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486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docx

高速公路项目立项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学士学位论文

编号:

1229120163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高速公路项目BOT融资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月日

摘要

近年来BOT项目投资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投融资建设管理模式,有力的解决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所需的巨大资金缺口,实现了高速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许多障碍。

本文以沪陕高速公路项目为例,参阅相关书籍与互联网上的知识获得理论基础,通过访谈法、信息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得到第一手资料,然后结合BOT融资的相关知识,对该高速公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从法律上、风险上、观念上、渠道上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

以期实现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顺利推广及应用BOT项目融资方式,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高速公路;BOT;融资模式

 

Abstract

 

Inrecentyears,asanewhighwayinvestmentandfinancingconstructionmanagementmodel,BOTprojectinvestmentpatternsmakesapowerfulsolutiontotherapiddevelopmentofthehugefundinggapofhighwayconstructioninChinaandachievesleapfrogdevelopmentofhighwayconstruction,buttherearestillmanyobstaclesinthedevelopingprocess.

Shanghai-ShanxiExpresswayproject,forexample,referingtothebooksandknowledgeontheInternettoobtainthetheoreticalbasis,throughtheinterview,InformationStudiesandsummarizingexperiencetoobtainfirst-handinformation,andthencombinedwiththeknowledgeoftheBOTfinancingtoanalyzethehigh-speedhighwayprojectsintheimplementationprocessfromthelegal,risk,ideas,channelsandtoidentifytheproblems.InordertoachieveasmoothpromotionandapplicationofBOTprojectfinancinginthehighwayconstructioninChina,topromotethesmoothdevelopmentofChina'shighway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way;BOT;Financingmodel

 

目录

一、绪论1

(一)选题背景1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目的1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

二、BOT融资方式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运用2

(一)高速公路BOT融资模式的内涵2

(二)BOT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发展3

三、BOT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3

(一)法律法规环境问题3

(二)风险分担问题4

(三)BOT专业人才缺乏5

(四)民间资本参与BOT项目困难重重5

(五)在项目的监管过程中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出现监管不力的状况6

四、优化高速公路BOT融资模式的建议6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BOT项目的投资引导6

(二)解决好风险管理问题6

(三)针对BOT专门人才的培养6

(四)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为民间资本参与BOT融资创造条件7

(五)形成一个长效有力的监控体系7

五、结论8

参考文献9

致谢10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如今BOT融资已在全国范围内受到认可,逐步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其对加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突破传统的引资模式、拓宽外资的渠道,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和对提升政府对重大项目的宏观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近年来,虽然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一些BOT项目,但是并没有像预料中那样迎来BOT项目的建设高潮,往往谈判的项目多,而实施的项目少,成功的BOT项目更少。

可以说,BOT方式在我国的运用并非一帆风顺,使得BOT模式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目的

1、研究思路

在分析沪陕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高速公路BOT融资的发展现状,参阅相关书籍与互联网上的知识获得理论基础,通过访谈法、信息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得到第一手资料,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然后结合BOT融资的相关知识,对该高速公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从法律上、风险上、观念上、渠道上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再通过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得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研究目的

首先,有利于推动高速公路BOT项目的成功实施。

由于高速公路BOT融资项目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设周期长、融资成本高、运作的风险比较大、涉及面广、投资商熟悉程度不高。

通过本文研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高速公路BOT融资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有利于促进高速公路BOT融资项目的规范运作。

迄今为止,BOT方式仍然是一种出现时间较短的新型项目融资模式,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采用BOT方式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引资也才从“一对一谈判”方式转变过来,而采用BOT方式建设管理高速公路缺乏规范性。

通过本文研究,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情况,分析高速公路BOT融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及措施,推动公路BOT融资项目管理的进一步规范化,从而在公路交通建设领域大力推广BOT方式,加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步伐。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高速公路BOT模式包括一系列的合同文件,组织关系也很复杂,因此其中的风险是比较大的,如何评估和分担风险一直是BOT研究的热点问题,例如罗伯(尺ober,1999)RI等人提出的政治风险理论,政治风险是指BOT项目所在国以及参与方所在国的政治状况可能带来的风险,它主要表现为强制收购、法律风险、批准期延误风险、贪污腐败行为风险、企业的可靠性风险等。

此外,TarekAZayed等人运用德尔菲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风险原型评价法,他在该模型中提出了风险指数,同时利用这些指数对风险进行评估,同时还对风险的规避提出了具体措施。

2、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对高速公路BOT的研究最近几年来也有所增加,罗丽萍女士撰写的《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该书深入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评价与管理的特殊性,在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基础上,构建了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分担机制,为政府合理分担项目风险、加强和规范对公路BOT项目的监管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对策,同时,也为投资主体在项目建设与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有效规避和减少风险、取得预期的经营回报,构建了可资借鉴的案例分析。

刘振青(2004)从我国现行BOT融资政策法规入手,分析了现阶段高速公路建设采用BOT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BOT融资模式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服务提出了对策。

蒋先玲(2004)提出了项目融资模式中引入内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民营资本进入模式的研究。

此外,陈有安、梁振东、尉维斌、尉维斌、肖焕雄、刘庆涛等学者均对这一方向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有见解的观点。

总的来看,国内的一些文献对模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这些都是本文进行研究的基础,但是关于高速公路BOT融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论述,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缺乏系统的解决办法。

二、BOT方式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中的运用

(一)高速公路BOT融资模式的内涵

BOT的概念是土耳其总理于1984年提出的,是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方式,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

其代表的基本内涵就是,政府就某个项目向项目投资人授予某些特许权,授权投资人在特许权合同规定下负责该项目的融资、建设、经营和维护,而投资人则通过向使用者收取费用来回收资本,待特许权期限期满时,将该项目移交给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方式。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

中国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公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由图1可以看出高速公路采用BOT项目融资的基本思路包括以下的几个过程:

1)确立所建设的高速公路项目;2)项目招标;3)授权公司成立项目计划公司;4)负责项目融资;5)项目建设;6)管理该高速公路项目的路段;7)项目无偿移交政府。

(二)BOT在国内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发展

1988年,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和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的通车拉开了中国高速公路大发展的序幕。

从此以后中国的高速公路一发不可收拾,可以说仅仅15年,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一般需要40多年才能完成的发展进程,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

与此同时BOT项目融资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2003年12月竣工的襄荆高速公路是我国第一条有私人企业投资、建设和经营的BOT高速公路,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BOT融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以后BOT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实践基础,2008年12月24日开工建设的沪陕高速公路,更为我国高速公路BOT建设模式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近几年来,各地更是纷纷采用或准备采用BOT模式来吸引国内外资金建设高速公路,使得BOT项目融资热再度升温,以湖南省为例,目前湖南在建的41个高速公路项目中,BOT项目占了一半以上,达到23个。

三、BOT融资中存在的问题——以沪陕高速公路为例

沪陕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18条东西横线之一,为连接华东、华中与西北地区的主通道,沪陕高速公路总体走向呈东南、西北,沿途经过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陕西省五个省市及上海、南通、泰州、扬州、南京江北、合肥、信阳、南阳、商洛、西安等主要城市,总里程约1552公里。

沪陕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总投资1300亿人民币,通过BOT融资方式实现了该路段建设的多元化融资,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进入,解决政府因资金不足而无力建设的公路项目的建设的问题。

但是通过对该项目融资的调查研究,我发现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环境问题

自从BOT融资进入我国高速公路领域,有关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和政策,但从总体上而言,这些政策法规层次低、效率差、不健全、可操作性差。

例如我国的合同法、外资法、公司法等对BOT都没有进行说明。

另外,经过调查可以发现在沪陕高速公路项目的BOT招标方面,对于招标的过程缺少健全、规范的法律法规,对于许多投资者所关心的诸如土地保证、政策风险以及经济政策的保证都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

以上这些漏洞都将导致如下的一些问题:

1、投资者、融资者会认为缺乏了法律的保护,项目会增加不该有的风险,将导致投资者、融资者缺乏项目建设的信心。

2、由于政策不透明,项目商务结构与合同条款有时无章可循,增加项目计划与分析的难度,甚至给项目谈判也增加了很多难度。

3、项目管理者、投资者和融资者对项目能否被批准茫然不知,不清楚项目批准的可能性有多大,怎样才能批准和为什么没有被批准。

(二)风险分担问题

对于沪陕高速的建设过程中的BOT项目风险,在我的调查分析中发现,目前BOT项目的建设主要项目公司为国内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是商业风险,其中包括建设性、运营风险和金融风险:

1、建设性风险

建设性风险主要指高速公路存在设计、施工问题导致无法正常运营的风险。

高速公路BOT项目中,虽然投资商(项目公司)是项目业主,但政府方面往往要参与甚或主导勘察、设计单位的选择及设计方案的审查。

在公路运营后,可能会出现由于工程设计或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导致公路无法达到预期使用功能,造成投资商不能达到预期经营目标的风险。

例如在2010年7月,沪陕高速商洛段的隧道和路基发生毁坏,经有关部门勘察,发现该地点存在严重的施工问题,使投资者不能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

2、运营风险

通常情况下,BOT项目运营收入主要包括车辆通行收费收入、广告经营收入权、服务设施经营收入。

然而,在现有框架下,投资商对于占项目收入主要组成部分的收费收入却没有自主定价权,例如公路车流量减少或者第三产业的开发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投资商无法取得预期收益,严重影响其支付能力。

3、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具体到项目主要包括通货膨胀和利率风险等,由于高速公路BOT项目因投资巨大一般都会存在贷款问题,因此必然会涉及利率风险。

如果签订固

定利率合同,在利率下跌时,投资者会支付高于当时市场利率的投资成本,如果

签订浮动利率合同,也会面临利率上涨导致的资金压力。

通货膨胀的风险主要体

现在物价上涨,当通货膨胀发生时,一方面设备原材料涨价增加投资成本,另一方面取得的货币收入面临贬值。

通货膨胀这种双向负面影响可能会导致投资者达不到预期的投资收益。

以上这两个方面的风险在沪陕高速的公路建设中已有所体现,例如陕西段是在2008年年底开工BOT项目,但是由于2009年和2010年沥青、汽、柴油、钢筋、水泥等建材的大幅上涨以及劳动成本的增加,致使项目总成本加大,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

(三)BOT专业人才缺乏

BOT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了金融、国际贸易、商务谈判、工程招标、工程技术、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其应由具有金融、法律、管理、技术等复合型人才进行操作,才能BOT项目的顺利实施,但是纵观沪陕高速公路的整个建设过程,目前还缺少这样的专业人员对项目的可行性、资金筹划以及管理控制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诸多部门,不同机构之间执行政策的不统一使得项目进展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严重的阻碍了项目的进程。

(四)民间资本参与BOT项目困难重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民营经济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本,企业素质、管理以及技术能力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如我国首例以民营经济为主、投资2.5亿元、运用BOT方式建成的泉州刺桐大桥,其资产价值已高达11亿元。

在沪陕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吸引民间资本,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均明确规定“凡是外资能够进入的都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但到了实际的实施阶段,不少地方的政策只是一纸空文。

总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障碍:

1、观念障碍:

但在高速公路建设融资过程中,许多地方政府都存在着“宁国勿民”的观念,只优先考虑该领域的国营企业。

2、制度障碍:

在项目前期工作中,项目审批的批文比较多、而且耗时,构成了严重的行政壁垒,制约着国内资本的进入。

以沪陕高速中的上海到南通路段为例,工期18个月,是破纪录的高速度,同时跑审批也是破纪录的高速度,但还是花了8个月才拿下55份批文。

以上问题都导致了民间资本进入沪陕高速公路建设困难重重,渠道不畅,阻碍了沪陕高速建设的步伐。

(五)在项目的监管过程中政府角色定位不准确,出现监管不力的状况

政府角色的缺位、错位是公路BOT项目监管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

所谓政府角色的缺位是指政府在公路BOT项目运作中没有很好地履行监管职能。

所谓政府角色的错位是指政府该扮演了本不应该扮演的角色,从而影响了公路BOT项目的公平竞争和公正管理。

以沪陕高速来说,有些地方政府仅仅把着眼点和注意力放在把投资人只管引进来了事和为投资人在建设期间协调征地拆迁、保证良好的治安环境,而在其他方面则出现了缺位和错位的现象,导致不能准确的控制工程的进度和把握好工序质量的检测关,出现许多后遗问题。

四、优化高速公路BOT融资模式的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优化高速公路BOT项目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BOT项目的投资引导

首先,应注重从制度上营造有利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多元投资格局的环境和氛围,尤其应加强对BOT的综合立法。

从以往的实践经验上看,我认为应结合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以BOT专项立法为基础,制定其他的相关的配套法规,例如制定《BOT合同法》、《BOT外资法》、《BOT公司法》等,从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其次,还要规范项目招标制度、加大项目管理力度,从而保证各项法规政策实施的透明化,使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健康发展。

(二)解决好风险管理问题

解决好项目风险的目的在于:

在全面分析、评价项目风险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风险的防范工作,努力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减少损失。

由此高速公路BOT项目的风险应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建设性风险:

项目公司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道路的养护及维修工作,定期对路面进行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过程的规范、安全。

2、针对经营风险:

BOT项目公司应通过适当安排,保证BOT项目运营规范,避免由于运营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水平低,各种运营和操作事故的发生以及设备本身的故障和缺陷使项目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3、针对金融风险:

我认为金融风险是投资活动中所固有的一些商业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合同谈判将部分风险转嫁给政府或与政府共同分担。

(三)针对BOT专门人才的培养

BOT项目融资是一项跨学科、复合型的新型投资建设管路模式,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

因此针对高速公路的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省、市应面向全世界聘请世界银行专家、学者、BOT项目先行者(政府及投资人)对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从事交通计划、投资、规划工作者在会计、金融、贸易、商务谈判、法律、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水平。

同时,以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开展BOT项目的需要。

(四)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为民间资本参与BOT融资创造条件

我国目前已具备了实施内资BOT的条件,民间资本实力已相当雄厚。

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超过10万亿元。

另外,我国金融市场上也存在大量游资。

对此各地政府应因地制宜的制定相关的税收、土地政策、简化审批手续等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BOT项目融资,并为其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同时,应实习开放式的投资政策,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高速公路领域的渠道,为我国以后高速公路BOT融资提供强大的资金后盾。

(五)形成一个长效有力的监控体系

高速公路BOT项目在建设、经营、转让三个阶段,政府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公路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避免出现角色缺位、错位的现象,从而保证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

在建设期间,各级政府应按照《公路法》的要求,强化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的监督,强化对工程建设进度的控制,把好各工序质量检查检测关,严格按质量标准检验、验收公路经营企业的施工质量,确保公路BOT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在经营和转让期间,政府应依法加强对公路经营企业收费、养护、服务等方面工作监控,从严控制过路费的收取价格,保持良好的路况质量,提供优质的运输服务,使之达到广大用户的满意程度。

 

五、结论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BOT融资作为一种高速公路建设的新方式,

可解决政府投资能力不足这个大难题,势必引起各级政府的浓厚兴趣与广泛关

注,本文以沪陕高速公路项目为例进行研究,针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态势,提出了优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施BOT方式的工作建议,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好风险管理、加大BOT人才的培养力度、为民间资本创造公正的投资环境以及如何形成一个严格的监控体系等策略。

但是由于高速公路BOT项目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虽然本文结合沪陕高速公路建设的实例做出了一些分析研究,但是由于对这方面的知识接触时间较短,因此本文对BOT高速公路建设研究只算一个尝试,各方面还不成熟,有待今后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加丰富更加成熟,为开拓高速公路BOT融资的“蓝海”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C.W.L.Hill,GlobalBusinessToday,McCraw-HillCompanies,Inc,2003.

[2]ScottNormanCarlson.ForeignInvestmentLawsandForeignDirectIvestmentinDevelopingCounties:

Albania’Experiment[J],Theinternationailawyer,1995,(3):

25-29.

[3]刘振清.高速公路建设BOT融资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4,(10):

30-35.

[4]陈有安,王学军,尉维斌,肖焕雄.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M].北京:

我国计划出版社,2000.

[5]蒋先玲.项目融资[M].北京:

我国金融出版社,2001.

[6]罗丽萍.高速公路BOT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2009,(04):

13-15.

[7]范晓峰.高速公路BOT模式在我国应用的现实障碍[J].交通标准化,2012,(02):

5-8.

[8]刘建英,胡曼军.高速公路建设BOT融资方式的利弊分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3):

6-9.

[9]戴新征,刘庆涛.BOT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