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1416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docx

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题与参考答案1208

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小学教育专业

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

(自己双面打印考核册,打印时不改变格式;手写答案,最后一次上课时提交)

●教育哲学形成性考核说明

教育哲学是深圳广播电视大学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开设的选修课程,3学分。

本课程教材为《教育哲学》,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成绩为10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一、形成性考核的目的

通过形成性考核,了解学生参与教育哲学学习过程的基本情况,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教育哲学的积极性。

通过形成性考核,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检测、监督和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深化学生对教育哲学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教育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的能力,自觉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生活实践。

二、形成性考核的项目与成绩比例

形成性考核由4部分构成:

形成性考核册的书面作业完成情况占50%;面授到课与课堂表现(对话互动)情况占30%;网上学习与讨论情况占10%;自主学习文字教材情况10%。

三、形成性考核的操作与要求

(一)4次书面作业完成情况:

教师负责编制、布置、批改、记分。

学生自行下载打印形成性考核册,手写答案。

作业1:

教育哲学导言、第1—2章自测题。

要求——题型与终结性考核题型一致,基本覆盖所在章的主要内容。

作业2:

教育哲学第3—5章自测题。

要求同上。

作业3:

教育哲学第6—8章自测题。

要求同上。

作业4:

从教育哲学角度与高度撰写1篇不少于3000字的教育反思论文

(二)面授到课与课堂表现情况。

教师掌握学生面授课出勤和课堂表现情况。

要求:

面授课应到课2/3以上;积极参与对话教学互动(课堂问题讨论发言、提问咨询等)。

由教师组织、检查与记录。

(三)网上学习与问题研讨。

教师通过深圳电大远程教学平台、班级QQ群,了解学生参与网上资源浏览下载情况,检查学生网上对话教学互动情况(网上课程讨论时提问与答问的发帖数)。

要求——布置3个有发散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参与网上课程学习讨论,学生须参加3个问题讨论,每个讨论发帖字数不少于150个字;每生须至少提1个有发散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教师须深度答复。

由教师组织、检查、记录。

(四)自主学习文字教材情况。

教师在每次面授时检查学生自主阅读文字教材情况,在最后一次复习课时,全面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文字教材情况。

要求学生至少研读一遍教材,教材上须有勾划、圈点、感受、感想、体会、思考、分析、评价、补充、注解、说明等符号或文字记录。

由教师检查、记录。

 

●4次书面记分作业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哲学》平时作业1(导言、第1—2章)记分____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横线上。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解放前我国教育哲学家自己撰写的教育哲学著作主要有(CD)。

P46

A.黄济的《教育哲学初稿》  B.周浩波的《教育哲学》

C.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    D.吴俊升的《教育哲学大纲》

2.20世纪末哲学概念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这些变革包括(ACD)。

P18-23

A.从大写的哲学到小写的哲学 B.从平民的哲学到贵族的哲学

C.从抽象的哲学到具体的学    D.从认识的哲学到存在的哲学

3.为了促进国际教育哲学家们的交往和对话,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了国际性的教育哲学学术组织即(A)P49

A.国际教育哲学网 B.国际教育哲学联盟

C.国际教育哲学联席大会 D.国际教育哲学研究会

4.从新的后现代哲学立场来看,教育哲学的首要的特征是教育哲学的(D)。

P26-32

A.价值性 B.批判性C.反思性 D.实践性

5.80年代后,分析哲学像历史上许多其他的哲学运动一样,被整合到哲学传统中去,代替它的是更加激进的哲学主张如(ABCD)。

P56

A.批判理论 B.女性主义C.后结构主义 D.新实用主义

6.(B)的教育哲学对20世纪美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P60

A.劳普 B.杜威C.谢弗勒 D.布莱克特

7.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的历史性贡献是开辟了教育研究的新方向,即(C)。

P51

A.规范教育哲学 B.思辨教育哲学C.分析教育哲学 D.公共教育哲学

8.哲学家、教育家陈元晖先生把(C)看成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哲学著作。

P46

A.《论语》 B.《易经》C.《中庸》 D.《学记》

9.20世纪以来,哲学家们对这种抽象的哲学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批判,其中尼采把这种哲学的抽象称为哲学的“偏执”和“疯狂”,他把这种哲学生活所依赖的理性、所追求的真理以及所谈论的存在分别称为(ABC)。

P22

A.“冰冷的理性” B.“苍白的真理”C.“空洞的存在”D.“偏执的存在”

10.(A)说:

“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

老师追溯各种教育问题的哲学根源,从而以比较广阔的眼界来看待这些问题。

……”P3

A.奈勒 B.福科C.黄济D.吴俊升

11.从新的后现代哲学立场来看,教育哲学研究过程最关键的特征是教育哲学的(C)。

P26-32

A.价值性 B.批判性C.反思性 D.实践性

12.根据20世纪英国教育哲学学术方向的变化,将其划分为三个大的时期:

(BCD)。

P50-57

A.20世纪初:

个人教育哲学 B.20世纪80年代之后:

可能的公共教育哲学

C.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

分析教育哲学 D.20世纪40年代之前:

规范教育哲学

二、辨析题(首先判断“对”或“错”,然后说明理由。

1.21世纪的教育哲学研究所有的教育问题,可以以任何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教育问题为起点。

参见P24

参考答案:

对。

20世纪的教育哲学认为它研究的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或一般问题,但实际的教育生活当中,根本就没有什么根本问题或一般问题,有的只是各种具体的教育问题的纠结,彼此之间可能存在各种的关系,唯一不存在的就是彼此之间的等级关系。

2.教育哲学是在各门教育科学知识基础上“总结”或“概括”出来的。

参见P25

参考答案:

错。

教育哲学扎根于教育生活的困惑,绝不是在各门教育科学知识基础上“总结”或“概括”出来的。

如果教育哲学对问题的论述局限于对各门教育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那么这种“教育哲学”充其量也就是“教育原理”,而不会教育哲学。

3.教育哲学知识是一种反思性知识。

参见P28

参考答案:

对。

教育哲学的反思性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教育哲学的研究不是价值中立的研究,也不追求价值的中立,而是把研究者自身和研究问题所涉及的一些人的价值立场作为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对外部教育问题的分析始终伴随着对这一内部重要条件的分析。

二是指教育哲学的知识不是一种描述性、操作性知识,而是一种体现着研究者价值立场的“反思性”知识。

4.教育哲学价值性是指任何教育哲学的活动是“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

参见P31

参考答案:

错。

教育哲学价值性是指:

任何教育哲学的活动不是像分析哲学家所宣称的那样一类“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而总是在一定的价值基础或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

教育哲学的知识也总是体现并追求着一定的价值理想。

5.21世纪的教育哲学应该是一种“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

参见P23-24

参考答案:

对。

21世纪的教育哲学应体现新的哲学精神,把自己看成是从哲学的角度帮助教育者对困扰自己的任何教育问题的理论“批判”与“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取“高级的教育知识”,也不是为了实验教育哲学家们的某些教育理论观念,而是为了唤醒并促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教育生活,使之不断获得认识、了解和重建教育生活的意识、知识、能力和信心。

6.分析教育哲学比个人教育哲学和公共教育哲学更加关注教育实践,更加具有平等、开放和对话的特征。

P55

参考答案:

错。

公共教育哲学与个人教育哲学、分析教育哲学不同,既不是个人教育信念的表达,也不是对教育概念和命题进行“客观的”语言分析,而是要对大众教育意识、教育生活和教育政策进行批判性分析,和他们进行教育哲学的对话。

显然,公共教育哲学比个人教育哲学和分析教育哲学更加关注教育实践,更加具有平等、开放和对话的特征。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

参见P32-33

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哲学在其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价值性不断受到质疑。

在学术界,人们对教育哲学的质疑主要有:

教育哲学的存在是否必要;教育哲学的研究是否有哲学性;教育哲学与“教育学”或“教育原理”有何区别。

来自实践界的质疑主要是:

教育哲学忽视或远离教育实践的需要,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不强;教育哲学著作的语言太抽象、难懂,可读性差;教育哲学在教育改革中没有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对于这些质疑,教育哲学家必须作出清晰的回答,对自己教学和研究的价值进行公开的、充分的、合理的辩护。

2.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实践性?

参见P26-27

参考答案:

教育哲学的实践性主要是指教育哲学在其性质上是一门“实践哲学”。

教育哲学的“实践性”应得到广泛的理解,不能简单地把这里的“实践”理解为“教育实践”。

除此之外,教育哲学所关注的实践还包括集团的“社会实践”和个体的“生活实践”。

3.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批判性?

参见P29-30

参考答案:

批判意味着质疑,意味着解读、讨论和反思。

哲学就是考察与审理一切权威。

哲学的历史就是不断发现问题的历史。

一种教育哲学是否有价值,不仅看它“解决了什么问题”,而是看他“提出了什么问题”。

如,康德哲学的伟大在于他扭转了西方哲学的“发问方式”。

他以前的西方哲学总“是什么”、“为什么”。

而他问的是一切的存在如何可能,追问事物的存在条件与存在性。

4.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反思性?

参见P28-29

参考答案:

教育哲学的反思性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教育哲学的研究不是价值中立的研究,也不追求价值的中立,而是把研究者自身和研究问题所涉及的一些人的价值立场作为研究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对外部教育问题的分析始终伴随着对这一内部重要条件的分析。

二是指教育哲学的知识不是一种描述性、操作性知识,而是一种体现着研究者价值立场的“反思性”知识。

5.分析教育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参见P51-55

参考答案:

分析教育哲学就是在教育哲学研究中运用分析哲学的方法,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概念”、“命题”、“口号”和“假设”进行分析,澄清它们的各种用法,从而使教育实践免于思想混乱的毒害。

英国教育哲学研究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末,主要属于分析教育哲学的范畴。

6.何谓教育哲学(21世纪的教育哲学新定义)?

P23

参考答案:

21世纪的教育哲学则应体现新的哲学精神,把自己看成是从“哲学的高度”帮助教育者对困扰自己的任何教育问题的理论的“批判”与“反思”,其目的不是为了获得“高级的教育知识”,也不是为了实验教育哲学家们的某些理论观点,而是为了唤醒并促使教育者更好地理解与他们密切相关的教育生活,使之不断获得认识、了解和重建教育生活的意识、知识、能力和信念。

21世纪的教育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或“生活哲学”。

四、论述题

1.面对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应如何全面理解教育哲学的价值?

参见34-40

参考答案要点:

(应展开论述)

(1)帮助教育者思想的成熟,增进教育者的理性;

(2)引导教育者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

(3)检验和引导公众的教育观念;

(4)对教育政策进行理性的分析;

(5)促进教育学者对教育知识的批判与反思;

(6)为多学科知识的交流与对话提供一个思想平台。

2.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

如何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

参见:

导言“哲学与教育”、第一章“什么是教育哲学”、P40-44。

参考答案要点:

为什么要学?

略(结合教育实践与自身感悟,畅所欲言)

如何学习和研究?

学习和研究教育哲学,除了自信心以外,还要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1)对社会和人生问题高度关注;

(2)不断挖掘教育生活的经验;

(3)不断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

(4)努力学习教育哲学名著;

(5)从事教育哲学的研究(采用研究或探究式学习方式学习教育哲学)。

小学教育本科《教育哲学》平时作业2(第3—5章)记分____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横线上。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教学概念的关键特征有(ABCD)。

P159-160

A.教学的双边性B.教学的伦理性C.教学的中介性D.教学的意向性

2.游戏人形象的主要特征包括(ABD)。

P86-87

A.人人都喜爱游戏B.人人都生活在游戏之中C.人性就是文化性D.人人都是游戏者

3.中国历史上的人生境界学说有(ACD)。

P92-95

A.儒家的人生境界学说B.尼采的人生境界学说

C.佛教的人生境界学说D.道家的人生境界学说

4.后现代知识的三个性质分别是(ABD)。

P127-129

A.文化性B.境域性C.客观性D.价值性

5.现代知识的性质有(ACD)。

P121-123

A.普遍性B.实用性C.客观性D.中立性

6.文化人形象理论认为:

文化人形象的主要特征是(ABCD)。

P88-89

A.人与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是一种文化际的关系B.人是文化的产物

C.文化是多样的,人性也是多种多样的D.人性就是文化性

7.人作为人的存在特征有(ACD)。

P68-70

A.存在的绝对性、意向性B.存在的偶然性、短暂性

C.存在的文化性、时间性D.存在的语言性、独特性

8.就知识与对象的关系而言,“自然知识”是一种(A)的知识。

P133-134

A.描述性  B.直线性C.普适性 D.验证性

9.就知识与对象的关系上看,“人文知识”是一种(B)的知识。

P140-141

A.螺旋性  B.反思性C.个体性 D.生活性

10.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还应该具备第五项条件或满足第五个标准即(C)。

P163

A.可领会性  B.真实性C.教育性 D.真诚性

11.一般而言,师生双方对彼此的认识要经历的主要阶段是(ABC)。

P168

A.常识性阶段  B.感性阶段C.理性阶段 D.升华阶段

12.个体的发展,就其根源来说,不是一种外在的规训或控制过程,而是一种内在的(D)过程。

P175

A.滋生或养成  B.培育或发展C.自觉或生成 D.觉醒或成长

二、辨析题(首先判断“对”或“错”,然后说明理由。

1.知识是“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知识无国界。

参见P127-129

参考答案:

错。

知识的性质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模式的制约,与一定文化体系中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符号乃至人生信仰都不可分割。

因此,知识具有文化性、境域性和价值性,而非价值中立、文化无涉,在一定意义上讲,知识也非无国界。

2.师生关系有必要从“功能性”关系深入到“存在性”关系。

参见P75

参考答案:

对。

所谓存在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的关系首要的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学生的人”之间的关系。

在存在性关系中,师生之间的共性就凸现了出来,面临着共同的存在问题。

在这个关系层次上,师生之间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对话。

3.知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柄“双刃剑”。

参见P116-117

参考答案:

对。

知识就是力量。

但是,知识也有不利于人类的一面,如,知识的不当使用、知识为某些利益集团所控制时,知识将会造成危害。

同时,知识本身也会侵害个体的思想自由。

4.教学的理性化要求在教学中排除一切非理性因素的存在。

参见P183-184

参考答案:

错。

教学活动既涉及人的理性因素,也涉及非理性因素,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在教学中,应使师生的非理性因素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理性的发展,理想的教学应是合理化前提下师生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理性探险活动。

5.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活动中游戏状态的缺乏是造成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参见P87

参考答案:

对。

从“游戏人”的角度看教育,教育本身究其实质只不过是人类多种多样游戏活动中的一种。

参与教育游戏,享受教育游戏所给予的喜悦,是人类参与教育活动的另一种“目的”。

以人的培养为己任的教育就应该充分地展现其“游戏性”,使教师和同学们的整个身心经常处于一种游戏状态:

自由、自愿、自足、平等、合作、投入和忘乎所以。

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活动中游戏状态的缺乏是造成教师厌教和学生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6.我国当前教学理性化要做的当务之急的工作是明确强调教材的绝对性和蓝本作用。

参见P182-183

参考答案:

错。

就我国当前教学的理性化而言,最重要的或当务之急要进行的工作是教材知识的理性化,以终结教材知识的绝对性、终极性和中立性,解放教师和学生的理性,使之成为批判性的思考者或学习者。

教材只是文本,而不是蓝本。

三、简答题

1.教育知识传统中的“自然人”形象有哪些重要特征?

P78-79

答:

第一,人的本性中的神秘性成分被进一步剔除,人的本性被解释为“人本身所固有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第二,这种本性对不同的人来说是共同的、普遍的,是人作为类存在的一种“类”本性;第三,这种内在的联系和发展趋势可以通过观察的途径,由数学的手段加以认识;第四,自然人在本性上是与大自然相通的,因此,自然人以自然为师;第五,理想的社会应该是由自然人构成的社会,应该尊重、保护或教化人的自然本性。

2.如何从“文化人”的角度理解教育?

P89

答:

从“文化人”的角度来看教育,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新的见解:

文化本身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从其基本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使人“文化化”的过程;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事业,应该关注具体历史文化时空中的人,应该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中人的多样性,克服种种的文化中心主义,真正学会尊重和欣赏异文化中的他者;师生之间的交往就是一种跨文化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种交往和对话的质量取决于双方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理解程度。

3.现代教学的非理性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180-181

答:

第一,在教学目标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的,、彻底的分析或论证,往往是一种直接的方式“给定的”;第二,在教学内容方面,表现在将教材知识看成是客观的、中立的、绝对的;第三,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灌输”、“训练”、“宣传”等非理性的手法经常为教师所使用,古老的教学习俗、惯例以及教师个人的非理性权威仍然牢固地支配着整个课堂生活;第四,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标准的单一化以及对知识掌握准确性、牢固性的过分强调,使得学生的自主性思考毫无意义,并整个地排斥学生基于自己生活世界的认识经验。

4.如何理解教学的“双边性”?

P160

答: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的双边的互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独的“教”和不依赖于“教”的“自学”都构不成“教学”。

教学作为一种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尽管与一般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但无论是在形式方面还是在目的上,还都是有着自己独特的东西。

就形式方面而言,教师要对师生之间互动的情况负有主要的责任;就目的方面来说,师生互动的独特价值在于: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态度上、认知方式上和行为习惯上的障碍,激发、激励、维持和更新他们的学习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的意向。

5.如何从“游戏人”的角度理解教育?

P87

答:

教育究其实质只不过是人类多种游戏中的一种,参与教育游戏,享受教育游戏所给予的愉悦,是人类参与教育活动的另一种“目的”;以人的培养为己任的教育应该充分展现其“游戏性”,使师生的整个身心经常处于一种游戏状态;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游戏者与游戏者的平等关系;教育的目的是要帮助人们理解其游戏本性,促使他们形成“公平游戏”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6.如何理解“教学”的理性基础?

P161-166

答:

(1)对教学意向性应进行价值合理性辨护;

(2)对教学的双边性应进行交往理性分析,遵循双方都可接受的共同标准;(3)对作为教学中介的教学内容,应进行工具理性分析,对其选择、组织和传递的合理性进行辨护;(4)对教学伦理应进行实践理性辨护,遵循一定教学伦理规范。

四、论述题

1.论述后现代知识的性质对后现代课程的影响。

P130-132

参考答案要点:

后现代知识的性质对后现代课程的影响表现:

(1)反思和改革科学课程。

改革在“客观的”、“普遍的”、“中立的”知识观支配下的科学课程。

克服“客观主义”、“科学主义”、“权威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科学课程观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

采用“大科学课程”模式。

(2)开发本土课程。

随着现代科学知识型“客观性”标准的被证伪和后现代文化知识观“文化性”标准的提出,“本土知识”或“地方性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的类型获得了合法的席位。

选择、保存、传递和发展本土知识就成为了后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本土课程开发和建设也就因之成为后现代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3)加强人文课程。

科学知识“客观性”神话被打破,人文知识并不是“次一级”的知识或“不成熟的知识”,而是一种有着不同的认识对象、认识方式、表达方式以及人生与社会价值的知识。

人文知识所关注的不是外在世界的控制和征服,而是内在世界的理解和塑造。

必须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增强这种内在的理解和塑造力量,以避免个体和社会的“片面发展”和“畸形发展”,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在教学过程中反对知识霸权。

后现代知识性质下的教学过程要反对知识的“普遍性”、“客观性”、“中立性”。

教学任务或目标方面,应该通过课程知识的传递来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组织形式方面,要实行“小组教学”、“分组教学”、“合作教学”,增加讨论、质疑、实验和辩论时间。

教学原则方面,应该确立旨在激发、保护、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问难、大胆探索的新原则。

教学方法方面,坚决反对灌输法大力提倡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法、实验法、实践法等,充分利用学生的个体知识,使教学过程变成一个在教师领导下的、以问题为核心的、师生共同反对课程知识霸权、自主探索知识及其意义的过程。

教学评价方面,应该从注重课程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综合和简单应用转移到注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独特理解、阐释、质疑、批判和应用上来。

2.什么是教学的理性化?

怎样才能促进教学的理性化?

P181-183

参考答案要点:

教学的理性化也“教学的合理化”,是指这样一种思想过程:

借助于经过严格定义的概念或范畴,对于种种的教学观念、制度、行为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配置等进行系统的分析、检验、批判与重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非理性成分的过程及其结果,使得整个教学活动真正成为一种理性的思考或探险活动。

从教学的类型上看,教学的理性化不仅包括了教学工具、手段的合理化,而且包括了教学目的或价值的合理化;不仅包括了教学交往的合理化,而且包括了教学伦理的合理化。

需要教学论专家、教师和学生一起来促进教学的理性化。

从过程来说,教学的理性化,不管其具体对象是什么,一般都经历下列前后相承的思想过程:

“悬置”、“理解”、“质疑”、“批判”、“重构”。

教学理性化运动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就我国当前教学的理性化而言,最重要的或当务之急要进行的工作是教材知识的理性化,以终结教材知识的绝对性、终极性和中立性,解放教师和学生的理性,使之成为批判性的思考者或学习者。

促进师生的“批判性思考”,既是教学理性化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教学理性化所要追求的一个重要结果。

3.教育为什么必须关注人的存在问题?

教育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关注人的存在问题?

参见P73-76

参考答案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