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919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6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科技成果

采访对象

大家的感受和认识

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有了电话 

有了电视 

有了洗衣机 

有了冰箱 

有了电脑 

有了空调 

有了消毒柜

(2)图文并茂式。

与教材第2页呈现的方式一样,将科技成果画成简单的图,在图的旁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拟人表演式。

将某种科技成果拟人化,配上演讲词,进行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加以指导,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4.在小组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引导学生交流的内容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假如没有这些科技,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我们的社会是什么样?

”等。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科技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社会带来的好处。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科技给我们带来了……。

6、师结合资料库中的内容讲讲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活动三 

科技是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你知道吗?

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发现它们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

因此有人说,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警惕它对我们的伤害。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举例说说科技这把双刃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第4页中提供的信息,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发现、交流科学技术在给我们生活带来进步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问题。

电视机的诞生、手机的出现、飞机的发明、天然气的利用、洗涤剂的使用,除了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还带来了什么问题?

4.组织辩论。

(1)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5页中的克隆技术这一事例,让学生发表意见,谈自己对克隆技术的认识。

(2)思考:

通过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克隆技术,你了解到了什么?

克隆技术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哪些变化和影响?

运用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

如果滥用这一技术甚至克隆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3)全班交流

5、探讨并交流:

人们应该怎样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造福?

6、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以科技是把双刃剑为内容,写一篇小论文。

学生可选择一个或两个自己熟悉的科学技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具体说明科技是把双刃剑的观点,同时提出预防不利因素影响的措施。

通过内容丰富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科技是把双刃剑,树立防范科技不利因素的意识,学会防范的方法。

2、社会文明大家谈

1.通过对社会或自己生活的社区中人们文明素养的现状考察探究,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对人的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3.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理念:

(1)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

(2)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能力,拓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发了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3)在活动化教学,创设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文明人对他人、对自己的价值所在,使学生有自觉做有教养的、讲文明人的积极意愿。

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论谈小事中的文明

1、播放课件(教材的第8、9页)

“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

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学生拟定题目,写出自己的交流要点,如:

“从乱扔口香糖想到的……”、“时尚穿着与出口成脏”、“一口痰虽小,影响却大”等。

3、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的要求:

在每个人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要选出在班级交流的同学;

小组的全体同学要帮助参加班级交流的同学完善发言内容;

在班级交流的同学要善于提出问题与大家探讨,如:

利用教材中的问题“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的工人……”、“假如你是一个游客……”等,联系生活实际,虚拟情景设计问题。

4.全班交流。

文明的人、文明的社会需要怎样的文明行为。

如果大家都在小事上不注重文明,会是什么样的情景?

5.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可请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引导学生初步懂得社会在走向文明的时候,每个人也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现代的文明人。

活动二 

文明素养面面观

1.组织班级交流。

课前,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到了与文明社会不和谐的看上去不起眼的行为,现在请同学们用多种形式汇报自己的调查情况,可以是照片,可以是表格,可以是调查报告。

2、学生汇报

你对哪些不文明行为感到厌恶。

生:

对自己所做的不文明行为感到羞愧;

对破坏文明氛围的人感到气愤;

对不文明的做法提出批评等。

……

2.师生谈话。

“……一点小事能折射一个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谈体会。

4、总结:

是呀,小事不可忽视,小事也体现公民对社会的责任

(第二课时)

“一米线”告诉我

1.师:

你知道“一米线”吗?

有什么作用?

2.模拟体验。

你在银行取款时输密码,旁边有人站着看,你会是什么感觉?

3.学生表演。

4.讨论交流。

“一米线”告诉了我们什么?

5、小结: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注意保持这种距离,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一个文明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

6.探讨反思。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一米线”现象?

自己跨越过“一米线”吗?

今后应怎样注意给别人保留一定的空间。

7.活动:

“给自己提个醒”。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提醒自己不要跨越生活中的一米线。

可以编儿歌,可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可以画图等。

学生先自己设计,然后再交流。

活动四 

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1.走进了望台。

看“公交车上‘六少’折射市民公德水平”,谈感想体会。

2、小结:

社会的文明风气,是通过每个公民在每个场所的点滴行为体现出来的。

因此,在每个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在乎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学会尊重他人、给社会带来温馨和谐,给自己带来快乐幸福。

3.设计自己的文明形象。

请同学们为自己设计一个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

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

3.交流“形象设计”,请大家提建议。

4.讨论:

如何让自己的设计成为行动,成为现实。

3、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

1.知道人们在休闲时间里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有的是健康的,有的是不健康的。

2.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3.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1)以教材内容为载体,依托教材、超越教材、延伸教材。

(2)注重课堂师生情感的沟通

(3)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重视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懂得不健康的休闲活动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文明风尚的建立。

用行动抵制不健康活动的侵害,积极参加或开展健康的、有利于我们成长的活动。

我看休闲活动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调查休闲时候大家在做什么?

现在清在小组里交流。

2.交流:

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1.)每个同学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在小组交流。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汇总,把全小组同学的内容合在一张表上。

(注意:

相同的进行合并。

(3.)班级交流。

各小组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向全班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汇总,从中可以看到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们休闲时候开展了哪些活动。

3.讨论:

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

哪些是不健康的?

为什么?

(1.)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看看这些休闲活动哪些是健康的?

(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选出观点不一致的项目作为专题进行深入讨论。

教材中提到的“麻将是非小辩论”。

(3.)讨论小结。

在讨论中你知道了什么?

参加休闲活动应坚持一个原则,把握好一个度,那就是任何活动要有益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文明。

休闲活动树新风

1.课件演示:

我们社区的新风尚

(1.)师:

各地人们追求高品质、高品位的休闲生活的信息,看看这些新风尚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2.)利用课前调查自己社区的人们有关休闲活动的情况,组织交流:

在社区人们的休闲活动中,哪些是新风尚?

这些新风尚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

(3.)体验讨论。

什么是高品质、高品位的的休闲活动?

2.师:

让我们为社区休闲活动提提建议。

(1.)交流。

在我们的社区休闲活动中,你认为还有哪些是品位不高或不满意的?

(2.)小组讨论。

选择大家认为好的的办法给社区提建议。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建议,可以是唱跳的;

也可以是文字的等。

(3.)交流建议。

一边交流,一边评价,这些建议怎样?

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

走进流行文化

1.师:

流行文化是我们休闲活动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什么是流行文化吗?

我们经历过哪些流行文化?

2.班级交流。

你喜欢流行文化中的哪些形式?

有什么感受?

3.读读教材中提供报道,说说我们的看法。

4.师:

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不健康的流行文化?

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5、讨论。

怎样抵制流行文化中的垃圾文化对我们的不利影响?

6、学生寻找多种办法。

不参加;

寻找其他健康的休闲方式;

创编健康的内容等。

7、师:

阅读,也是一种休闲方式。

我们可以选择这健康的休闲方式。

你喜欢读的书有哪些?

谈谈你的感想?

8、小组活动。

用健康的内容抵制垃圾文化。

各小组选择编童谣或做游戏等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引导学生就近期学生中流行的玩耍形式进行内容创编,不只拘泥于教材中提供的形式。

4、学会拒绝

1、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目标:

(1)追求科学、健康、充实的初中生活;

(2)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和信心;

(3)培养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遵纪守法积极要求上进的品德。

2、能力目标:

(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

(2)初步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事物的能力。

3、知识目标:

(1)知道身边存在的种种诱惑;

(2)知道诱惑的促进作用和不良诱惑的危害;

(3)初步知道网络、毒品等的利与弊。

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当一名优秀的思品老师更难,我们的思品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我也深有体会。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传说故事的方式说明不良诱惑对人有危害,所以必须要战胜,依靠勇气和方法是能够战胜不良诱惑的;

借助勇敢的老船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战胜诱惑的必要性,体验到战胜诱惑后的成功感;

以情景活动的方式,介绍了中学生常见的受到诱惑的现象;

以提问题、出主意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战胜诱惑的方法;

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基础上总结归纳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拒绝毒品、烟酒。

2、难点:

网络的诱惑。

一难在不易辨别利与害;

二难在在生活中如何把握“度”。

(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陷阱

1、 

师:

同学们,我们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复杂多样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会有许许多多的十字路口,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选择,都会面对人生的种种诱惑,你会识别和判断吗?

你能把握好你自己吗?

你懂得怎样拒绝不良诱惑吗?

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学会拒绝”。

(出示图片)

2、 

在生活中都有那些陷阱?

许多时候人们明知道它们的危害,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

3、 

小组讨论,先请每小组组长代表发言

4、 

指明回答(举例说明)

吸毒一口,落入虎口

什么是毒品?

吸毒的危害有哪些?

青少年吸毒的诱因有哪些?

我们应如何面对毒品的诱惑?

(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的插图故事并思考)

2、小组讨论

1)毒品是指鸦片、大麻、吗啡、可卡因、海洛因、以及其它能使人吸食成瘾的,国家规定管制使用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一是严重摧残身体;

二是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严重影响生活、学习、生产、工作;

三是使人道德沦丧,六亲不认;

四是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3)诱发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觉得吸毒新鲜、好奇、刺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染上毒品;

二是盲目从众,往往看到同伴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保持与群体的一致;

三是为了寻求自己的价值份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

4)由于吸毒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我们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不要因为好奇而吸毒,不要因为“免费”而吸毒,不要因为“快乐”而吸毒,不要因为“刺激”而吸毒,不要因为“朋友吸毒”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解乏提神”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治病”而吸毒,不要因为“追求时髦”而吸毒,不要因为毒能“减肥”而吸毒,在吸毒的种种诱惑面前,我们要敢于说“不”。

活动三不和烟酒交朋友

老师布置的“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

2、请小组派代表回答

3、听到这些报道和看到这些现象时自己的说说想法和感受。

4、结合材料,思考:

(1)好玩、猎奇会造成什么后果?

(2)如果总想“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

吸烟是靠什么使人“提神”的?

(3)能吸烟、能喝酒,这种豪爽该不该要?

(4)大人们这样做是不是就应该?

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

5、让学生在探讨中找答案

小心网络陷阱

我们应如何面对游戏机的诱惑?

(板书)

2、电子游戏是不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我们应如何面对它?

(教师提问并进行讲解)沉迷于游戏,最终会导致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从开始借钱,然后可能逐渐发展到抢劫、偷盗、勒索。

我们自己周围也有极少数这样的同学。

我们应该劝告他,让他人认识到不良诱惑的危害性。

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形式,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有利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

但是,由于电子游戏的画面变幻莫测,内容惊险刺激,使人一旦置身其中就得全力以赴地进入“角色”,因而对青少年有一定的诱惑力。

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电子游戏,过度、沉迷于玩电子游戏则有害无益。

我们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坚决抵制这一诱惑。

3、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长时间上网对青少年有严重的危害:

一是长时间在网上逗留,会造成身心劳累,眼睛近视,影响学习;

二是长时间费用高昂,寄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又容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甚至诱发各种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治安。

三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许多信息垃圾对青少年的思想冲击很大,毒害较深。

(可参考教参P页的内容)

(教师展示“请你思考”)

4、小事例:

事例一:

2001年2月26日凌晨,浙江省华市区某中学的学生从东市大桥上跳入江中自杀身亡。

据了解,该少年今年14岁,从上周五起三天三夜一直未回家,父母到处寻找,结果在市区某网吧找到儿子,在网吧里泡了三天三夜的冯某,被父亲批评后,在回家的途中突然从大桥上跳入江中。

事例二:

新疆乌鲁木齐市的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偷拿了爷爷3900元钱,在网吧里呆了22天,渴了在网吧买饮料喝,饿了到网吧外的小饭馆吃饭,困了还有网吧里的沙发可以睡,连春节都是在网吧里度过的。

事例三:

据调查,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网吧里的生意火暴让人惊讶,而中小学生则是网吧里的常客。

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就是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

请你思考

有的同学认为,通过玩电子游戏,开发了我的智力。

因此,应提倡中学生玩电子游戏;

也有的同学认为玩电子游戏对我们有害无益。

因此,应该禁止玩电子游戏。

对此,你持什么观点?

5、学生讨论

小结:

同学们,大千世界五光十色,无奇不有,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很多的诱惑。

有很多美好的诱惑,激励我们去追寻,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干扰我们成功、影响我们幸福生活、甚至严重危害我们身心健康的诱惑。

那些不良诱惑有时就像“吸血蝙蝠”,让你舒舒服服的上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它的俘虏。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良诱惑,才会有健康幸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都则,我们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业设计:

1、根据教材提供的范例,思考自己应该哎哟做宣传。

可把自己的初步想法和同学交流。

2、自己选一个专题,选择一种形式,甚至还可以选择宣传的对象以及宣传的时间,设计自己的宣传手册。

可以对立做,也可以选择伙伴一起做。

3、展示自己做的宣传资料,然后以评价作小结。

4、推荐一本激励大家好书。

第二单元 

不屈的祖国人

1、不能忘记的屈辱

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己肩上的责任。

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

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破碎的山河 

被掠走的中国国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

(播放短片)

2、我们的祖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版图,(展示地图)但是他们有些被强行租借,有的被列强强取豪夺,四散飘零。

仔细观察,从图中香港、澳门的名称中(放大此地图片名称),你发现了什么?

3、都是特别行政区。

4、是的。

他们都是我们的国土,为什么称为特别行政区呢?

因为它们都曾被英国和葡萄牙所占领。

在著名的鸦片战争中,我们的国家更是受到了外来国家严重的侵略。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资料,请大家互相讨论。

5、学生互相讨论。

首先,让大家先要弄清楚鸦片战争发动的原因,然后再互相集中其所带来的伤害。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大家补充完整自己的资料,如:

分别有那些国家,进行划分,再在每个国家下方写出其所做出的侵略。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不同的形式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

6、在同学互相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讨论。

在此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更深入的讨论,比如:

“我们的国家还有被强占或租借的地方”让学生知道,国土曾因为许多不平等条约而被瓜分,中华民族饱受侵略者的欺辱和蹂躏。

7、在班级交流基础上,让一些学生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许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2、在学生所讲事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32页的图片对比,让他们从真实的图片中感受当时列强的可耻行为。

从而启发学生广泛的思考教材第33页的问题,为什么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夺走我们的国宝呢?

3、联系现在,国家花重金从国外买回了许多国宝,说说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需要花重金买回时,你的感受和心情怎样?

4、小组讨论。

5、作业设计:

一、将自己所搜集的关于国土被瓜分的资料,制成图表

二、写篇小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祖国所受侵略的看法,感受。

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

1931年的9月18日晚,是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夜晚。

就在这一天日本侵略者侵入中国,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2、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展开讨论:

你所了解的日本侵略事件,你的看法,以及你的感受。

3、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对我们国家的沉痛打击,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是国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耻辱。

4、联系时事,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5、历史不容篡改,让我们用事实说话。

(引导学生看教材35页日本老兵所说以及36页经历日军屠杀事实的中国百姓所说的事情)

6、在看到祖国所受侵略以后,你有何感受?

(激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情感)

7、回到现实,说说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算怎么做?

大家交流。

学生互相交流,除了可以说出自己的愤怒之情,同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要不断努力的学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这一事实。

不仅可以再次认识所学课文,也可以将其联系到自己的平时生活,用实际行动反映自己所想。

8、作业设计:

一、将有关资料,做成一份手抄报。

可以选择某一个历史事件做主题,也可以说说自己看法。

历史与现实结合,真实、具有现实意义。

2、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曾经经历过的屈辱和苦难,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2、了解林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