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224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木兰从军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通过学课文认识了很多有名的人物,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还记不记得?

(著名京剧大师是;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回故乡探望母亲的大元帅是)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

2、出示图一:

图上这位姑娘,你们认识吗?

对,她就是花木兰。

3、出示图二:

这幅图上的大将军又是谁呢?

对,也是花木兰。

教师板书:

木兰

4、质疑:

小朋友,这两幅图上的都是花木兰,你看到这儿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5、千百年来,木兰的故事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木兰形象被搬上美国银幕,动画片《花木兰》轰动欧美。

一个文静的姑娘怎么变成一个威武的大将军了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2课《木兰从军》,了解花木兰的传奇故事。

6、(板书课题)木兰从军,齐读

7、解题:

木兰从军的从是什么意思呢?

请你选择。

A.跟随B.顺从C.参加D.次要的

8、木兰从军的从是参加的意思。

谁来说说木兰从军的意思。

9.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呢?

二、初读指导

1、听录音,看课文动画

老师经常说:

问题的答案就在我们的课文里,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边听边看,一会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1)看课文动画。

(2)学生交流。

2、自读课文

小朋友听得认真,收获也真不少,想不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呢。

把书翻到63页,听清要求。

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屏显: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

二读课文,画下生词,标出小节号。

3、检查:

(1)生字:

要读好课文首先要读好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课文中的生字娃娃已经来到大屏幕上了,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a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些生字中有一种读音特别多?

(后鼻音)

b、同学们,你发现这里的多音字了吗?

你能来做小老师,教一教大家吗?

c、老师也想提醒一下大家。

燕山:

山的名字,燕山在河北省北部,燕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读第四声时用法很多,你能说一说吗?

将士:

将读第四声;将军:

将读第一声。

d读好了后鼻音能让我们把普通话说得更标准。

请小小组开火车读,哪列小火车先来。

e去拼音读生字娃娃还想考考你们,他们摘下了拼音帽子,重新排起了队伍,还认识吗?

(2)词语:

读准了生字,还有一些词语和句子呢,有信心读好吗?

a“赫赫战功”小朋友们,这“赫赫战功”可不是一般的功劳啊,那是很大很大的功劳,谁能读好这个词语。

b“女扮男装”是指的男的还是女的?

c齐读词语(能把词语的意思读出了,词语就读得更有味道了,一起读一读。

d焦急万分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么多军书上,都有父亲的名字,木兰见了,多么焦急呀!

谁来读这句话。

e年老多病

这个词语谁来读。

生字“病”又是一个后鼻音,谁再来读一读。

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这个词语,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谁能读好这个词语。

(3)【句子】:

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a讲解:

以前读什么音?

燕的读第四声比较常见。

读第一声时用法比较少,一般指地方的名字,国家的名字,还指人的姓。

b介绍“燕山”这里“燕山”代表的是地名。

“燕山”在我过河北境内,从河北的蓟县一直往东,连绵起伏,长达几百里呢!

过燕山容易吗?

c谁来读好这句话。

【句子】:

将士们前来探望她,这才惊讶地发现,昔日英勇善战的花将军,竟是位文静俊美的姑娘。

读好多音字“将”:

两个词语中的“将”,读音不一样,谁来读一读。

4、检查课文:

会读词语和句子了,课文读得怎样呢,老师请小朋友来读一读。

先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a、指名逐个小节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做好小评委,评比的标准是:

字音读准,课文读得通顺流利,不添字,不漏字。

2、学生读一读,随机纠正。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

2、引导学生打开书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

(1)你读懂什么了?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英雄”

(2)生交流,师小结:

为国为家分忧,为正义的事业,做出贡献,立下功劳的人,都可以称为英雄。

(3)指导朗读

英雄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花木兰是古代的女英雄就更了不起了,你想怎样来夸花木兰。

用夸奖的语气读一读。

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

3、思考:

文中哪些字、词、句让你觉得她是一名英雄?

轻轻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遇到重要的地方可以划下来,多读几遍。

4、汇报交流。

(依学生回答随机进行)

小朋友们,大家都想做英雄,其实,那些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同学就是课堂上的小英雄,谁先来说。

四、学习生字

1、从哪儿看出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这节课我们还要一起来学生字。

2、出示生字,按要求归类。

3、指导书写生字:

病征胜利将

4、“病”认识“病字旁”;识记字;给“病”找找朋友,说说句子。

指导书写:

读帖:

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

5、“征胜将”左窄右宽;“利”左右宽度相当,重点指导“利”、“将”。

6、自学“征、胜”

五、作业: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花木兰的故事。

板书:

12、木兰从军

女英雄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感知从军前的女英雄形象。

过渡:

让我们一起走近花木兰,看看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英雄?

(1)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花木兰生活的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a那时候,北方边境敌人一次又一次地入侵,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b发生战争,老百姓生命随时都受到威胁,情况是多么危急呀!

所以朝廷——紧急征兵。

c出示: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朝廷是多么需要打仗的人啊!

谁能读好这句话?

(2)而这份紧急征兵的文书上就写着木兰的父亲的名字,看到父亲的名字,木兰心情怎么样?

点红:

焦急万分。

是呀,十分的着急就是焦急万分。

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她想:

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a那这句话里的“理应”还可也换成什么词呢?

(应该、应当)

b这里,“为国”国忧指的是什么?

(为国解除危难)

“为家”家忧又指什么呢?

(为父亲、弟弟分忧)

(木兰对父亲尊敬,对弟弟爱护,这就叫做——尊老爱幼)

c木兰不仅想到了家人,更想到了国家,从这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英雄?

d当时的社会,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义务,女孩子是不允许上战场的,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杀头,但木兰为了国家,为了家人,却忘记了自己的危险,真是一个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的女英雄。

当祖国有危难的时候,我们都该挺身而出。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木兰想得这一段话,体会一下木兰当时迫切想从军的心理。

(3)这国忧家愁让木兰心里万分焦急!

木兰左思右想,最后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她的决定就是——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家人同意吗?

你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家人不同意呢?

但是,木兰最终说服了家人,她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呢?

a、假如我是木兰的父亲,你们怎么说服我呢?

谁来做木兰,来说服我?

b、木兰家里还有谁?

(弟弟、母亲……)木兰会怎么说服他们,你可以选择一个,和同桌位合作说一说。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感知从军的英雄形象。

(1)尽管亲人十分舍不得,而木兰心意已决,一定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她告别了父母开始了从军之路。

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中你发现木兰还是一位什么样的女英雄?

(板书:

英勇善战)从哪读出的?

(2)出示第一句话。

披着战袍,挎着骏马的木兰开始了参军的征程,参加战争的过程容易吗?

(3)出示:

渡黄河过燕山

a木兰要渡黄河,看看这就是木兰所要渡过的黄河,你看到了怎么样的黄河?

b是啊,多危险的,黄河像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好像一个龇牙咧嘴的怪物。

一不小心,就被卷入大浪中,多可怕啊!

木兰有没有退缩?

拿出你的勇气来读,读出木兰的勇敢。

c这就是燕山.(出示图片)想想木兰在爬山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预设:

累了,渴了,划伤了)(评价:

你真会想象。

d多不容易啊,木兰遇到了这些困难,有没有没有害怕?

多么勇敢的孩子啊。

真不愧是女英雄,

e(出示句子)这句话一连串的使用了披、跨、渡、过这四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读好这句话,读出木兰的勇敢吗?

(4)你还从这段的哪句话可以读出木兰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女英雄呢?

a是啊,木兰就像你们所讲的一样,在多年征战中,凭着自己的勇敢和机智,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变成了一位将军,取得了多么惊人的成绩,为国家立下了,(引出)赫赫战功,

b出示: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c你知道“多年”是多少年吗?

d同学们,你猜猜看,在战场上,木兰还会立下了什么功劳?

f你真会想象,木兰这样立下这么大这么多的功劳就叫赫赫战功。

(5)木兰跃马提枪,奋勇杀敌,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是多么热爱祖国啊,我们一起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这位女英雄的英勇吧!

(配乐朗诵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段,感知从军后的英雄形象。

1、过渡:

木兰和战士们齐心协力地打败了敌人,凯旋归来,英勇善战的木兰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读一读第四自然段你就知道了。

2、(出示图)一身戎装的木兰,摇身一变,恢复了参军前的样子。

你觉得木兰怎么样?

理解“文静俊美”(板书:

文静俊美)

3、当和木兰一起出生入死的将士们看到文静俊美的木兰战士有什么反应?

4、他们为什么惊讶?

将士们不仅惊讶而且很惊讶,课文中有一个字,你找到了嘛?

(竟)你真会读书,你来读一读“竟”所在的这句话。

5、同学们想象一下,同行多年的将士见到文静俊美的木兰会说些什么?

你真会想象。

让我们想将士们一样怀着敬佩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6、战场上的花木兰英勇善战英姿飒爽,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的花木兰文静俊美穿上心爱的女装更让将士们刮目相看惊叹不已。

此时,木兰又是一位什么样的女英雄呢?

7、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五、全文总结。

1、参战前的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国家;战场上的花木兰英勇善战、英姿飒爽,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的木兰文静俊美,穿上心爱的女装,更让将士们刮目相看,惊叹不已,真是一位女英雄哈呀!

让我们怀着自豪的感情一起再读一读《木兰从军》的故事。

2、小朋友们,其实木兰从军的故事就来自于我们的我国北朝时期民歌《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爹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爹征。

四总结延伸、

1.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课文学到这里,说说你的感受,想对花木兰说些什么?

(木兰虽为女儿身,却有男儿志。

2“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

”女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也已传遍了世界各国。

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像木兰一样的女英雄如:

科学家居里夫人,著名作家冰心奶奶,巾帼英雄穆桂英江姐、刘胡兰……她们的故事值得我们去阅读。

让我们走进课外阅读,搜集她们的故事,去领略她们的风采吧!

课后,可以查找资料读一读她们的英雄故事。

板书:

12木兰从军

保家卫国

英勇善战女英雄

文静俊美

 

《木兰从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嶂小支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国爱家的优秀品质。

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教师板课题)

二、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

朝廷骏马将士赫赫战功探望

 

征兵燕山将军英勇善战胜利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完成这个填空:

    出示,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她()、(),在前线

    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精讲课文:

   过渡: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近女英雄花木兰吧!

让我们随着课文感受这动人的传说故事吧!

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试着完成填空。

   1、出示:

花木兰是一位()的女英雄。

   2、汇报交流。

     学习第二自然段:

一位(热爱祖国)的女英雄,

     你从哪一句知道的?

     分析:

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你来读一下。

     “理应”是什么意思?

     师: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危急关头,花木兰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多爱国呀!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她。

(齐读)。

从大家的声音中,老师只能感受到她一点点的爱国,再读一遍。

     还觉得花木兰是一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女英雄,你是怎样知道的呢?

     出示:

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她想:

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指导读(带着担忧焦急的语气。

    A、自由读。

B、指名读。

     师:

是啊!

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年纪大了,又有病,不能打仗;弟弟年幼,还不够当兵的年龄,真是火烧眉毛,着急万分,于是,木兰依然决定替父从军。

其中又经过不少的曲折,她是怎样一一说服家人呢?

     请大家展开想象,说一说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替父从军的?

     (评: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思维,锻炼思维能力)

    A、小组交流B、指名说

    学习第三自然段;花木兰是一位(英勇、了不起、勇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随机出示:

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A、请大家自由读这一段,你从中会发现什么?

(动词很多。

    B、老师认为这个“渡”字用得非常好,谁来说“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C生交流后师小结:

因为是水里过。

所以“渡”是左边是三点水,知道了吗?

     师:

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

太值得大家学习了。

请大家来夸夸她。

(自由读)再次感受这位英勇的女英雄吧!

  D、自由诵读:

  (从感觉形象入手,通过观看课件着重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

再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花木兰身穿戎装的英武形象及日夜行军的艰辛,感悟花木兰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

    学习第四段花木兰是一位(文静、俊美)的女英雄。

说出你的理由来。

  学生读第四段

   师:

指导读(太让人惊讶了!

用惊讶的语气读一读)

    A、自由读B、男女生分读

  总结全文

   文静俊美的女英雄为国分忧,替父从军,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老师边总结边整理边板书。

   

    你们愿意赞一赞这位女英雄吗?

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再读一遍吧!

(学生自由读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是从《木兰辞》这首古诗词演变来的,随机出示: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师读给学生听.

五、生字教学:

(教给学生几种生字的记忆方法)

  熟字相加法:

男胜

 

比较法:

父利征病将

 

数笔画法:

弟兵

A、同学交流记字方法。

   B、给这些生字找朋友(组词)

   C、描红。

六.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课文,向别人赞颂一下女英雄花木兰吧!

2课后读一读《木兰辞》,更深刻地了解一下花木兰.

 

木兰从军

一、复习、导入课文

1、今天继续学习课文《木兰从军》,齐读课题;

2、复习词语

学习前,我们一起来闯关吧!

(1)第一关

英雄战争征兵年龄

分忧俊美紧急赫赫

(2)第二关

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英勇善战赫赫战功

(3)第三关

将士将军朝廷燕山

(这里有三个多音字:

朝、将、燕;燕字读第一声时用法很少,如:

“燕山、燕国”及表示人姓、地名的时候用到,读第四声时候比较多,如:

燕子、燕雀、燕窝)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古以来,英雄的事迹在我国广为流传,比如,抗战时期,黄继光在上甘岭战争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浴血奋战,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他们都是男英雄。

(2)、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女英雄,她的名字叫花木兰。

请生读

过渡:

让我们一起走近花木兰,她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呢?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花木兰生活的年代,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那时候,北方边境经常受到外敌的攻打、侵犯,战争频繁。

)当地的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样?

(请生说)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当中,生命和财产随时都受到威胁,情况是多么危机呀!

所以朝廷——紧急征兵。

谁能读好这句话?

出示:

北方经常发生战争,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2)、那时侯,朝廷对老百姓发的公文或通告叫做文书。

这一天,朝廷下达的一份文书张贴了出来,这是份一般的文书吗?

时间短就是——紧急,点红:

紧急这张文书上就写着木兰的父亲的名字,看到父亲的名字,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3)、在古代,男子才能当兵打仗,看看图,这是谁?

这样的身体能不能打仗?

出示:

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出征;

(4)、再看看图,这又是谁?

这样的身体能不能打仗、出征呢?

为什么呢?

出示:

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5)、木兰看到这份文书,心想:

(引读)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国家危难之时,全家人忧心忡忡,自己(引读)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这里,“为国”指的是什么?

(为国解除危难)

“为家”呢?

(为父亲、弟弟分忧)

(6)、木兰要为国为家分忧,她准备——替父从军,家人同意吗?

为什么不同意?

请生说

师总结:

在家人眼里,木兰是个弱女子,身体单薄,并且,当时的政策规定,女子是不能从军打仗的,因此家人不同意她——替父从军。

但是,木兰最终说服了家人,她是怎么说服家人的呢?

a、假如我是木兰的父亲,你们怎么说服我呢?

师:

木兰,你是一个女孩子呀,我怎么能让你一个女孩子去冒险呢?

还是我去吧。

生:

父亲,你年纪那么大,身体又不好,怎么能上阵杀敌呢?

我平时向你学了这么多武功,这次去打仗,一定能为国立功的……您放心让我去吧。

师:

木兰,你是一个女孩子,怎么能去当兵呢?

被人家知道了是要被杀头的。

生:

父亲,你不要担心,我打扮成男子的模样,只要小心一点,别人就不知道我是女孩子了……

师:

那好吧,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呀!

生:

父亲,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安全回来的

师:

就这样,木兰说服了父亲。

b、木兰家里还有谁?

(弟弟、母亲……)木兰会怎么说服他们,你可以选择一个,和同桌位合作说一说。

木兰又是怎么说服母亲、弟弟的……

(7)而木兰心意已决,一定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学学木兰的语气读好这段话。

出示第二自然段。

(8)、你觉得木兰是个什么样一个人?

“花木兰真是一位的人。

”(尊老爱幼)

(师引:

木兰对父亲尊敬,对弟弟爱护,这就叫做——尊老爱幼)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木兰告别了亲人,开始了参军的征程,从军的岁月里,容易吗?

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2)、木兰奔赴前线的途中,容易吗?

(不容易)哪句话可以看出不容易?

出示:

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

a、看图,木兰披上了战袍、跨上了骏马,多么威武啊!

谁来读读?

b、木兰来到黄河边,木兰看到了怎么样的黄河(波涛汹涌,水流湍急)?

请生读:

渡黄河

c、木兰来到了燕山边,连绵起伏数百里,海拔在400到1000米左右,在这里还有许多的敌人在围攻、追击,多么不容易啊!

请生读:

过燕山

d、木兰遇到了这些困难,有没有害怕?

途中还有其他的困难险阻吗?

谁来说一说?

请生说

师总结:

从军很辛苦,一路上困难不断,爬过山,渡过河,真是——跋山涉水呀,冒着寒风,有时候,渴了只能喝点露水,真是——餐风饮露啊,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

真是不容易啊!

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3)、木兰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前线。

最终,木兰立下了赫赫战功,什么样就叫做“赫赫战功”(很大很显著的功劳、胜利)?

立下赫赫战功容易吗?

(不容易)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不容易?

请生说

(4)、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段音乐,你听,万马奔腾,你看,硝烟滚滚。

瞧,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是多么热爱祖国啊,让我们跟随音乐,再次感受这位英勇的女英雄吧!

齐读第三自然段。

(5)、此时,谁来夸夸木兰?

练习说话:

花木兰真是一位的女英雄。

(英勇善战)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木兰和战士们齐心协力地攻打敌人,许多年过去了,打败了敌人,木兰凯旋归来,回到家乡,她怎么做的呢?

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图)一身戎装的木兰,摇身一变,恢复了参军前的样子。

你觉得木兰怎么样?

理解“文静俊美”

(3)、战士们看到眼前的木兰,有什么反应?

(很惊讶)为什么惊讶?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木兰真是个(文静俊美)的女英雄。

(4)、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三、全文总结。

“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

”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字不但在我国家喻户晓,也已传遍了全球。

木兰的事迹和形象被搬上舞台,《木兰从军》长演不衰。

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在保卫国家的战斗中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壮举。

请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

让我们怀着自豪的感情一起再读一读《木兰从军》的故事。

三、拓展——寻找当代花木兰

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涌现出许许多多像木兰一样的女英雄,如江姐、刘胡兰等等,课后的时候,可以查找资料读一读她们的英雄故事。

 

一、直接导入,复习巩固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2课----木兰从军(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出示: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她()、(),在前线立下了赫赫战功。

▲指名回答,齐读。

二、学习第2节

1、过渡:

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呢?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画上~~,再读读(读、画、练读)

2、学生自由读书,师巡视看学生画的内容

3、交流

出示小黑板,问:

木兰为什么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①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

▲“经常”换一个词,说明什么?

(国家不安定)

▲敌人侵犯我们的国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会失去国家)

▲是啊,情况多么危急啊?

怎样读好这句话?

②一天,朝廷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

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

▲“紧急征兵”说明什么?

(朝廷需要打仗的人,情况很紧急),怎样读这句话?

▲什么是“焦急万分”?

(心里非常着急)齐读,读出木兰焦急的心情

③她想:

父亲年老多病,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

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木兰为什么焦急万分?

朝廷下达了紧急文书,父亲必须去从军。

但父亲年老多病,不能打仗,弟弟年龄还小,也不能去打仗,难怪木兰焦急万分。

怎样读这句话?

▲木兰不放心父亲去从军。

也舍不得弟弟去打仗,从这里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木兰对父亲有一份孝心,对弟弟有一份爱心,这就叫----尊老爱幼(板书)

▲“理应”是什么意思?

(应该、应当)

▲“为国为家分忧”,“国忧”是什么?

“家忧”是什么?

▲木兰不仅想到了家人,更想到了国家,说明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

热爱祖国)

▲当时的社会,当兵打仗是男人的义务,女孩子是不允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