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631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docx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模块: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2、年级:

九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21课

5、学时数:

1课时(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萨拉热窝事件起了大战导火线的作用,凡尔登战役和整个大战造成了严重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能力训练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大战的“导火线”如何点燃?

战争造成了怎样的灾难?

分层解疑迁移知识: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战有什么联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第一次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它给人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

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凡尔登战役的残酷性出发,组织学生讨论:

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灾难,形成唯物史观。

认识到:

刺杀斐迪南夫妇的普林西普是个热爱民族的热血青年,但是他的个人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挑起世界大战的借口,教训很深刻。

热血青年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进步的现代意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尽力避免盲目采取偏激行动,避免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2、内容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

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本课的重点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影响。

难点是要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以及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分析与评价。

3、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4、设计思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中的第二篇课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大事。

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因后果的发展为线索展开,首先从“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引导学生追根溯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 ,接着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最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

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

提问引导法、讨论法、讲解法、图示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及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5分钟

师:

(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发明?

教师用鼠标点击屏幕,随学生回答。

师:

在科技发明和利用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

师:

先进的科技发明成果运用于生产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这些成果一旦用于战场,后果就不堪设想。

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萨拉热窝事件》。

接着点击滚到屏幕

答:

电灯、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等

 

生:

美国、德国。

 

 

 

学生观看视频

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学生理解“一战的爆发与带来的灾难”作铺垫。

 

 

 

 

 

 

 

 

 

 

 

 

 

 

 

 

 

 

 

 

 

 

 

 

 

 

 

 

 

 

 

 

 

 

 

 

 

 

 

 

 

 

 

 

 

 

 

 

 

 

 

 

 

 

 

 

 

 

 

 

 

 

 

 

   究

   新

 课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5分钟

师:

塞尔维亚的青年为什么要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

师:

斐迪南大公夫妇是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极力主张吞并塞尔维亚,激起塞尔维亚人民的极大愤怒。

对照屏幕上的地图给学生讲解“巴尔干火药桶”的缘由,指导学生阅读133页课文,思考:

萨拉热窝事件产生了什么后果?

师:

那么,你对塞尔维亚青年的暗杀行为有什么看法?

师:

普林西普是个热爱民族的热血青年,但是他的个人冒险行为不但解决不了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挑起世界大战的借口,教训很深刻。

热血青年在维护民族利益的同时,还应当具备进步的现代意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要尽力避免盲目采取偏激行动,避免给世界和平造成威胁。

师:

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

引导学生追根溯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131-132页然后再回答)

师:

“一战”前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师生共同探讨)

A.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于什么时候?

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是?

 

B.指导学生观察《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和问题么?

 

师归纳: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C. 引导学生分析漫画和德国外长的话:

德国的野心是什么?

D.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教师运用示意图和地图讲解形成过程,两大集团扩军备战,他们渴望战争,等待发动战争的机会,最后归纳“一战”的原因。

(板书)

学生回答:

 

 

 

 

 

 

生:

引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生:

塞尔维亚青年刺杀费迪南大公夫妇是恐怖主义的表现,造成严重后果,这样的行为不可取

生:

……

 

 

 

 

 

 

 

 

 

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积极向外侵略扩张

生:

美、德经济实力后来居上,反超英、法;各国所占殖民地与其经济实力排名不相符。

 

 

 

 

生:

暴露了德国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争夺世界霸权的野心。

生:

德、奥匈、意“三国同盟”和英、法、俄“三国协约”

 

 

 

 

 

学生看法可能较多,教师注意掌握时间,对不同观点,肯定合情合理之处。

师:

很有见解。

我们应反对恐怖主义活动,它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师生共同商讨,互为补充。

点击鼠标,课件展示131页漫画、132页地图、补充的表格、示意图等,对学生进行分层提取信息的训练)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二、大战的爆发与进程

 

8分钟

师:

引导学生看书133页回答:

大战爆发的标志、交战双方是什么?

师:

大战爆发后,哪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背离了原先参加的军事集团?

教师补充材料

 

师启发提问:

主要交战国参加“一战”的目的是什么?

正义吗?

然后进一步升华:

“一战”的性质是什么?

师归纳: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师:

虽然你说的也是事实,但是在参战的30多个国家中,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只是局部性的。

而交战双方的主要角色——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是为了争夺霸权而战的,所以从全局上看,其性质应当属于帝国主义战争。

接着教师运用地图、视频让学生了解战况四次战役,重点是凡尔登战役,接下来介绍美国、中国的参战十月革命爆发再归纳<一战进程表>

师:

哪些历史事件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师:

大战结束于何时?

结果如何?

 

通过画面、知识的补充形成同盟国“惨败”,协约国“参胜”的结局。

生: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同盟国和协约国

生:

意大利

 

 

 

 

生:

 

 

 

 

 

设计学生质疑:

塞尔维亚打仗是为了保家卫国,它所进行的战争怎么是非正义的呢?

 

要求学生对照表格回顾重大事件

 

 

生:

 

生: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

  

屏幕显示宣战交战双方示意图片,

 

 

 

 

组织学生讨论,屏幕显示结论

 

 

 

 

继续组织学生讨论屏幕显示结论

 

 

屏幕显示结果图片和补充材料

 

 

教师用谈话式讲解。

三、大战的影响

 

8分钟

点击鼠标,显示材料:

1、凡尔登战役图片

2、一战时使用的新式武器

3、一战伤亡损失表格

师:

阅读134页,回顾一下“凡尔登战役”的视频,联系后面的材料。

讨论:

“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师归纳,见屏幕显示(略)

 

师:

一战的最大影响应该是什么?

 

师:

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造成空前的灾难

 

师:

一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教训和启示?

 

师归纳:

我们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生1:

一战伤亡的人很多

 

生2:

炸毁了很多房屋、桥梁很多人家破人亡

生3:

为了打仗发明了很多新式武器,但杀死了很多人

生4:

还有一战时期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这应该是好事。

生:

……

生:

生:

最好不打仗,死人太多

生:

各国要和平共处

生:

……..

启发学生讨论,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鼓励胆小的学生多发言,

注意从具体史实中进行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注意掌握时间。

 

通过史实教育学生要远离战争.爱好和平,具有现代人文思想

 

 

 

 

 

课堂

小结

 

4分钟

鉴古观今:

显示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图片

师:

 想一想: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横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

世界大战还有可能爆发吗?

中国该如何应对?

师: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讲求正义、尊重秩序的大国。

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指导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新的理念,它将有助于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有助于与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师:

制作表格学生归纳本课基本知识点

 

 

生:

今天有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

生:

各国要多谈判,求同存异

生:

…….

 

 

 

 

 

 

 

学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表》中设计的空白方框内,填出相关的知识点。

 

 

 

屏幕显示图片

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屏幕显示小结表格回顾本课要点

 

练习

巩固

 

5分钟

课后探究活动:

当今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依然不平衡,但第三次世界大战毕竟没有发生。

是不是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一定会引起世界大战呢?

试试写一篇小论文探究其原因。

学生思考答题

 

 

学生课后搜集资料试写小论文

巩固知识

 

给有兴趣的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展翅高飞的空间

 

五、教学反思

根据历史教学的直观性原则和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课用大量的历史图片以幻灯片的方式放映,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

特别是用动画来演示“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四次战役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

一战爆发的原因、德国的野心、一战的性质、一战的影响等等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发言很踊跃。

正是因为给予了学生思维自由飞翔的空间,使他们对战争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了解当今世界局部战争的渴望。

这节课设计了很多学生合作探究活动,提供了许多课外资料,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效果好。

但是,本课设计的内容太多,上课时节凑较快。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这个问题有待我们历史教师持续不断地去探讨。

  附:

板书设计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根本原因?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

1、大战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

3、一战的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4、战争的进程

5、战争的结果:

1918.11同盟国集团失败

三、一战的最大影响

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造成空前的灾难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