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3978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福建省永春美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永春美岭中学

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科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逆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

刘梦溪

多元共生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

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它是多元的,具体可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

我们过去讲中国文化,一般都讲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为基准,因而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等,成为人们概括中国文化的常用语言。

但长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黄河文化的范例。

甚至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现的文化面貌也是不同的。

长江上游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黄河流域非常不同,有非常夸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甚至使人怀疑这是中国人制作的造型。

从这些青铜器的构造上,我们约略可以想象出四川人的性格似乎带有青铜器的刚性。

而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黄河流域出土的青铜器造型浑厚庄严,有力度,感觉很震撼,而楚地出土的青铜器造型轻巧,下座虽大,腰身却很细,年代也跟黄河流域差不多。

“楚王好细腰”,宫廷的审美取向已经影响到了青铜器的造型。

黄河文化的那些人们熟悉的特征,不一定完全适用于长江文化。

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可以直接和海洋联系起来,如果说黄河文化带有内陆文化的特点,那么长江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点。

长江流域南面的岭南文化,更是很早就直接跟海外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就学术思想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

学术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是最高形态的文化。

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是其显例。

历史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宗教战争,但是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很少有宗教战争。

这是由于中国的文化思想有极大的包容性,特别是儒家思想。

所以然者,在于儒家不是宗教,或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儒家不是真正的宗教”。

正因为传统社会占主流地位的儒家不是宗教,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才融合得很好。

汉以后儒家是在朝的思想,道家和道教以及佛教主要在民间。

对于一个知识人士而言,三家思想的互补使得精神空间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进退、顺、浮沉,均有现成的学说依据,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儒家思想给人以上进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士人的共同理想。

但是,如果仕途受到了挫折,乃至革职、斥退、罢官的时候,道家无为的思想便可以给他很好的支撑。

道教崇尚自然,可以让他畅游于山水之间。

甚至遭遇罪愆,如果信奉佛教,剃度出家,也可以避世完身。

总之生命个体不会陷入完全的绝境。

所以,多元性、包容性和自性的超越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

传统中国还有发达的民间社会,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中心,构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会依托物。

依据文化人类学的法则,文化传统可以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

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比如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就是大传统;而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则是小传统。

大小传统是互

动和互相依赖的,当大传统遭遇危机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在民间文化中搜寻到它的碎片。

所谓“礼失,求诸野”,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今天到东南亚一带,看到那里的华族社

会,其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性仍然相当牢固,甚至比我们国内看得更重。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们以前说的中国文化通常是指以黄河文化为基准的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

B.中国文化的发生具有多元的特点,如同属长江文化的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现的文化面貌就不相同。

C.中国文化的地域特征明显,例如黄河文化带有内陆文化的特点,而长江文化则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的特点。

D.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两个不同的源头,黄河文化所具有的一些特征,长江文化不一定全具备。

2.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的关系充分显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

B.因儒家不是宗教,故儒释道三家思想才融合得很好;知识人士的精神空间也因此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C.儒释道思想使人们在进退、顺逆、浮沉方面都可找到依据,因而生命个体不会陷入完全的绝境。

D.“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表现的是传统士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追求。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社会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统治者独尊的核心思想,即在朝的思想;而道家和佛教思想则主要在民间。

B.三星堆、黄河流域、楚地出土的不同造型的青铜器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特点,也反映了不同地域人的性格及审美取向。

C.道家无为的思想可以给仕途受挫的人以支撑,佛教可以使遭罪的人避世完身,而儒家思想只给独善其身的人以上进的力量。

D.“礼失,求诸野”是说当民间风俗不再淳厚时,作为主流的传统儒家思想就可以发挥它的教化作用,让人们重新遵规守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4-8题。

开宝四年十一月,南唐主遣其弟郑王从善来朝贡。

于是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印”,赐诏乞呼名,从之。

先是国主以银五万两遗宰相赵普,普告于帝,帝曰:

“此不可不受,但以书答谢,少赂其使者可也。

”普叩头辞让,帝曰:

“大国之体,不可自为削弱,当使之勿测。

”及从善入觐,常赐外,密赉白金如遗普之数。

江南君臣闻之,皆震骇,服帝伟度。

他日,帝因出,忽幸普第。

时吴越王俶方遣使遗普书及海物十瓶列庑下,会车驾卒至,普亟出迎,弗及屏也。

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帝曰:

“海物必佳。

”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

普惶恐,顿首谢曰:

“臣实未尝发书,若知此,当奏闻而却之。

”帝笑曰:

“但受之无害,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

普独相凡十年,刚毅果断,以天下事为己任。

尝欲除某人为某官,帝不用;明日,复奏之,又不用;明日,更奏之。

帝怒,裂其奏投诸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

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

又有立功当迁官者,帝素嫌其人,不与。

普力请与之,帝怒曰:

“朕不与迁官,将奈何?

”普曰: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也,岂得以喜怒专之?

”帝弗听,起,普随之。

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一日,大宴,雨骤至,良久不止,帝怒形于色,左右皆震恐,普因言外间百姓正望雨于大宴何损不过沾湿供帐乐衣耳百姓得雨各欢喜作乐适当其时乞令乐官就雨中奏技帝大悦终宴普临机制变能回帝意类此

开宝六年八月,普罢为河阳三城节度使。

普既出镇,上书自诉云:

“外人谓臣轻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岂有间然?

矧昭宪皇太后大渐之际,臣实预闻顾命。

知臣者君,愿赐昭鉴!

”帝手封其书,藏之金匮。

(选自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七·宋纪七,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弗及屏也屏退

B.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说

C.岂得以喜怒专之专断

D.帝怒形于色表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普告于帝

B.

A.  

     普力请与之

普立于宫门

非陛下之刑赏也

D.

以天下事为己任

南唐后主遣其弟郑王从善来朝贺

C.

刑以惩恶少赂其使者可也

6.下列选项中,前后两句分别能直接表现赵普为相忠实诚信和刚毅直谏的一组是(3分)

A.  

先是国主以银五万两遗宰相赵普,普告于帝

臣实预闻顾命

B.  

会车驾卒至,普亟出迎

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C.  

普叩头辞让

帝竟从其请

D.  

帝顾问何物,普以实对

拾奏归,补缀,复奏如初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唐主私下送给赵普五万两银,后南唐使者觐见太祖时,赵普秘密回赠使者同等数目的银两,这令南唐君臣无比震骇,达到了太祖“使之勿测”的目的。

B.太祖突然驾临赵普家,适逢吴越王礼到,赵普当着太祖面将礼物开启,竟是十瓶满满的瓜子金,赵普惶恐至极,太祖却笑着说“受之”。

C.赵普任宰相十年间,多次犯颜进谏,对于哪些人应该任用,哪些人应该升迁,他总是坚持己见,据理力争,而他的意见往往最终被太祖采纳。

D.赵普被罢相后,出任外职,他向太祖上奏折赞美了太祖之弟开封尹,力陈自己并未轻议皇弟,也是对太祖表白自己的忠心。

8.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臣实未尝发书,若知此,当奏闻而却之。

(3分)

②帝悟,卒可其奏,后果以称职闻。

(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9.“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生动形象,试作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见贤思齐焉,。

(《里仁》)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孟子《鱼我所欲也》)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4),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庄周《逍遥游》)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不愤不启,。

(《论语卫灵公》)

(9),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0)楚人一炬,。

(杜牧《阿房宫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母亲的酒

1、“酒这个东西,真好!

”这是我老母亲喝完了最后一口,将酒杯口朝下,透过光线观察再无余沥时,总爱说的一句话。

2、她喜欢酒,但量不大,一小杯而已。

六七十年代,我们的日子过得很艰窘,两口子的工资要维持老少五口人的开支,相当拮据。

她也能够将就,哪怕炒个白菜,拌个菠菜,也能喝得香

喷喷的,那时,买不起瓶酒,只能去零打。

这类散酒,用白薯干为原料酿制,酒烈如火,刹那间的快感,是不错的,但爱上头,尤其多喝两口以后,那脑袋很不舒服的。

3、然而,她还是要说:

“酒

这个东西,真好!

4、我妻子吃酒酿圆子都会醉,不过,她很喜欢闻那股白酒的香味,所以,一家人围桌而坐,老太太拿出酒杯,倒酒便是她的差使。

5、现在回想起老母亲那句话,就会记起当时饭桌上的温馨气氛,在讲斗争哲学的大风大浪里,家像避风港一样,给你庇护。

在老少三代同住的小屋子里,有一缕萦绕在鼻尖的酒香,那充实、慰藉的感觉,对一个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是最难得的幸福。

6、虽说是避风港,未必就能保证绝对安全,不知什么时候,凶险和不幸,就会破门而入。

那时总有人倚恃自己政治上的优越,想将你踩到烂泥里去。

简直防不胜防。

因此,当老母亲把酒杯翻转来,对着透

过窗口的冬日阳光,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即使片刻的安宁,短暂的温馨,也难能可贵。

尤其一家人在默默无言中,期望着你能在困境中支撑下去的眼神,更是我觉得无论如何不要倒下去的原动力。

7、一九五七年因为我写了一篇小说,被打成“右派”。

我和妻子约好,没有必要将此事告诉老人,让她在思想中成为一种负担;但天长日久,她也不可能毫不觉察我的政治跌宕。

不过,她始终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

但也是从那以后,她有了这种喝上一杯,麻醉自己的习惯,而且一定要说出那句关于酒的口头禅。

8、前不久,上海一张报纸上发表出丁聪先生画我的一张漫画,有我自题的一首打油诗,其中“碰壁撞墙家常事,几度疑死恶狗村。

‘朋友’尚存我仍活,杏花白了桃花红”的“疑死”二字,绝非夸张之词,这就更让我怀念那杯母亲的酒了。

一般来讲,她喝酒,从来不鼓励家中的别人喝酒,但在“史无前例”的年代,当那些“朋友”们“帮助”得我“体无完肤”,真觉得离死不远的苦痛时,我母亲会破例地在她喝完的那小杯酒,在说“酒这个东西,真好”时,再倒上一杯,放在被斗得身心疲惫的我面前……

9、如今,须发皆白的我,也到了我母亲喝酒的那般高龄了。

据报纸载,喝一点干红,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讲,或许益处更多。

现在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家,我和我老伴,每当在饭桌边坐下来,品尝着琥珀红的酒浆时,就会想起那杯母亲的白酒。

这一份记忆,也就渲染上一层玫瑰红的甜蜜色彩。

10、于是,“酒

这个东西,真好”的话音,就会在耳畔响起。

接着往下想,酒,究竟好在哪里呢?

这就是:

不管在阳光灿烂的季节中,还是在刮风下雨的岁月里,只要是有酒的日子,那幸福,就属于你。

(《李国文散文选》)

12、下面各项对文章的解说,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我”的妻子不能喝酒,但喜欢闻酒味,给母亲倒酒,既能体现出家庭的温馨气氛,又可以闻到酒香。

B.家虽穷,酒量也不大,但酒还是要喝的,这说明作者一家对酒有着天生的热爱,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也不能放弃。

C.那时的家虽是避风港,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因为随时有人砸开家门,骚扰辱骂,使一家人不得安宁。

D.“朋友”“帮助”这些词语的运用,含蓄又极生动地写出在“史无前例”年代的社会实际和“我”的痛苦心情。

E.现在,生活好了,为了有益身心,“我”们夫妻放弃了喝白酒,而改喝干红,在二人对饮时,一起回味着浪漫的青年时代。

13.结合全文,阐释“不管在阳光灿烂的季节中,还是在刮风下雨的岁月里,只要是有酒的日子,那幸福,就属于你”一句话的含义。

(4分)

14.文中反复出现“酒这个东西,真好”这句话,请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母亲总爱说“酒这个东西,真好”这句话。

请根据全文,分条概括她总爱说这句话的原因。

(6分)

(2)分析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4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6分)

15.下列词语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组  (    ) (3分)

A.签署不言而喻祸起萧墙浅尝辄止

B.兑现义愤填膺明辨笃行形容枯槁

C.桂棹博闻强识推波助澜毋庸置疑

D.犹其怀瑾握瑜弃甲曳兵阖然长逝

16.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清晨,越南的街头慢慢开始忙碌起来,但依然带着几分闲适。

任何时候看越南,它都那么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在看似应该万人空巷的清晨,河内仍保持自己的步伐。

街头的摩托车由开始的三五辆变成连续不断的“车龙”,店铺也渐渐开始营业。

你能感觉到这个城市正在跳动着的脉搏。

越南,就这样自然而生动地呈现在你眼前,你品味的都是它的原汁原味。

这时你会恍然大悟,这才是你朝思暮想的生活。

A.慢条斯理B.万人空巷

C.恍然大悟D.朝思暮想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如“阿Q”、“WTO”一类的“字母词”已遍布汉字文化圈内,不仅活跃在各类媒体上,而且进入了教科书。

B.在2008年北京车展上,中国本土企业推出了88辆具有不同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款车型,这表明了中国汽车事业正在飞速地发展。

C.中国•扬州“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喊出了“运河名城,精致扬州”的响亮口号,国内外来宾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D.新颁布的《物权法》深受广大业主所欢迎,因为它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法律,是调整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

 

18.生活是一部教科书。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等,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用一句话概述我国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4分)

19.(5分)

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子,构成相互照应的一组排比句,最后得出结论。

未来的春,可以有鲜花飘香,也可能有荆棘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来的秋,可以有金色的收获,也可能有荒芜的田园;因此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8分)

近日,网上一则题为《我无颜面对的事情:

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

》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

发帖者称,自己是国家重点院校的一名大四学生,从大三暑假开始就不停地找工作,而她找到的最好的一份工作,月薪不到2000元。

可是她过年回老家时发现,很多在外地当农民工的亲戚都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薪,而且包吃包住……于是她感慨:

“没想到我竟是混得最差的一个。

你是怎样看待“大学生月薪不如农民工”这一现象的?

请就此事发表个人的见解,要求:

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个破烂的马蹄铁。

耶稣让彼得把它捡起来。

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就假装没听见。

耶稣没有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里换来三文钱,并用这三文钱买了十八颗樱桃。

出了城,二人继续赶路,走过的全是茫茫荒野。

这时,耶稣猜到彼得一定渴得够戗,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

彼得一见樱桃,赶紧捡起来吃……就这样,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的弯了十八次腰。

最后,耶稣笑笑对彼得说:

“如果你刚才肯弯一次腰,就不会现在没完没了的弯腰啦。

不屑于小事,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呢?

请你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4—2015学年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3分)“长江文化则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的特点”说法过于夸大,原文是说“长江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点”)

2.D(3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还表现了传统士人遇到挫折打击时保全自身的一面)

3.B(3分)(A“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统治者独尊的核心思想,即在朝的思想”理解有误,儒家思想应是到汉武帝“独尊儒术”时才受到“独尊”,也是在汉以后才成为“在朝的思想”。

C“儒家思想只给独善其身的人以上进的力量”不合文意,也太绝对;从原文看,儒家思想应是给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以上进的力量。

D“礼失,求诸野”是说当主流思想发生危

机时,民间文化可以起到积极的教化作用)

4.C(3分)(A.屏:

遮蔽、隐藏。

B.谓:

认为。

D.形:

表现。

5.D(3分)他的,代词。

(A.向,介词/在,介词。

B.他,代词/的,结构助词。

C.把,介词/来,连词。

6.D(3分)(A.前句属“忠实诚信”;后句是预先聆听遗命。

B.前句写赵普紧急迎接皇帝车驾,不属“忠实诚信”;后句是刚毅进谏的内容。

C.前句写赵普在皇帝面前推辞不接受南唐厚礼;后句是刚毅直谏所取得的结果。

7.A(3分)(秘密赠给南唐使者同等数目的银两的不是赵普,而是太祖。

8.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我确实未曾打开书信,如果知道这样,必当奏报而退回(拒绝)它。

9.“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

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

10.尾联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猎秋风一扫阴雨,令人清爽;明月新生,月华与水光交相辉映,营造出皎洁幽静(清爽开阔)的美妙境界。

表达了作者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或表达了诗人为壮美的景象而惊奇、赞美之情)。

11.默写:

(略)

12.AD(B我们一家没有对酒有天生热爱。

C“随时有人砸开家门,骚扰辱骂,使一家人不得安宁”一语文中无据。

E文中无据。

)(答对一项得3,两

项5分)

13.在痛苦的年代,酒代表的是家人的慰藉和期待;(2分)在幸福的年代,适度的酒可以给人带来温情的回忆,拥有这些,就拥有幸福。

(2分)

14.

(1)①酒可以减轻自己因儿子受罪而带来的痛苦,(2分)②酒可以让儿子暂时摆脱痛苦,(2分)③酒可以营造温馨生活氛围(或气氛)(2分)

(2)开头就写到这句话,对全文起引领作用;文章反复出现这句话,起到抒情线索的作用;结尾再度出现这句话,呼应了开头,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以上得满分)

15.D(3分)(尤其阖)16.B(3分)

17.A(3分)(B项搭配不当,应将“88辆具有不同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款车型”改为“88款具有不同程度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车”C项语序不当,“国内外来宾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主客颠倒,

应改为“引起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D项句式杂糅或成分赘余,删去“所”)

18、(根据要求点明节日名称和相应习俗并说出其寓意,如:

中秋吃月饼,象征团团圆圆。

19.(示例)未来的夏,可以有绿树成阴,也可能有烈日暴晒 未来的冬,可以有洁白的雪花,也可能有肆虐的寒风 不要沉湎于回顾过去,也不要太希望未来,只要拥有现在

20.(示例一)观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正常,对这一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理由:

近年来各地持续出现的“民工荒”促使农民工的身价越来越高;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有的甚至没有安全保障,工资高一点,这是理所应当的;大学生刚开始工作,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与经验,月薪少于农民工,也属正常现象。

(示例二)观点:

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从长远发展看,大学生月薪一定会超过农民工,对这一现象需辩证(理性、正确)看待。

理由:

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挣的钱其实是靠无数次加班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的收入其实并不高;大学生的工作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