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6995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

伟大的灵魂,不朽的英雄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船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船长》一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这篇课文的内容极为感人,讲的是薄雾笼罩的大海上,客轮“诺曼底”号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的猛烈撞击即将沉没,客轮船长哈尔威镇定自若,指挥救援60名乘客脱险,自己却坚守船长岗位,随客轮一起沉入大海。

读完全文,我们不禁对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哈尔威船长产生崇敬之情。

课文在写作上有两大特色:

一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品质;二是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本课根据学生具有对船长品质的情感认同,但苦于没有危急时刻的生活体验而难以真正理解船长的行为的特点,选择时机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来适应学生特点,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旅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感受船长临危不惧、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片断。

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段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

难点:

感悟哈尔威船长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的高尚品质和忠于职守、先人后己、爱护弱小的做人之道。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遵循这一教学理念,本课教学将着眼整体,以谈话引出课文关键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主探究,积极思考,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主动捕捉相关信息,深刻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勇敢镇定、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最后在船长是否遗憾的争议中突出人物的个性,衬托人物的形象。

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咏叹中体会船长形象的高大,在“层层剥笋”中破译难点。

强化语言实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读中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设计思路:

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富有个性化的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在设计本文的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精神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上。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他就是——船长。

(学生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多媒体出示)

薄雾秩序呼号诺曼底玛丽哭泣大副舰桥阴森可怖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

三、研读文本,走进人物

在这个故事中,哪个场面或镜头让你难忘?

请你划出有关的句子,并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做批注)

(一)了解危急局面,体会灾难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情况下被撞的?

当时出现了怎样的危急局面,谁来读有关课文来回答?

2、学生讨论交流。

(1)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2)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

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a、理解“涌进船舱”:

为什么不是“流进船舱”呀?

(这个字让我们感受到水流的速度——快;水量非常的——大。

b、“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你能想象出是什么样子吗?

“一声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可见事故之大,情况之危急,这紧急的情况可用什么词来形容?

(万分危急,千钧一发)

3、播放一段能反映场面极度混乱的录音。

4、想象再读。

引说:

乱得不可开交就是说——

让咱们想象一下,读了这一段,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

5、练习朗读,读出灾难的可怕以及它突然降临时人们的惊慌与恐惧。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这种大呼小叫的声音能使学生展开无限的联想,促使学生对文本进行了再一次加工,丰富了课文的内涵。

给了学生巨大的创造空间。

然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感情朗读。

因为感情朗读是体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好方法。

通过读进一步体会出灾难的可怕、人们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二)学习第25自然段,初识船长

1、雨果说:

“人造的风暴往往比海洋上的风暴更危险。

”(板书:

险!

)如果照此发展下去,那将意味着什么?

2、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个英雄诞生了,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

他是如何指挥这场救援的呢?

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3-28自然段,看看哪一自然段概括描写了这一点。

3、学习第25自然段。

(出示:

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1)指名读,思考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2)小结。

同学们书读得真仔细。

(三)聆听命令,走近船长

灾难发生后,一边是船上的人乱得不可开交,另一边是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板书井然有序)从不可开交到井然有序是一次根本性的变化,请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巨大的反差呢?

(设计意图: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这就是阅读期待。

1、文中是如何具体描写船长哈尔威指挥、控制、领导者这场救援的呢?

下面就请大家自由的读一读3-28自然段,找出这些场面描写的段落。

2、交流

场面一:

第三自然段

指名读船长的命令,除了大声吼,你还能听出船长怎样的语气?

(果断、不可违抗……)船上只有60个人吗?

(不是,实际上船上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读到这里,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感动、敬佩,船长已经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

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敬佩再读船长的话,相机板书:

镇定果断舍己救人。

(设计意图:

创设出一个能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的情境,激发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会人们(不仅是船长)的各种表现,从而真正走进文中的世界,和文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船长的英雄形象也必然会在学生心中渐渐高大、丰满起来。

场面二:

第7到21自然段

1、播放船长的第二次命令: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2、作为船长,他的职责是保护乘客的安全,而此时,哈尔威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

学生回答,出示第5自然段,边读边悟。

3、甲板上情况用哪个词语形容?

(一窝蜂)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你从这些词句中读出了什么?

(险些把小艇弄翻了;拼命维持秩序;简直像疯了,乱得不可开交)(情况紧急,可能船毁人亡,千钧一发)

4、这两段对话仅仅是船长和船员听到了吗?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1)人们从船长与洛克机械师的对话中了解到了什么?

(2)船长与奥克勒大副的对话又让人们了解到了什么?

“够了”  真的够了吗?

  为什么说够了?

“哪个……”

男人的生命就不重要吗?

大副会开枪吗?

(3)从这里你读出了船长的什么?

5、就让我们把这些感受通过朗读来表现好吗?

(1)自己先对着大屏幕练一练。

(2)分角色读船长和船员的对话

怎么读?

(快速而有力,读出威严与震慑力)为什么?

(提醒学生快读,急促而有力,争分夺秒。

场面三:

“快救……”

1、船长把每件事、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2、正因为船长哈尔威把每件事、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失去理智的人们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

3、出示(第22小节)

⑴谁来读一读?

⑵这伟大的灵魂指的是什么?

⑶让我们回顾一下救援的全过程,哈尔威船长的伟大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设计意图:

语言描写,是文章重中之重,船长哈尔威的语言句句掷地有声,尤其是他和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的对话,更是语言高度简练,很符合当时非常紧急的实际情况,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来体会船长的威严镇定,临危不惧。

通过朗读,让学生在思维的撞击和课文的诵读中,对课文内容的深刻领悟,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四)激情品味、感悟船长

1、看,这就是船长哈尔威(出示插图)

他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

在整个救援过程中,他始终没有牢记自己是一名——船长。

他是在用自己伟大的灵魂指挥着这场救援。

2、谈起他的指挥,作者满怀崇敬的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齐读)

3、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船头先下去,很快船尾也浸没了……”船长哈尔威选择了什么?

(1)指名读第29自然段

(2)理解“雕像”

(3)如果你就是“诺曼底”号上的乘客,此时已经被救上了“玛丽”号巨轮,可回头望去……(生有感情地读)如果你是“诺曼底”号上的船员,你们在船长哈尔威的指挥下,挽救了所有乘客的生命,此时你们也脱离了险境,可回头望去…… (再指名读)如果你就是那个见习水手克莱芒,在船长的关爱下,此时也已经脱离了险境,可回头望去……(指名学生再读,反复体会船长的人格伟大)

4、拓展写话。

人们获救了,可船长却留在了船上,他像一尊雕像徐徐地沉入了大海。

此时此刻,马丽号巨轮上的人们会怎样焦急的呼唤呢?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他的内心或许又在想些什么呢?

学生写话,(各选择一个对象进行写话)交流

(设计意图:

品味船长随着船下沉时的情境,感受当时人们的心情,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船长人性的美,为他的人性美而感动。

四、返回末段,总结升华

1、船长哈尔威用他的死震撼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2、出示第30自然段引读。

你是怎样理解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的?

3、是的,面对生死的考验,我们看到了人们的害怕,看到了人们的惊慌,但,在船长哈尔威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看到了他的英雄本色,更让我们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那一份责任。

(板书:

责任)

4、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齐读(课件播放音乐)这一段。

(设计意图:

从尾部反顾,又从尾部收尾,互相关联,衔接紧密。

凸显了哈尔威船长的舍己救人,忠于职守。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集中而深入了)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查查大作家雨果的资料,读读他的有关书籍。

2、背诵课文中感人的片段。

(设计意图:

课外延伸读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但要使学生真正愿意读书,有效的把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必须运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板书设计:

7、船长

忠于职守

哈尔威船长英雄

舍己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