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174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素养同步导学新课标高中化学课件 讲义含核心素养第一章 第1节 化学实验安全 3Word文件下载.docx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时A中除加入少量自来水外,还需加入少量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完蒸馏水后,是先撤酒精灯还是先停冷凝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蒸馏烧瓶 冷凝管 

(2)沸石(或碎瓷片) 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 (3)①温度计水银球没有放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冷却水进出口位置反了 (4)先撤酒精灯

解析 对于蒸馏的实验装置,最重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①仪器的连接顺序;

②温度计的位置;

③冷却水的流向(进出口位置);

④防暴沸的措施。

【考点】蒸馏

【题点】蒸馏实验的综合

例2

 工业酒精是含水约4%的液态乙醇,向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

CaO+H2O===Ca(OH)2。

要在实验室中将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酒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可采取的分离操作是______。

(2)在你选择需要加热的实验方法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___________。

(3)在该方法的实验步骤里,紧挨加热之前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对此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蒸馏 

(2)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 (3)接通冷凝管中的水 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思维启迪——蒸馏操作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分离液体混合物,当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

(2)测定纯物质的沸点。

(3)提纯,通过蒸馏含有少量杂质的物质,提高其纯度。

(4)回收溶剂,或蒸出部分溶剂以浓缩溶液。

相关链接

同课异构——实验室制取蒸馏水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AgNO3(硝酸银)溶液

在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

②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

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止加热

锥形瓶中得到无色液体

③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

没有明显现象

(3)实验结论:

自来水中含有Cl-,蒸馏水中不含有Cl-。

思维拓展

(1)思考在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冷却水的流向为什么是下口进上口出?

(2)蒸馏与蒸发有何区别?

答案 

(1)冷却水的流向若是上进下出,可能会使冷水充不满冷凝管,下进上出时,能使冷凝管中的冷水充满且冷水的流向与气流方向相反,气流由上至下所处温度越来越低,冷凝效果好。

(2)蒸馏的目的是使液体中的某些组分挥发再冷凝收集,而蒸发的目的一般是提取溶液中的溶质,通常不再回收挥发出来的组分。

二、萃取和分液

1.萃取和分液的原理

(1)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加入的溶剂称为萃取剂。

(2)分液是利用分液漏斗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

分液操作一般与萃取结合使用。

2.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3.萃取分液的操作注意事项

(1)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

(2)分液时,要将漏斗下端管口紧贴烧杯内壁,使液体顺利流下,防止液体飞溅。

(3)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恰好流尽时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4)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保证上层液体尽量少地沾附下层液体。

 萃取操作简记口诀

萃取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记分明。

例3

 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立即分液

D.若用苯作萃取剂,则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答案 C

解析 萃取剂(如四氯化碳、苯等)应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若用苯(密度比水小)作萃取剂,分层后上层液体呈紫红色。

为防止漏液,使用前要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加入碘水和萃取剂振荡后,需静置分层再分液。

【考点】萃取与分液

【题点】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

例4

 (2019·

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末)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

已知:

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

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如图所示:

(1)对青蒿干燥破碎后,加入乙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__,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

(3)操作Ⅲ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分液后漏斗内剩余的液体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口”或“下口”)倒入烧杯。

答案 

(1)溶解青蒿素 

(2)漏斗、玻璃棒 蒸馏 (3)B

(4)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上口

解析 

(2)操作Ⅰ是过滤,故需要的仪器还有玻璃棒、漏斗,操作Ⅱ是利用沸点不同分离乙醚和青蒿素,故操作为蒸馏。

(3)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A项青蒿素不溶于水,C项加入乙醚后分液得到的还是混合液,不是精品;

B项,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青蒿素可溶于乙醇,故粗品中加95%的乙醇溶解后,经浓缩、结晶、过滤可以除去不溶的杂质,得到精品,故选B。

(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为使液体顺利滴下,应平衡内外大气压,故应进行的具体操作是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思维启迪——萃取实验中的三个“三”

三种仪器:

①分液漏斗;

②烧杯;

③铁架台(带铁圈)。

常用的三种萃取剂:

①汽油;

②苯;

③四氯化碳。

萃取剂选择的三原则:

①萃取剂与水(原溶剂)互不相溶;

②萃取剂与原溶剂、原溶质不发生反应;

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1)常用的萃取剂

①萃取剂并不是唯一的,如萃取碘水中的碘时,苯、CCl4、汽油均可作萃取剂。

②汽油、苯的密度比水小,萃取I2后显紫色,且位于上层;

CCl4的密度比水大,萃取I2后显紫色,且位于下层。

③由于酒精与水互溶,故酒精一般不作为从水溶液中萃取物质的萃取剂。

④萃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2)液液混合物的分离

 

1.(2019·

云南石屏一中月考)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

“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

A.萃取B.过滤C.蒸馏D.蒸发

解析 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

【题点】蒸馏实验方法的选择

2.已知乙酸乙酯(C4H8O2)是一种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

mL-1,沸点约为55℃。

要从水与乙酸乙酯的混合物中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简便的是(  )

A.蒸馏B.分液C.过滤D.蒸发

答案 B

解析 乙酸乙酯与水不互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最简便。

【题点】萃取与分液实验方法的选择

3.(2018·

青岛高一检测)下列萃取与分液结合进行的操作(用CCl4为萃取剂,从碘水中萃取碘)中错误的是(  )

A.饱和碘水和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后,盖好玻璃塞,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B.静置,待分液漏斗中液体分层后,先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准备放出液体)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全部下层液体沿盛接液体的烧杯内壁慢慢流出

D.最后继续打开活塞,另用容器盛接并保存上层液体

答案 D

解析 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完后,关闭活塞,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入另一容器中。

【题点】分液实验的仪器与操作

4.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溴化钠,常用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发生反应:

2NaBr+Cl2===2NaCl+Br2,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可得到氯化钠溶液。

下列分析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的操作叫萃取

B.苯层在上层或四氯化碳层在下层

C.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

D.氯气单质置换出了溴单质

解析 由2NaBr+Cl2===2NaCl+Br2可知,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有单质溴生成;

用苯或四氯化碳可萃取反应后溶液中的溴,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层在上层;

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层在下层。

酒精与水混溶,不能作萃取剂。

【题点】萃取剂的选择

题组一 蒸馏

张家界慈利期末)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倍也”。

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  )

A.CCl4和水B.酒精和水

C.食盐水和泥沙D.硝酸钾和硫酸钠

解析 “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倍也”说的实验操作是蒸馏,蒸馏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由此进行判断B正确。

2.蒸馏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

A.蒸发皿B.冷凝管

C.蒸馏烧瓶D.酒精灯

答案 A

解析 蒸馏实验操作用到的仪器: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是蒸发皿。

【题点】蒸馏的实验仪器装置

天津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蒸馏自来水可以制得蒸馏水

B.蒸馏烧瓶使用前一般不需要检漏

C.冷却水从冷凝管的下口进入,上口流出

D.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待蒸馏的液体中

解析 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而不能插入待蒸馏液体中。

【题点】蒸馏的实验操作

4.检验实验室存放的蒸馏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硝酸银溶液

B.稀盐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C.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D.稀硫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解析 检验氯离子的试剂是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硝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

【题点】氯离子的检验

题组二 萃取、分液

5.(2019·

龙海市程溪中学期末)下列操作中不属于萃取的是(  )

A.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B.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

C.浸泡药酒

D.海水中提取食盐

解析 海水中提取食盐利用的是蒸发原理,不属于萃取,故D符合。

6.(2019·

武邑中学月考)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查它是否漏水

B.酒精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酒精可以作萃取剂

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静置,分液

D.分液时,下层液体应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解析 酒精能与水互溶,所以酒精不能作萃取剂,故B错误。

7.下列关于四氯化碳用于萃取碘水中碘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

A.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B.四氯化碳与水和碘均不反应

C.四氯化碳与原溶剂水互不相溶

D.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萃取剂的选择条件。

萃取剂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与原溶剂、溶质不发生反应,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8.(2018·

桂林高一检测)在盛有溴水的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汽油、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荡后静置,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加入的是CCl4,②加入的是汽油,③加入的是酒精

B.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入的是CCl4,③加入的是汽油

C.①加入的是汽油,②加入的是酒精,③加入的是CCl4

D.①加入的是汽油,②加入的是CCl4,③加入的是酒精

解析 汽油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但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呈无色;

四氯化碳能萃取溴水中的溴,但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下层呈橙红色,上层呈无色;

酒精和溴水能互溶,所以看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分层,溶液仍为橙黄色。

【题点】萃取实验现象

题组三 物质的分离

9.(2019·

江西省高安中学检测)现有三组混合液:

①CCl4和水;

②苯(沸点:

80.1℃)和甲苯(沸点:

110.6℃)的混合物(二者是性质非常相似的一对互溶液体);

③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

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是(  )

A.分液、萃取、蒸馏B.蒸馏、萃取、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D.萃取、蒸馏、分液

解析 ①CCl4和水互不相溶,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110.6℃)是互溶的两种液体,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来分离;

③向氯化钾和单质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采用萃取法。

【考点】物质的分离

【题点】物质分离方法的选择

10.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目的

分离方法

原理

A

分离溶于水的碘

乙醇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B

分离水和乙醇

分液

水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C

除去硝酸钾固体中的杂质氯化钠

重结晶

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D

除去丁醇(沸点为117.5℃)中的乙醚(沸点为34.6℃)

蒸馏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解析 乙醇与水相互溶解,不能用作萃取剂,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差别很大,可用重结晶法提纯硝酸钾。

11.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可以从溶液中分离得到可溶性固体溶质

B.将待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且使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C.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只需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D.选用分液法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植物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解析 过滤时,要将待过滤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漏斗中。

【题点】物质分离的实验操作

12.(2019·

天津市武清区检测)需要分离下列两种混合物,选用最合适的实验装置是(  )

a.汽油中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

b.水与丙酮的混合物

丙酮是一种可与水混溶的无色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约为56℃。

A.④③B.②④C.②①D.①③

解析 汽油中混入了大量的水,两者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分离即②,丙酮可与水混溶,沸点约为56℃,分离水与丙酮可采取蒸馏法即④,答案选B。

【考点】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题点】物质分离的实验仪器装置

13.选取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结晶法 C.分液法 D.蒸馏法

E.过滤法

(1)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泥沙的混合物。

(2)_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3)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4)___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5)________从含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分离出硝酸钾。

答案 

(1)E 

(2)C (3)D (4)A (5)B 

14.根据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加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由此说明自来水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写出装置图中序号所示的仪器名称:

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3)若取仪器⑤中收集得到的液体少许,加入到试管中,然后滴加几滴稀硝酸和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上述蒸馏实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氯离子

(2)蒸馏烧瓶 冷凝管 锥形瓶

(3)试管中无沉淀产生 制取的蒸馏水中不含有氯离子

(4)除去自来水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得到了纯净的蒸馏水

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石棉网、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

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锥形瓶内的液体为蒸馏水,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生成。

15.海洋植物如海带和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下图所示操作:

已知过程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提取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名称:

①________,③________。

(2)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_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3)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4)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除泥三角外)________(填序号)。

①试管 ②瓷坩埚 ③坩埚钳 ④蒸发皿 ⑤酒精灯

答案 

(1)过滤 萃取 

(2)紫红(或紫) 氯化钾  (3)分液、蒸馏 (4)②③⑤

解析 

(1)从实验流程看①操作为过滤,③操作为萃取。

(2)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层液体为氯化钾溶液。

(3)对F中的两种液体进行分液,然后用蒸馏的方法得到碘。

(4)给固体物质加热灼烧时用到坩埚、坩埚钳和酒精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