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643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docx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

渝湘高速边坡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处治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重庆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010年4月30日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总体目标规划

三、施工组织机构

四、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五、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六、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七、拟投入的主要设备及仪器

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九、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十、安全生产体系及措施

十一、工作保证措施

十二、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十三、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十四、事故应急预案

(附表)

渝湘高速公路洪安至酉阳段

边坡处治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一)前言

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上官桥至酉阳段起点位于秀山县溪口乡上官桥(K46+080),接重庆至长沙公路洪安(湘渝界)至上官桥段,路线经溪口、江丰、板溪,止于酉阳县钟多镇钟南(K78+022.69),与重庆至长沙公路酉阳至大涵段相接,路线总长度31.95Km。

路线边坡开挖后发生大面积滑塌、开裂变形,严重影响边坡稳定性。

本次治理范围为洪酉高速H12合同段K43+380~_520段右侧边坡、K45+700~+878段右侧边坡、K46+004~+110段边坡、洪酉高速G1合同段K46+120~+200段边坡、K46+800~+900段右边坡、K46+920~K47+120边坡、G1段溪口立交D匝道边坡(K48+000~+200)、G1段溪口立交C匝道边坡(K47+650~K48+200)等8处边坡。

根据场地边坡的工程地质特征,结合场地边坡的平面布置要求以及边坡高度,本边坡工程主要采用锚杆框架进行永久性支护。

(二)主要工作量

该工程主要工程量合计为:

锚杆31993.2m,钢筋437.14T,C25格构砼2009.74立方米,C25喷射砼28284平方米,截排水沟2437.61m,石方138384.12立方米,植草10793㎡。

(三)工程特点、难点

1、本工程为高边坡支护工程,地质主要由泥岩、泥灰岩、和灰岩组成,坡面岩体出现松弛,开裂整个边坡已经处于不稳定状态,边坡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较大规模变形。

工期要求紧,作好安全工作是一大难点。

2、该工程交通方便,线路长,施工点多,施工综合管理协调是一大重点。

3、本边坡治理工程施工采取全过程信息法施工。

(四)本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2、《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4、《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CDB50/5018-2001);

5、《土层锚杆设计及施工规范》(CECS22-90);

6、《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

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使用安全规范》(GB50194-93);

9、重庆市建设委员会颁布的有关建筑施工规程、安全、质量等文件;

10、设计优化施工图。

二、施工总体目标规划

本工程为高边坡治理,难度大;技术含量高。

为此,将严格按项目经理负责制组建该工程项目经理部,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的质量、安全和工期控制目标计划,指导本工程的生产经营活动,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奖金等生产要素,确保以下管理目标的实现。

(一)指导思想

如果本工程我单位中标,我们将以“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服务”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双方签定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进行施工,并将其作为我公司的重点工程之一,集中我公司优质资源(人、财、物),对合同范围内的工作内容按“项目法”进行科学管理和精心组织施工,确保该工程施工达到高速优质,并按期交付给业主。

为此,我们将做到:

1、组建优秀项目管理班子,全面履行对业主的承诺和本工程的施工承包合同。

2、认真作好施工准备,创建良好的施工条件。

3、实行动态的目标管理制度,围绕方针目标开展动态管理,并层层落实。

4、按ISO2000标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以此为中心点,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自始至终将施工质量控制在受控状态。

5、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调度、协调会、分析会、交底会和检查考核制度,并建立资料档案制。

6、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此来提高效率、缩短工期、保证质量。

(二)工程施工总体目标

我单位对本工程项目机构严格按项目经理负责制组建,按各职能分工,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制定工期控制目标计划,全权指导本工程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优化调配人力、物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确保以下管理目标的实现。

1、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按国家及地方有关验评标准的要求进行验收,工程质量合格、一次性通过验收。

2、工程工期目标:

本工程工期为90天,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的开工令为准。

3、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死亡事故、重伤事故、重大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轻重伤频率控制在5‰以下。

4、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

贯彻执行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重庆市及当地有关建设文明工程施工法规并结合现场施工的具体要求,做到施工现场容貌整洁,确保施工不影响现场周围环境污染。

职工统一着装、带证上岗,不破坏施工区内设施,运输不污染环境,车况良好,车容整洁,施工噪声符合国家规定,控制施工粉尘排放,并且保证不影响周边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

5、服务目标:

恪守合约,密切配合,认真协调好各有关方面的工作,接受业主、监理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及现场的管理、监督。

并制定回访保修计划,定期回访保修,确保本边坡治理工程质量。

6、科技进步目标:

为实现上述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现代化技术。

三、施工组织机构

公司对该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实行项目管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开展方针目标管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科学管理、成本管理等全面负责。

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直接管理,并在人、财、物的管理上,将赋予项目部更多的自主权和配备强有力的施工力量,以利于项目部开展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本工程项目部将严格按照项目经理负责制组建,各工序负责人及相关施工人员各负其责,分工明确,同时做到分工不分家,相互协作。

施工现场设项目经理一名,技术负责一名,安全员一名,质检员一名。

四、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一)施工顺序及部署安排

施工起点和流向。

本工程为高边坡治理工程,根据施工现场及工艺特点,按施工网络图从左向右连续施工。

因工期要求紧,各施工点相互之间无交叉干扰,为保证按期完成,可同时进行施工作业。

(二)施工方法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测量放线

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测量放出施工红线、锚杆、肋柱格架位置,作好测量记录,将复测结果交监理核查、签证。

3、搭设施工平台和隔离防护栏

由于锚杆、薄壁挡土墙工程均在边坡上,必须采用人工脚手架搭设施工平台,要求根据测量人员测定的锚杆位置,计算出工作平台的高度,用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操作平台,平台宽度2米,要求平台外设防护栏,平台高度与机高、倾角、孔位关系一致,操作平台能承受施工载荷,特别是锚杆施工所产生的振动荷载和位拨力,且施工中不变形,不沉降。

外层脚手架铺设安全员,防止坠物伤人。

4、格构、锚杆施工

4.1格构、锚杆施工技术要求

(1)、材料及质量要求

1)钢筋:

图中“φ、Φ”分别表示热轧HPB235、HRB335钢筋,钢筋必需具备出厂合格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样,做力学试验,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混凝土

格构均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浇筑前,应按设计的配合比,做混凝土试块,并做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设计值满足规范要求后,方可按设计的配合比拌制混凝土进行浇筑。

(2)、施工要求

1)锚杆的成孔、清孔、锚杆制作、安放注浆等施工操作和材料要求以及验收均参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的要求和有关规定执行。

2)施工时岩体边坡应尽量按照设计图要求采用人工切削平整,保证护面墙的厚度和平整度,格构应嵌入原护坡面100mm。

3)锚杆采用HRB335(Ⅱ级)钢筋,浆体采用M30水泥砂浆,压力注浆施工,注浆压力为300KPa。

4)锚杆在边坡平面上应与护面墙纵向垂直,锚杆的有效锚固深度应不小于设计深度。

5)锚孔施工定位偏差、斜度和深度等应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中关于锚杆施工的要求,锚孔深度应大于锚杆长度不小于50cm。

6)锚杆隔离架(对中架)应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2米设置一个。

7)锚杆应与钢筋混凝土格构良好整体连接,锚杆竖向间距3.0米,横向间距为3.0米,与格构节点一致。

8)格构采用C25混凝土现浇,格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50mm,混凝土质量及其骨料应满足规范要求。

9)竖梁底部应嵌入稳定基岩的深度不小于500mm,并且施工时应根据现场地面标高、排水沟的设置等进行确定。

10)施工中若发现岩体有异常情况或其它异常地质情况,应立即停工,并采取适当安全措施,并通知业主和设计等有关各方另行商定解决办法或方案。

11)施工中应设置变形观测点,密切注意边坡的变形。

当边坡的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开裂等异常情况时,应暂停施工,及时向有关单位反映,并根据异常情况原因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性。

12)锚杆施工完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应随机抽检做锚杆验收试验,以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其试验要求及步骤按GB50330-2002附录C.3要求进行,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锚杆总数的3%,且不得少于5根。

锚杆验收试验荷载值及试验根数要求见下表。

06

锚杆验收试验荷载值

项目

锚杆类型

试验荷载值(KN)

试验根数

1Φ25

110

该类型锚杆总数的3%,且不少于5根

1Φ32精轧螺纹钢筋

400

4.2施工工艺流程

(1)锚杆施工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针对本工程的特点,锚杆施工的工艺流程为:

(2)成孔钻进

锚杆施工前应查明滑坡情况,经研究决定具体措施方可钻孔。

锚杆钻进采用GX-1T、GX-ITD型钻机钻进施工工艺。

钻机就位后,调整立轴角度,使之对准孔位,且与设计倾角一致,钻机必须保持水平、稳固。

开孔慢速转后,待正常后全速钻进,合理选择钻进技术参数(钻压、转速泵量)提高钻进效率,确保成孔质量和施工工期。

锚杆成孔与水平线成20°,必须保证锚杆的有效锚固长度不小于4.0米,钻孔终孔深度比设计超深尺寸小于±5cm,孔距误差±20cm,孔偏斜度<3%

钻孔结束后,用高压水从里向外灌水清孔,清除孔内残渣,保持孔内清洁,畅通。

(3)锚杆制定

a、锚杆90孔选用1φ25的螺纹钢筋,150孔选用1φ32精轧螺纹钢筋,钢筋应用专门的库房堆放,避免污染和锈蚀;

b、钢筋用前要平直,除锈去油污,表面无损伤,有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有见证取样试验合格,经业主和监理签认后方可使用;

c、锚杆按设计要求沿钢筋体轴线方向调协对中支架,对中支架的间距不大于2m,单根锚杆的对中支架数量不少于2个;

d、锚杆按孔深分段机械连接下入孔内,施工前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锚杆连接,在孔口采用套筒连接;

e、锚杆钢筋在加工房按孔深下料。

下料应采用砂轮剧切割,严禁采用电焊机、氧气切割;

f、锚杆安装时,锚杆锚入肋柱内的长度应不小于35d,应保证锚杆与肋柱的整体连接;

g、土层及强风化岩层中的锚杆应进行防腐处理,可采用润滑油三度沥清玻纤缠裹二层的方法。

(4)、灌浆

1)灌浆用水泥砂浆标号M30,并掺入水泥用量1%的膨胀剂,使用前先作强度试配。

2)支护锚杆按先插筋后注浆的方式施工。

锚筋应插入离孔底40cm,注浆管随锚筋一起插入孔内管口距孔底5-10cm。

3)灌浆前应检查灌浆管是否畅通,发现堵塞起拔重新下锚杆下灌浆管;

4)锚杆分一次灌浆及补浆,第一次灌注全孔段,待凝固收缩后补灌水泥砂浆至孔口;

5)砂浆现场按配合比计量过磅制作,砂浆浆液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浆液应在初凝时用完;

6)用注浆泵灌注水泥砂浆,灌注压力为0.2-0.3Mpa;

7)注浆作业前,先用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和管路,然后压力注浆。

注浆从上往下注,边注浆边拔注浆管至孔口返浆为止;

8)灌浆用水泥为525#普通硅配盐水泥,砂料采用中细砂;当采用特细砂时,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0.7,且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大于3%。

9)每次每批注浆随机取样两组试块,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25Mpa。

灌浆采用M30砂浆,根据试验试配配合比搅拌砂浆,砂浆灌注采用压浆机进行灌注,要求注浆管必须插入孔内距孔底0.5m以上,再进行灌浆。

灌浆时如遇裂隙贯通漏失,采用加速凝剂或分次注浆法进行解决。

灌注时,应同时作好砂浆灌注记录及试块记录,以检验灌注质量。

10)二次注浆

待锚杆砂浆收缩后,按施工配合比调配水泥砂浆进行补注。

4.3、挡土墙工程

1、材料及质量要求:

挡墙采用C15片石混凝土,片石含量不超过25%,片石强度不低于30MPa。

2、墙身设泄水孔,泄水孔采用D=60mm的PVC管。

3、应沿墙背填筑厚度不小于400mm的砂砾石透水材料。

4、在地基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挡墙墙高、墙身断面发生变化的地方,墙身应设置沉降缝,间距10~20m,缝宽20~30mm,缝中填浸透沥青的木板或沥青麻筋,填埋深度100mm~150mm。

5、挡墙基坑开挖时从两端往中间开挖,分段长度以不造成边坡滑塌为准进行确定,开挖后应立即施做该段挡墙。

6、施工前应搞好地面排水,避免雨水沿斜坡排泄,保持基坑干燥,基础施工完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作成不小于5%的向外流水坡,以免积水软化地基。

7、挡墙应以中等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嵌入深度为嵌入中等风化岩石不小于500mm。

4.4、钢筋制安

(1)施工准备

a、检查钢筋是否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报告。

b、钢筋如有铁绣的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

c、将绑扎钢筋地点清扫干净。

d、按图纸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钢筋的存放

施工现场应将不同型号的钢筋标明并分别堆放,以便明确识别,钢筋应保持清洁,并应无锈蚀、锈屑、氧化皮、油脂、柏油、泥土、油漆、缓凝剂、滴下的混凝土以及盐或其他任何材料的污染等使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受到损害。

所有钢筋应堆放在木板或混凝土的支承上并盖好。

离地面至少有150毫米的净空,支挡点间距小于2.0m,防止钢筋变形、污染、锈蚀。

(3)钢筋的加工

钢筋制作区设于现场加工,由业内技术人员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加工。

(4)钢筋配料表

应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最终的钢筋一览表,在绑扎钢筋架之前,将钢筋弯曲最终一览表提交业主监理批准,并绘出图纸中的钢筋形状和尺寸。

在钢筋的供应、断料和弯折作出安排之前,应对这类钢筋表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全面负责。

(5)钢筋代换

保证钢筋的等级、类型和直径按图纸要求使用。

当必须更换钢筋时,应征得业主和设计方的同意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同种类的钢筋更换,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

b、构件受拉裂,应满足裂缝宽度的挠度计算。

c、钢筋更换后,应满足混凝凝土设计规范所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

(6)钢筋接头

锚杆接头采用电弧焊,接头质量标准应满足现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7)钢筋的绑扎

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桩筋定位:

桩筋的顶部增两道φ10箍筋与主筋用铅丝扎牢固,保证主筋间距位置均匀排列。

桩筋底部在焊接前,将上层筋位置校正,再与下层筋焊接,桩箍筋绑扎采用分层套箍法,保证箍筋支数。

主筋保护层厚度采用砂浆垫块固定位置。

绑扎筋网和绑扎骨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绑扎网段绑扎骨架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网的长、宽

±10

网尺寸

±20

骨架宽及高

±5

骨架长

±10

箍筋间距

±20

受力钢筋间距

±10

±5

a、接钢筋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应大于钢筋直径的10倍,搭接头不应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受拉钢筋绑扎接头的长度不小于1.2La+5d,且不小于300毫米,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La,且不应小于200毫米(钢筋的锚固长度La)。

钢筋类型

砼强度等级

C15

C20

C25

≥C30

I级钢筋

40d

30d

25d

20d

月牙纹

II

50d

40d

35d

30d

III

45d

45d

40d

35d

冷拔低炭钢丝

250

注:

1、当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时,其锚固长度应按表中数值增加5d。

2、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毫米。

3、其中d=钢筋直径(毫米)。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

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L1E

一、二级抗震等级

1.2La+5d

三、四级抗震等级

1.2La

非抗震

1.2La

注:

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搭接长度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各受力钢筋之章的绑扎接尖位置相互错开,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接头中心至少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容许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接头区段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允许百分率(%)

接头形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骨架和绑扎网中钢筋的搭接接头

25

50

绑接骨架和焊接网的搭接接头

50

50

受力钢筋的焊接(机械连接)接头

50

不限制

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毫米(见GB50204-92)。

在绑扎骨架中非焊接的接头长度范围内当搭接钢筋为受拉时,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大于200毫米(d为受拉钢筋中的最小直径)。

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要求。

为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浇筑砼时钢筋使用的垫块应在砼浇筑获得业主手工艺批准。

混凝土垫块的等级应保证与浇筑构件的混凝土等级相同。

此时垫块应用铅丝线系在钢筋上。

钢筋骨架绑好后,在未经业主检查认可之前不得进行砼的浇筑工作。

4.5、混凝土施工

浇筑部位的钢筋等全部安装完毕,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隐藏、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本工程采用C25商品混凝土。

(1)混凝土运输及浇筑

a、业主、监理检查

施工现场已施工完成的工作面(钢筋安装绑扎与轴线、标高偏差等),均应由业主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浇捣混凝土。

b、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到现场。

混凝土中途不得多次转运,在最短时间内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一般混凝土从搅拌站中卸出到浇筑完毕的时间不宜超过90min。

混凝土泵车送料浇注。

c、浇捣混凝土

a)在浇捣混凝土之前,项目经理应检查各方面的准备情况,待都已做好了准备工作,才能开始浇捣混凝土,在浇捣全过程中,项目经理应指定施工负责人进行管理,并指派专业看管钢筋,一旦发现有钢筋走动、变形、垫块脱落等现象,应及时纠正或调整。

b)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以前,交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c)开始搅拌之时起,运输、浇筑及间歇时限不得超过180min。

d)筑应及时进行捣实,要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混凝土争层捣固时,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一整体,振捣器应插入混凝土5cm,振实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或预埋件。

表面振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e)在混凝土进行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d、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盖草垫并浇水,浇水次数应以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为准,养护期一般不小于7昼夜。

e、混凝土质量检查

混凝土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规定进行检查,混凝土试件,就在砼的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试件的留置要符合规范规定。

a)100m2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少于一次,且当有一工作班施工量不足100m2时,每一班取样一次。

b)每次取样应至少留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留设试件组数,具体留设组数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确定。

c)出具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报告。

d)混凝土的留盘,现场配试验工,配标准试件盒3套,坍落度测筒一个。

f、混凝土缺陷修整

a)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采用1:

2~1:

2.5的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

b)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或露筋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实,并仔细捣实。

c)对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等有关部门研究处理。

4.6、模板工程

a、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支模是影响进度,保证质量的关键工序,是耗用人工最多的关键施工线路,施工中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模架的承载力,控制好间距,使结构变形在规定的范围内,重视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漏浆,模板缝应嵌海绵防止模板漏浆。

b、模板及支撑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部份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具有足够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构造简单,装拆方便。

c、本工程模板的材料主要采用优质钢模板为主,支撑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结合拉杆施工,能满足施工要求。

(2)模板的设计和拼接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根据施工图纸中的结构形式、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模板的设计拼接,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a、板的型号和材质;

b、板及其支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计算;其中包括支杆支承面积的计算,受力铁件垫板厚度及木材接触面的计算;

c、隔离剂的选用;

d、模板拆除程序、方法及安全措施;

e、多次周转的模板在每次使用后应对板面缺棱、掉角、凹凸等予以清理和修复,使其表面光滑平整。

(3)模板的安装

a、施工工艺流程

b、施工方法

a)用全站仪测量,放出轴线位置,弹出模板控制线。

标高用水准仪相邻的水准高点标志转系到钢筋上,要钢筋上做明显标记,然后找平模板底部以便立模;

b)支柱底面应找平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为了防止变形,侧模斜撑的底部应设垫木;

c)本工程采用分部脱模,底部的支点应按模板设计设置,各节模板应在同一平面上;;

d)本工程为高边坡治理工程,挡墙模板为单面模板,采用一般支撑浇混凝土易发生爆模,造成混凝土挡土缺陷。

模板安装按设计需分段分层,每层高度大于3.0m,按立面图设置但缩缝,缝宽为30mm,缝中嵌沥青麻筋。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

项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截面内部尺寸

±4,-5

层高垂直

全高<5m

6

全高>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5

c、模板的拆除

a)对现浇整体式混凝土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并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能拆除。

承重部位的模板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施工验收规范所规定的强度后,方准拆模;

b)拆模的顺序应采用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后拆承重部位的模板,先拆侧模后拆底模和自上而下的拆模顺序,拆模时严禁大锤和撬棍硬撬,硬砸、拆下的模板等配件,严禁抛扔,要按指定地点堆放。

用后的模板要及时清理、修理,并刷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