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333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中考化学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docx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试题含五年真题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命题点1 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

1.(2016怀化4题2分)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  )

A.碳酸氢钠B.生石灰

C.氢氧化钠D.氯化钠

2.(2017郴州2题2分)郴州市万华岩是一处规模宏大至今仍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属于我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主要成分是CaCO3。

CaCO3属于(  )

A.酸B.碱C.盐D.氧化物

3.(2014株洲16题2分)我市湘江风光带桥头广场上介绍侯德榜曾在株洲开办“永利化工厂”,利用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

下列有关联合制碱法的原料(氯化钠、二氧化碳、氨气、水)与产品(碳酸钠、氯化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B.氯化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海洋、盐湖、盐井、盐矿等都是氯化钠的来源

C.侯氏制碱法消耗了二氧化碳,极大地缓解了酸雨的形成

D.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4.(2017长沙13题3分)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

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5.(2017株洲10题2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B.NaHCO3

C.H2SO4D.K2SO4

6.(2016株洲16题2分)下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

下列与“★”处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阳离子

阴离子

……

NO

Cl-

……

……

……

……

Cu2+

……

Ag+

……

A.★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

B.★处对应物质属于盐

C.★处应填“不”

D.★处对应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铜

7.(2013衡阳31题4分)初中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盐溶液,实验测得其呈碱性,其pH一定________,该盐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

检验碳酸盐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时产生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3岳阳44题8分)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小亮和小丽分别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反应结束后,两同学把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最后观察到废液中仍有白色沉淀存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小亮的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讨论可知,烧杯中的废液一定不显________性。

(3)两同学马上对废液的酸碱性进行检验,请帮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______,振荡

溶液呈

红色

废液显

________性

9.(2013郴州25题7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CaCl2、Na2CO3、NaCl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该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将该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说明一定不存在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HCl,产生大量的气泡,说明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

(2)所得溶液蒸发只得到NaCl一种物质,则原白色粉末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含有NaCl。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2 粗盐中杂质的去除

1.(2016邵阳18题2分)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在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烧杯B.漏斗

C.玻璃棒D.酒精灯

2.(2014郴州4题2分)下列是粗盐提纯中的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3.(2017衡阳27题4分)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

(1)提纯的步骤是:

①溶解 ②过滤 ③________ ④计算产率;

(2)“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写出“三靠”中任“一靠”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③步操作中使用了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通过计算发现,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5常德32

(一)题4分]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学习结束后,同学们走进实验室按下图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下列折叠滤纸的情形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为使折叠好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

(4)操作④中停止加热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6娄底44题8分)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

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操作a、b、c中均含同一操作,其名称是________。

(2)将足量稀盐酸加入溶液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5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5.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多选少选均不给分)

A.精盐的产率一定为98.04%

B.粗盐的产率一定为102%

C.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D.溶解操作中可能有粗盐没有溶解

E.除杂质过程中有NaCl生成

命题点3 复分解反应的应用

1.(2016株洲15题2分)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2.(2017郴州16题2分)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 Na+ CO

 Cl-

B.Na+ K+ OH- Cl-

C.Cu2+ K+ Cl- NO

D.H+ Na+ OH- SO

3.(2013株洲16题2分)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X一定是CuCl2

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X>Y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

命题点4 化肥

1.(2013郴州7题2分)我市在“绿城攻坚”战中,种植树木花草时,常用农家肥草木灰做底肥,草木灰有效成分是碳酸钾(K2CO3),它属于(  )

A.氮肥B.磷肥

C.钾肥D.复合肥

2.(2017永州6题2分)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NH4CNO)水溶液得到了尿素[CO(NH2)2],尿素[CO(NH2)2]属于(  )

A.复合肥料B.氮肥

C.磷肥D.钾肥

3.(2014益阳4题3分)下列化肥中不能给作物提供氮元素的是(  )

A.CO(NH2)2B.KCl

C.NaNO3D.NH4Cl

4.(2016益阳10题3分)下列哪种化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

A.CO(NH2)2B.KCl

C.K2SO4D.Ca(H2PO4)2

5.(2017衡阳16题2分)下列四种氮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无氨味的是(  )

A.硫酸铵B.氯化铵

C.硝酸铵D.尿素

6.(2016郴州14题2分)合理施用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下列有关化肥的认识错误的是(  )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

C.玉米倒伏是因为缺磷

D.观察颜色可区别氯化钾与磷矿粉

答案及解析

命题点1

1.A 2.C

3.C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

侯氏制碱法消耗了二氧化碳,对缓解酸雨的形成无影响。

4.A

考向2

5.C 【解析】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选C。

6.B 【解析】结合溶解性表信息可知,对应的物质应为Cu(NO3)2,其名称为硝酸铜,它属于盐,硝酸盐可溶,因此该处应填“溶”,故B正确。

7.(4分)大于7(1分) Na2CO3(合理即可)(1分) 稀盐酸(或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1分) 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

【解析】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

酸性:

pH<7;碱性:

pH>7;中性:

pH=7。

含CO

的盐均能与酸反应生成CO2,根据碳酸盐的这一通性,就可以用稀盐酸与其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CO

的存在。

8.(8分)

(1)CaCl2+Na2CO3===CaCO3↓+2NaCl(2分) 

(2)酸(2分) (3)无色酚酞溶液(2分) 碱(2分)

【解析】

(1)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2)废液混合物中仍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盐酸,因为稀盐酸能与CaCO3反应。

(3)实验现象为溶液呈红色,所以废液一定不显酸性,故加入的是无色酚酞溶液,过量的碳酸钠使溶液呈碱性。

9.(7分)

(1)CuSO4(或硫酸铜)(1分) 硫酸铜溶液呈蓝色(1分) 

(2)Na2CO3(或碳酸钠)(1分) CaCl2(或氯化钙)(1分) 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二者不能共存(1分) (3)不一定(1分)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也会生成氯化钠(1分)

【解析】

(1)硫酸铜溶于水后呈蓝色,而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硫酸铜。

(2)加入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有碳酸钠,又因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的是无色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则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氯化钙。

(3)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故不能确定原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命题点2

1.C 【解析】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止液体流出;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计算产率时,用玻璃棒把蒸发皿中的氯化钠转移到称量纸上进行称量。

2.C 【解析】取用固体药品时使用药匙,瓶塞倒放,A正确;溶解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B正确;过滤应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蒸发在蒸发皿中进行,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用玻璃棒搅拌,D正确。

3.(4分)

(1)蒸发(1分) 

(2)倾倒液体的烧杯紧靠玻璃棒(或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处,或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1分) (3)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液滴飞溅(1分) (4)溶解时所加水量偏少(或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时液体有洒落、蒸发结晶操作后未将蒸发皿内的固体全部转移等合理即可)(1分)

4.(4分)

(一)

(1)过滤(1分) 

(2)D(1分) (3)用水润湿滤纸(1分) (4)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1分)

【解析】

(一)

(1)操作③是把泥沙和滤液分开的操作,因此是过滤。

(2)D中折叠的滤纸有缺口,是错误的折叠方法。

(3)为了使滤纸贴紧漏斗内壁,要用蒸馏水把滤纸润湿。

(4)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5.(8分)

(1)过滤(2分) 

(2)NaOH+HCl===NaCl+H2O(或Na2CO3+2HCl===2NaCl+CO2↑+H2O)(2分,答出一个即给分) (3)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2分) (4)C、E(2分)

【解析】

(1)操作a、b、c中均有将沉淀和溶液分离的操作,即过滤。

(2)因溶液A和溶液B中分别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所以溶液C中含有剩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二者都能与盐酸发生反应,所以加入足量盐酸是为了将二者除去。

(3)蒸发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4)因为在除杂过程中生成了氯化钠,所以最终所得氯化钠的质量应大于原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因不能确定生成氯化钠的质量多少,所以精盐的产率也不能确定;蒸发过程中若水分未蒸干,可能会使称量Ⅱ中质量偏大;若溶解中有粗盐未溶解,则应使得称量Ⅱ中质量偏小。

命题点3

1.B 【解析】复分解反应是指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表示为AB+CD===AD+CB;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B中NaOH和KCl反应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故不发生;A中有碳酸钙沉淀生成,C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生成,D中有硫酸钡沉淀生成,故A、C、D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

2.B 【解析】A中的Ca2+和CO

会形成碳酸钙沉淀,二者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B中四种离子均不相互反应,可以共存,且均为无色,符合题意;C中含有Cu2+,溶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D中的H+和OH-可结合生成水,二者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X可能是Cu(NO3)2或CuCl2,A错误;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X+80=2Y+98,X-2Y=18>0,X>2Y,所以X>Y,B正确;如果Y是H2O,则反应前后钠原子不守恒,C错误;如果Y是Na2SO4,则反应前后钠原子也不守恒,所以Y可能是NaCl或NaNO3等,D错误。

命题点4

1.C 【解析】碳酸钾中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2.B

3.B 【解析】CO(NH2)2、NaNO3、NH4Cl中都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可作为氮肥为作物提供氮元素,而KCl中只含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4.A 【解析】氮肥可使植物叶色浓绿,提高蛋白质含量,氮肥是只含营养元素氮元素的化肥。

CO(NH2)2只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符合题意;氯化钾、硫酸钾都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磷酸二氢钙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5.D 【解析】铵态氮肥遇碱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均为铵态氮肥,加入熟石灰研磨后产生氨味;尿素不属于铵态氮肥,遇碱不会产生氨味,故选D。

6.C 【解析】硝酸钾中含有钾、氮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A正确;农作物缺氮会引起叶子发黄,B正确;玉米倒伏是因为缺钾,C错误;氯化钾是白色晶体,磷矿粉是灰白色粉末,可通过观察外观颜色区分二者,D正确。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