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88991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docx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案模板1

教学设计表

学科历史授课年级九年级学校白山市第十二中学教师姓名隋海燕

章节名称

九年级世界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计划学时

1课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地位

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必然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改变了国际格局。

同时加快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也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之在整个二十世纪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点分析:

萨拉热窝事件:

巴尔干半岛是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发端。

西线三大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是影响大战进程的关键战役,影响到战争的结果和未来世界的格局。

重点突破方案:

 

学习者分析

初中学生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弱。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

【内容标准】

(1)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严重后果,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凡尔登战役,一战的灾难等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②通过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多动手查资料,勤用脑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③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②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③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处理方法: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集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余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通过19世纪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有兴趣的同学也可在此基础上涉猎与之相关的更广泛的内容。

讲解时应采用启发式,注重分析综合,从整体上做出结论,揭示帝国主义本质和规律,认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大搏斗大厮杀,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和影响,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世界现代史,因为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联。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处理方法:

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

讲述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使学生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在学习重难点问题时,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思考问题,通过谈话、讨论,与学生共同归纳、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认识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的本质。

通过使用多媒体电脑,演示地图、图片、图示等,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直观化、简约化;其过程还培养了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简明的地图语言进一步认识历史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

引导学生“史论结合”地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垄断资本家带来巨大的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这场大战是一场罪恶的战争。

这节课的多媒体资源丰富,我在制作课件时应用了图片,地图,图表,录象等资源,力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的分析,以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依据的理论

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有更多时间与教师交往、沟通,得到个别化教育,能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的课堂学习中来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初步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过程

电脑显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

幻灯片播放

直接明确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关系。

萨拉热窝事件

掌握萨拉热窝事件的过程

显示《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被捕》图)

使用计算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

了解战争的双方

电脑显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

使用计算机

直接明确这些国家的地理位置及政治关系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分钟

复习提问

思考回答

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背景

讲授新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25分钟

采用讲述法的同时,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电脑,演示地图、图片、图示等,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直观化、简约化。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多动手查资料,勤用脑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巩固练习

课后练一练

10分钟

提问,组织分组讨论

讨论并作答

以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

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重点知识,并归纳战争的原因

7分钟

概括性讲述

学生思考并作出回答

引导学生“史论结合”地分析历史问题。

过使用多媒体电脑,演示地图、图片、图示等,把复杂的历史问题直观化、简约化课

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自然过渡到本课上来)

进入到帝国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日渐升级,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师:

在讲新课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生: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经济发展快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两大敌对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

师: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分别是指哪些国家?

(学生齐答。

师:

为什么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呢?

生:

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都在准备打仗,疯狂地扩军备战,世界大战的爆发,已是不可避免。

师:

对的。

1914年夏天,一场战争的大火终于从欧洲烧起来了.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讲授新课)

师:

(电脑显示阅读提纲)这节课我们这样来学习,同学们先阅读课本大字部分,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提纲”中提出的问题,本课的重点是引燃大战的导火线和西线上的三大战役,难点是大战的性质。

下面就请大家看书。

(学生进行阅读)

师:

下面我们就根据阅读提纲来讲授新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

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一个问题:

大战的爆发。

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有同学知道吗?

大家可以从我们导入新课的结论去想。

生:

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斗争,终于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师:

对,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是导致大战的根本原因。

(显示大战示意图上部和阅读提纲此题答案)我们在大战示意图上作出标记,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争夺世界霸权,从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他们争夺的焦点是在巴尔干半岛。

(电脑显示《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师:

巴尔干半岛本来属土耳其统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相继独立。

(电脑显示独立国)它们独立了,是不是就安全了呢?

生:

不是.

师:

为什么?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

生:

因为俄国和奥匈帝国还想吞并这里,

师:

对,俄国和奥匈帝国,还有欧洲列强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为什么?

生:

巴尔干的地理位置重要。

师:

为什么重要啊?

(指图)

生:

处在欧洲通往亚洲的通道上

师:

对了,巴尔干半岛处在欧洲通往亚洲的交通要道上。

这种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巴尔干今天仍是一个热点地区,大家平时看新闻就知道,巴尔干地区发生什么事,欧洲各国都非常关注,象波黑局势一紧张,欧洲各国也紧张,联合国维和部队也马上赶来了.那么由于这种重要的地理位置,欧洲列强都想控制这个地区,尤其是奥匈帝国和俄国。

当时,有人把巴尔干比喻成一块“肥肉”,大家都来抢.比喻成一触即发的“火药桶”,自然一战的战火也就是从这个“火药桶”烧起来的。

那么引燃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呢?

生:

萨拉热窝事件。

师: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

(放有关录象)

师:

这次事件中被打死的斐迪南大公,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一贯主张侵占塞尔维亚,这次访问萨拉热窝,视察军事演习,就更是一个明显的挑衅行为,所以塞尔维亚人非常愤怒。

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他。

(显示《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被捕》图)这是普林西普被捕时的情景,(指图)这就是普林西普,当时他才十几岁,但出于强烈的民族情感,他刺杀了斐迪南。

斐迪南的死,实际上是对战争狂人的一个惩罚,是对帝国主义战争政策的一个警告。

然而事件发生以后,却使那些渴望战争的帝国主义分子极为兴奋。

象德国的皇帝威廉二世就说: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大家想想,是什么机会啊?

生:

战争的机会

师:

,是挑起战争的机会。

事件发生的一个月后,大战就爆发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交战的双方。

大战爆发后,交战的双方是哪几个国家呢?

生:

交战的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

师:

对的。

那么意大利呢?

生:

意大利见风使舵,参加了协约国

师:

对,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1915年参加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除了欧洲本土,战争还波及到各国的殖民地。

在亚洲,日本也参战了,日本为了抢占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14年8月23日对德宣战。

1917年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也跟随日本参战。

随着战争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了大战。

当然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下面我们从图上来认识一下交战各国的地理位置.(电脑显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指图,让学生说出一个个国名:

协约国的英国、法国、意大利、塞尔维亚、俄国;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双方的这种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请一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生:

同盟国被协约国包围

师:

德国和奥匈帝国正好处在中欧,被协约国包围了。

那么是几面包围啊?

生:

西、东、南三面包围

师:

对,那么形成几条战线呢?

生:

形成三条战线:

西线、东线、南线。

师:

三条战线中比较重要的是西线和东线,最关键的是西线,比如大战开始后的三大战役都发生在西线。

那么是哪三大战役呢?

生: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母河战役

师:

下面我们来看马恩河战役,这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第一次大决战。

那么战前德国是怎样计划的呢?

生:

速战速决

师:

对,德国因兵力物资都比不上协约国,所以准备打“闪击战”,它计划先把兵力集中到西线,4至6个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集中兵力到东线,在三个星期内打败俄国,结束战争。

因此,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给士兵们送行时说:

叶落之前你们就会返回故乡。

也就是说到了秋天,战争就会结束的。

但他是过高的估计了德国。

战役开始后,两军在马恩河流域长达200公里的战线上投入了一百五十二万兵力,经过四天四夜的激战,9月5日至9月10日,德军伤亡20万人,被迫后退。

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了。

同时,东线的战斗也对德军不利,俄军边动员边投入战争,(示意图显示)这就迫使德国不得不从西线抽调兵力来东线作战。

而东线德军也未能达到迫使俄国投降的目的,东线的威胁也未能解除,德国的计划再次落空。

对于1914年的战斗,我们用四句顺口溜来小结,(电脑显示,学生朗读:

巴黎北部马恩河,首次会战兵力多;德军攻西又防东,速战计划落了空。

师:

(回到示意图,显示1915年)1915年,战局的重心转移到东线,经过一年的厮杀,东线也进入了相持阶段。

到了1916年,战局的重心又转移到西线。

双方都认为这一年是最关键的一年,都想在这一年里彻底打败对方。

因此这一年里又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这就是凡尔登战役和索母河战役(示意图显示1916年的战役)先看凡尔登战役(显示西线形势图)德国想集中兵力于西线,先打败法国,结束西线战争,于是向凡尔登发起进攻。

这就是凡尔登战役。

为什么选择进攻凡尔登呢?

生:

凡尔登是法国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中枢。

如果凡尔登失守,法国将受到沉重打击。

师:

对的,由于凡尔登的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德军向凡尔登发起猛烈进攻。

对于凡尔登战役,我们也用四句顺口溜来小结。

(显示,学生朗读:

凡尔登、巴黎东,二月德军攻势猛;七十万人如绞肉,三百天后法英胜。

师:

当凡尔登战役打的正激烈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的压力,1916年7月1日,向德军索母河阵地发起大举进攻。

(显示西线形势图)这就是索母河战役。

进攻开始后,英军集中兵力在40公里宽的战线上血战了17天,但最英勇的部队也只前进了4公里,而且伤亡惨重。

9月15日,英军总司令海格将军终于决定亮出秘密武器,是什么呢?

生:

坦克(显示英军坦克图)

师:

图上的坦克看起来不大,可实际上它很大,它长8.1米、宽4.1米、高2.5米,当这个钢铁的庞然大物出现在战场上时,它横冲直闯,如入无人之境,德军吓的目瞪口呆。

有趣的是,有一辆坦克单枪匹马占领了一个村庄,还有一辆坦克俘虏了一个战壕里300多名德国士兵。

不到半天,英军前进了5公里,而且伤亡只有以前的5%,索母河战役中坦克首次显示了它强大的威力。

坦克集中了矛与盾的特点,它是人类制造的第一种既能进攻,又能防御的武器。

先进的武器对战争的胜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代战争中,这种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对于索母河战役的情况,我们用下面这首顺口溜来说明(显示顺口溜:

索母河,索命河,英法联合攻德国,飞机、毒气已见贯,“战斗大象”叫坦克,德军伤亡六十万,英法损失同样多。

学生朗读后,屏幕回到示意图)

师:

在1916年的战斗中,双方除了坦克,还使用了不少新式武器:

飞艇、飞机和远程大炮等,狭小的战场,几乎成了新式武器的试验场。

双方的伤亡也就可想而知。

经过几年的战争,双方伤亡近300万人。

而德军没能攻下凡尔登,英法联军也没能突破德军的索姆河防线,双方寄予了厚望的1916年就这样毫无结果地过去了。

时间进入了1917年,有趣的是,这一年里倒是发生了两件对大战的结束起了重要影响的大事,是什么呢?

生:

是美国参战和俄国革命

师:

对,(指图)这是发生在1917年的两件大事。

我们先来看俄国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国内的反战情绪日益高涨,终于在1917年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坚决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同时俄国的十月革命还影响到别的国家也发生革命,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和德国相继发生革命。

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掀起了革命,革命又制止战争,因此我们说俄国革命是对大战进程起了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

再看美国参战,板书设计: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二、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四、导火线: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五、经过:

1.爆发:

1914.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

同盟国协约国

3主要战场:

欧洲

4战役:

1916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5扩大:

1917美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

6结束:

1918.11德国投降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7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8影响:

这场帝国主义国家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9启示: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大战初期,美国伪装中立,与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

战争的4年,美国不仅还清了欠欧洲的60亿美元外债,而且使欧洲倒欠美国100多亿。

1917年美国看准时机,对德宣战。

那么美国为什么又参战了呢?

请一个同学来说一下。

生:

它看到交战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了,想坐收渔翁之利

师:

对,说的很好。

美国想在战后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

不管是初期的“中立”,还是后期的参战,美国都是为了坐收渔翁之利。

但我们也要看到,它的参战毕竟在各方面加强了协约国的实力,使交战双方的天平发生了倾斜。

所以美国参战也是对大战的结束起了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在以上种种因素的作用下,1918年,大战终于结束了。

是以谁的失败而告终啊?

生:

同盟国

师:

大战结束了,那么它产生了什么后果呢?

生:

大战进行了四年多,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战争中人民受难,而资产阶级却发了大财。

俄国、土耳其、奥匈帝国、德国四大帝国相继瓦解,英、法、意等国受到沉重打击,还有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师:

大家能不能说出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呢?

生:

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掠夺战争

师:

那么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屏幕显示:

大战的性质大家可以从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等方面来分析。

生:

大战的爆发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大战中死了很多人……

生:

还有发动大战的国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他们不是为人民的利益,所以是非正义的。

师:

好,刚才大家从战争的爆发、过程、后果讨论了大战的性质。

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争夺世界霸权,大战中伤亡惨重,大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而资产阶级却发了大财。

所以我们说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战争结束了,但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不是就解决了呢?

生:

没有。

师:

这就为三十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师:

(小结)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出现了不平衡,造成了帝国主义之间新的矛盾。

这一矛盾的表现就是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为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进行着紧张的外交斗争和扩军备战,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便是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这一矛盾激化的最后结果则是战争的爆发。

 

板书设计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抓住适当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去,以避免因人机交互冲淡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

2.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现代课程观的高度上,深入挖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