管工作,并保证应急物资合理使用,确保救助期间交通和后勤保障。

5.5.计财部

5.5.1.所述职责

5.5.2.负责提供应急管理工作所需的经费;

5.5.3.负责工程保险投保及管理;

5.5.4.负责灾后损失情况的保险理赔。

6.程序

6.1.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6.1.1.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指挥项目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

组长: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

成员:

各部门、施工工区经理/主管

6.1.2.应急管理办公室

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常设安全部,安全部经理担任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综合部经理、施工部经理担任副主任,成员由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组成。

应急办公室履行综合协调、信息汇总和传递等职责,负责项目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组织机构图

6.1.3.职责

1)总指挥:

Ø全面负责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对事故与灾害的紧急处置迅速作出判断与决策;

Ø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Ø决定事故现场是否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Ø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处理做出安排;

Ø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重大伤亡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2)副总指挥

Ø负责指挥各部门、工区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Ø总指挥不在现场时代行工作。

3)队长:

Ø负责应急现场的直接指挥以及组织应急救援方案的演练;

Ø负责组织救灾队伍进行紧急情况下配合或替换专业救灾队伍抢险与救灾,防止事故或灾害扩大与蔓延。

在事故调查清楚并定性的条件下,尽快清理现场,恢复生产;

Ø指导抢险,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Ø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4)抢险救灾组:

各专业救援队

Ø在第一时间内组织现场安全抢险救灾工作,对抢救过程中的工艺设备、管线以及电力等进行调整和控制,并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报告现场情况。

Ø负责组织医疗人员对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临时抢救和临时处置,并协助医护人员护送重伤员到相应的医疗机构治疗;

Ø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Ø应急事件结束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抢险救灾实施报告。

5)技术支持组:

Ø指导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工作;

Ø审核工程安全技术交底资料,发生应急救援事件时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Ø组织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6)后勤保障组:

Ø负责应急所需的机械、装备、材料、生活保障物资的供应、组织、调集工作;

Ø负责事故或灾害的紧急救险、救灾与处置情况的通讯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指挥机构与各成员之间,本单位与上级和周边单位之间(如地方消防、医疗机构)信息及时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与救援工作。

6.1.4.管理要求

Ø后勤保障组需做好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应急救援装备状况良好,运行正常,能够及时投入应急救援行动;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若上级部门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需要对应急救援装备进行调配时,给予配合;

Ø技术支持组应当组织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每年不得少于两次;应急救援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1)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应急救援队伍规章制度;3)应急救援预案;4)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5)应急装备、工具操作规程;6)异常情况的鉴别和紧急处置方法;7)自救、互救知识;8)应急通讯联络方法;9)应急救援案例;

Ø应急救援组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和方案,明确应急演练种类、范围、目标、时间、参加人员、评审人员等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总结应急演练情况,编写应急演练书面报告,落实改进措施,并将方案、改进措施和总结报告;

Ø应急救援组在应急期间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值班电话,安排带班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

Ø应急救援工作人员暂离工作岗位的,应当及时安排人员替补;调离工作岗位的,应当及时补充人员,确保应急救援工作人员时刻在位;

Ø应急救援值班人员接到应急救援报警后,应当记录事故类别、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并立即向应急救援组负责人报告;

Ø应急救援组负责人接到应急救援指令后,应当立即调动应急救援人员及设备,选择最佳路线,在第一时间到达救援现场;

Ø应急救援组在抵达现场后,应当立即向现场应急指挥报告,服从现场指挥人员指挥。

接受应急救援任务后应当及时确定方案,按照有关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现场指挥人员报告有关情况;

Ø现场应急救援结束后,应当清点人员、设备。

需要恢复救援现场的,应当根据现场指挥人员要求进行现场恢复,经现场指挥人员同意后方可撤离现场。

6.2.应急管理分级

6.2.1.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

2)重大突发事件(Ⅱ级)

3)较大突发事件(Ⅲ级)

4)一般突发事件(Ⅳ级)

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参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其他部委相关应急预案等国家有关条例、规定、预案分级标准,具体分级标准应在项目部各专项应急预案中明确。

6.2.2.突发事件预警分级

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按照严重程度、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

特别严重(红色)、严重(橙色)、较重(黄色)、一般(蓝色)。

根据事态变化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

7.应急工作原则

7.1.以人为本、珍爱生命、保护健康、安全第一

发生事故时优先保护人的安全。

作为岗位人员必须做到处事不乱,应按预案要求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措施,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扩大,应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进行撤离,并迅速将险情上报,等待救援。

应急抢险总的原则是先抢救遇险人员,后抢救国家财产。

7.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严密组织、密切协同、快速反应、保障有力”

项目部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有关部门(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逐步建立起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保障机制,真正做到“有预案、有演练、有手段、有队伍、有保障”

7.3.快速响应,果断处置,高效处理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很强的突发性,许多事故的破坏性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扩大。

因此,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快速、及时的启动应急预案。

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阻断危险物源,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7.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加强重大各类危险源风险管理,做好事故预防工作。

开展培训教育,组织应急演练,做到常备不懈,提高从业人员应急意识,做好应急物质和技术储备工作。

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8.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商洛工程项目部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下:

火灾、坍塌、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爆炸和灼烫等共10种。

辨识结果见下表:

危险源分布表

危险有害因素

分布场所

火灾爆炸

高温

灼伤

机械

伤害

起重

伤害

触电

伤害

物体

打击

车辆

伤害

高处

坠落

坍塌

综合工区

汽管工区

锅炉工区

电仪工区

调试工区

金检工区

焊接工区

通过以上分析各工区范围内,主要的危险源与重要目标为:

综合工区、汽管工区、锅炉工区、电仪工区、焊接工区。

具体场所及危险源辨识分析过程,见专项应急预案和各个现场处置预案。

9.要求

9.1.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相关应急程序进行演练。

9.2.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

9.3.对演练和培训效果进行记录和评价。

9.4.记录表格按总公司管理标准QB/GPEC20600008-2017《应急管理办法》。

10.记录

10.1.应急演练、培训记录表

10.2.应急响应及救援行动记录表

10.3.应急物资(设备)清单

10.4.事故快报表

11.附录

11.1.附录1:

突发应急事件(事故)预警信息发布单

11.2.附录2:

应急物资(设备)记录表

11.3.附录3:

应急培训、演练记录表

11.4.附录4:

自然灾害的预防、损失统计报表

11.5.应急响应及救援行动记录表

11.6.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12.附件

12.1.附件1:

人身伤亡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2.附件2:

垮(坍)塌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3.附件3:

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4.附件4:

触电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5.附件5:

机械设备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6.附件6:

食物中毒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7.附件7:

环境污染事件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8.附件8:

恶劣天气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9.附件9:

急性传染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10.附件10:

交通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2.11.附件11:

地质灾害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附件12:

洪水灾害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附录1:

突发应急事件(事故)预警信息发布单

编号:

发布号

预警信息等级

发布时间

发布单位

发布情况描述

受预警的单位

有关行动要求

附录2:

应急物资(设备)记录表

单位:

编号:

序号

应急分类

物资/设备名称

购置

时间

数量

使用

期限

保 管

部 门

保管

人员

填表:

审批:

年月日

附录3:

应急培训、演练记录表

单位:

编号:

专项应急预案

培训/演练时间

培训/演练内容

培训/演练过程记录

培训/演练效果评估(包括改进的建议或措施,可加附页)

参加人员

参与单位

备注或补充说明

记录:

审核:

年月日

附录4:

自然灾害的预防、损失统计报表

编号:

填报单位

填报日期

自然灾害名称

最大危害等级

一、预防费用统计

物资、材料消耗

人工消耗

其他消耗

名称

费用(元)

名称

费用(元)

名称

费用(元)

合计(元)

合计(元)

合计(元)

费用总计(元):

二、损失费用统计:

物资、设备损失

人工费用损失

其他损失

名称

损失(元)

名称

损失(元)

名称

损失(元)

合计(元)

合计(元)

合计(元)

总计损失费用(元)

三、人员伤亡情况统计

轻伤(人)

重伤(人)

死亡(人)

人员伤亡主要原因:

四、灾害造成的影响或后续情况(如恢复生产的情况,对员工心理影响的情况等):

注:

1、本统计表仅统计与灾害有关的灾害来临前预防费用和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事前相关的费用(如培训、人员物资的转移等)不在统计之列。

2、统计费用无法确定实际费用时,可采取估算方法进行统计。

附录5:

应急响应及救援行动记录表

发布单位

应急名称

响应日期

响应级别

事故事件

情况描述

应急响应及

救援要求

行动程序及

执行情况

响应及救援行动程序

执行单位/

执行人

执行时间

执行情况

(是否符合预案要求)

存在问题

预警信息发布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报告上级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应急指挥小组到位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应急预案启动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应急物资到位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救援队伍到位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应急处置措施

人员疏散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治安保卫警戒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医疗救护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安全监督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其他措施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通讯及后勤

保障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外部联络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其他要求

月日时

符合□不符合□

无此项□

执行情况

效果评价

应急响应及救援行动措施落实情况(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应急预案要求。

评价人员

签名

注明

1.本记录表由单位安全部门负责填写并进行备份;

2.“响应及救援行动程序”列项内容可根据实际应急预案流程进行调整;

3.“存在问题”列项表格不足时,可附页说明。

附录6:

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模板

一、应急组织机构建设

二、应急预案修编、评审

三、应急预案培训、演练开展

四、应急物资保障

五、财产损失情况

六、应急队伍建设

七、应急响应与救援开展

八、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九、应急工作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