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2274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货币银行学大纲.docx

货币银行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货币银行学

英文名称:

MonetaryBanking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数:

54讲课学时:

54实验学时:

学分:

3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1、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的货币理论、银行理论;2、熟悉现代金融制度下的各种信用形式、信用工具、以及各种金融市场和银行的融资方式

和业务;

3、在掌握相关金融知识和金融原理的基础上,能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金融现象和金融问题。

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金融政策要有一定的判断力。

二、该课程在本专业的作用及与其他学科的衔接:

货币银行学不仅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国际贸易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都要掌握一定的金融理论和金融知识。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货币的质和量的规定性,掌握货币职能、货币制度的定义、要素、类型。

二、教学内容

(一)货币质的规定性

(二)货币量的规定性

(三)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职能4、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职能

(四)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金属、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和准备制度。

货币制度的演进:

金属货币制度(银本位、金银复本位、金本位)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2、我国的货币制度

3、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

4、国际货币制度

三、重点和难点

应重点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制度的定义和要素、本位币与辅币、银行券与纸币、无限法偿与有限法偿的含义对比、格雷欣法则的内容,难点是货币层次的划分、信用货币是否具有货币的五项职能,信用货币下纸币的发行流通、准备制度。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信用、信用制度概念和主要信用形式,信用的特征、职能,信用工具的含义和类型。

掌握利息、利率的概念、利率分类及相关计算,利率决定的有管理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二、教学内容

(一)信用概述

1、信用

2、信用特征和职能

3、信用制度

4、各种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

(二)信用工具

1、信用工具的定义、分类。

2、几种典型的信用工具:

票据(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支票)、信用卡、股票和债券的定义、分类、特点和实例。

3、信用工具的特点:

偿还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及其关系。

4、信用工具的价格

5、金融衍生工具。

(了解)

(三)利息和利率

1、利息的本质

2、利息率及其分类

3、利率决定理论(略)

古典储蓄投资理论、凯恩斯流动偏好理论、可贷资金理论、IS-LM模型、IS—LM-BP模型。

4、我国利率市场化(略)

三、重点和难点

应重点掌握信用、信用工具的定义、比较不同信用形式,不同信用工具的特点,信用工具的特征,利息的定义和本质、利率的相关计算(计算利息、本利和、终值和现值)

难点是理解信用工具中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的分类,如银行承兑汇票。

第三章金融市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特征、分类、构成要素、功能和金融市场的发展。

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其子市场的概念、特征、市场要素。

二、教学内容

(一)金融市场概述

1、金融市场概念

2、金融市场的分类

3、构成要素

4、金融市场功能:

资本积累;配置资源、调节经济、反映经济。

5、金融市场的发展(了解)

(二)货币市场

1、短期借贷市场:

短期借贷种类、原因、期限、风险。

2、同业拆借市场:

形成、特点、参与者、类型、利率、运作。

3、商业票据市场:

商业票据、票据行为(出票、承兑、背书、贴现、付款、拒付)、承兑市场、贴现市场,贴现计算。

4、短期债券市场:

国库券市场、企业短期融资券市场。

5、回购市场:

回购(协议)、逆回购、市场参与者、运行层次。

6、CD市场:

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

(三)资本市场

1、股票市场:

2、长期债券市场

(四)其他金融市场

黄金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

(这些市场还有很多知识点,感兴趣可以自己查资料。

(五)国际金融市场(略)

这部分将在国际金融学这门课程中继续讨论。

6、现代金融市场理论(略)

三、重点和难点

这部分重点较多,应重点掌握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与其他市场相比的特点,金融市场按不同标准划分的类型、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进一步学习,参见《金融市场学》,应重点掌握资本市场、股票、债券的定义、分类。

难点是理解金融市场的功能,影响股票、债券发行价格和流通价格的因素,及如何影响价格。

比较不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和特点。

第四章金融机构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掌握金融机构的概念、分类、功能,发展趋势;西方和我国的金融体系,及国际金融机构。

二、教学内容

(一)金融机构概述

1、金融机构

2、金融机构的功能

存、贷款功能;经纪和服务功能;承销功能;咨询和信托功能。

3、金融机构的分类

4、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

(二)中国的金融机构

1、旧中国的金融机构

2、新中国金融机构的建立与演变

3、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

中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多种金融机构体系格局。

(1)中国人民银行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4)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5)商业银行

(6)政策性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7)非银行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金融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投资基金

(8)外资金融机构

(9)台湾和香港地区的金融机构

(三)国际金融机构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http:

//www.imf.org/

2、世界银行集团http:

//www.worldbank.org/

(1)世界银行

(2)国际金融公司(3)国际开发协会(4)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5)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3、国际清算银行http:

//www.bis.org/

4、区域性金融机构

(1)亚洲开发银行http:

//www.adb.org/

(2)非洲开发银行http:

//www.afdb.org/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金融机构的概念、功能和分类,我国目前金融机构体系(一句话概括),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政策性银行有哪些,职能分别是什么。

比较英、美、日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异同及差距。

从其创立与发展、宗旨、组织机构、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等方面了解国际金融机构,特别是IMF和IBRD。

第五章商业银行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形成途径、经营模式;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组织制度,各类业务以及,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

二、教学内容

(一)商业银行概述

1、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商业银行的性质

3、商业银行的职能

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信息中介、金融服务。

4、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二)商业银行业务

1、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4、商业银行的国际化

(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四)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了解)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资产负债业务及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

难点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项原则之间的协调;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第六章中央银行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简单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经济背景及其发展状况;着重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可以引发自己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独立性问题

1、中央银行的性质

2、中央银行的职能(重点)

(1)发行的银行

(2)政府的银行(3)银行的银行

3、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三)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以及中央银行的支付清算;难点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

第七章货币需求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掌握货币需求的含义和分类;对各种货币需求理论有初步认识。

二、教学内容

(一)货币需求概述

1、货币需求的含义

2、货币需求的分类

(1)微观货币需求和宏观货币需求

(2)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3、货币需求和资金需求

(二)货币需求理论

1、古典经济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货币金属论;货币数量论;费雪地现金交易说;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

2、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M=PT/V

3、凯恩斯学派和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需求理论。

4、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5、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综合评析

(三)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三、重点和难点

应重点掌握货币需求量的含义和分类,着重理解现金交易方程式、现金余额方程式和凯恩斯的流动性需求理论。

难点在于各种货币理论和货币需要量的测算。

第八章货币供给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货币供给的含义,对货币供给理论只需要简单了解即可;重点掌握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货币供给的决定机制和货币供给的调控机制。

二、教学内容

(一)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二)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三)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重点在于货币政策的含义和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时滞效应。

难点在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和效果,以及三者之间的比较。

四、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曹龙骐.《金融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

主要参考资料

[1]李敏.《货币银行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黄达著.《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朱新蓉.《金融概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

五、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

考核方式:

闭卷

评价结构比例:

期末考试成绩占60%,期中考试成绩占20%;平时成绩占10%;

六、教学时数分配:

章次

十一

学时

6

5

7

4

6

6

2

6

0

2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