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447797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docx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学科分类:

职业教育

课题类别:

一般课题

关键词: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国家课程方案和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2020年7月,教育部发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本课题以国家大政方针为依据,以高职院校为载体,在实践中探讨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二)课题界定

1、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也迈进了新时代。

新时代,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别,他不同于本科教育,他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具有一定高等教育知识专业技能技术知识的人,不是输送高级科研人才,教学上更突出应用技术实践操作能力,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3、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实施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研究现状述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创造物质财富是劳动的主要内容。

劳动与智育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劳动可以开发智力;同时劳动与美感教育相结合,使身体、道德、美学完美统一[1]o马克思提出“劳动创造人”,并提出劳动的二重性。

实践可以对劳动的成果进行调节,从而提升劳动的价值,而劳动形式促进实践方式的多元化,促成实践对知识检验和完善[2]。

国外许多国家很重视劳动教育,劳动教育体制机制相对完善,如古巴宪法规定,教育的基础“是学习与生活、劳动与生产的密切联系”[3],德国确定劳动课为必修课程,保证了劳技教育作为职业启蒙教育的形式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4】。

从阅读的文献来看,国外的研究侧重于如何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来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

2、国内研究现状述评截至2020年6月,在中国知网搜索题名为“劳动教育”的硕博学位论文78篇,期刊论文9943篇,文献数量呈逐年增长,从多方面研究了劳动教育。

关于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研究。

李珂认为高校的劳动教育可以从梦想实现、价值引领、实践育人、以文化人四个维度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支撑;可以通过道德素养与日常实践结合、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创业就业与价值实现结合、锤炼品格与艰苦锻炼结合等机制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劳动情感,提升专业技能,涵养劳动品德⑸。

孟国忠提出:

在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然要求⑹。

关于劳动教育的影响研究。

朱雅认为劳动教育与学生道德教育辅助相成[7]。

顾建军,毕文健认为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从全局维度出发,形成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性质,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实际进行开展[8]。

通过对与劳动教育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还是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面:

关于劳动教育的内涵分析不够;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没有体现时代性;没有明确劳动教育的实际操作等等。

(四)选题意义

1、劳动教育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高职学生中实施劳动教育,能培养高职学生自理、自立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敬业乐群的良好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丰富劳动情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既能解决学生职业价值观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劳动能力上有所提升,解决教育的知行合一和全面发展问题。

3、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和使命。

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弘扬工匠和劳模精神,形成爱岗敬业社会风气,是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要求和使命。

(五)研究价值

本课题探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在人才培养目标、内容中强调培养劳动精神;设置专门的劳动课程,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并在培养路径、评价过程中,注重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培育。

在实践过程中贯穿劳动精神,实现劳动精神、技能和观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课题通过设置专门的劳动课程,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格局、劳动素养评价新机制等,培育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积极的劳动态度、优良的劳动品质,从而全面提升劳动素养,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新型劳动技能型人才。

(二)研究内容

1、揭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相呼应,挖掘劳动教育新内涵。

要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衔接,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搭建网络空间、虚拟环境教育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多元学科知识,开展创造性劳动。

2、探索劳动教育实施路径。

本课题研究重点内容为探索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具体实践,包括将劳动教育新要求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价值观教育纳入思政课和通识课、将服务性劳动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将创新性劳动与专业课及创新创业创造活动有机融合,提出实施生活技能培育、社会实践体验、公益志愿服务、合作发展助力、创新创业创造联动、就业能力拓展行动、劳动文化建设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三)研究重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高职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将劳动教育作为一本课程写入人才培养方案。

但是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仅仅通过上一门课程来实现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在高职教育的的全过程实施劳动教育。

(四)创新之处

1、创新研究对象。

2020年3月20日,国家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出了要求,本课题根据课题组成员自身工作环境,选择了高职学生,并把握新时代的特点。

2、创新研究内容。

本课题从实施生活技能培育、社会实践体验、公益志愿服务、合作发展助力、创新创业创造联动、就业能力拓展行动、劳动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劳动教育的具体融入措施,研究内容得到拓展和延伸。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预期成果形式

(-)研究思路

本课题遵循由理论到实践、由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思路,把高职学生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借鉴国外劳动教育经验,通过分析、总结获得启示,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作为研究重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实践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课题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劳动教育核心概念进行比较全面阐述,论述相关研究理论,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归纳整理。

2、调查研究法。

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高职学生对待劳动的态度、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现状等客观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劳动教育的文献研究获得理论认识和指导,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将实践的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

(三)实施步骤

1、课题申报:

2020年8月

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定研究目标、内容、思路、方法及实施步骤。

2、课题研究:

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

(1)新时代劳动教育在高职院校实施路径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厘清相关核心概念: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2)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探讨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3)以XXXX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类专业群作为实践研究案例,研究财经类专业群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3、申报结题:

2022年7月至2022年8月

(四)预期成果形式

本课题依据国家最新关于劳动教育政策的文件精神,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撰写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论文和具有可操作性、有借鉴意义的研究报告。

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

(一)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参加本课题组主要成员均为一线教师,3位具有副教授职称,2位具有中级专业职务,1为具有助教职称,且均是双师型教师,在学术上各有建树,均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验,而且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

课题组成员中有2位老师是教研室主任,2位老师是专业负责人,3位老师是专业青年骨干教师,其中专业负责人和教研室主任,草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青年骨干教师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建言献策的作用。

本课题的主要成员的平均年龄为36岁,是学校的中青年教师,是非常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团队,年龄、职称、专业结构合理。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

1、XXX高职课程认证过程化考核研究,2016.10,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已结题;

2、XXX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以赛代考”课程模式构建及实践,2017.5,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已结题;

3、XXX“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7.6,XXXXX职院,已结题;

4、XXX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研究,2017.6,XXXX职院,已结题;

5、XXX校地合作背景下的旅游类“双师型”教师服务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7.12,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已结题。

(三)核心观点

课题负责人主持的“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顺应时代特征,紧跟时代脉搏,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改革。

课题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促进了在人培方案中知识模块化的整合。

为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课题负责人参与课题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研究,并在课题研究中从事主要的调研工作,而且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既有实践经验,也有实战经验,本课题的核心观点是,在中职阶段的教学中,渗透高职的一些基础内容,学生升入高职后,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既避免了知识的重复,同时也做到了基础知识在中职阶段,高职阶段是原有知识的延伸。

为中高职的平稳过度提供了实践依据。

五、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杨阳.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研论丛,2018(11).

[2]徐亮.劳动、实践与共同体:

从马克思到阿伦特的解放政治学思考[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55(5):

26-36.

[3]黄南婷.古巴劳动教育的意义[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4).

[4]沈有禄.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

天时、地利、人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5]李珂.行胜于言:

论劳动教育对立德树人的功能支撑[J],教学与研究,2019(5).

[6]孟国忠.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理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

[7]朱雅.劳动教育中的立德树人[J].基础教育研究,2019(6).

[8]顾建军毕文健.刍议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一体化设计[J].人民教育,2019(10).

[9]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

//www.

[10]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

(2).

课题编号:

86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