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45543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docx

湖南省中考化学第十单元酸和碱练习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基础巩固

1.(2017昆明)常温下,某同学用pH计测得四种液体的pH如下表。

其中显酸性的液体是(  )

液体

pH

8.5

11.9

7.0

0.9

A.甲   B.乙   C.丙   D.丁

2.(2017内江)下表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新鲜牛奶

柠檬

西红柿

肥皂水

pH

7

2.2~2.4

4.0~4.4

10

3.(2017郴州模拟)一般来说,大多数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要改良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

A.氢氧化钠B.熟石灰

C.食盐D.盐酸

4.(2017雅安)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的组合是(  )

A.洁厕灵和消毒液

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

C.消毒液和肥皂水

D.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

5.(2017桂林)X、Y、Z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物质类别不同,常温下,X、Y可分别与Z溶液反应生成不同的气体。

则Z一定属于(  )

A.酸B.碱C.盐D.氧化物

6.(2017阜新)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7.(2017徐州)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每组的3种物质两两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①Cu、稀硫酸、CuO ②稀盐酸、Ca(OH)2溶液、Na2CO3溶液 ③C、CO、Fe2O3

A.①B.②C.①③D.②③

8.(2017天津)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9.(2017枣庄)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

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B.味精C.食醋D.香油

10.(2017邵阳一模)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B.②③⑤C.③⑤D.②③④

11.(2017成都)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HClB.KNO3C.K2CO3D.FeCl3

12.(2017临沂)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3.(2017山西)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14.(2017吉林)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________色。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________(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________。

15.(2018原创)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色。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填序号)。

(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________,写出其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7邵阳联考)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在烧杯内盛有约5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然后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慢慢滴入到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如图所示:

(1)滴加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稀盐酸要慢慢滴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实验时,把稀盐酸一次性滴加到烧杯中,溶液立即从红色变为无色,他认为酸碱恰好中和,老师对他的评价是结论不正确,你认为老师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017河源)实验室中有一瓶放置时间较长的石灰水,在瓶口有很厚的白色固体,对白色固体同学们作了如下的假设:

①是CaCO3,②是Ca(OH)2,你认为第③种假设可以是______________,请你完成下列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将白色固体加入________试剂中

试剂变红色

____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A中,加入足量盐酸后迅速连接试管(如图所示)

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白色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2017益阳三模)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

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则X可能是(  )

A.CaOB.H2SO4C.NaOHD.CO2

2.(2017岳阳模拟)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酸的pH变化情况符合如图中的(  )

3.(2017重庆A卷)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为酸性

B.b点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

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4.(2017常州)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X是稀硫酸,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

B.若X是稀硫酸,b可能是氧化物

C.若X是稀盐酸,c不可能是单质

D.若X是稀盐酸,d不可能是单质

5.(2017陕西)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_。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7兰州)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

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示怀疑。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时,就可以说明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探究Ⅱ:

废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

CaCl2

猜想二:

CaCl2、HCl

猜想三:

CaCl2、HCl、Ca(OH)2

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实验设计】

设计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丁同学

取少量废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一

正确

戊同学

取几粒锌粒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废液

________

________

猜想二

正确

【评价与反思】

请判断以上设计的两个方案中,______同学的方案合理,请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与交流】若实验证明猜想二是正确的,你认为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点)。

7.(2017新疆建设兵团)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阿达力同学知道了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3COOH)。

为了测定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他在30g白醋中滴加5.6%的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完全共用去氢氧化钾溶液100g(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KOH===CH3COOK+H2O)

请计算:

(1)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g。

(2)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及解析

基础巩固

1.D 【解析】pH<7时,溶液显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pH=7时,溶液显中性;pH>7时,溶液显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

丁溶液的pH=0.9,显酸性,故选D。

2.D 【解析】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pH<7,溶液显酸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碱性,据此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肥皂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正确。

3.B

4.A 【解析】洁厕灵的pH小于7,显酸性,消毒液pH大于7,显碱性,两者混用会发生反应从而降低去污效果;肥皂水、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的pH均大于7,都显碱性,两者任意混用不会降低去污效果,故选A。

5.C 【解析】酸和碳酸盐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铵盐和碱反应可生成氨气,因此Z是盐。

如NH4HCO3可以和稀盐酸反应产生CO2,可以和NaOH反应产生NH3,故选C。

6.C 【解析】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A正确;氢氧化钠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B正确;氢氧化钠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色,C不正确;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正确。

7.B 【解析】Cu与稀硫酸不反应,CuO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和CuO不反应,①错误;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②正确;C与CO不反应,C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CO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③错误。

8.B 【解析】苹果汁和葡萄汁的pH小于7,均显酸性;鸡蛋清的pH大于7,显碱性;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苹果汁的pH比葡萄汁的pH小,故酸性更强;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用。

9.C 【解析】根据提供的信息知紫甘蓝中的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凉拌紫甘蓝菜丝时菜丝变成红色,说明加入了酸性调味品,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故选C。

10.C 【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烧杯中一段时间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质量减小。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烧杯中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的水蒸气使质量增加。

烧碱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变质而使质量变大;烧碱溶液放置烧杯中一段时间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增重。

食盐易潮解,放置空气中会吸收水蒸气而质量变大。

生石灰有吸水性,而且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同时质量变大。

稀硫酸没有吸水性,质量变化不明显。

所以,质量变大而且变质的是烧碱和生石灰。

11.C 【解析】两者与HCl都能反应,都无明显现象,A错误;两者与KNO3都不反应,B错误;氢氧化钙溶液与K2C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与K2CO3不反应,可用K2CO3鉴别,C正确;两者与FeCl3反应都产生红褐色沉淀,不能用FeCl3鉴别,D错误。

12.D 【解析】除了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碳酸盐等与酸反应也能生成气体,A错误;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B错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C错误;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正确。

13.NaHCO3+HCl===NaCl+H2O+CO2↑ Na+、Cl-

【解析】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胃酸(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反应前碳酸氢钠中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故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14.

(1)红 

(2)酸 NaOH+HCl===NaCl+H2O(合理即可)

(3)氢氧根离子(或OH-)

 15.

(1)红

(2)Fe+2HCl===FeCl2+H2↑

(3)2HCl+Ca(OH)2===CaCl2+2H2O (4)③⑤

(5)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16.

(1)判断酸碱反应的程度 

(2)控制盐酸用量,防止过量 (3)HCl+NaOH===NaCl+H2O (4)酚酞遇碱变红,遇中性和酸性溶液均呈无色,所以由红色变为无色不能说明酸碱恰好中和,还可能盐酸过量

【解析】

(1)NaOH溶液呈碱性,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使溶液变成红色,随着盐酸的滴加溶液碱性减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变无色。

(2)滴加盐酸时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盐酸过量,慢慢滴加的目的是防止盐酸过量。

(4)盐酸加入过快过多,溶液虽也变无色,可能此时酸过量,不能说明酸碱恰好中和。

17.CaCO3和Ca(OH)2酚酞白色固体中含有Ca(OH)2

白色固体中含有CaCO3CaCO3和Ca(OH)2

CaCO3+2HCl===CaCl2+H2O+CO2↑和Ca(OH)2+2HCl===CaCl2+2H2O

【解析】①石灰水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也可能由于水分蒸发析出氢氧化钙,所以瓶口的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者的混合物。

1.石灰水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所以加入酚酞后,若试剂变红,则说明固体中含氢氧化钙;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白色固体加入盐酸后能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固体中含碳酸钙;通过上述实验可证明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因碳酸钙、氢氧化钙都能与盐酸反应,所以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和Ca(OH)2+2HCl===CaCl2+2H2O。

能力提升

1.B

2.B 【解析】胃酸属于酸(pH<7),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一开始pH小于7,随着氢氧化镁的作用,pH不断增大,但仍小于7。

3.C 【解析】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质质量逐渐减少,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零,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质质量逐渐增大,溶液为氢氧化钡溶液。

据此可知a点溶液未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硫酸,显酸性;b点溶质质量为零,恰好完全反应;c点时氢氧化钡溶液已过量,溶质为氢氧化钡;b点时完全反应,b点以后氢氧化钡已过量,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故选C。

4.C 【解析】若X是稀硫酸,则a可能是遇酸变红色的紫色石蕊试液,A正确;若X是稀硫酸,则b可能为含三价铁离子的氧化物(Fe2O3),硫酸和Fe2O3反应生成显黄色的Fe2(SO4)3溶液,B正确;若X为稀盐酸,则c可能为单质铁,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显浅绿色的FeCl2溶液和氢气,C错误;若X为稀盐酸,则X与d反应生成的蓝色溶液可能为含Cu2+的溶液,而稀盐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即d可能为含铜的氧化物或碱,但不可能为单质,D正确。

5.

(1)浓硫酸 

(2)2NaOH+H2SO4===Na2SO4+2H2O

(3)氯化钡溶液

【解析】

(1)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缓地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所以甲溶液是浓硫酸。

(2)A中溶液是氢氧化钠,B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中滴入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发生的反应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3)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C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有两种情况:

硫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是硫酸钠;硫酸过量,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

要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实质就是检验硫酸是否存在。

根据酸的性质,可以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溶液变红,则有硫酸;可以加入金属氧化物氧化铜,如果黑色氧化铜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则有硫酸;也可以加入碳酸盐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生成,则有硫酸。

如果加入氯化钡溶液,因为溶液中肯定存在硫酸钠,则不论硫酸是否存在都会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所以加入氯化钡溶液不能达到目的。

6.探究Ⅰ: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做出猜想】CaCl2、Ca(OH)2 Ca(OH)2+2HCl===CaCl2+2H2O 【实验设计】有气泡产生 【评价与反思】戊 只要有CaCl2存在,就有白色沉淀产生(合理描述即可) 【表达与交流】腐蚀下水道,污染环境(合理即可)

【解析】探究Ⅰ:

石灰水显碱性,遇酚酞变红色,当加入稀盐酸后,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当观察到红色消失,即反应发生。

【做出猜想】猜想的依据首先考虑生成物,再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反应物两种不可能同时剩余,再观察其它几种猜想可以得出你的猜想为CaCl2和Ca(OH)2。

【实验设计】猜想二中有酸剩余,加入锌粒反应生成氢气,即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评价与反思】根据上述分析,戊同学的方案合理;加入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钙离子,所有猜想中都含有钙离子,所以方案不合理。

【表达与交流】猜想二正确即废液中含有盐酸,盐酸显酸性会腐蚀铁制管道。

7.

(1)5.6

(2)解:

设反应的醋酸的质量为x

CH3COOH+KOH===CH3COOK+H2O

60   56

x   5.6g

  x=6.0g

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答:

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为20%。

【解析】

(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5.6%=5.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