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3436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学设计.do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理解)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2.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等主要事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克。

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这些都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恶果。

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

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通过引导学生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

 3.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

知道对待邪恶势力必须要与之斗争,不然就是助纣为虐。

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重点和难点:

 重点:

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难点:

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以及绥靖政策的实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各位同学大家好!

教师:

在车到达外国语学校门口站点的时候我发现我的钱包被人偷了,当时我大声的叫司机把车开到派出所去,可是我旁边的几个男女纷纷说,他们刚才看见那几个小偷偷完我的钱包已经在十二中门口的站点下车了,去派出所也没有用了,别耽误大家的时间了!

今天我在这里把我刚经历的事讲给同学听,就是想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偷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偷我的钱包并且大摇大摆下车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析:

 1.他们知道没有人敢阻拦他们──有一部分人不阻拦不声张的原因在于惧怕

 2.人总是在想反正又没有偷我的钱而不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种态度其实也纵容了小偷,使得他们肆无忌惮。

 (副板书)惧怕 冷漠 妥协

 教师:

同学们总结归纳的非常好,确是由于我们的惧怕,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甚至是妥协造成了小偷的张狂与肆无忌惮!

我们对小偷的妥协实际上就是在姑息养奸!

今天袁老师用我的痛向各位同学展示了这个道理,而历史也用血淋淋的事实──给我们讲述着同样的令人心痛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二十年,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政治经济的不平衡。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对一战的分赃结果不满,率先发难挑起战争,世界笼罩在法西斯战争的阴霾下,可是几个大国因为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一味的妥协使得世界上几十个国家,20亿人口卷入战争与杀戮当中,其中有9000多万民众受伤或死亡,血染全球,泪洒世界,这就是二十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板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师生共同学习新课 

教师: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34第一子目的内容,了解书中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教师:

通过刚才的阅读和之前的学习谁能告诉大家希特勒上台后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哪个?

 学生:

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教师:

德国吞并奥地利实际上就是向哪一条约的挑战啊?

(生答:

《凡尔赛和约》)。

同时也是对当时存在的被英法所控制的所谓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哪一机构的挑战啊?

(生答:

国际联盟)

 教师:

德国兵不血刃的吞并了奥地利,各国政府态度如何呢?

咱们一起来读一下下面的材料:

(展示材料)

 一 英国首相A.N.张伯伦宣称,当德国占领奥地利时,奥无法指望其他大国的援助。

美国驻法大使W.C.布利特通知德国,华盛顿“完全理解”德改变欧洲地图的计划。

法国政府也表示无意干涉奥地利事务。

不久,英、法、美等国又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分别把驻奥使馆改为驻维也纳领事馆。

苏联强烈谴责纳粹德国的侵略,并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集体对付希特勒的侵略,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建议置之不理。

 教师:

英国、法国、美国这些主要帝国主义强国对侵略采取了什么态度啊──听之任之,放纵侵略!

希特勒一看,嘿!

我一再挑战《凡尔塞和约》,挑战英国、法国控制的国联的权威,这帮人竟然没有动静,我的侵略有门啊,德国占领奥地利结果的合法化,使希特勒摸透了英国、法国、美国这些国家的底牌,使他在通往大战的路上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德军入侵奥地利的整个过程进行得出奇顺利,以至于希特勒本人也被这种胜利的情绪所感染。

于是胆子会怎么样?

──更大了!

之后他又于1938年9月将目光对准了哪一国家的哪一地区啊?

 学生:

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教师:

捷克斯洛伐克是英国和法国的盟国,但是希特勒对捷克再次提出了侵略要求,要占领苏台德地区!

如果你们是捷克人你们会怎么办,这么一个恶魔要侵占你们的国家,占领你们的土地?

 学生:

抵抗,那可不行,迎战!

 教师:

捷克当时也作好了迎战的准备,可是我们再看作为当时捷克盟国的英国和法国他们是怎么想的又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

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的一时太平。

1938年,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

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教师:

(出示图片《慕尼黑会议》)这就是当年慕尼黑会议上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他们无耻的导演了一场丑剧!

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总统哀叹:

我们被可耻的出卖了!

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为“慕尼黑阴谋”!

在整个慕尼黑阴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英国和法国已经从纵容侵略的行径中不断发展,并且成了法西斯侵略的帮凶了!

从那以后慕尼黑阴谋就成了帝国主义大国纵容侵略,出卖他国奸行的代名词!

而我们也把这种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英国、法国伙同侵略者肢解自己的盟友,这在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所以我们说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什么啊?

 学生回答:

慕尼黑阴谋。

 教师:

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一系列表现中我们能看出绥靖政策的实质其实就是对侵略采取什么态度?

 学生:

妥协、纵容侵略!

 教师设问: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英国、法国要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呢?

请我们同学结合材料分析归纳出来。

 材料一 英法尽管为一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意、日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也极为复杂。

 学生:

一战使得英国、法国的力量削弱,存在畏战情绪。

 材料二 一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人民正常生活。

因此战后出现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还有经济危机使英法政局动荡,内阁更替,很难实行坚定和连续的政策。

希特勒竭力造成似乎唯苏联方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相信这点。

 学生:

一战的惨痛教训使得战后人们谈战变色,和平主义思潮占了主导地位

 材料三 绥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顽固的反共产主义者,他们相信通过支持德国重新获得其原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他们就会建起一座阻遏苏联共产主义西进的前哨堡垒。

 学生:

对苏联仇视,想要通过法西斯对付苏联

 材料四 由于时机尚不成熟,法西斯国家不愿意过早刺激英法美等国,又感到苏联和共产国际是它们进行侵略的巨大障碍,这样,“反共”就成了他们结盟的最好招牌。

 学生:

法西斯国家打着“反共产主义的旗号”正好符合资本主义仇视共产主义的心理,欺骗了英法!

 教师: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英法等国实行了纵容侵略,牺牲他国,保全自己的绥靖政策。

绥的意思是安抚,靖的意思平安安定!

他们认为经过此举,尤其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希特勒的胃口已经被添满了,他们已经通过安抚希特勒获得了平安。

法国总理达拉第甚至说:

希特勒是个诚实办事的人,他在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德意志人居住地──苏台德之后,绝不会再寻求其他非德意志人居住的领土。

于是张伯伦拿着慕尼黑协定乘飞机凯旋而归(出示图片──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手持《慕尼黑协定》向欢迎人群炫耀。

)问:

你能想象出得意洋洋的张伯伦挥舞着一纸协定,向欢迎他的英国人说了些什么?

 学生:

和平属于我们了!

 学生:

我们远离战争了!

 张伯伦得意的说:

我将和平从欧洲大陆带回了我们的祖国!

他还对英国人说:

这是我们和平的时代,我建议你们安心的睡觉去吧!

 难道真像张伯伦说的那样迎来了和平的时代,人们从此真能够安心睡觉么?

请咱们同学接着看书,看第二子目的内容!

 教师:

真像张伯伦说的那样迎来了和平的时代,人们能够安心睡觉了么?

 学生:

不能!

 教师:

请用事实证明慕尼黑阴谋签订之后英国和法国并没有在牺牲了捷克斯洛伐克利益之后,达到使自己平安的意愿。

 学生1: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德国就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这无疑是对张伯伦和达拉第的嘲讽,希特勒占领整个捷克之后,英法开始加强自身军事防御,并与德国的东线邻国签订了盟约,宣布给予波兰军事保障。

 学生2: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再也无路可走,只得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学生3:

1940年4、5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军飞机的轰炸!

 教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德国入侵波兰!

波兰是英国和法国的盟国,在1938年9月的时候,英国和法国曾经宣称如果德国进攻波兰英法会给予波兰军事保障。

 教师:

请咱们同学结合地图上波兰的地理位置思考,德国为什么要占领波兰?

 学生:

打通进攻苏联的通道!

 教师:

这边英国和法国刚同波兰签订盟约,宣布给波兰军事保障,那边德国就闪击波兰,这无意就是打英法的脸一样,于是英法再也无法后退,只能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请同学们结合之前法西斯的侵略以及英法的态度以及现今英法的态度分析为什么说是全面爆发,而不是开始?

 学生:

日本在1931年就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39年吞并了捷克那是英法采取的是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现在德国袭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使得战争的参展国更多,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卷入战争了!

 教师:

在39年9月之前战争已经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

但是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力量的中心对之采取绥靖政策。

而此时英法的参战就标志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投入到了战争中,战争具有了世界性。

所以,我们说这是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

战争全面爆发了,英法对德宣战了,这与他们一直推行的牺牲他国、纵容侵略的政策是相反的,所以我们说这就标志着什么破产了?

 学生:

绥靖政策。

教师:

尽管英法对德宣战,但是,英法既不在德国西线发动攻势以减轻波兰的负担,也不进行其它任何援助措施。

他们的优势兵力隐藏在坚固的工事中,按兵不动数月之久,这场战争因此也被称为“静坐战争”。

波兰人民孤军奋战,以骑兵、大刀、长矛对德国的飞机、坦克、机枪。

其结果可向而知,在德国闪击战的打击下,仅20多天波兰就灭亡了。

波兰人民惨遭法西斯的践踏,在整个战争中,被杀害的波兰人多达600万。

 教师提问:

英法既然已经对德宣战,为什么坐视自己的盟友波兰灭亡呢?

你结合波兰的位置和之前法国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的目的思考?

 学生:

希望波兰灭亡后,德国能进攻苏联,消灭共产主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教师归纳:

英法以为德国法西斯会继续东进攻打苏联,可是却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他们的如意算盘不仅落空,他们妄图安睡的愿望更是破灭了。

1940年4、5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的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

这个时候意大利也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教师:

法国在德国闪击战的铁蹄下灭亡了,德国法西斯开始投入约2400架飞机,其中轰炸机1285架对英国进行了毁灭性的大轰炸!

 教师:

法国的灭亡和英国被空袭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

对待邪恶势力不能纵容,纵容只能是自己遭殃,使自己遭受灭顶之灾难!

 学生:

对待法西斯的侵略应该团结抵抗。

 学生:

纵容侵略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学生:

绥靖政策的推行导致了这些国家的灭亡!

 教师:

从我们同学的回答当中,我们找到了欧洲这些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都是受什么政策推行的影响啊?

 学生:

绥靖政策!

 教师:

法国就是因为推行绥靖政策而导致自己灭亡的典型国家!

法兰西灭亡了,英国人民面对法西斯每天疯狂的空袭,在新任主战派领袖丘吉尔的带领下开始了勇敢的反击!

 屏幕出示(丘吉尔的演说)

 我所能奉献的唯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所面临的将是一场极其严酷的考验,将是旷日持久的斗争和苦难。

 若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

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

尽我们的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作战,对人类黑暗、可悲的罪恶史上空前凶残的暴政作战。

这就是我们的政策。

 若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那就是胜利。

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胜利──不惧一切恐怖,去夺取胜利──不论前路如何漫长、如何艰苦,去夺取胜利。

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我们务必认识到,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大英帝国,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大英帝国所象征的一切,没有胜利就不复有多少世纪以来的强烈要求和冲动:

人类应当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教师:

从丘吉尔的演说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学生:

英国坚持抵抗,争取胜利──面对暴政只有抵抗才有出路!

同邪恶的角逐中只有斗争到底,没有中间道路可走!

 学生:

从推行绥靖变成了坚决抵抗

 学生:

对待邪恶势力我们应该斗争。

 学生:

英国首相为人民奉献一切的决心──优秀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行中起到了领军的作用!

 教师:

正是在丘吉尔的领导下,在英国人民众志成城齐心抗战的不屈精神的支撑下,希特勒妄图占领英国的狂妄计划破灭,希特勒对英国的战争止于英吉利海峡,之后他掉头东进,于1941年6月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扩大。

而对苏联来说这是一场保卫国家的战争,所以他们称之为卫国战争!

希特勒为了避免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时候因为天气寒冷而导致战争失利的覆辙重演,他把时间定在了夏天,出动了190个师550万人,坦克和装甲车3500多辆,飞机5000多架从北起摩尔曼斯克,南至克里米亚的范围内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妄想用闪电战在六个星期至两个月内击败苏联。

战争初期德军不可一世,长驱直入,占领了苏联的大片国土,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

下面我们看一下苏联人民是如何抗击侵略保卫莫斯科的!

 (教师播放影片,引导学生思考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的意义!

 学生:

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希特勒的嚣张气焰,也鼓舞了所有被法西斯侵略国家人民斗争的勇气!

而苏德战争爆发后,英国和美国也一改对共产主义的仇视,纷纷声明援助苏联!

 教师:

欧洲战场的战略态势不断扩大,从西欧扩大到东欧,而亚洲战场日本也不甘示弱,日本军界公然宣称:

德国人已经出发了,我国也不能误了自己的公共汽车!

日本想建立一个以日本为主宰的囊括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殖民大帝国。

日本的这一计划对有赖于东南亚战略物资供应和在东南亚建立许多军事基地的美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损害,对此美国对日本实行了贸易禁运,这对战略物质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日本决定乘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基地和重要后勤基地──珍珠港!

请我们一起再回顾一下当年的那一幕!

 (播放《日本偷袭珍珠港》)教师:

日本偷袭珍珠港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如果你是美国人民,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怎么做?

 

学生:

参战!

 教师:

对,参战!

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英国也对日宣战,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国宣战,美国反过来又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许多拉美国家也对法西斯国家宣战,到此为止,我们说二战的规模怎么样了?

──进一步扩大!

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中!

希特勒用鲜血染红了地球,世界各地的人民如果要想捍卫自己的家园,此时此刻必须怎么做?

 学生:

团结起来共同抵抗

 教师:

于是世界各国联手协作,共同抗击法西斯的侵略,各国人民用鲜血捍卫自己的国家!

这些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